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两空着肚子回屋。
董梅吩咐青莲去李勇家拿钥匙,再请吴氏赶来牛车,自己在屋里收拾收拾,几床旧被子卷起来,一个大木箱子,塞完一家人的衣服还空着一半。
她定定地看着桌上的牌位,“梅娘,你说我们是什么缘分?竟叫了我来当你的替身。”她小心地把牌位放箱子里。
“姐姐,您就是我们母女的大恩人!”耳边传来她诚挚的感激。
董梅苦笑着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看看这住了三日的小屋,竟有了些感情。拾掇两个木盆,落在箱子上,若不是怀着孕,她一个人都能挑着走了。
吴氏赶着牛车来的时候,董梅正好把两小的从隔壁长庚家接来,这几天被曹氏照顾得极好,都换上了长庚媳妇改做的旧衣,特别是小青禾,脸蛋干净,头上梳了两个小丸子,大概就是古代小孩的发型,看着活泼极了。
两女儿这么一打扮,还真是叫人眼前一亮。
梅娘啊,以前你是怎么照顾她们的,瞧她们以前一个个儿的像个叫花子。
她哪里有时间啊,一天到晚的,总有做不完的活,青莲在家也是被支使做这做那,哪有时间管这两小的,能活着就是她们最大的愿望。
唉!
吴氏已经把东西搬上牛车。坐摇椅上的李老头面容憔悴,看着董梅带着孙女们离开,张张嘴到底没说话,他像被抽空了一样,这院里再也没有他大儿的气息了。
老头像是想起什么,起身四下张望,摸摸胸前,又拍拍腰间,忽又泄气地坐了下去。唉!明明藏得好好的银子,又被罗氏搜刮了去。
那是大儿卖货的四两银子啊!
他定定神,避着罗氏又叫李金富从米仓拿两袋子糙米送去。
看热闹的李元珍转眼就告密去了,罗氏气冲冲跑出来,“老头子,老祖可没说给粮食,你为了那些个赔钱货,让我们喝稀的!”
见门口围着许多人,到底拉不下脸,她坐门墩上,肉疼地仰天拜地。
李光祖扇了自己一记大耳光,惊得罗氏一下止住了喊声,“我李家的脸都丢光了!”
牛车一来,李家门口就热闹起来,前几天丧事多少有些人避讳着。
临近的路过的人都过来询问一番,董梅笑而不语,吴氏只简单地说搬去村西头的茅屋。妇人们的眼神变了又变。
村西头原就是老村的地址,不知怎地慢慢地大家都往东头盖房子,所以那片几乎没有人居住,越到夜晚,那块更加显得阴森。
倒是有个独居老姑子一直没搬走。且就是她的隔壁有两间茅屋,二十多年前一户外来人盖的,住了五六年就又走了,据说一直托里长照看着。
几人探究地看着董梅,瞧这情景,不是简单搬家了,被赶出去?
“相公,把粮食放牛车上啊。”王氏挎着一篮子衣服,趁机出门洗衣,见李金富背着粮袋被邻人挡在外围。
妇人们赶紧让道,李金富把米粮放在牛车上,瞪了一眼自家婆娘,转身进了家门,真是不嫌事多。
“嗨,这是爹叫送来的,吃完了再来拿。”话虽然说给董梅听,她却看着旁的人,后面那句是她自己加的套话,也不怕罗氏的大耳刮子。
董梅本不想要这嗟来之食,但是她不能替女儿们做主,吃饱肚子太重要了,顾不得这颗现代的自尊心了。况且她对未来忐忑不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经过长庚家,曹氏又塞了个包袱和一床棉被到牛车上。说收拾好家里再过去看看,她儿媳田氏抱着小宝一旁相送,文文静静,声音也温柔极了。
这是她第一次出李家大门,第一次见到这个背靠大山的下沟村,大都是半砖半土的瓦房,相比较李家的砖瓦房还是上等的屋子了。
遇见的人都穿着粗麻布衣,颜色暗淡,男的土灰色居多,妇人土红色居多。少有的几个少女,着鲜亮点的红裙绿衣,定是家里条件不错的。
一路上的村人,都好奇凑过来打招呼。梅娘一一给她介绍,哪个是善良的,哪个是假惺惺的,哪个怎样怎样。瞧不出来,柔柔弱弱的她还看得挺明白。
董梅搭理了几位,大概就说分家了,是金水的意思。人家也听不出她是喜是悲。问得多了,她就笑而不语。
吴氏见她懒得说话,就冲着塘边喊:“我说南平家的,不都说是金水的遗言了么!分家文书还是老祖发话的,这能有错!”
她又朝着另外洗衣的几个妇人道:“都别瞎打听,有那功夫多洗几件衣服,那地里的活还等着你们去伺弄。都是惯得!”
后面跟来的王氏把篮子衣服往洗衣石板上一放,顿时妇人们都转头跟她打招呼,这位也是当事人啊。
王氏说的跟前面的得知的信息差不多,众人都觉得王氏藏着重要信息。
一来金水刚去世,孩子还小,但凡能过得去谁愿意住到那缺了顶子的茅屋去;二来梅娘没生男娃,以后就是绝户,没有什么盼头啊,在婆家守寡好歹能有个靠山;三来正是因为女娃多,都是做活的好手,以后都得收回一份彩礼,罗氏怎么也不亏,怎就让梅娘离了李家呢?
这其中定有不便外道的事情。
王氏瞧一个个不相信她的样子,“真就是他大伯留下的遗言,说让梅娘带着孩子离开的。这好些人在场呢,铁头老周都在场,我能诓你们。”
她停下拍打衣服的手,又道:“我们都是不同意的,这梅娘肚里还有三个月的胎,那几个丫头又小。”
王氏再大嘴巴子也不敢把李金铭欲卖侄女的事情说出去。
妇人们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往后梅娘的日子怎么过啊,虽说罗氏不待见她们也是大家知晓的,但无论怎样,也万不可离了李家这棵大树啊。
洗衣池塘边,就是整个村子信息交流地,任何信息在这都能起到快速发酵,已最快最劲爆的方式传送出去。哪怕平常一件小事,在这都能提个几分颜色,那传出来的味绝对有吸引力。
董梅看着那些洗衣的妇人,也非常理解她们,没有什么消遣娱乐方式,靠这些家长里短也能打发时间,给平淡的生活添点乐子。只要别太过火,她是不去打破她们的,反倒以后她可能会利用这种信息传递方式。
董梅吩咐青莲去李勇家拿钥匙,再请吴氏赶来牛车,自己在屋里收拾收拾,几床旧被子卷起来,一个大木箱子,塞完一家人的衣服还空着一半。
她定定地看着桌上的牌位,“梅娘,你说我们是什么缘分?竟叫了我来当你的替身。”她小心地把牌位放箱子里。
“姐姐,您就是我们母女的大恩人!”耳边传来她诚挚的感激。
董梅苦笑着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看看这住了三日的小屋,竟有了些感情。拾掇两个木盆,落在箱子上,若不是怀着孕,她一个人都能挑着走了。
吴氏赶着牛车来的时候,董梅正好把两小的从隔壁长庚家接来,这几天被曹氏照顾得极好,都换上了长庚媳妇改做的旧衣,特别是小青禾,脸蛋干净,头上梳了两个小丸子,大概就是古代小孩的发型,看着活泼极了。
两女儿这么一打扮,还真是叫人眼前一亮。
梅娘啊,以前你是怎么照顾她们的,瞧她们以前一个个儿的像个叫花子。
她哪里有时间啊,一天到晚的,总有做不完的活,青莲在家也是被支使做这做那,哪有时间管这两小的,能活着就是她们最大的愿望。
唉!
吴氏已经把东西搬上牛车。坐摇椅上的李老头面容憔悴,看着董梅带着孙女们离开,张张嘴到底没说话,他像被抽空了一样,这院里再也没有他大儿的气息了。
老头像是想起什么,起身四下张望,摸摸胸前,又拍拍腰间,忽又泄气地坐了下去。唉!明明藏得好好的银子,又被罗氏搜刮了去。
那是大儿卖货的四两银子啊!
他定定神,避着罗氏又叫李金富从米仓拿两袋子糙米送去。
看热闹的李元珍转眼就告密去了,罗氏气冲冲跑出来,“老头子,老祖可没说给粮食,你为了那些个赔钱货,让我们喝稀的!”
见门口围着许多人,到底拉不下脸,她坐门墩上,肉疼地仰天拜地。
李光祖扇了自己一记大耳光,惊得罗氏一下止住了喊声,“我李家的脸都丢光了!”
牛车一来,李家门口就热闹起来,前几天丧事多少有些人避讳着。
临近的路过的人都过来询问一番,董梅笑而不语,吴氏只简单地说搬去村西头的茅屋。妇人们的眼神变了又变。
村西头原就是老村的地址,不知怎地慢慢地大家都往东头盖房子,所以那片几乎没有人居住,越到夜晚,那块更加显得阴森。
倒是有个独居老姑子一直没搬走。且就是她的隔壁有两间茅屋,二十多年前一户外来人盖的,住了五六年就又走了,据说一直托里长照看着。
几人探究地看着董梅,瞧这情景,不是简单搬家了,被赶出去?
“相公,把粮食放牛车上啊。”王氏挎着一篮子衣服,趁机出门洗衣,见李金富背着粮袋被邻人挡在外围。
妇人们赶紧让道,李金富把米粮放在牛车上,瞪了一眼自家婆娘,转身进了家门,真是不嫌事多。
“嗨,这是爹叫送来的,吃完了再来拿。”话虽然说给董梅听,她却看着旁的人,后面那句是她自己加的套话,也不怕罗氏的大耳刮子。
董梅本不想要这嗟来之食,但是她不能替女儿们做主,吃饱肚子太重要了,顾不得这颗现代的自尊心了。况且她对未来忐忑不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经过长庚家,曹氏又塞了个包袱和一床棉被到牛车上。说收拾好家里再过去看看,她儿媳田氏抱着小宝一旁相送,文文静静,声音也温柔极了。
这是她第一次出李家大门,第一次见到这个背靠大山的下沟村,大都是半砖半土的瓦房,相比较李家的砖瓦房还是上等的屋子了。
遇见的人都穿着粗麻布衣,颜色暗淡,男的土灰色居多,妇人土红色居多。少有的几个少女,着鲜亮点的红裙绿衣,定是家里条件不错的。
一路上的村人,都好奇凑过来打招呼。梅娘一一给她介绍,哪个是善良的,哪个是假惺惺的,哪个怎样怎样。瞧不出来,柔柔弱弱的她还看得挺明白。
董梅搭理了几位,大概就说分家了,是金水的意思。人家也听不出她是喜是悲。问得多了,她就笑而不语。
吴氏见她懒得说话,就冲着塘边喊:“我说南平家的,不都说是金水的遗言了么!分家文书还是老祖发话的,这能有错!”
她又朝着另外洗衣的几个妇人道:“都别瞎打听,有那功夫多洗几件衣服,那地里的活还等着你们去伺弄。都是惯得!”
后面跟来的王氏把篮子衣服往洗衣石板上一放,顿时妇人们都转头跟她打招呼,这位也是当事人啊。
王氏说的跟前面的得知的信息差不多,众人都觉得王氏藏着重要信息。
一来金水刚去世,孩子还小,但凡能过得去谁愿意住到那缺了顶子的茅屋去;二来梅娘没生男娃,以后就是绝户,没有什么盼头啊,在婆家守寡好歹能有个靠山;三来正是因为女娃多,都是做活的好手,以后都得收回一份彩礼,罗氏怎么也不亏,怎就让梅娘离了李家呢?
这其中定有不便外道的事情。
王氏瞧一个个不相信她的样子,“真就是他大伯留下的遗言,说让梅娘带着孩子离开的。这好些人在场呢,铁头老周都在场,我能诓你们。”
她停下拍打衣服的手,又道:“我们都是不同意的,这梅娘肚里还有三个月的胎,那几个丫头又小。”
王氏再大嘴巴子也不敢把李金铭欲卖侄女的事情说出去。
妇人们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往后梅娘的日子怎么过啊,虽说罗氏不待见她们也是大家知晓的,但无论怎样,也万不可离了李家这棵大树啊。
洗衣池塘边,就是整个村子信息交流地,任何信息在这都能起到快速发酵,已最快最劲爆的方式传送出去。哪怕平常一件小事,在这都能提个几分颜色,那传出来的味绝对有吸引力。
董梅看着那些洗衣的妇人,也非常理解她们,没有什么消遣娱乐方式,靠这些家长里短也能打发时间,给平淡的生活添点乐子。只要别太过火,她是不去打破她们的,反倒以后她可能会利用这种信息传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