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对大明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大明却对建奴的内外不甚了了。
原因有二。首先建奴是强盗,惧怕大明举全国之力攻打,自然要努力搜集大明的情报,准备见势不妙就立刻转入深山。而大明虽然在辽东屡战屡败,却依然没有重视建奴的战争实力。
其次,只要是活着的汉人在辽东就是有罪的,大明基本上找不到为他提供情报的人。奴儿哈蚩想尽了各种办法和理由杀舍不得离开故土的汉民。先颁布“杀富令”,家里藏米超过五斗的汉民,一个字杀;后来又颁布“杀贫令”,家里拿不出一斗米的汉民还是一个字,杀。现在了解辽东情报的,除了建奴和汉奸,再无别人。而建奴正在兴起,又有哪个人会投奔大明呢?所以大明即使想搜集建奴的情报,也是有心无力。
而大明却最为开明,无论是何民族,只要遵守大明的法律,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这也让一些包藏祸心的奸邪小人混进大明。更重要的是,朱由诚还亲自把情报送到建奴手中。没错,就是他出主意搞出来的《〈邸报〉增刊》,上面什么信息都有,建奴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大明的各项情报。当然,朱由诚没有傻到把绝密情报也在报上刊登出来,但不可否认,建奴确实从《〈邸报〉增刊》上获得了不少情报。
不过,朱由诚没有在辽东贩售《〈邸报〉增刊》,建奴是从祖大寿兄弟那里得到报纸的。
因此,朱由诚还对建奴实施严厉的文|字狱一无所知,忙着举办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
因为是借国子监的校舍学习,所以朱由诚决定把两个开学典礼合并为一个开学典礼。反正国子监场地够大,又有大汉将军这样的人肉扩音器,不愁学生听不清楚。
聚英宴后的第二天,所有进士齐聚国子监。国子监的祭酒和监正被挤到一个小房间画圈圈去了。没办法,场地再大,也架不住人多呀。文武进士加起来超过七百多人,放在哪里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天启皇帝手持稿纸,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旁边的大汉将军看得清楚,稿纸上的字体是娟秀的馆阁体,和皇上平时充满张力的字体完全不同。没错,这份发言稿是朱由诚帮忙起草的。天启皇帝这个两院祭酒可真轻松,课程由朱由诚编排,课本由朱由诚编撰,教师由朱由诚张罗,连校舍也由朱由诚建设,他只需露个面就可以了。别说,《〈邸报〉增刊》不遗余力地塑造天启皇帝光辉、正面的形象还是起了很大作用,众进士本来就对皇帝充满敬意,听到皇帝的发言更是感动得跪倒一片,大呼万岁。
天启皇帝还没有修炼出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乐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转身拍着朱由诚的肩膀说道:“不错,不错,好好干,朕自会有赏赐送到。”
朱由诚还没来得及谢恩,旁边的大汉将军已经将这句话大声向学生宣布出来。台下众进士又是潮水般跪下,再次感谢皇上的仁德。
天启皇帝厉声喝道:“这句不用传。”
负责传话的大汉将军们才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传错了话。只有一个闭目大声传话的将军还没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兀自大喊:“这句……”
等发现场上只有他一个人声音时,才赶紧把嘴巴闭拢,还嫌不够,再加上一只手紧紧捂住。
朱由诚苦笑道:“皇上,臣上次在万人围庄时,请的二十几个喇叭也各今天的状况差不多。”
天启皇帝退后几步,坐在后面摆设的龙椅上,看朱由诚如何发表演说。
朱由诚向前一步,大声说道:“各位同年,大家好!大明最重礼节,首先,让我们向座师行礼。”
众位进士都有点莫名其妙。
座师就是在考试中录取他们文章,让他们考中的主考官。除了少数几个监生考中的进士外,大部分人都是连考六次——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过关斩将,才得以站到现在的位置。不过,他们的座师虽多,却没有一个在场,让他们向谁行礼呢?
只见朱由诚掸掸衣袖,向天启皇帝深深一揖,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说完,他跪下了下去,给天启皇帝磕了三个响头。
众进士恍然大悟,自己参加殿试,是皇上选中了他们的文章,自然殿试的座师就是天启皇帝了。于是所有的进士都先向天启皇帝做了个揖,再跪下来磕头,齐声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天启皇帝知道朱由诚是在给自己招徕心腹,站起来微笑道:“众门生请起。”
他看了一眼朱由诚,只见他不住地揉着自己的额头,脚上也有点打晃,显然是磕晕了头。天启皇帝不由暗自好笑,这朱由诚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这么老实,还实打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你当你的头是铜浇铁铸的吗?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磕的,都是把手垫在前面,头磕在手上,当然不会晕啦。
旋即,天启皇帝又是深深地感动,磕头的绝招,是朱由诚在为万历皇帝守孝时教自己的,免得自己磕坏了头,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招呢?朱由诚这是在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尊重自己啊。
朱由诚不敢摇头晃脑,忍住头晕,转身面向众进士说道:“可以大家觉得我朱某人做为一名十四岁少年,担任两院的司业,有些儿戏。但皇上高瞻远瞩,认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命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有不少人认为,这世界什么都难做,就是官好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
下面的进士不由议论纷纷,朱由诚的话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观念。
“有人不信,不要紧。如果是以前的进士,除了留在中央的少部分官员,还有一些是要奔赴大明的各地,担任七品知县的。那么你们知道知县有什么职责吗?”
台下有人大喊:“代天抚民?”
朱由诚追问:“何民须抚,何民须管,如何抚民?抚民之钱从何而出,抚民之人又从何来?”
台下众人不由一愣,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也许有人说,请师爷帮忙。请师爷——”朱由诚拖长了声音说道,“我是同意的。知县作为一县之主,事务繁杂,请师爷可以减轻工作量,使自己有休息的时间。我曾经和皇上讨论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比如,万历朝时的太师张居正先生,就是抱病工作,结果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劳逸结合,现在大明该富强成什么样子啊。但是,如果完全不懂民政,师爷就会勾结墨吏,贪污腐化。因为师爷本身就是冲着钱来的,有机会捞更多的钱,你认为他们会不会捞呢?”
台下众进士一齐点头,有考中秀才前被胥吏刁难过的进士更是重重地点头。
“不教而诛谓之虐,皇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特地把我们召集起来学习,学习抚民这法,学习为官之道。文进士要学,武进士更要学。兵者,诡道也。名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有多少的名将的种子没有爬出来,牺牲在一场小小的战斗中。比如大明的名将李如松,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却中建奴的埋伏而死,这是多么可惜呀。如果有李如松在,建奴还会如此嚣张吗?所以,武进士身上的责任更重。你们多学一时辰,士卒少死几百名。”
武进士们一听,顿觉身上沉甸甸的。的确,一将无能,坑惨三军。
朱由诚又笑道:“你们是皇上的嫡系,皇上对你们是非常照顾的。首先,你们从发榜之日起,每个人就有俸禄可领。第一甲的进士,领从六品的俸禄,第二甲的进士,领正七品的俸禄,第三甲的同进士,领从七品的俸禄。在学院学习期间,俸禄我会派人帮你们去吏部领取,在学院内发放。至于食宿,你们不必担心,学院帮你包了。毕业以后,除在中央任职的进士需要在基层锻炼之外,每个人都将担任正七品或以上的官职,而且能领取比你们职位高半级的俸禄。不仅如此,同等情况下,吏部将优先提拔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的官员。而且,我和皇上也商量了一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大明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等国库充盈后,将大幅度提高官员的俸禄。”
听到涨工资,所有的进士都齐声欢呼起来。
朱由诚神秘一笑,道:“对于所有的文进士,朱某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说完,他手一挥,一群仆役每人抱着一摞书走下讲台,给每位文进士都发了一本。
文进士们看看书的封面,却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易筋经”。
翻开书,里面用简笔画着一个个小人,或坐或站,做出各种动作。
众人不由都是一惊:“啊,武林秘籍?”
(终于写到《武林秘籍》了,预告了好几次,结果朱由诚的动作太慢了,书印好了,老不发。猜一猜,朱由诚为什么发《武林秘籍》?注意,只给文进士发哦,武进士是没有的。如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三十六章史上最短的学制)
原因有二。首先建奴是强盗,惧怕大明举全国之力攻打,自然要努力搜集大明的情报,准备见势不妙就立刻转入深山。而大明虽然在辽东屡战屡败,却依然没有重视建奴的战争实力。
其次,只要是活着的汉人在辽东就是有罪的,大明基本上找不到为他提供情报的人。奴儿哈蚩想尽了各种办法和理由杀舍不得离开故土的汉民。先颁布“杀富令”,家里藏米超过五斗的汉民,一个字杀;后来又颁布“杀贫令”,家里拿不出一斗米的汉民还是一个字,杀。现在了解辽东情报的,除了建奴和汉奸,再无别人。而建奴正在兴起,又有哪个人会投奔大明呢?所以大明即使想搜集建奴的情报,也是有心无力。
而大明却最为开明,无论是何民族,只要遵守大明的法律,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这也让一些包藏祸心的奸邪小人混进大明。更重要的是,朱由诚还亲自把情报送到建奴手中。没错,就是他出主意搞出来的《〈邸报〉增刊》,上面什么信息都有,建奴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大明的各项情报。当然,朱由诚没有傻到把绝密情报也在报上刊登出来,但不可否认,建奴确实从《〈邸报〉增刊》上获得了不少情报。
不过,朱由诚没有在辽东贩售《〈邸报〉增刊》,建奴是从祖大寿兄弟那里得到报纸的。
因此,朱由诚还对建奴实施严厉的文|字狱一无所知,忙着举办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
因为是借国子监的校舍学习,所以朱由诚决定把两个开学典礼合并为一个开学典礼。反正国子监场地够大,又有大汉将军这样的人肉扩音器,不愁学生听不清楚。
聚英宴后的第二天,所有进士齐聚国子监。国子监的祭酒和监正被挤到一个小房间画圈圈去了。没办法,场地再大,也架不住人多呀。文武进士加起来超过七百多人,放在哪里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天启皇帝手持稿纸,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旁边的大汉将军看得清楚,稿纸上的字体是娟秀的馆阁体,和皇上平时充满张力的字体完全不同。没错,这份发言稿是朱由诚帮忙起草的。天启皇帝这个两院祭酒可真轻松,课程由朱由诚编排,课本由朱由诚编撰,教师由朱由诚张罗,连校舍也由朱由诚建设,他只需露个面就可以了。别说,《〈邸报〉增刊》不遗余力地塑造天启皇帝光辉、正面的形象还是起了很大作用,众进士本来就对皇帝充满敬意,听到皇帝的发言更是感动得跪倒一片,大呼万岁。
天启皇帝还没有修炼出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乐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转身拍着朱由诚的肩膀说道:“不错,不错,好好干,朕自会有赏赐送到。”
朱由诚还没来得及谢恩,旁边的大汉将军已经将这句话大声向学生宣布出来。台下众进士又是潮水般跪下,再次感谢皇上的仁德。
天启皇帝厉声喝道:“这句不用传。”
负责传话的大汉将军们才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传错了话。只有一个闭目大声传话的将军还没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兀自大喊:“这句……”
等发现场上只有他一个人声音时,才赶紧把嘴巴闭拢,还嫌不够,再加上一只手紧紧捂住。
朱由诚苦笑道:“皇上,臣上次在万人围庄时,请的二十几个喇叭也各今天的状况差不多。”
天启皇帝退后几步,坐在后面摆设的龙椅上,看朱由诚如何发表演说。
朱由诚向前一步,大声说道:“各位同年,大家好!大明最重礼节,首先,让我们向座师行礼。”
众位进士都有点莫名其妙。
座师就是在考试中录取他们文章,让他们考中的主考官。除了少数几个监生考中的进士外,大部分人都是连考六次——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过关斩将,才得以站到现在的位置。不过,他们的座师虽多,却没有一个在场,让他们向谁行礼呢?
只见朱由诚掸掸衣袖,向天启皇帝深深一揖,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说完,他跪下了下去,给天启皇帝磕了三个响头。
众进士恍然大悟,自己参加殿试,是皇上选中了他们的文章,自然殿试的座师就是天启皇帝了。于是所有的进士都先向天启皇帝做了个揖,再跪下来磕头,齐声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天启皇帝知道朱由诚是在给自己招徕心腹,站起来微笑道:“众门生请起。”
他看了一眼朱由诚,只见他不住地揉着自己的额头,脚上也有点打晃,显然是磕晕了头。天启皇帝不由暗自好笑,这朱由诚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这么老实,还实打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你当你的头是铜浇铁铸的吗?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磕的,都是把手垫在前面,头磕在手上,当然不会晕啦。
旋即,天启皇帝又是深深地感动,磕头的绝招,是朱由诚在为万历皇帝守孝时教自己的,免得自己磕坏了头,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招呢?朱由诚这是在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尊重自己啊。
朱由诚不敢摇头晃脑,忍住头晕,转身面向众进士说道:“可以大家觉得我朱某人做为一名十四岁少年,担任两院的司业,有些儿戏。但皇上高瞻远瞩,认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命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有不少人认为,这世界什么都难做,就是官好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
下面的进士不由议论纷纷,朱由诚的话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观念。
“有人不信,不要紧。如果是以前的进士,除了留在中央的少部分官员,还有一些是要奔赴大明的各地,担任七品知县的。那么你们知道知县有什么职责吗?”
台下有人大喊:“代天抚民?”
朱由诚追问:“何民须抚,何民须管,如何抚民?抚民之钱从何而出,抚民之人又从何来?”
台下众人不由一愣,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也许有人说,请师爷帮忙。请师爷——”朱由诚拖长了声音说道,“我是同意的。知县作为一县之主,事务繁杂,请师爷可以减轻工作量,使自己有休息的时间。我曾经和皇上讨论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比如,万历朝时的太师张居正先生,就是抱病工作,结果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劳逸结合,现在大明该富强成什么样子啊。但是,如果完全不懂民政,师爷就会勾结墨吏,贪污腐化。因为师爷本身就是冲着钱来的,有机会捞更多的钱,你认为他们会不会捞呢?”
台下众进士一齐点头,有考中秀才前被胥吏刁难过的进士更是重重地点头。
“不教而诛谓之虐,皇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特地把我们召集起来学习,学习抚民这法,学习为官之道。文进士要学,武进士更要学。兵者,诡道也。名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有多少的名将的种子没有爬出来,牺牲在一场小小的战斗中。比如大明的名将李如松,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却中建奴的埋伏而死,这是多么可惜呀。如果有李如松在,建奴还会如此嚣张吗?所以,武进士身上的责任更重。你们多学一时辰,士卒少死几百名。”
武进士们一听,顿觉身上沉甸甸的。的确,一将无能,坑惨三军。
朱由诚又笑道:“你们是皇上的嫡系,皇上对你们是非常照顾的。首先,你们从发榜之日起,每个人就有俸禄可领。第一甲的进士,领从六品的俸禄,第二甲的进士,领正七品的俸禄,第三甲的同进士,领从七品的俸禄。在学院学习期间,俸禄我会派人帮你们去吏部领取,在学院内发放。至于食宿,你们不必担心,学院帮你包了。毕业以后,除在中央任职的进士需要在基层锻炼之外,每个人都将担任正七品或以上的官职,而且能领取比你们职位高半级的俸禄。不仅如此,同等情况下,吏部将优先提拔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的官员。而且,我和皇上也商量了一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大明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等国库充盈后,将大幅度提高官员的俸禄。”
听到涨工资,所有的进士都齐声欢呼起来。
朱由诚神秘一笑,道:“对于所有的文进士,朱某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说完,他手一挥,一群仆役每人抱着一摞书走下讲台,给每位文进士都发了一本。
文进士们看看书的封面,却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易筋经”。
翻开书,里面用简笔画着一个个小人,或坐或站,做出各种动作。
众人不由都是一惊:“啊,武林秘籍?”
(终于写到《武林秘籍》了,预告了好几次,结果朱由诚的动作太慢了,书印好了,老不发。猜一猜,朱由诚为什么发《武林秘籍》?注意,只给文进士发哦,武进士是没有的。如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三十六章史上最短的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