“倒是寡人失策了。”刘彦现在是天子却不是皇帝,自然不会自称朕:“应当大张旗鼓宣扬。”
说的是从西域抢回来的财富引起轰动,长安这边还算是晚的,对于经由西北到关中,再一路到长安,途径之上的各地早就像是水滴进了烈油锅,那个叫爆燃。
汉国在中南半岛的抢劫……呃,是经营,经营了三四年,最早的两年是运到襄国,那个地方经过胡虏的肆虐基本是没多少人,再来是抢来的财富基本是依靠水运,中间连停顿都很少,没有被围观,再加上官方没有特地宣传,自然是无法引起什么轰动的效应。
哪怕是经营中南半岛算是低调进行,可结果依然是引得南方有条件的人去中南半岛,早去的人早发财,后面去的多少也能喝点汤水啃点骨头,去中南半岛等于发财就是现如今南方人的观念。
得说的是,中南半岛真没多少国家,那边又是一个几乎与蛮荒没有多大区别的地方,抢当地的那些部落是能抢到一些战利品,可是更多的资源需要自己动手,或是开矿,或是伐木,发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要有先期的投入。
西域不一样,那边早就有文明,虽然说没有崛起什么超级大国,可是各方面的发展真不是中南半岛可以比较的。
西域的国家有着各自的文明,他们还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武力方面或许不怎么样,可是财富持有量真的不低。
去抢蛮荒地区一时半会很难抢到什么,需要攻下地盘之后自己动手去规划和经营,慢慢地才会有产出来产生财富。
抢一些有基础文明的国度,则是能获取一些本来就被创造出来的财富。
要是抢贸易发达的地区,就像是这一次汉人直接杀进龟兹人的地盘,每攻下一城都能立刻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一城一地或许不会太多,可是攻克的地方多了财富也必然是会累积,聚拢的财富起来就是天文般的数字,并且还没算攻占下来的地盘本身。
被天灾搅得焦头烂额的刘彦近期的心情很压抑,等待蔡优将运回的那些战利品的价值算出,心情总算是不那么郁郁了一些。
不算其它,从西域运回长安的金币数量就有七十余万枚,银币数量达到一百六十万枚以上,各种宝石近千颗,其余首饰、布匹和杂七杂八玩意更多。
以财富算,第一波劫掠就够刘彦再武装起七个常备军,就算是供应现有军队也能维持两年。而这个还是没攻克龟兹全境的前提下,另外龟兹一些城市也事先被丁零人、氐族人和一些趁火打劫的家伙先抢了一波。
“海外可购粮,可是联络艰难。”纪昌真不是那么愿意浇冷水,他得说出实情:“大汉周边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汉国周边的国家基本上是被灭得差不多了,就算是还幸存的也不存在农耕文明,想要购买植物类粮食得去海外。
汉国的海外购粮行动一直都没有停止,去年就派人到波斯、罗马以及阿三大陆的一些国家进行采购。
波斯和罗马都有国内的糟心事,一个国内频繁爆发叛乱,另一个干脆就是分成三方在打内战,注定了他们很难大批量卖出粮食,再来就是价格偏高。
像是两萨特拉普、卡拉巴拉斯、伐迦陀迦这些属于“五国同盟”的一份子,谁不是都忙着备战,要打大型战争了,哪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
要说起来,目前全世界算是大国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处于缺粮状态,不是遭遇天灾,就是战争带来的人祸。那些既没有天灾又没发生人祸的国家有点余粮,可他们周边的大国缺粮,后果是什么根本就不用多提,不交出粮食就等着挨揍,导致拿在手里的粮食也不多。
本来心情好一些的刘彦脸色又阴了下来。他的确知道是那么一回事,海外购粮因为波斯和罗马给面子,开始的时候是获得了数量颇大的一批,可是后面却来个断崖式的下降,越后面能够采购的粮食就越少。
刘彦与纪昌的交谈不是在室内进行,他们行走在新建宫城的绿荫大道。
新长安的宫城自然是所有工程的重中之重,肯定是排在优先的序列,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主宫阙群基本上已经拔地而起,该有的林苑也呈现规模。
由于是刘彦要仿古,或许建筑物与先汉不是那么一模一样,可宫阙群的名字,尤其是一些主殿的取名就是直接拿西汉的名字来用。
他们现在行走的绿荫大道是建章宫到未央宫的路上,刚刚经过了丞相府,差不多是到武库附近。
丞相府竟然是在宫城里面?那完全就是废话了呀!
西汉的宫城,朝廷的职权机构就是安置在宫城之内,不但是丞相府,其余御史府、廷尉署、太尉署、少府、卫尉署……只要是三公九卿级别的办公地点,都是在宫城之内。
主办公地点在宫城,宫城之外还有附属的办公地点,不过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重要人物坐班,就是文牍什么的也是次要级别的。
宫城之内还有武库?那更是废话中的废话。不但有武库,还有宫城戍卫军的建筑群,甚至有操练场、训练场、演武场等等区域。
宫城占地为什么会那么大,并不是统治者本身需要那么大,他一个人才能用多少地方。除开统治者本身,后宫的众多女人也需要地方,再来必要的属官、驻军、宫女、宦官难道是等上班才进宫城?
绿荫大道的两边,每隔三米左右就站着一名兵士,他们又分为甲士和武士。
站班者不同的装扮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区分,其实是职责上面的不同,例如出了事甲士布阵而战,武士则是配合跟随刘彦的护卫作战,甲士对敌,武士、护卫纯粹就是保护刘彦能开溜就开溜。
别以为各处站班的武装人员就是全部,宫城被认为是守卫森严,看的不是各处的明哨,事实上一些人是隐蔽在周边的暗处,另外宫城的一些建筑物内也是随时随地有众多的武装人员值班,就是一些看着平常的建筑物,信不信打开门或是窗户就露出大型远程攻击器械。
没事出的宫城听着安安静静,看上去也绝对是一片祥和,可一出事就是到处涌出守卫者。平常一个人走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有点什么异常被突然出现的人带走是轻的,要是谁走着走着突然拔出凶器,下一刻就是被密密麻麻箭矢招待,那也是为什么不在特殊名单上(例如统治者和其家人),没人敢在宫城做出异动的原因。
这种情况真不是刘彦怕死搞特殊,任何朝代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档次,就是再弱再小的诸夏王朝,宫城的守卫也绝对是最严密的。
先秦爱建阁,先汉爱造楼,刘彦两相结合,宫城之内随处可见又是阁又是楼,最高的都有十来层那么高,形状却是塔状。
阁楼之所以被拆开,那是因为当时就真不是合在一起的词。
阁,尤其是先秦的阁,说白了就是章台的一种,由于先秦时期建造时基本是采用全木头结构,阁的结构实际上就真看不到除了木头之外的材料,它主要是用来远眺、游憩和藏书。
楼比阁高,又有别于先秦只采用木头结构,同时先汉的楼底层其实是除了承重柱之外完全中空,是在第二层才建有墙壁。先汉皇室建造楼,基本上是从四层以上才利用,下面的三层完全就是摆设,尤其极度喜欢顶上的几层,除了作为欣赏歌舞、看书等休闲,最爱干的就是站在最顶上的那一层阳台眺望长安城。
刘彦这一次溜达没有目的性,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处塔楼。
一众人过去,底下一层按照先汉的习惯没有砌上墙壁,由楼梯向上,到了二层,由于只是存在承重柱没有其余遮挡视野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到昏暗视线中全副武装又静坐于地上的将士。
藏于这里的将士看到刘彦到来明显很激动,除却主官走过去对刘彦行礼,其余人没有什么举动,呼吸粗重地坐在原地,只是目光随着刘彦的移动而移动。
第三层依然是静坐的众多将士,有所区别的是这里多了一些床弩这种大杀器,还堆着一些放置弩箭的架子或箱子。
到了第四层总算是砌起墙壁分房间,就是看着没摆放多少家具或其它东西,可见不管是刘彦还是一些有资格来玩的人,很少到这一栋塔楼来。
楼梯的设计是“z”字形,这个理念当然又是出自刘彦,要不之前其实都是围绕着四面墙壁的那种环形上升款式。(电视上看到东汉以前是现代款式的楼梯,那是建造影视建筑没讲究,要不然得是到隋唐才出现“z”字款式楼梯)
得说的是,不但诸夏长时间使用围绕边缘墙壁的环形上升款式,其余文明只要是建筑物足够高,也是采用相同的设计方式,欧罗巴还将这种环形上升的体系维持到一战的一些风力马车或是教堂这种够高又没借力点的建筑物。
上到最顶端,刘彦直接走到阳台,接着高度向外瞭望,没去看宫城之内,看的是远处。
那里是一处正在建设的工地,被挖出一片面积不小的凹地,有人挖土有人装,然后又被畜力车拉着不知道是要运往哪里。
诸夏的城池,尤其是作为帝都,哪能没有这个“池”那个“池”?就是没有,那也必须是要挖上几个。这个习惯还是从秦帝国就传下来的,始皇帝在兰池遇刺,那个兰池就是人工挖出来的,还盖了不少的游玩场所,诡异的是开放民间人士玩乐,才有了遇刺那么一回事。
到了西汉时期,刘彻之前的那些帝王因为有匈奴的威胁,再来是国内诸侯王的威胁也不小,既没有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闲心去搞什么游乐设施,可是到刘彻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解决掉匈奴的威胁,大肆建造宫阙是必须的,没事干出动庞大人手挖“池”的事也没少干。
“池”就是一个官方名称,按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湖,不管皇帝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挖,也管是建设了什么游玩设施,那些湖的存在的确是有大用,首先是湖的存在延伸出了渠,提供了城内百姓的取水,再来就是开明的皇帝也允许民间去游玩,怎么都是多个可以散心放松的地方。
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北宋时期经过人工改造的湖,主持者是苏轼。他其实是以罪官的身份被发配到杭州,可耐不住有太后照顾,一些弟子也足够给力,就让他在吟诗作对中完成了一项大事业,西湖从北宋一直到现代就成为杭州最出名的地标。
长安在秦帝国、西汉、东汉先后经过建设,之前的辉煌真不是后人想象的那么匮乏,刘彦新选地址造新城,看不到之前的辉煌,可是真的有那个雄心壮志造出一座千年帝都,那么在修建之初肯定是要做好基础,也就绝对少不了一些人工湖的存在。
站在高处一眼能及的地方,三个分在不同位置的人工湖在挖,挖出来的土是被集中到一处,纪昌不止一次看向一处,那里就是利用挖湖的土在建设天坛的地方。
当然了,天坛是后世的叫法,现如今的人是称呼为“台”。
刘彦不是说新长安建成之时就是登基之日吗?想要登基可不是随便挑个地方,换上皇帝款式的冕服,吼一嗓子“老子称帝了”,然后就算完事。
诸夏的称帝有一个很正经的流程,秦末战火烧毁了太多的典籍,导致汉初都没能有一套按照周礼的登基大典,刘邦称帝仪式就被一些人不断诟病,后面有叔孙通七拼八凑又自己臆想搞了一套汉室礼,然后叔孙通这个儒家的一份子被骂了千年。
得说的是,刘彦的称帝仪式是越来越逼近,但整个汉国其实是无比抓瞎的,原因是连先汉的登基流程也找不到,至于能找到的司马一家子登基仪式流程记录,那是一定不能用的嘛!
说的是从西域抢回来的财富引起轰动,长安这边还算是晚的,对于经由西北到关中,再一路到长安,途径之上的各地早就像是水滴进了烈油锅,那个叫爆燃。
汉国在中南半岛的抢劫……呃,是经营,经营了三四年,最早的两年是运到襄国,那个地方经过胡虏的肆虐基本是没多少人,再来是抢来的财富基本是依靠水运,中间连停顿都很少,没有被围观,再加上官方没有特地宣传,自然是无法引起什么轰动的效应。
哪怕是经营中南半岛算是低调进行,可结果依然是引得南方有条件的人去中南半岛,早去的人早发财,后面去的多少也能喝点汤水啃点骨头,去中南半岛等于发财就是现如今南方人的观念。
得说的是,中南半岛真没多少国家,那边又是一个几乎与蛮荒没有多大区别的地方,抢当地的那些部落是能抢到一些战利品,可是更多的资源需要自己动手,或是开矿,或是伐木,发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要有先期的投入。
西域不一样,那边早就有文明,虽然说没有崛起什么超级大国,可是各方面的发展真不是中南半岛可以比较的。
西域的国家有着各自的文明,他们还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武力方面或许不怎么样,可是财富持有量真的不低。
去抢蛮荒地区一时半会很难抢到什么,需要攻下地盘之后自己动手去规划和经营,慢慢地才会有产出来产生财富。
抢一些有基础文明的国度,则是能获取一些本来就被创造出来的财富。
要是抢贸易发达的地区,就像是这一次汉人直接杀进龟兹人的地盘,每攻下一城都能立刻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一城一地或许不会太多,可是攻克的地方多了财富也必然是会累积,聚拢的财富起来就是天文般的数字,并且还没算攻占下来的地盘本身。
被天灾搅得焦头烂额的刘彦近期的心情很压抑,等待蔡优将运回的那些战利品的价值算出,心情总算是不那么郁郁了一些。
不算其它,从西域运回长安的金币数量就有七十余万枚,银币数量达到一百六十万枚以上,各种宝石近千颗,其余首饰、布匹和杂七杂八玩意更多。
以财富算,第一波劫掠就够刘彦再武装起七个常备军,就算是供应现有军队也能维持两年。而这个还是没攻克龟兹全境的前提下,另外龟兹一些城市也事先被丁零人、氐族人和一些趁火打劫的家伙先抢了一波。
“海外可购粮,可是联络艰难。”纪昌真不是那么愿意浇冷水,他得说出实情:“大汉周边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汉国周边的国家基本上是被灭得差不多了,就算是还幸存的也不存在农耕文明,想要购买植物类粮食得去海外。
汉国的海外购粮行动一直都没有停止,去年就派人到波斯、罗马以及阿三大陆的一些国家进行采购。
波斯和罗马都有国内的糟心事,一个国内频繁爆发叛乱,另一个干脆就是分成三方在打内战,注定了他们很难大批量卖出粮食,再来就是价格偏高。
像是两萨特拉普、卡拉巴拉斯、伐迦陀迦这些属于“五国同盟”的一份子,谁不是都忙着备战,要打大型战争了,哪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
要说起来,目前全世界算是大国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处于缺粮状态,不是遭遇天灾,就是战争带来的人祸。那些既没有天灾又没发生人祸的国家有点余粮,可他们周边的大国缺粮,后果是什么根本就不用多提,不交出粮食就等着挨揍,导致拿在手里的粮食也不多。
本来心情好一些的刘彦脸色又阴了下来。他的确知道是那么一回事,海外购粮因为波斯和罗马给面子,开始的时候是获得了数量颇大的一批,可是后面却来个断崖式的下降,越后面能够采购的粮食就越少。
刘彦与纪昌的交谈不是在室内进行,他们行走在新建宫城的绿荫大道。
新长安的宫城自然是所有工程的重中之重,肯定是排在优先的序列,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主宫阙群基本上已经拔地而起,该有的林苑也呈现规模。
由于是刘彦要仿古,或许建筑物与先汉不是那么一模一样,可宫阙群的名字,尤其是一些主殿的取名就是直接拿西汉的名字来用。
他们现在行走的绿荫大道是建章宫到未央宫的路上,刚刚经过了丞相府,差不多是到武库附近。
丞相府竟然是在宫城里面?那完全就是废话了呀!
西汉的宫城,朝廷的职权机构就是安置在宫城之内,不但是丞相府,其余御史府、廷尉署、太尉署、少府、卫尉署……只要是三公九卿级别的办公地点,都是在宫城之内。
主办公地点在宫城,宫城之外还有附属的办公地点,不过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重要人物坐班,就是文牍什么的也是次要级别的。
宫城之内还有武库?那更是废话中的废话。不但有武库,还有宫城戍卫军的建筑群,甚至有操练场、训练场、演武场等等区域。
宫城占地为什么会那么大,并不是统治者本身需要那么大,他一个人才能用多少地方。除开统治者本身,后宫的众多女人也需要地方,再来必要的属官、驻军、宫女、宦官难道是等上班才进宫城?
绿荫大道的两边,每隔三米左右就站着一名兵士,他们又分为甲士和武士。
站班者不同的装扮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区分,其实是职责上面的不同,例如出了事甲士布阵而战,武士则是配合跟随刘彦的护卫作战,甲士对敌,武士、护卫纯粹就是保护刘彦能开溜就开溜。
别以为各处站班的武装人员就是全部,宫城被认为是守卫森严,看的不是各处的明哨,事实上一些人是隐蔽在周边的暗处,另外宫城的一些建筑物内也是随时随地有众多的武装人员值班,就是一些看着平常的建筑物,信不信打开门或是窗户就露出大型远程攻击器械。
没事出的宫城听着安安静静,看上去也绝对是一片祥和,可一出事就是到处涌出守卫者。平常一个人走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有点什么异常被突然出现的人带走是轻的,要是谁走着走着突然拔出凶器,下一刻就是被密密麻麻箭矢招待,那也是为什么不在特殊名单上(例如统治者和其家人),没人敢在宫城做出异动的原因。
这种情况真不是刘彦怕死搞特殊,任何朝代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档次,就是再弱再小的诸夏王朝,宫城的守卫也绝对是最严密的。
先秦爱建阁,先汉爱造楼,刘彦两相结合,宫城之内随处可见又是阁又是楼,最高的都有十来层那么高,形状却是塔状。
阁楼之所以被拆开,那是因为当时就真不是合在一起的词。
阁,尤其是先秦的阁,说白了就是章台的一种,由于先秦时期建造时基本是采用全木头结构,阁的结构实际上就真看不到除了木头之外的材料,它主要是用来远眺、游憩和藏书。
楼比阁高,又有别于先秦只采用木头结构,同时先汉的楼底层其实是除了承重柱之外完全中空,是在第二层才建有墙壁。先汉皇室建造楼,基本上是从四层以上才利用,下面的三层完全就是摆设,尤其极度喜欢顶上的几层,除了作为欣赏歌舞、看书等休闲,最爱干的就是站在最顶上的那一层阳台眺望长安城。
刘彦这一次溜达没有目的性,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处塔楼。
一众人过去,底下一层按照先汉的习惯没有砌上墙壁,由楼梯向上,到了二层,由于只是存在承重柱没有其余遮挡视野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到昏暗视线中全副武装又静坐于地上的将士。
藏于这里的将士看到刘彦到来明显很激动,除却主官走过去对刘彦行礼,其余人没有什么举动,呼吸粗重地坐在原地,只是目光随着刘彦的移动而移动。
第三层依然是静坐的众多将士,有所区别的是这里多了一些床弩这种大杀器,还堆着一些放置弩箭的架子或箱子。
到了第四层总算是砌起墙壁分房间,就是看着没摆放多少家具或其它东西,可见不管是刘彦还是一些有资格来玩的人,很少到这一栋塔楼来。
楼梯的设计是“z”字形,这个理念当然又是出自刘彦,要不之前其实都是围绕着四面墙壁的那种环形上升款式。(电视上看到东汉以前是现代款式的楼梯,那是建造影视建筑没讲究,要不然得是到隋唐才出现“z”字款式楼梯)
得说的是,不但诸夏长时间使用围绕边缘墙壁的环形上升款式,其余文明只要是建筑物足够高,也是采用相同的设计方式,欧罗巴还将这种环形上升的体系维持到一战的一些风力马车或是教堂这种够高又没借力点的建筑物。
上到最顶端,刘彦直接走到阳台,接着高度向外瞭望,没去看宫城之内,看的是远处。
那里是一处正在建设的工地,被挖出一片面积不小的凹地,有人挖土有人装,然后又被畜力车拉着不知道是要运往哪里。
诸夏的城池,尤其是作为帝都,哪能没有这个“池”那个“池”?就是没有,那也必须是要挖上几个。这个习惯还是从秦帝国就传下来的,始皇帝在兰池遇刺,那个兰池就是人工挖出来的,还盖了不少的游玩场所,诡异的是开放民间人士玩乐,才有了遇刺那么一回事。
到了西汉时期,刘彻之前的那些帝王因为有匈奴的威胁,再来是国内诸侯王的威胁也不小,既没有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闲心去搞什么游乐设施,可是到刘彻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解决掉匈奴的威胁,大肆建造宫阙是必须的,没事干出动庞大人手挖“池”的事也没少干。
“池”就是一个官方名称,按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湖,不管皇帝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挖,也管是建设了什么游玩设施,那些湖的存在的确是有大用,首先是湖的存在延伸出了渠,提供了城内百姓的取水,再来就是开明的皇帝也允许民间去游玩,怎么都是多个可以散心放松的地方。
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北宋时期经过人工改造的湖,主持者是苏轼。他其实是以罪官的身份被发配到杭州,可耐不住有太后照顾,一些弟子也足够给力,就让他在吟诗作对中完成了一项大事业,西湖从北宋一直到现代就成为杭州最出名的地标。
长安在秦帝国、西汉、东汉先后经过建设,之前的辉煌真不是后人想象的那么匮乏,刘彦新选地址造新城,看不到之前的辉煌,可是真的有那个雄心壮志造出一座千年帝都,那么在修建之初肯定是要做好基础,也就绝对少不了一些人工湖的存在。
站在高处一眼能及的地方,三个分在不同位置的人工湖在挖,挖出来的土是被集中到一处,纪昌不止一次看向一处,那里就是利用挖湖的土在建设天坛的地方。
当然了,天坛是后世的叫法,现如今的人是称呼为“台”。
刘彦不是说新长安建成之时就是登基之日吗?想要登基可不是随便挑个地方,换上皇帝款式的冕服,吼一嗓子“老子称帝了”,然后就算完事。
诸夏的称帝有一个很正经的流程,秦末战火烧毁了太多的典籍,导致汉初都没能有一套按照周礼的登基大典,刘邦称帝仪式就被一些人不断诟病,后面有叔孙通七拼八凑又自己臆想搞了一套汉室礼,然后叔孙通这个儒家的一份子被骂了千年。
得说的是,刘彦的称帝仪式是越来越逼近,但整个汉国其实是无比抓瞎的,原因是连先汉的登基流程也找不到,至于能找到的司马一家子登基仪式流程记录,那是一定不能用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