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拿起第二张图研究,这又画的什么鬼!
这第二张图画的比第一张复杂得多——
一个圆咕隆咚的球,球上插着一根棍,棍上横着一个环,一个看似是人的物体在拉那个环;旁边另一个“人”左手指上挂个环,右手扔出球。
然后那个球前边有一条抛物线,抛物线尽头是一个由大小不一的小图形组成的放大的圆形,应该是表示那个圆球爆炸了。
画面右下角写着:手雷。
皇帝的手指头一下一下戳着太阳穴:“凌海啊,你这大总管还能不能干了?怎么不让他们学学如何把图画明白?”
正用手指头在“没良心炮”那张图上比划的李公公心里特别委屈:我们这些内侍,学会看明白眼色、说明白话才是主修科目,画图……那不该是暗卫的科目?
“梁上君子”——新任的暗卫营大阁领正巧今天“值班”,听到皇帝的话差点摔下来,引得其他两名暗卫直瞅他——这点定力,照已故的卓大阁领差远了!
皇帝并非只看图不看字的浅薄之人,相反,他更懂得文字的力量。
满朝都是学富五车的臣子,上朝口诛、下朝笔伐,他们落笔写奏折,连地府判官都望尘莫及。
而这,就是皇帝每天面对的工作。
所以他现在就是不想看许念平的奏报。
不用看,肯定又是胜仗。
前日马达的军报就已经六百里加急递到皇帝手中,从四王子和谷蠡王几时离开、到几时开战;从多少兵马到多少地雷、铁丝网,再到沃斯王几时败逃,都报的清清楚楚。
连四王子他们骑的拉了十年磨的老驴都写上了。
战死人数仅十五人,中轻度受伤人数不足二百,还是在乘胜追击的过程中出现的,而马达也仅负责了驱逐败军和清理战场这两件事。
彼时楚清已经撤出战场、赶往临洋县。
人家是一个人都没死。
虽是捷报,满朝上下竟无人相信。
同时还出现很多弹劾马达欺上瞒下、谎报军情、与楚清狼狈为奸的声音。
怎么可能相信!
那可是沃斯人,比当年东伦人还难对付的沃斯人!
楚清以两千乌合之众,不死一人就打赢了?谁信呐,骗鬼去吧!
马达肯定谎报军情了!
至少也是人家沃斯王因故临时收兵,被他们夸大为自己的战功。
但是昨日,裴将军和密侦司的奏报也到了,内容是证实北境大捷,以及楚清前往南境中途,裴将军和密侦司两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所谓支持,不过是帮忙倒换马匹,和微不足道的口粮而已。
这下,朝廷静默了。
皇帝心中是百味杂陈。
一方面,大宣军队一展雄威,打得一向以骁勇无敌著称的沃斯军屁滚尿流,实在令人欢欣鼓舞;
另一方面,不能否定,这仗,是楚清打赢的。
马达的奏报中说得相当清楚,楚清只以两千人马,就把沃斯王近六万(他们自称)大军打得溃不成军。
其中,楚清使用的地雷、火炮、铁丝网等工事,起到了攻守兼备的作用,极大节省了兵力、扩大了战果。
皇帝心里不是滋味就在这儿了,楚清不但坚定拒婚,且要求亲赴前线,并立下军令状,而这一切,是皇帝“顺水推舟”而导致的。
在沃斯人里挑外撅、离间楚清之时,皇帝没有庇护她,甚至眼看着她与朝臣们对峙,坐等着她被那些朝臣和沃斯王一起架在火上烤。
或许,换个人,这时候都会投奔沃斯王吧?
但是楚清没有,不但没有投奔,反而是一往无前杀上前去。
皇帝觉得,心里好像有些愧疚。
可是,谁让那个楚清把朕逼得下不来台呢?
皇帝想道:若封你为侯,你帮打我沃斯;若封你为郡主,你帮沃斯打我,还有比你更明目张胆威胁朕的吗?
封侯?
皇帝捶了下御案,还有这茬呢!
皇帝捶桌子的声音吓了李公公一跳,才发现自己竟蹲在地上研究图纸!
赶忙要站起身,结果蹲久了腿麻,没等站起来,扑通一下倒是跪下去了!
“奴才该死!”李公公干脆不起来了,就势磕头请罪。
“你起来!”皇帝不耐烦地说道,言外之意:不是冲着你,没你的事儿!
李公公赶紧把散落的奏报划拉起来,又偷眼看皇帝的面色,再看看手中的奏报,也就想明白为何明明打了胜仗皇帝还如此纠结。
“皇上,”李公公把奏报重新放回御案、小心翼翼说道:“奴才该死,奴才不该看这些。”
皇帝眼皮动了动,没说什么。
皇帝自然知道李公公不是想窥探这些东西,只是在对照图纸查找说明文字。
李公公装作整理奏报的页码顺序,说道:“看来许督监很是认真,写了这么多,折子竟都不够用,还加了这么多页纸张……”
看皇帝情绪似乎稍微平静些了,开始尝试帮皇帝找颜面:“要说,还是皇上您最了解楚大人;
她这人哪,毕竟是妇人,太容易知足,能吃饱饭就不思进取了,难怪朝中大人们误会她黔驴……哦不,江郎才尽;
这次要不是皇上您逼迫她一下,她还不知道上进呢!
依老奴看,皇上您真是把人心掌握得准准的,这不,稍稍用点激将法,楚大人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研究出这么些好物,这场仗打得也漂亮!
皇上,民间有句话,说那犟驴啊,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好在楚大人犟虽犟了点,却不驴,稍微鞭策一下,还是知道上进的;
以后啊,皇上您还是得恩威并施、别太放纵于她,让她自觉一些才好。”
皇帝的脸色又和缓了些。
李公公暗自抹汗:论起会来事儿,差一点儿就比不过密侦司的胡大人;
论武力值,是丝毫没有,根本比不了被狗鱼所成就的许念平;
这要是再不会给皇帝递台阶、找面子,自己这大总管怕是干不长久哟。
“哼,”皇帝鼻子里轻轻哼了一下,算是暂时接受李公公建议的“打圆场”方案。
这第二张图画的比第一张复杂得多——
一个圆咕隆咚的球,球上插着一根棍,棍上横着一个环,一个看似是人的物体在拉那个环;旁边另一个“人”左手指上挂个环,右手扔出球。
然后那个球前边有一条抛物线,抛物线尽头是一个由大小不一的小图形组成的放大的圆形,应该是表示那个圆球爆炸了。
画面右下角写着:手雷。
皇帝的手指头一下一下戳着太阳穴:“凌海啊,你这大总管还能不能干了?怎么不让他们学学如何把图画明白?”
正用手指头在“没良心炮”那张图上比划的李公公心里特别委屈:我们这些内侍,学会看明白眼色、说明白话才是主修科目,画图……那不该是暗卫的科目?
“梁上君子”——新任的暗卫营大阁领正巧今天“值班”,听到皇帝的话差点摔下来,引得其他两名暗卫直瞅他——这点定力,照已故的卓大阁领差远了!
皇帝并非只看图不看字的浅薄之人,相反,他更懂得文字的力量。
满朝都是学富五车的臣子,上朝口诛、下朝笔伐,他们落笔写奏折,连地府判官都望尘莫及。
而这,就是皇帝每天面对的工作。
所以他现在就是不想看许念平的奏报。
不用看,肯定又是胜仗。
前日马达的军报就已经六百里加急递到皇帝手中,从四王子和谷蠡王几时离开、到几时开战;从多少兵马到多少地雷、铁丝网,再到沃斯王几时败逃,都报的清清楚楚。
连四王子他们骑的拉了十年磨的老驴都写上了。
战死人数仅十五人,中轻度受伤人数不足二百,还是在乘胜追击的过程中出现的,而马达也仅负责了驱逐败军和清理战场这两件事。
彼时楚清已经撤出战场、赶往临洋县。
人家是一个人都没死。
虽是捷报,满朝上下竟无人相信。
同时还出现很多弹劾马达欺上瞒下、谎报军情、与楚清狼狈为奸的声音。
怎么可能相信!
那可是沃斯人,比当年东伦人还难对付的沃斯人!
楚清以两千乌合之众,不死一人就打赢了?谁信呐,骗鬼去吧!
马达肯定谎报军情了!
至少也是人家沃斯王因故临时收兵,被他们夸大为自己的战功。
但是昨日,裴将军和密侦司的奏报也到了,内容是证实北境大捷,以及楚清前往南境中途,裴将军和密侦司两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所谓支持,不过是帮忙倒换马匹,和微不足道的口粮而已。
这下,朝廷静默了。
皇帝心中是百味杂陈。
一方面,大宣军队一展雄威,打得一向以骁勇无敌著称的沃斯军屁滚尿流,实在令人欢欣鼓舞;
另一方面,不能否定,这仗,是楚清打赢的。
马达的奏报中说得相当清楚,楚清只以两千人马,就把沃斯王近六万(他们自称)大军打得溃不成军。
其中,楚清使用的地雷、火炮、铁丝网等工事,起到了攻守兼备的作用,极大节省了兵力、扩大了战果。
皇帝心里不是滋味就在这儿了,楚清不但坚定拒婚,且要求亲赴前线,并立下军令状,而这一切,是皇帝“顺水推舟”而导致的。
在沃斯人里挑外撅、离间楚清之时,皇帝没有庇护她,甚至眼看着她与朝臣们对峙,坐等着她被那些朝臣和沃斯王一起架在火上烤。
或许,换个人,这时候都会投奔沃斯王吧?
但是楚清没有,不但没有投奔,反而是一往无前杀上前去。
皇帝觉得,心里好像有些愧疚。
可是,谁让那个楚清把朕逼得下不来台呢?
皇帝想道:若封你为侯,你帮打我沃斯;若封你为郡主,你帮沃斯打我,还有比你更明目张胆威胁朕的吗?
封侯?
皇帝捶了下御案,还有这茬呢!
皇帝捶桌子的声音吓了李公公一跳,才发现自己竟蹲在地上研究图纸!
赶忙要站起身,结果蹲久了腿麻,没等站起来,扑通一下倒是跪下去了!
“奴才该死!”李公公干脆不起来了,就势磕头请罪。
“你起来!”皇帝不耐烦地说道,言外之意:不是冲着你,没你的事儿!
李公公赶紧把散落的奏报划拉起来,又偷眼看皇帝的面色,再看看手中的奏报,也就想明白为何明明打了胜仗皇帝还如此纠结。
“皇上,”李公公把奏报重新放回御案、小心翼翼说道:“奴才该死,奴才不该看这些。”
皇帝眼皮动了动,没说什么。
皇帝自然知道李公公不是想窥探这些东西,只是在对照图纸查找说明文字。
李公公装作整理奏报的页码顺序,说道:“看来许督监很是认真,写了这么多,折子竟都不够用,还加了这么多页纸张……”
看皇帝情绪似乎稍微平静些了,开始尝试帮皇帝找颜面:“要说,还是皇上您最了解楚大人;
她这人哪,毕竟是妇人,太容易知足,能吃饱饭就不思进取了,难怪朝中大人们误会她黔驴……哦不,江郎才尽;
这次要不是皇上您逼迫她一下,她还不知道上进呢!
依老奴看,皇上您真是把人心掌握得准准的,这不,稍稍用点激将法,楚大人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研究出这么些好物,这场仗打得也漂亮!
皇上,民间有句话,说那犟驴啊,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好在楚大人犟虽犟了点,却不驴,稍微鞭策一下,还是知道上进的;
以后啊,皇上您还是得恩威并施、别太放纵于她,让她自觉一些才好。”
皇帝的脸色又和缓了些。
李公公暗自抹汗:论起会来事儿,差一点儿就比不过密侦司的胡大人;
论武力值,是丝毫没有,根本比不了被狗鱼所成就的许念平;
这要是再不会给皇帝递台阶、找面子,自己这大总管怕是干不长久哟。
“哼,”皇帝鼻子里轻轻哼了一下,算是暂时接受李公公建议的“打圆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