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了。
对于亨特拉尔大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因为学校的创始人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因为在外科消毒、麻醉、输血、血管吻合等领域的巨大贡献,成功获得了这一届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同时也是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五个诺贝尔奖。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份迟到的荣誉。
如果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不是一个美国人,而是英国人、法国人或者德国人,他肯定早就可以拿到这个奖项了。不过这次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让约翰成为了第一个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或许在这个时代还不算什么,但是数十年后就是一段传奇了。
而且……
除了约翰本人的医学奖,亨特拉尔大学的另外两位教授获得了化学奖——亨特拉尔大学的第六个诺贝尔奖,而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发明了合成氨!在亨特拉尔化工的努力发展之下,如今已经可以日产100余吨合成氨,除了大量供应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生产炸药之外,还大量供给自家的另外一个工厂,用来生产化肥……
一年获得两项诺贝尔,开创了亨特拉尔大学的历史!
在亨特拉尔大学的大肆宣传下,两位物理学教授享受了一趟从纽约到北欧的全程豪华之旅,领取了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另外在颁奖典礼上,他们还替约翰领取了属于他的医学奖——又是一个人独享的奖项。事实上,即便是在领取属于他们的化学奖时,两人也不约而同的把主要功绩归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支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研究思路上的提示,这让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在欧洲又掀起了一股小波澜。
不过……
“嘿嘿,这算什么?”
听到了消息的约翰得意的一笑,忍不住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
因为奖项设立的时间不长,虽然奖金很高,但是1912年的诺贝尔奖还远不如后世那样的辉煌。但是只有约翰自己知道,在未来的世界里,哪怕诺贝尔奖因为政治的原因很难说得上公正,但是因为他高昂的奖金,北欧小国的地位等等,不出意外还将成为全世界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能在20世纪初就拿下六个诺贝尔奖,这在美国大学中绝对是独一份的!
而且除了这些已经获了奖的,亨特拉尔大学如今正在进行着很多可能获奖的研究,比如说亨特拉尔大学医学院,在约翰的指导下,未来有资格获奖的研究甚至多达数十项!而在亨特拉尔财团的五大实验室中,物理、化学、电子、通信等技术也都在飞速发展,未来必然是诺贝尔奖的造星工厂……
一想到这些,约翰心中满满的都是得意。
他能拿得出手的何止这些东西?
在几个实验室里面,正在进行研究的还有即将成功的合成橡胶,有未来主要是医用但是目前为军事等用途的超声波,有已经开始大规模铺开的商用广播系统,当然还有正在研制的大客机以及进展迅速的整形手术等等,可以说把一战中凸显重要、战后大放异彩的几项科技一网打尽!
尤其是医学院的各个学系,如今都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争,约翰暗暗加快了对于外科学的投入,无论金钱、人力还是他个人的精力,都在快速的向外科领域倾斜,为的就是能够借助这场战争彻底奠定亨特拉尔医学院外科的王者地位——在进行这项决策的时候,约翰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医师的位置上……
回到美国的约翰,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威尔逊如他预料的一样还是成为了美国总统,自己和同事们拿下了诺贝尔奖,大学和医学院蓬勃发展,亨特拉尔财团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猛烈抨击,认为依然大肆购买资源并且扩张的路子早晚是一条死路,但是约翰对此却非常的满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投资用不了多久就能翻倍的赚回来了!
心情好时间过得也快,一眨眼1912年就这么过去了……
……
1913年一来,约翰的心情顿时便有些奇异小变化。
他很清楚1914年的欧洲即将发生些什么,因此让人隔一段时间就把那边的情报发过来一份,可以说时时关注着欧洲的动静。不过让他极为不解的是,1913年的欧洲表面上竟然是一片歌舞升平!
光是年初的两个月,约翰的代理人就给他买下了二十余幅“名画”!
听起来有点儿不太搭调,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德国人正沉浸在一场世纪婚礼的筹备中,德皇最疼爱的女儿即将出嫁,整个欧洲所有的首脑几乎都受到了邀请,而这场婚礼也即将被看做欧洲形势缓和的证据。整个欧洲贵族盛宴,人民安泰,文化灿烂,科学兴盛,大师辈出;尤其是艺术品市场更是一片繁荣!
年初一场在慕尼黑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未来价值两亿欧元的艺术品全被约翰的代理人收入囊中,而他的花销却只有区区不到两千马克……
欧洲发生的一切,都让约翰疑惑不已。
如果不是各国海军的造船厂依然不停地挥舞着铁锤,下水一条又一条的战舰;如果不是各国陆军正在拼命扩军,生产着更多的枪支、火炮和弹药,约翰几乎都要认为自己的蝴蝶效应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影响一战的发生了……
心中有些忐忑之下,约翰命令增加传递欧洲消息的频率。
不过除了欧洲的情况需要注意之外,约翰在北美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说三月份威尔逊要召开历史上第一个总统新闻发布会,再比如说jp摩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再比如说很多人筹备许久的美联储,因为威尔逊的上台发生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等。
每一项都是要事,必须由约翰亲自关注或者处理。
不过就在约翰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北美和欧洲的时候,遥远的太平洋对岸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消息通过最快的渠道,第一时间送到了约翰的耳中。(未完待续。)
对于亨特拉尔大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因为学校的创始人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因为在外科消毒、麻醉、输血、血管吻合等领域的巨大贡献,成功获得了这一届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同时也是亨特拉尔大学的第五个诺贝尔奖。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份迟到的荣誉。
如果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不是一个美国人,而是英国人、法国人或者德国人,他肯定早就可以拿到这个奖项了。不过这次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让约翰成为了第一个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或许在这个时代还不算什么,但是数十年后就是一段传奇了。
而且……
除了约翰本人的医学奖,亨特拉尔大学的另外两位教授获得了化学奖——亨特拉尔大学的第六个诺贝尔奖,而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发明了合成氨!在亨特拉尔化工的努力发展之下,如今已经可以日产100余吨合成氨,除了大量供应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生产炸药之外,还大量供给自家的另外一个工厂,用来生产化肥……
一年获得两项诺贝尔,开创了亨特拉尔大学的历史!
在亨特拉尔大学的大肆宣传下,两位物理学教授享受了一趟从纽约到北欧的全程豪华之旅,领取了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另外在颁奖典礼上,他们还替约翰领取了属于他的医学奖——又是一个人独享的奖项。事实上,即便是在领取属于他们的化学奖时,两人也不约而同的把主要功绩归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支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研究思路上的提示,这让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在欧洲又掀起了一股小波澜。
不过……
“嘿嘿,这算什么?”
听到了消息的约翰得意的一笑,忍不住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
因为奖项设立的时间不长,虽然奖金很高,但是1912年的诺贝尔奖还远不如后世那样的辉煌。但是只有约翰自己知道,在未来的世界里,哪怕诺贝尔奖因为政治的原因很难说得上公正,但是因为他高昂的奖金,北欧小国的地位等等,不出意外还将成为全世界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能在20世纪初就拿下六个诺贝尔奖,这在美国大学中绝对是独一份的!
而且除了这些已经获了奖的,亨特拉尔大学如今正在进行着很多可能获奖的研究,比如说亨特拉尔大学医学院,在约翰的指导下,未来有资格获奖的研究甚至多达数十项!而在亨特拉尔财团的五大实验室中,物理、化学、电子、通信等技术也都在飞速发展,未来必然是诺贝尔奖的造星工厂……
一想到这些,约翰心中满满的都是得意。
他能拿得出手的何止这些东西?
在几个实验室里面,正在进行研究的还有即将成功的合成橡胶,有未来主要是医用但是目前为军事等用途的超声波,有已经开始大规模铺开的商用广播系统,当然还有正在研制的大客机以及进展迅速的整形手术等等,可以说把一战中凸显重要、战后大放异彩的几项科技一网打尽!
尤其是医学院的各个学系,如今都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争,约翰暗暗加快了对于外科学的投入,无论金钱、人力还是他个人的精力,都在快速的向外科领域倾斜,为的就是能够借助这场战争彻底奠定亨特拉尔医学院外科的王者地位——在进行这项决策的时候,约翰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医师的位置上……
回到美国的约翰,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威尔逊如他预料的一样还是成为了美国总统,自己和同事们拿下了诺贝尔奖,大学和医学院蓬勃发展,亨特拉尔财团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猛烈抨击,认为依然大肆购买资源并且扩张的路子早晚是一条死路,但是约翰对此却非常的满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投资用不了多久就能翻倍的赚回来了!
心情好时间过得也快,一眨眼1912年就这么过去了……
……
1913年一来,约翰的心情顿时便有些奇异小变化。
他很清楚1914年的欧洲即将发生些什么,因此让人隔一段时间就把那边的情报发过来一份,可以说时时关注着欧洲的动静。不过让他极为不解的是,1913年的欧洲表面上竟然是一片歌舞升平!
光是年初的两个月,约翰的代理人就给他买下了二十余幅“名画”!
听起来有点儿不太搭调,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德国人正沉浸在一场世纪婚礼的筹备中,德皇最疼爱的女儿即将出嫁,整个欧洲所有的首脑几乎都受到了邀请,而这场婚礼也即将被看做欧洲形势缓和的证据。整个欧洲贵族盛宴,人民安泰,文化灿烂,科学兴盛,大师辈出;尤其是艺术品市场更是一片繁荣!
年初一场在慕尼黑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未来价值两亿欧元的艺术品全被约翰的代理人收入囊中,而他的花销却只有区区不到两千马克……
欧洲发生的一切,都让约翰疑惑不已。
如果不是各国海军的造船厂依然不停地挥舞着铁锤,下水一条又一条的战舰;如果不是各国陆军正在拼命扩军,生产着更多的枪支、火炮和弹药,约翰几乎都要认为自己的蝴蝶效应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影响一战的发生了……
心中有些忐忑之下,约翰命令增加传递欧洲消息的频率。
不过除了欧洲的情况需要注意之外,约翰在北美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说三月份威尔逊要召开历史上第一个总统新闻发布会,再比如说jp摩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再比如说很多人筹备许久的美联储,因为威尔逊的上台发生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等。
每一项都是要事,必须由约翰亲自关注或者处理。
不过就在约翰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北美和欧洲的时候,遥远的太平洋对岸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消息通过最快的渠道,第一时间送到了约翰的耳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