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老子要参加旷世之战啊!-三国之席卷天下IItxt校对
第421章:老子要参加旷世之战啊!-三国之席卷天下IItxt校对-席卷天下-笔趣阁
席卷天下
作者:荣誉与忠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争自然需要用到谋略,很多时候谋略仅仅是作战计划,可是谋略能不能达成想要的结果依靠的还是上场搏杀的将士。
黑暗中的谢石觉得自己输得莫名其妙,可他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晋军与汉军根本就不能等同视之,再来是过于重视家族私兵(出战骑兵)导致出现战场被分割,才会让晋军会在战局中那么快的出现崩盘趋势。
“我们在哪?”谢石是等待嘴巴能够说话的时候才问。他没有大声叫嚷,是极力压低声音:“战场局势怎么样?”
空气有些闷,似乎空间也是够小,从呼吸上判断是有六个人挤在狭小的一个地窖里面?
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他说:“我们离开之前,谢将军统兵固守营寨,汉军正在进行大举进攻。”
谢石侧耳努力倾听,想要听到一些什么声音,结果是一片的寂静,甚至连虫鸣声都没有。
直至谢石被敲晕带走,应该说晋军只是处理不利却是没有崩溃,他们有大约三千人是被分割在了防线前往,后面的营寨还有接近四千人。
桓温率领的汉军仅是有一万,战损之后肯定是没有一万人那么多,又是要攻击范围相对广阔的晋军营地,想要在短时间内吃掉仍然有组织力的晋军并不容易。
之所以没有什么声音进入谢石的耳朵,那是他被护卫带离战场约有十三里,是来到事先准备好的避难之所,也就是一个深挖的地窖。
地窖的空间应该是三乘三米的平方,它的进出口是一个仅仅允许一人堪堪通过的三米通道,那么也就是地窖是在三米之下,难怪会感觉无比的潮湿。地窖里面事先有储备粮食和水源,以至于本来不大的空间进入六人之后变得十分拥挤,因为太多的人呼吸和没有良好的通风口,也让空气变得非常浑浊。
他们在地窖里等待了该是有七天,直至有外面的人过来,包括谢石在内的人才全部来到地面,而这个时候桓温已经击败原先由谢石率领的那一支晋军,汉军是向着褒信(新蔡以南约五十里)行军而去。
谢石脸色非常苍白,人也相对显得萎缩,那是长久在潮湿的地窖环境所影响,他问:“谢平以及大家呢?”
后面过来的谢氏护卫是用着暗淡的神情说:“谢将军包括四千余将士一同被俘虏了。”
谢石后面又了解到更多,谢平那支军队仅仅是坚持到了第三天就被破开城寨,他们在没有获胜希望下谢平依然想要抵抗,可是并非所有晋军的将校都有在完全不利环境下的抵抗意志,是谢平被袭击捆绑之后,河岸边的晋军才放下武器投降。
谢平所率的军队生哗变投降后,汉军立刻直扑新息。
新息其实是有五千守军,但他们没有料到桓温会真真假假地让汉军混着投降的晋军,一块作为溃兵入城。应该说是有那些真正的晋军将校叛变,守城的晋军负责人才会看到熟人没有迟疑地打开城门,导致城门被突然遭受袭击之后由汉军控制,等待汉军蜂拥进城,情势已经展成为不可逆转。
“汉军的损失惨重吗?”谢石很想知道一点:“他们进逼褒信时,有多少军队?”
这个问题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打出个二五六来,谢石没有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做出了一个大略的估算,那就是经过战斗的汉军怎么也该折损个三四千,那么六七千再加上投降了的晋军降兵,桓温手头里的兵力还是一万。
真实情况是,汉军并没有折损三四千那么多,直至拿下新息之后,桓温手头里的汉军还有接近八千人,他也没有带那些降兵一块行军,是直接将降兵驱赶上船,会运往江都那边,稍微休整之后的最终目的地是跨海送到辽东。
谢石现在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一共七个人想要前往新蔡非常困难,直接返长江以南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长相粗犷的护卫说道:“小主人,新蔡已经是孤城,该是已经有汉军进行围城,哪怕是我们能够成功靠近,怎么穿过汉军的层层截击进入城中?”
本意上来讲,谢石真心不想丢掉那么多军队后灰溜溜地逃长江以南,尤其是他把带出来的一千四百精锐家族私兵给葬送。他经历一次打击后却也是成熟许多,没有狂妄到认为带着六个人就能在满是汉军的地界上纵横。
“我们一定有逃散在荒野的士卒吧?”谢石还真的不想现在去长江以南,他又说:“当地还有许多豪族,能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看样子,谢石是想要再重整旗鼓,与汉军再进行较量?
另一边,又是轻易攻克褒信的桓温心情极度良好,他已经收到来自王朴的消息,从徐州逼近的大军已经抵达汝阴城下,李匡那边分兵三万正在朝褒信而来。
“那个小子的行踪没找到就算了。”桓温说的是谢石,他满脸带笑地说:“哪怕是看在安石的面子上,吾也没有可能在交战时杀掉,俘虏了也不可能有什么虐待,既然找了没有找到,也算是那小子的造化。”
袁乔根本就没打算在谢石身上多浪费什么时间,他知道桓温提起谢石也是一种心情愉悦下的调侃,没有接话题,反而是说:“汝阴已经攻克,现如今只是剩下新蔡了。”
汝阴城的攻防战是在三天前结束,李匡一阵威胁之后,汝阴城内多的是想要作为内应的人,但是汝阴城的陷落却不是内应打开城门,是城内的那些家族私兵夺取城门不成,导致守城晋军与城内各家族私兵乱战。汉军在适当的时机动进攻,应该说是死伤惨重才夺下一些城墙段,后面是汉军亲自杀到城门处进行打开,才导致汝阴城的陷落。
攻取了汝阴的李匡带着部队转进新蔡,战局的展中那位国丈一直都是“以静制动”,这一“静”是直接让新蔡成为绝绝对对的孤城。
“新蔡被一再加固加高,褚裒手中亦是有接近七万的兵力?”袁乔倒是没有多么看不起褚裒,是蹙眉说:“濮阳郡那边的战事已经爆了。”
对付一个缩头乌龟其实最容易让战争演变成为烂仗,也就是一场一方严防死守,另一方只能是死伤惨重外加耗时日久,完完全全就是双方士卒拿命去耗。
无论怎么看,褚裒都不会派遣军队出城,估计是他不懂孤城不可守,死守不可取的兵家常事,可也让桓温想要轻易攻取新蔡成为不可能。
“是啊,濮阳那边的战事已经开始了。”桓温同样在蹙眉,他说:“双方是围绕着白马与濮阳作为分割线互有攻防。大汉的兵力处于劣势,很快就会演变成为一场城池间的攻防战,就是不知道王上是怎么安排?”
汉国现在正在爆大战的战线只有两处,一处当然是桓温这边,另一处就是刚刚开始的濮阳之战。
桓温这边动用的汉军本部仅是三万,配置二十万的仆从军。他们已经将褚裒包括剩余的晋军全部堵在新蔡城内,长江被汉军舰队控制的前提下晋军想要北上驰援难度很高,应该说他们这一路的战事其实还算是非常顺利。
濮阳郡的汉军面对的石虎亲率的接近十八万羯人本族大军,处于外围的石碣赵军数量该是有个三四十万左右,等于是战事爆后是八万汉军依靠冬季建立的防线在与所有石碣赵军进行周旋。
“还能是怎么安排?”桓温想都没想,直接说:“豫州不是只有我们这一支大军,还有与孙伏都对峙状态的三万。王上肯定是在关注我们这边的战事,就等待解决晋军,调动我们北上参战。”
两人是骑马状态下的交谈,比较夸张地带着一千人就向着新蔡而去,沿途的风景没有半点能够吸引两人的地方,无论是桓温还是袁乔都想要尽快抵达新蔡城下,亲眼观察一下那位国丈究竟是个什么布防法。
应该说桓温还是非常谨慎,他在新息那边留下两千,又在褒信留下了四千,是会等待李匡调动的三万人到了才会替换那些驻防的汉军本部。
现在桓温并不知道自己的谨慎并不是无用功,那是新蔡的攻防战进入到激烈阶段,谢石还真的依靠收拢败兵和说服地方豪强给弄出一支军队,还是因为在新息和褒信留下足够的守军才没有让谢石造成更多的麻烦,只是桓温暂时空不出手才由得谢石带人在荒野乱窜。
褒信距离新蔡并不是太远,桓温和袁乔在靠近新蔡十里内时,李匡是亲自带人进行迎接。
作为豫州方面汉军的第二副将,李匡有责任亲自向桓温汇报战局展情况,甚至包括前期的战事过程。
“承基干得非常好!”桓温极度肯定李匡的功绩,含笑说:“本将定会向王上为你请功!”
李匡听了十分的高兴,他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给自己盘算过,要是功勋被肯定的话,爵位怎么也该提升了两级,连带官职进行晋升个两级,皆是他就是中郎将级别的武官,有望角逐一下西、南、中三个中郎将的其中一个。
别看只是中郎将,汉国的官职是在西汉和东汉的基础上,没有太多的杂号将军,中郎将已经算是军队的高层,而能带兵征战的核心武将就是四镇和四征,再往上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那些只能是坐镇中枢不轻易出征。
“主将打完这一战前途更是似锦。”李匡满是恭敬地对桓温说:“必定是四镇或四征级别。”
桓温听后是一阵“哈哈”大笑,他本来就是奔着成为核心武将而去。笑完之后,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一路无话来到军队营盘,等待坐在中军大帐的主位,问道:“新蔡城是什么情况?”
这一次进行汇报的人是王表,之前是由他先率领三万汉军来到新蔡,兵临城下之后的情况相对诡异,说道:“自我军抵达新蔡城下,无一次交战生。”
袁乔听了大奇,问道:“连斥候战都没有?”
就是这样王表才会满脸诡异,答道:“长史,敌军完全龟缩,我军没有冒然攻城。”
一方是全数躲在龟壳之内,另一方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攻,结果就是真的连小规模的交战都没有生。
有那么一刻,桓温和袁乔是面面相觑状态,他们有些没有搞懂那位国丈是个什么盘算。
“褚裒一直是待在新蔡,他在收缩兵力时极力收集粮食入城,末将估算城内的粮秣应该足够他们一年到一年半的食用。”李匡没有将城内的居民消耗算进去,他又说:“从降将李迈的口中得知,城内正规晋军有三万,各世家私兵接近三万,投靠的地方豪强武装该是有两万左右。”
说到地方豪强,李匡脸上明显出现了杀气,连带包括桓温和袁乔在内的汉军将校就没有一个存在什么好脸色。
汉军所到之处并不是完全没有地方豪强主动投靠,应该说投靠的还不算少数,可投靠的无不是各怀鬼胎或是盘算着怎么获取利益。那些没有投靠的豪强,要说全部站到东晋小朝廷那边也是没有可能,就是采取两不相帮态度的居多。
都是身份到了一定高度的人,他们哪能不知道地方豪强一直是困扰中枢的大事,关于怎么处理一直有争论的地方,战场之上存在那么多态度不明的地方豪强却绝对不会让统兵的将校能够愉快得起来。
“之前是没来得及”桓温在冷笑,他是手不断摸着剑柄的情况下说话:“是时候进行清场了。”
袁乔点着头:“褚裒龟缩不出,可能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战,是该进行清场。”
简单的道理,两军交战,尤其是入侵方绝对不会允许不可控的武装在战场范围之内,再来是接下来的城池攻防战,不管是哪个汉军将校都认为有越多的炮灰越好。
黑暗中的谢石觉得自己输得莫名其妙,可他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晋军与汉军根本就不能等同视之,再来是过于重视家族私兵(出战骑兵)导致出现战场被分割,才会让晋军会在战局中那么快的出现崩盘趋势。
“我们在哪?”谢石是等待嘴巴能够说话的时候才问。他没有大声叫嚷,是极力压低声音:“战场局势怎么样?”
空气有些闷,似乎空间也是够小,从呼吸上判断是有六个人挤在狭小的一个地窖里面?
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他说:“我们离开之前,谢将军统兵固守营寨,汉军正在进行大举进攻。”
谢石侧耳努力倾听,想要听到一些什么声音,结果是一片的寂静,甚至连虫鸣声都没有。
直至谢石被敲晕带走,应该说晋军只是处理不利却是没有崩溃,他们有大约三千人是被分割在了防线前往,后面的营寨还有接近四千人。
桓温率领的汉军仅是有一万,战损之后肯定是没有一万人那么多,又是要攻击范围相对广阔的晋军营地,想要在短时间内吃掉仍然有组织力的晋军并不容易。
之所以没有什么声音进入谢石的耳朵,那是他被护卫带离战场约有十三里,是来到事先准备好的避难之所,也就是一个深挖的地窖。
地窖的空间应该是三乘三米的平方,它的进出口是一个仅仅允许一人堪堪通过的三米通道,那么也就是地窖是在三米之下,难怪会感觉无比的潮湿。地窖里面事先有储备粮食和水源,以至于本来不大的空间进入六人之后变得十分拥挤,因为太多的人呼吸和没有良好的通风口,也让空气变得非常浑浊。
他们在地窖里等待了该是有七天,直至有外面的人过来,包括谢石在内的人才全部来到地面,而这个时候桓温已经击败原先由谢石率领的那一支晋军,汉军是向着褒信(新蔡以南约五十里)行军而去。
谢石脸色非常苍白,人也相对显得萎缩,那是长久在潮湿的地窖环境所影响,他问:“谢平以及大家呢?”
后面过来的谢氏护卫是用着暗淡的神情说:“谢将军包括四千余将士一同被俘虏了。”
谢石后面又了解到更多,谢平那支军队仅仅是坚持到了第三天就被破开城寨,他们在没有获胜希望下谢平依然想要抵抗,可是并非所有晋军的将校都有在完全不利环境下的抵抗意志,是谢平被袭击捆绑之后,河岸边的晋军才放下武器投降。
谢平所率的军队生哗变投降后,汉军立刻直扑新息。
新息其实是有五千守军,但他们没有料到桓温会真真假假地让汉军混着投降的晋军,一块作为溃兵入城。应该说是有那些真正的晋军将校叛变,守城的晋军负责人才会看到熟人没有迟疑地打开城门,导致城门被突然遭受袭击之后由汉军控制,等待汉军蜂拥进城,情势已经展成为不可逆转。
“汉军的损失惨重吗?”谢石很想知道一点:“他们进逼褒信时,有多少军队?”
这个问题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打出个二五六来,谢石没有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他做出了一个大略的估算,那就是经过战斗的汉军怎么也该折损个三四千,那么六七千再加上投降了的晋军降兵,桓温手头里的兵力还是一万。
真实情况是,汉军并没有折损三四千那么多,直至拿下新息之后,桓温手头里的汉军还有接近八千人,他也没有带那些降兵一块行军,是直接将降兵驱赶上船,会运往江都那边,稍微休整之后的最终目的地是跨海送到辽东。
谢石现在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一共七个人想要前往新蔡非常困难,直接返长江以南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长相粗犷的护卫说道:“小主人,新蔡已经是孤城,该是已经有汉军进行围城,哪怕是我们能够成功靠近,怎么穿过汉军的层层截击进入城中?”
本意上来讲,谢石真心不想丢掉那么多军队后灰溜溜地逃长江以南,尤其是他把带出来的一千四百精锐家族私兵给葬送。他经历一次打击后却也是成熟许多,没有狂妄到认为带着六个人就能在满是汉军的地界上纵横。
“我们一定有逃散在荒野的士卒吧?”谢石还真的不想现在去长江以南,他又说:“当地还有许多豪族,能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看样子,谢石是想要再重整旗鼓,与汉军再进行较量?
另一边,又是轻易攻克褒信的桓温心情极度良好,他已经收到来自王朴的消息,从徐州逼近的大军已经抵达汝阴城下,李匡那边分兵三万正在朝褒信而来。
“那个小子的行踪没找到就算了。”桓温说的是谢石,他满脸带笑地说:“哪怕是看在安石的面子上,吾也没有可能在交战时杀掉,俘虏了也不可能有什么虐待,既然找了没有找到,也算是那小子的造化。”
袁乔根本就没打算在谢石身上多浪费什么时间,他知道桓温提起谢石也是一种心情愉悦下的调侃,没有接话题,反而是说:“汝阴已经攻克,现如今只是剩下新蔡了。”
汝阴城的攻防战是在三天前结束,李匡一阵威胁之后,汝阴城内多的是想要作为内应的人,但是汝阴城的陷落却不是内应打开城门,是城内的那些家族私兵夺取城门不成,导致守城晋军与城内各家族私兵乱战。汉军在适当的时机动进攻,应该说是死伤惨重才夺下一些城墙段,后面是汉军亲自杀到城门处进行打开,才导致汝阴城的陷落。
攻取了汝阴的李匡带着部队转进新蔡,战局的展中那位国丈一直都是“以静制动”,这一“静”是直接让新蔡成为绝绝对对的孤城。
“新蔡被一再加固加高,褚裒手中亦是有接近七万的兵力?”袁乔倒是没有多么看不起褚裒,是蹙眉说:“濮阳郡那边的战事已经爆了。”
对付一个缩头乌龟其实最容易让战争演变成为烂仗,也就是一场一方严防死守,另一方只能是死伤惨重外加耗时日久,完完全全就是双方士卒拿命去耗。
无论怎么看,褚裒都不会派遣军队出城,估计是他不懂孤城不可守,死守不可取的兵家常事,可也让桓温想要轻易攻取新蔡成为不可能。
“是啊,濮阳那边的战事已经开始了。”桓温同样在蹙眉,他说:“双方是围绕着白马与濮阳作为分割线互有攻防。大汉的兵力处于劣势,很快就会演变成为一场城池间的攻防战,就是不知道王上是怎么安排?”
汉国现在正在爆大战的战线只有两处,一处当然是桓温这边,另一处就是刚刚开始的濮阳之战。
桓温这边动用的汉军本部仅是三万,配置二十万的仆从军。他们已经将褚裒包括剩余的晋军全部堵在新蔡城内,长江被汉军舰队控制的前提下晋军想要北上驰援难度很高,应该说他们这一路的战事其实还算是非常顺利。
濮阳郡的汉军面对的石虎亲率的接近十八万羯人本族大军,处于外围的石碣赵军数量该是有个三四十万左右,等于是战事爆后是八万汉军依靠冬季建立的防线在与所有石碣赵军进行周旋。
“还能是怎么安排?”桓温想都没想,直接说:“豫州不是只有我们这一支大军,还有与孙伏都对峙状态的三万。王上肯定是在关注我们这边的战事,就等待解决晋军,调动我们北上参战。”
两人是骑马状态下的交谈,比较夸张地带着一千人就向着新蔡而去,沿途的风景没有半点能够吸引两人的地方,无论是桓温还是袁乔都想要尽快抵达新蔡城下,亲眼观察一下那位国丈究竟是个什么布防法。
应该说桓温还是非常谨慎,他在新息那边留下两千,又在褒信留下了四千,是会等待李匡调动的三万人到了才会替换那些驻防的汉军本部。
现在桓温并不知道自己的谨慎并不是无用功,那是新蔡的攻防战进入到激烈阶段,谢石还真的依靠收拢败兵和说服地方豪强给弄出一支军队,还是因为在新息和褒信留下足够的守军才没有让谢石造成更多的麻烦,只是桓温暂时空不出手才由得谢石带人在荒野乱窜。
褒信距离新蔡并不是太远,桓温和袁乔在靠近新蔡十里内时,李匡是亲自带人进行迎接。
作为豫州方面汉军的第二副将,李匡有责任亲自向桓温汇报战局展情况,甚至包括前期的战事过程。
“承基干得非常好!”桓温极度肯定李匡的功绩,含笑说:“本将定会向王上为你请功!”
李匡听了十分的高兴,他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给自己盘算过,要是功勋被肯定的话,爵位怎么也该提升了两级,连带官职进行晋升个两级,皆是他就是中郎将级别的武官,有望角逐一下西、南、中三个中郎将的其中一个。
别看只是中郎将,汉国的官职是在西汉和东汉的基础上,没有太多的杂号将军,中郎将已经算是军队的高层,而能带兵征战的核心武将就是四镇和四征,再往上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那些只能是坐镇中枢不轻易出征。
“主将打完这一战前途更是似锦。”李匡满是恭敬地对桓温说:“必定是四镇或四征级别。”
桓温听后是一阵“哈哈”大笑,他本来就是奔着成为核心武将而去。笑完之后,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一路无话来到军队营盘,等待坐在中军大帐的主位,问道:“新蔡城是什么情况?”
这一次进行汇报的人是王表,之前是由他先率领三万汉军来到新蔡,兵临城下之后的情况相对诡异,说道:“自我军抵达新蔡城下,无一次交战生。”
袁乔听了大奇,问道:“连斥候战都没有?”
就是这样王表才会满脸诡异,答道:“长史,敌军完全龟缩,我军没有冒然攻城。”
一方是全数躲在龟壳之内,另一方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攻,结果就是真的连小规模的交战都没有生。
有那么一刻,桓温和袁乔是面面相觑状态,他们有些没有搞懂那位国丈是个什么盘算。
“褚裒一直是待在新蔡,他在收缩兵力时极力收集粮食入城,末将估算城内的粮秣应该足够他们一年到一年半的食用。”李匡没有将城内的居民消耗算进去,他又说:“从降将李迈的口中得知,城内正规晋军有三万,各世家私兵接近三万,投靠的地方豪强武装该是有两万左右。”
说到地方豪强,李匡脸上明显出现了杀气,连带包括桓温和袁乔在内的汉军将校就没有一个存在什么好脸色。
汉军所到之处并不是完全没有地方豪强主动投靠,应该说投靠的还不算少数,可投靠的无不是各怀鬼胎或是盘算着怎么获取利益。那些没有投靠的豪强,要说全部站到东晋小朝廷那边也是没有可能,就是采取两不相帮态度的居多。
都是身份到了一定高度的人,他们哪能不知道地方豪强一直是困扰中枢的大事,关于怎么处理一直有争论的地方,战场之上存在那么多态度不明的地方豪强却绝对不会让统兵的将校能够愉快得起来。
“之前是没来得及”桓温在冷笑,他是手不断摸着剑柄的情况下说话:“是时候进行清场了。”
袁乔点着头:“褚裒龟缩不出,可能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战,是该进行清场。”
简单的道理,两军交战,尤其是入侵方绝对不会允许不可控的武装在战场范围之内,再来是接下来的城池攻防战,不管是哪个汉军将校都认为有越多的炮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