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反垄断战争中,亨特拉尔家族站在了总统一边。
虽然没有公开声明自己的立场,但是在北方证券公司和政府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小亨特拉尔先生远走欧洲探亲,老亨特拉尔先生则闭门不出,从不表相关的言论,这已经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少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已经很明白了。
对一场结果已经注定的战争,约翰没有参与的兴趣。
而且老罗斯福既然敢和摩根等巨头对着干,也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愣头青,知道要先向民愤极大的铁路先下手,然后是牛肉和烟草等等,最后才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也不是没有妥协,比如说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等等。所以约翰相信,已经老迈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最终也只能选择妥协
亨特拉尔家族的态度,很快便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利益。
当其冲的,自然是旗下的造船厂。作为马汉的好友、海上强权的坚定支持者,老罗斯福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大白舰队”而力了。约翰旗下的造船厂开始接受海军大量的订单,其中甚至包括了未来五年六艘战列舰的订单!
而打着从国内采购的名义,亨特拉尔汽车和无线电也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主要供应商。
与此同时,美**队开始掀起了一轮新的换装大潮。十几万6军的规模本身就不大,在老罗斯福的推动下,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投入巨资研的勃朗宁步枪二代19o2式步枪成功进入了6军的视线。这种步枪吸收了多国步枪的优点,再加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一些建议,拥有着非同一般的性能!而手榴弹、迫击炮乃至一些大炮,也都被6军买了不少拿去试用了
这些事情,远在欧洲的约翰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约翰已经不是很关注了。如今的亨特拉尔财团人才济济,有亨利?福特这样的未来大牛,也有泰勒这样的管理专家,还有庞大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为约翰保驾护航,他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下面人处理。相比较而言,他更希望自己的这次欧洲之旅是纯粹的休闲之旅,好好休息一下。
只不过
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19o2年8月1日,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与自己的母校达成了一纸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未来十年柏林大学将会接受约翰推荐而来的三百名学生入读,而约翰除了承担这些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将出资一百五十万马克,资助母校的科学研究。
这三百名学校,将会来自那个东方古国。
虽然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宣传下之名依然在德国泛滥。但是随着庚子年战争的胜利,出了一口气的威廉二世没有之前那么偏激了。所以为了和自己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打好关系,柏林大学毫不犹豫的接受了约翰的提议,只不过同样要求东方学生们必须达到柏林大学的入学标准
签署协议之后,约翰立刻便给容闳去了一封电报。
每年三十个来柏林大学留学的名额,约翰把他们限制在了科学技术领域,所有人的费用由约翰承担一半!
除了美国之外,约翰在给祖国寻找另外一条道路。
中国人的留学大潮就要到了,约翰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庚子年战争的失败,让许多中国人意识到了必须要改变,因此留学就成了重要的学习手段。因为距离近、费用低等原因,日本毫无疑问成为了留学生们的选之地。到了19o5年的时候,中国人去日本留学的人数过了八千人,19o6年更是过了一万!
但是约翰知道,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近代日本学习的是西方,相对而言,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他们总结、筛选出的东西确实更适合中国人学习,但是同样的,很多东西他们也没有消化完毕。所以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的话,直接去欧洲是最好的选择,其中尤以德国为佳。约翰想要为国人建立的,就是一个通畅的留学渠道,同时再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减少留学生们的负担。
这封电报,自然让容闳大喜过望。
具体的事情自然由容闳和约翰任命的专人负责,他自己要做的就是给德国其他大学校长们一一写上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甚至包括英国、法国的那些大学,试图说服他们接受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与此同时,约翰也没有停下挖人的脚步。
新生的亨特拉尔大学急需更多高素质的教授和讲师,所以凭借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和朋友们的推荐,约翰在短短三个月内出了上百封的邀请函!其中的一封邀请函,约翰写的格外用心,态度也非常的诚恳。
于是在19o2年8月2日,远在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先生收到了一封信件。
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的小职员爱因斯坦,如今正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在热恋中,并且雄心勃勃的准备着自己的一系列论文。因此哪怕对大名鼎鼎的亨特拉尔先生的邀请受宠若惊,爱因斯坦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或许漂洋过海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并不比一个漂亮姑娘更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的拒绝,并没有出乎约翰意料之外。
这年头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并且还会持续差不多五十年,而美国在大多数欧洲人心目中还是个落后的地方。所以爱因斯坦的拒绝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好在拒绝的人虽然是大多数,但是还是有七八个人对约翰的邀请心动了
19o2年8月12日,约翰和安娜踏上了纽约的邮轮。
还算悠闲的在欧洲度过了几个月后,约翰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这里了。虽然明知道距离一战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身处在德国的都柏林,约翰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那股子紧张的气氛。所以待的时间越久,约翰就越想到新大6去了。
至于说远东的话
“现在还不是时候啊!”
站在船头遥望着东方,约翰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说实话,约翰很想任性的去一次东方,到中国去看一看。但是他同样知道,现在绝对不是什么好时候,自己过去并没有半份的好处。而且在他的授意下,亨特拉尔银行在江浙地区的各项筹备已经全面铺开,马上就要收获期了,自己现在过去还不如再等等。
而且
眺望着东方,约翰知道在未来两三年,自己还要在那片土地上掀起一番风浪!而且在未来的几年中,他也必须会十年后的战争开始做准备了(未完待续。)8
虽然没有公开声明自己的立场,但是在北方证券公司和政府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小亨特拉尔先生远走欧洲探亲,老亨特拉尔先生则闭门不出,从不表相关的言论,这已经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少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已经很明白了。
对一场结果已经注定的战争,约翰没有参与的兴趣。
而且老罗斯福既然敢和摩根等巨头对着干,也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愣头青,知道要先向民愤极大的铁路先下手,然后是牛肉和烟草等等,最后才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也不是没有妥协,比如说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等等。所以约翰相信,已经老迈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人,最终也只能选择妥协
亨特拉尔家族的态度,很快便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利益。
当其冲的,自然是旗下的造船厂。作为马汉的好友、海上强权的坚定支持者,老罗斯福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大白舰队”而力了。约翰旗下的造船厂开始接受海军大量的订单,其中甚至包括了未来五年六艘战列舰的订单!
而打着从国内采购的名义,亨特拉尔汽车和无线电也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主要供应商。
与此同时,美**队开始掀起了一轮新的换装大潮。十几万6军的规模本身就不大,在老罗斯福的推动下,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投入巨资研的勃朗宁步枪二代19o2式步枪成功进入了6军的视线。这种步枪吸收了多国步枪的优点,再加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一些建议,拥有着非同一般的性能!而手榴弹、迫击炮乃至一些大炮,也都被6军买了不少拿去试用了
这些事情,远在欧洲的约翰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约翰已经不是很关注了。如今的亨特拉尔财团人才济济,有亨利?福特这样的未来大牛,也有泰勒这样的管理专家,还有庞大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为约翰保驾护航,他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下面人处理。相比较而言,他更希望自己的这次欧洲之旅是纯粹的休闲之旅,好好休息一下。
只不过
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19o2年8月1日,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与自己的母校达成了一纸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未来十年柏林大学将会接受约翰推荐而来的三百名学生入读,而约翰除了承担这些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将出资一百五十万马克,资助母校的科学研究。
这三百名学校,将会来自那个东方古国。
虽然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宣传下之名依然在德国泛滥。但是随着庚子年战争的胜利,出了一口气的威廉二世没有之前那么偏激了。所以为了和自己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打好关系,柏林大学毫不犹豫的接受了约翰的提议,只不过同样要求东方学生们必须达到柏林大学的入学标准
签署协议之后,约翰立刻便给容闳去了一封电报。
每年三十个来柏林大学留学的名额,约翰把他们限制在了科学技术领域,所有人的费用由约翰承担一半!
除了美国之外,约翰在给祖国寻找另外一条道路。
中国人的留学大潮就要到了,约翰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庚子年战争的失败,让许多中国人意识到了必须要改变,因此留学就成了重要的学习手段。因为距离近、费用低等原因,日本毫无疑问成为了留学生们的选之地。到了19o5年的时候,中国人去日本留学的人数过了八千人,19o6年更是过了一万!
但是约翰知道,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近代日本学习的是西方,相对而言,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他们总结、筛选出的东西确实更适合中国人学习,但是同样的,很多东西他们也没有消化完毕。所以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的话,直接去欧洲是最好的选择,其中尤以德国为佳。约翰想要为国人建立的,就是一个通畅的留学渠道,同时再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减少留学生们的负担。
这封电报,自然让容闳大喜过望。
具体的事情自然由容闳和约翰任命的专人负责,他自己要做的就是给德国其他大学校长们一一写上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甚至包括英国、法国的那些大学,试图说服他们接受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与此同时,约翰也没有停下挖人的脚步。
新生的亨特拉尔大学急需更多高素质的教授和讲师,所以凭借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和朋友们的推荐,约翰在短短三个月内出了上百封的邀请函!其中的一封邀请函,约翰写的格外用心,态度也非常的诚恳。
于是在19o2年8月2日,远在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先生收到了一封信件。
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的小职员爱因斯坦,如今正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在热恋中,并且雄心勃勃的准备着自己的一系列论文。因此哪怕对大名鼎鼎的亨特拉尔先生的邀请受宠若惊,爱因斯坦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或许漂洋过海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并不比一个漂亮姑娘更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的拒绝,并没有出乎约翰意料之外。
这年头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并且还会持续差不多五十年,而美国在大多数欧洲人心目中还是个落后的地方。所以爱因斯坦的拒绝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好在拒绝的人虽然是大多数,但是还是有七八个人对约翰的邀请心动了
19o2年8月12日,约翰和安娜踏上了纽约的邮轮。
还算悠闲的在欧洲度过了几个月后,约翰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这里了。虽然明知道距离一战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身处在德国的都柏林,约翰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那股子紧张的气氛。所以待的时间越久,约翰就越想到新大6去了。
至于说远东的话
“现在还不是时候啊!”
站在船头遥望着东方,约翰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说实话,约翰很想任性的去一次东方,到中国去看一看。但是他同样知道,现在绝对不是什么好时候,自己过去并没有半份的好处。而且在他的授意下,亨特拉尔银行在江浙地区的各项筹备已经全面铺开,马上就要收获期了,自己现在过去还不如再等等。
而且
眺望着东方,约翰知道在未来两三年,自己还要在那片土地上掀起一番风浪!而且在未来的几年中,他也必须会十年后的战争开始做准备了(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