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此消彼长。
这次清军南侵,对于高义欢来说,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危险的一面不用多说,高义欢、张献忠、朱慈烺是天然的统一战线,朱慈烺损失,就是整个统一战线的损失,即便清军没打下南京,只占据江北,清军的实力也是一次巨大的增长。
清军战力本就胜于各方,兼有马军优势,北方平原上几乎无敌,要是再得两淮之地,那对于各方势力来说,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这次清军实力增强,而高义欢没有把握机会发展的话,那就等于变相的落后于清军了。
因此高义欢认为在这一战中,他要么能够重创清军,阻止清军向南扩张,消耗清军的军力,要么就让自己的势力,得到增长,做到清军强,老子也强。
陈名夏给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可对于每一条建议,高义欢都不太满意,都各有各的缺陷。
在几位谋士走后,高义欢便独自在房内思索起来。
三条策略中,高义欢比较看重的是,第一条直接发兵徐州,包抄深入两淮的清军,和最后一条谋取关中。
最不看好的是第二条,虚张声势攻击豫北。
这条策略看起来最不费劲,不会有什么损失,也确实能够实现逼迫清军援的目的。
可是清军援之后呢?几十万人就盯上你!本来打明朝,现在正好打你。
这时清军占了两淮不少地,而高义欢却原地踏步,他救了明朝一命,明朝还未必会帮他,因此高义欢不看好第二条。
其实不管是哪一条,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旦高义欢出兵,搅黄了清军的南侵,清廷立刻就会意识到,想要征服天下,必须要先灭了高义欢这个搅屎棍才行。
否则清军攻南明,高义欢插一杠子,南征被搅黄,清军攻四川,想必高义欢也要插一杠子,那清军对南方用兵就绕不开高义欢,只有先灭高义欢了。
这样一来,高义欢可以预见,清军南征后,必然会调转矛头来对付他。
魏武军将成为清军主要的目标,不会再有喘息之机。
既然洞见到这一点,那高义欢要么抓住这次机会,在清兵将矛头重新对准他之前,先给清军一个重创,让他没有能力对付自己。
要么发展壮大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应对此后的危机,而切忌不能原地不动,无所作为。
这是高义欢看中第一条和第三条策略的原因,不过这两条问题也比较大。
清军二十万人南下,还有耿仲明、尚可喜虎视眈眈,高义欢要包抄清军后路,豫北清军也能包抄他的后路,而高义欢的大军一旦出了豫南的山丘地带,进入豫东平原,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明军能否配合他,也是个问题。
至于要谋取关中,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战前和战后两个方面。
战前,他首先要考虑明朝能不能撑住,江北明军是否能把清军缠住,要是他刚入关,江北清军就垮了,那玩笑就开大了。这是高义欢最担心的问题,毕竟历史上江北明军,一个多月就全完了。
其次是能不能让张献忠先同吴三桂打起来,要是不能打起来,高义欢入关就会遭受吴三桂的顽抗,就不能迅速占据关中,一旦清兵增援,或者也给他来一个围魏救赵,那情况就危险了。
最后,是夺取关中之后,将要面对的问题,这点陈名夏有提,他占据关中后,清军肯定要报复,其次张献忠辛苦一趟,毛都没捞到,肯定不会买账。
而从地理上讲,高义欢必然会与张献忠走向敌对,让他出多一个敌人,今后的局势将会受到巨大挑战。
至于夺取关中,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便留了一手。
虽说前不久,高义欢听说张献忠占据汉中,贺珍投靠吴三桂后,故意使坏,让出武关,让吴三桂可以安心攻击汉中,把这个直接进入关中的通道,拱手交给了清军,但其实他还有一条入关的捷径,那就是丹江水道。
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发现这条水道,能从武关后的丹凤县龙驹寨,直接沿着丹江进入南阳府境内,然后向南注入汉水到襄阳府,同整个长江水系相连。
高义欢注意到这一点后,便让人毁了商州、丹凤县、还有龙驹寨,将龙驹寨附近的船只全部焚毁,并让人的在丹江水道沉船,制造暗礁,使得水道无法走船。
现今丹凤县附近百姓十室九空,再加上高义欢在南阳对关中进行封锁,便没有商队再走丹江,清军防备着武关,对丹江不太注意,整条水道处于荒废的状态,便给了高义欢一个快速杀入关中,包抄潼关和吴三桂后路的可能。
这也是高义欢对第三条策略动心的原因,他不仅能让高义欢地盘扩大,还有机会灭了吴三桂。
不过前面的条件不提,高义欢拿下关中后也未必能守住,存在各种危机,所以在陈名夏看着他时,高义欢便不敢轻易下决定。
听陈名夏的语气,看他期待的眼神,高义欢明白他是想让自己选第三条。
毕竟想要争夺天下,就需要冒险,必须要杀出去才行,为此陈名夏认为可以承受风险,甚至失去一些现有的利益。
不过高义欢却不能轻率的做决定,这一步走错,后面就步步错。
房内高义欢来踱步,最后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对于该包抄徐州,阻止清军南下,还是要谋取关中,犹豫不定。
高义欢站了许久,紧皱着眉头,忽然有些暴躁道:“娘个劈,这道题真他娘的难,太难了!”
高义欢走太师椅上坐好,他背靠着椅背,把事情在脑子里又理了一遍,忽然发现三个策略,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江北明军不能太瓢。
如果江北明军实力太弱,被清军摧枯拉朽,那我的策略就算再完美,也没施展的机会。
因此具体实行什么策略,得看江北明军打成什么样子才行。
若是摧枯拉朽,便啥也别说,老子调兵遣将,进行准备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江北明军比较顽强,但不救就会死,那老子只能包抄徐州。
要是明军打得特别顽强,能打五六个月,坚持到来年开春,让清军陷入泥潭,老子便可以考虑夺取关中了。
当然,现在老子不能坐着光看,应该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要声援南京,给江北的兄弟打气,让清兵知道老子要插手,其次得出兵骚扰豫北,并派出骑兵进入豫东,干扰清军南下,让清军无法全力对付江北明军,避免江北明军被清军摧枯拉朽。
其次,挑拨张献忠攻击吴三桂,联系李过、高一功等事情,也都要同步做起来。
只有这样,做多手准备,老子才能从容抉择。
高义欢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正要让亲卫去叫人,房外周大利却敲了敲房门,“大帅,季先生跪在府门外了,声称一定要见大帅。”
高义欢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这成何体统,这不是让人骂老子,坏我名声吗?把他给老子弄走!”
周大利欲言又止,不过还是转身,正准备去执行大帅的命令,却忽然又听高义欢道,“等等!”
高义欢坐太师椅,“把他带来见我。要客气一点!”
这次清军南侵,对于高义欢来说,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危险的一面不用多说,高义欢、张献忠、朱慈烺是天然的统一战线,朱慈烺损失,就是整个统一战线的损失,即便清军没打下南京,只占据江北,清军的实力也是一次巨大的增长。
清军战力本就胜于各方,兼有马军优势,北方平原上几乎无敌,要是再得两淮之地,那对于各方势力来说,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这次清军实力增强,而高义欢没有把握机会发展的话,那就等于变相的落后于清军了。
因此高义欢认为在这一战中,他要么能够重创清军,阻止清军向南扩张,消耗清军的军力,要么就让自己的势力,得到增长,做到清军强,老子也强。
陈名夏给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可对于每一条建议,高义欢都不太满意,都各有各的缺陷。
在几位谋士走后,高义欢便独自在房内思索起来。
三条策略中,高义欢比较看重的是,第一条直接发兵徐州,包抄深入两淮的清军,和最后一条谋取关中。
最不看好的是第二条,虚张声势攻击豫北。
这条策略看起来最不费劲,不会有什么损失,也确实能够实现逼迫清军援的目的。
可是清军援之后呢?几十万人就盯上你!本来打明朝,现在正好打你。
这时清军占了两淮不少地,而高义欢却原地踏步,他救了明朝一命,明朝还未必会帮他,因此高义欢不看好第二条。
其实不管是哪一条,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旦高义欢出兵,搅黄了清军的南侵,清廷立刻就会意识到,想要征服天下,必须要先灭了高义欢这个搅屎棍才行。
否则清军攻南明,高义欢插一杠子,南征被搅黄,清军攻四川,想必高义欢也要插一杠子,那清军对南方用兵就绕不开高义欢,只有先灭高义欢了。
这样一来,高义欢可以预见,清军南征后,必然会调转矛头来对付他。
魏武军将成为清军主要的目标,不会再有喘息之机。
既然洞见到这一点,那高义欢要么抓住这次机会,在清兵将矛头重新对准他之前,先给清军一个重创,让他没有能力对付自己。
要么发展壮大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应对此后的危机,而切忌不能原地不动,无所作为。
这是高义欢看中第一条和第三条策略的原因,不过这两条问题也比较大。
清军二十万人南下,还有耿仲明、尚可喜虎视眈眈,高义欢要包抄清军后路,豫北清军也能包抄他的后路,而高义欢的大军一旦出了豫南的山丘地带,进入豫东平原,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明军能否配合他,也是个问题。
至于要谋取关中,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战前和战后两个方面。
战前,他首先要考虑明朝能不能撑住,江北明军是否能把清军缠住,要是他刚入关,江北清军就垮了,那玩笑就开大了。这是高义欢最担心的问题,毕竟历史上江北明军,一个多月就全完了。
其次是能不能让张献忠先同吴三桂打起来,要是不能打起来,高义欢入关就会遭受吴三桂的顽抗,就不能迅速占据关中,一旦清兵增援,或者也给他来一个围魏救赵,那情况就危险了。
最后,是夺取关中之后,将要面对的问题,这点陈名夏有提,他占据关中后,清军肯定要报复,其次张献忠辛苦一趟,毛都没捞到,肯定不会买账。
而从地理上讲,高义欢必然会与张献忠走向敌对,让他出多一个敌人,今后的局势将会受到巨大挑战。
至于夺取关中,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便留了一手。
虽说前不久,高义欢听说张献忠占据汉中,贺珍投靠吴三桂后,故意使坏,让出武关,让吴三桂可以安心攻击汉中,把这个直接进入关中的通道,拱手交给了清军,但其实他还有一条入关的捷径,那就是丹江水道。
高义欢在堵李自成的时候,发现这条水道,能从武关后的丹凤县龙驹寨,直接沿着丹江进入南阳府境内,然后向南注入汉水到襄阳府,同整个长江水系相连。
高义欢注意到这一点后,便让人毁了商州、丹凤县、还有龙驹寨,将龙驹寨附近的船只全部焚毁,并让人的在丹江水道沉船,制造暗礁,使得水道无法走船。
现今丹凤县附近百姓十室九空,再加上高义欢在南阳对关中进行封锁,便没有商队再走丹江,清军防备着武关,对丹江不太注意,整条水道处于荒废的状态,便给了高义欢一个快速杀入关中,包抄潼关和吴三桂后路的可能。
这也是高义欢对第三条策略动心的原因,他不仅能让高义欢地盘扩大,还有机会灭了吴三桂。
不过前面的条件不提,高义欢拿下关中后也未必能守住,存在各种危机,所以在陈名夏看着他时,高义欢便不敢轻易下决定。
听陈名夏的语气,看他期待的眼神,高义欢明白他是想让自己选第三条。
毕竟想要争夺天下,就需要冒险,必须要杀出去才行,为此陈名夏认为可以承受风险,甚至失去一些现有的利益。
不过高义欢却不能轻率的做决定,这一步走错,后面就步步错。
房内高义欢来踱步,最后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对于该包抄徐州,阻止清军南下,还是要谋取关中,犹豫不定。
高义欢站了许久,紧皱着眉头,忽然有些暴躁道:“娘个劈,这道题真他娘的难,太难了!”
高义欢走太师椅上坐好,他背靠着椅背,把事情在脑子里又理了一遍,忽然发现三个策略,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江北明军不能太瓢。
如果江北明军实力太弱,被清军摧枯拉朽,那我的策略就算再完美,也没施展的机会。
因此具体实行什么策略,得看江北明军打成什么样子才行。
若是摧枯拉朽,便啥也别说,老子调兵遣将,进行准备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江北明军比较顽强,但不救就会死,那老子只能包抄徐州。
要是明军打得特别顽强,能打五六个月,坚持到来年开春,让清军陷入泥潭,老子便可以考虑夺取关中了。
当然,现在老子不能坐着光看,应该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要声援南京,给江北的兄弟打气,让清兵知道老子要插手,其次得出兵骚扰豫北,并派出骑兵进入豫东,干扰清军南下,让清军无法全力对付江北明军,避免江北明军被清军摧枯拉朽。
其次,挑拨张献忠攻击吴三桂,联系李过、高一功等事情,也都要同步做起来。
只有这样,做多手准备,老子才能从容抉择。
高义欢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正要让亲卫去叫人,房外周大利却敲了敲房门,“大帅,季先生跪在府门外了,声称一定要见大帅。”
高义欢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这成何体统,这不是让人骂老子,坏我名声吗?把他给老子弄走!”
周大利欲言又止,不过还是转身,正准备去执行大帅的命令,却忽然又听高义欢道,“等等!”
高义欢坐太师椅,“把他带来见我。要客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