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跑了的刘四壮还得被抓回来,孙氏重新坐到地上又哭又嚎,不管红小队的人看她的眼神多厌恶,就是拉着刘二壮的裤腿让他跟红小队的人说明白:
根本不是刘四壮主动打刘三壮,而是安宝玲和李大丫就是看不得刘四壮好,合起伙来欺负刘四壮一家子,她们一起诬陷刘四壮呢。
“奶奶,你说我娘和二娘是诬陷刘四壮,那我爹头上的伤是哪儿来的?”□□实在听不下去了,攥着拳头站到孙氏面前,大声质问。
孙氏不喜欢刘三壮,当然也不会喜欢刘三壮的儿子,所以对□□这个孙子平时连正眼也不看。现在抬头一看站在自己身前人高马大的孙子,还有他眼里的恨意,愣住了。
红小队的人掂了掂板凳,一脸不屑的问孙氏:“对呀,你说说刘三壮头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那是他自己碰的,他脚下没站住,绊倒了自己碰到板凳上,才碰坏了头。”孙氏这么些年胡搅蛮缠不是白给的,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还算说得通的理由。
夏菊花听了直摇头。孙氏要是在李大丫拿出板凳或是□□问她的时候实话实说,刘二壮还能在红小队带走刘四壮之后,替他奔走一下。可孙氏到现在还嘴硬,更是不惜为了刘四壮说安宝玲、李大丫两个人污蔑,刘二壮还会管他才怪呢。
夏菊花想,当娘的人可真不能偏心,不光不能偏心,还得看清楚自己生的都长成了什么样,不能把错都按到别人头上。
夏菊花被自己突然生出的感慨吓了一跳:不管是上辈子还是重新活过来,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生的那两个是被各自的媳妇挑唆的,是不是也因为偏心呢?
偏心自己生的,把错都推到娶进门的儿媳妇身上。要是上辈子自己生的两个,能一直跟现在一样,处处跟自己一条心,儿媳妇们还敢跟上辈子似的到处传她的闲话吗?
比如现在,刘志全自己拿出扛粮食包的钱让当娘的买头巾,王彩凤就一句不同意都没有,还劝着夏菊花收下钱。孙红梅更不用说,现在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干点啥都得先看看刘志双的眼色,生怕刘志双不高兴把她送回娘家。
唉——夏菊花长叹一口气,没等深想,李常旺家的,已经就自以为是的劝她:“刘嫂子,你别替安宝玲难受了。老刘太太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把安宝玲给逼急了。”
对这点夏菊花倒是赞同,难得回了一句:“不光把宝玲逼急了,我看大丫也急了。”
李大丫当然急了。诬陷是好词吗,在红小队面前诬陷人,那是不要命!
别看李大丫只是一个农民,可这个时代的农民把名声看的可比三十年后重多了,谁也不愿意背上一个诬陷人的名声,还是诬陷刘四壮这样的烂人。
出离愤怒的李大丫,再也不是那个婆婆说什么都站着不动干听着的农村妇女,她的嘴说出来的话跟刀子一样:“我诬陷刘四壮,他值得我诬陷吗?平安庄的老少爷们都站在这儿呢,红小队的革命小将随便找一个人出来问问,刘四壮还用得着人诬陷吗?”
“他们两口子天天在生产队上工磨洋工,回家白吃饱。挣的工分不够换自己的口粮,一儿一女都是靠我们家和三壮一家子养着,还用诬陷?”
“娘你说我诬陷他,那我问你,刘四壮在哪儿呢,敢不敢出来跟我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
安宝玲现在最恨的就是刘四壮,跟着对孙氏嚷嚷:“对,刘四壮呢,把他叫出来。”
“老二呀,你看看你媳妇,这是要逼死你娘呀……”孙氏不甘示弱的干嚎,她现在把刘二壮当成救命稻草,拉着他的裤腿不放,没看到刘二壮眼里的失望和决绝。
就是失望,从孙氏对红小队的人说李大丫和安宝玲是诬陷刘四壮那时起,刘二壮已经对自己的亲娘彻底失望了。他一点一点把自己的裤腿从孙氏的手里抢救出来,对领头的红小队说:“我知道刘四壮丈人家在哪儿,我带着你们去。”
孙氏看着自己空空的手,听到刘二壮要带着红小队去孙家庄,在地上又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指着刘二壮的鼻子骂:“刘二壮你这个叛徒,竟然带着外人抓自己的兄弟,你还是不是个人。我当初生下你就该直接把你按尿盆里淹死!”
“我也纳闷娘你当时咋没淹死我呢。”刘二壮很平静的对待亲娘给他叛徒的称号。
已经失望过了,再多一点并不会让失望压垮刘二壮。
孙氏被问愣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刘二壮和红小队的人已经都不见了,李大丫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帮安宝玲把刘三壮抬进西厢房。
看热闹的人倒还在,不停的对大敞着的院门指指点点。
院里院外没一个人搭理孙氏,孙氏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刘四壮在刘二壮去追着送刘三壮上县里医院的时候,才开始心虚起来,跟孙氏商量之后,带着老婆孩子,拿上自己房里和孙氏给的钱——不拿钱不行,刘四壮也知道丈人家不会让他们一家子白吃饭——一起躲到孙家庄去了,现在院子里都是二房和三房的人。
这些人没有一个人看孙氏一眼,也没有一个劝她回屋歇歇。孙氏就不是那种能想到二房和三房不理自己,是因为自己平时太偏心太压榨两房,大家才对她有这么大意见,反而更坚定了只有小儿子对自己最好的念头。
以往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小儿子一家都站在孙氏一边,家里谁要敢说孙氏一个不字,他们都比孙氏更快的反驳,甚至刘四壮都不惜把刘三壮打的头破血流。
不行,孙氏心里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只有小儿子一家跟自己最贴心,那她可不能让小儿子被红小队的人带走,更不能让红小队把儿子打成坏分子——要是小儿子被打成了坏分子,二房三房不就更得意了,从此以后眼里更没有她这个当娘、当奶奶的。
哼,既然老二带着红小队的人去抓老四了,那他这个生产队长也别想干了。孙氏恨恨的想,一个不孝顺的人,哪儿配当生产队长呢
一边想着孙氏一边一个人往出走,看热闹的没想到她管都不管明显傻了的三儿子,还有心思出门,就让出空隙来让孙氏离开,还有人跟在她身后,想看看这个老太太到底想干什么。
等大家发现孙氏去的方向是大队,就有人跑去给李大丫和安宝玲报信。安宝玲有些不安的对李大丫说:“二嫂,你去把娘喊回来吧,要是她去大队胡说,二哥这生产队长……”
李大丫不在意的摇头:“不当就不当。要不是他当着这个生产队长,天天怕影响不好,我们早就分出去单过了。”
谁不想分出去单过,自己挣的工分自己留着,不用养活好吃懒做的小叔子一房,还没有对自己挑三捡四。安宝玲大有同感的点头:“也是。我觉得三壮傻就傻吧。没傻前干的都是傻子活还不落好。现在傻了,我说分家也就没人拦着我了。”
给她们送信的人……我送了一个寂寞。
转念一想,李大丫和安宝玲说的没什么错,摊上孙氏这样的婆婆和刘四壮这样的小叔子还有孙桂芝那么能挑事的妯娌,宁可不当生产队长,宁可只养着自己男人,也没人愿意跟他们一个锅里搅马勺。
于是大家慰问了一下安宝玲,惋惜了一下刘三壮就离开老刘家,就急三火四的跑向大队,要看看孙氏又要作什么妖。边跑,大家还把李大丫和安宝玲说的话传的四下都知道,听到的就没有一个不骂孙氏和刘四壮一家的。
夏菊花暂时还没听到这些传言,她在人都散了之后,就进了老刘家的院子,看都没看正房一眼,直接来到刘三壮他们住的西厢房。
“嫂子,你来啦。”安宝玲可以不理会别人,看到夏菊花的时候眼泪却又掉了下来:“嫂子,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得带着三壮分家出去单过。”
夏菊花很无奈的笑了一下,没接话茬,而是问:“志双回来的时候,告诉我大夫说老三回家静养就行,没说老三……咋变成这样了呢?”
被抬到炕上的刘三壮,仍然维持仰面朝天的姿势躺着,眼珠还是一动不动,对谁来谁走一点反应也没有。李大丫叹了一口气,说:“二壮回来的时候也说老三没事了,可能说的是头上的伤没啥事,也是怕家里人跟着担心。”
说完,她拉住夏菊花的手,替安宝玲招呼夏菊花坐下,说:“嫂子,我想好了,要是这回二壮当不成生产队长了,我也要分家出去单过。”
这是你们老刘家自己的事儿,跟自己这个早已经分家出去的儿媳妇说不好吧?夏菊花低下头,一句回应也没有。
李大丫和安宝玲并没有因为夏菊花的不回应,觉得她有多不近人情不给自己出主意,反而认为大嫂就是这样的人,碰着是非总是绕着走。
她们跟夏菊花说自己想分家单过,一是实在憋屈的太狠了,要让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决心。另外一个就是让夏菊花知道,她们跟夏菊花一样受孙氏欺负多年,理解了当年夏菊花非得离开老刘家的决心。
倒不是想让夏菊花多同情她们,而是大房的日子眼见着一天好过一天,说不定她们分家单过之后,哪天得让大房伸把手呢——刘三壮受伤,夏菊花不就毫不犹豫的借出一百块钱来。
一百块钱呀,说拿就拿出来了,平安庄有几家能有这样的底气。
别人的心路历程夏菊花没有兴趣,一如当年她不得不离开老刘家,刘二壮和刘三壮也不能阻止孙氏是同样的道理。她只是泛泛的安慰安宝玲几句,告诉她没有过不去的坎,说不定过几天刘三壮自己就养过来了。
“别着急,让老三慢慢养着吧。”夏菊花对安宝玲说:“刚才听说老三回来了,我把火熄了过来的,要是不亲眼看看也不放心。现在知道他就是需要养着,我这心里也算踏实了,家里还有活我也不多呆了,你有事让志军他们哥俩跟我说。”
安宝玲点点头,从兜里掏出昨天向夏菊花借的钱,递给她说:“嫂子,三壮看病就花了十多块钱,他自己扛粮食包挣的够了。这钱你先拿回去。”
夏菊花有些狐疑的看了躺着不动的刘三壮一眼,不是说他死活也没告诉孙氏钱放在哪儿吗,安宝玲是从哪拿到的呢?
安宝玲见大嫂看刘三壮,以为她担心刘三壮以后的病还得用钱才不肯接,一边往夏菊花兜里塞钱一边说:“他这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我手里的钱暂时还够使,等不够了再跟嫂子借。”
李大丫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帮着劝夏菊花把钱先收回去,说:“也是我和二壮没本事,兄弟遇到这么大的事儿,眼看着要娶儿媳妇了,却拿不出钱来帮忙。嫂子你放心,以后老三有我和二壮呢,不会让宝玲一个受累。”
听她们这么说,夏菊花就把钱揣进兜里。她不怀疑李大丫说的话里有水份,毕竟当年她带着孩子分家之后,刘二壮夫妻也没少暗里帮衬。
当年他们都能顶着孙氏的压力出手,没道理现在都要分家了,反而不管刘三壮。
见夏菊花走到门口,安宝玲想起件事儿来,说:“嫂子,我带着红小队的人进村的时候,他们闻到你们家炒花生的味,问是谁家,还问家里咋有这么多花生。我倒是跟他们说是供销社托你给炒的,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
红小队不是什么讲理的人,被他们盯上基本都要倒霉,所以安宝玲哪怕再担心刘三壮,想起来还是要提醒一下夏菊花。
夏菊花心里也是一哆嗦。红小队的可怕之处,她当然知道,要是自家被红小队盯上了,不抄家也得扒层皮。几乎是软着腿回到自己家里,夏菊花没急着得新炒花生,而是看着花生袋子发呆。
“娘,我三叔咋样了?”因为有刘保国,怕他被看热闹的人挤着吓着,王彩凤没去老刘家,就等着夏菊花回来打听有什么热闹没有。
不想婆婆一回家来就发呆,王彩凤只能按下好奇心,问了一个安全的问题——婆婆自己不好说是非,她问问三叔的情况,是做晚辈的关心长辈,不算扯老婆舌头。
夏菊花被王彩凤的问题唤醒了,心里迅速想着红小队会不会在处理完老刘家的事儿,翻过头来找自己的麻烦,如果他们来找自己的麻烦,那自己应该怎么减少损失,所以她没心思回答王彩凤的问题。
可能是她想事情的时候神情太专注太严肃,王彩凤竟然不敢接着问,抱着刘保国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王彩凤的去留夏菊花根本顾不上在意,她花想的就是:要是红小队真找自己麻烦的话,应该找谁帮忙呢?
做为一个农村妇女,夏菊花认识的人中除了刘二壮是个生产队长,再就是供销社主任是个干部。刘二壮现在自顾不暇,再说他那个生产队长出了平安庄,没人还拿他当干部。夏菊花看着厨房里摆得满满的炒花生,一筹莫展。
说起来炒花生这件事,虽然是供销社托她做的,可是她毕竟每斤收了一分五做手工费,如果红小队给她上纲上线的话,这一条夏菊花就说不清。
加上红小队成心找麻烦的话,很可能会抄家,到时夏菊花凭技术省下来的花生,被翻出来一样说不清楚。想到这里,夏菊花冲王彩凤摆了摆手说:“你带着保国去看看你三叔吧,看着不太好。”
王彩凤一听脸也变了,竟然不太好,怎么个不好法?这时王彩凤心里竟无比庆幸自己的婆婆是夏菊花,她没偏着哪个向着哪个,男人扛粮食包挣的钱也分了一半让自己拿着,没说都捏到手里,更不会用这钱去补贴另外一个儿子——生产队分红的时候,孙红梅那么想着两房平分,婆婆也没同意,这就是公平。
“奶奶是咋想的,明明二叔三叔比四叔能干多了。”王彩凤想不明白孙氏的思路为啥这么与众不同,摞下这么一句,抱着刘保国出门了。
夏菊花连忙关上院门,回去把这些天留出来的生花生装好,一步一挪的提到菜窖里。菜窖里头温度比外头高,又放了白菜、红薯,并不是储存生花生的好地方。夏菊花现在顾不得了,将白菜垛掏出个能塞下袋子的洞,放好后用掏出的白菜掩藏好,才稍微放了点心。
从菜窖出来,看着炒好没炒好的花生,夏菊花心里还是不安定,觉得哪怕自己赚下来的花生被红小队抄去了,也不能让供销社跟着受损失——红小队抄家的时候不会听人解释,万一把供销社的花生也当成她的一起抄走,她可没这么些花生赔给供销社。
想到这里,她又马不停蹄的出门,敲开陈冬生家的门,让孙招弟一会见王彩凤回来,跟她说一声自己去供销社了,中午不用等着自己吃饭,就大步流星的往公社赶。
不急不行,花生已经炒好了一大半,得让供销社快点拉走,哪怕不要工钱呢,也比让红小队一锅端了强。等她赶到供销社,汗水不停的从脸颊上滴下,大冬天的看起来十分滑稽,倒把王彩霞吓了一跳:“你这是遇到啥事儿了,看走的这一头汗。”
夏菊花顾不得跟她寒喧,拉着她问:“主任在吗,我得跟主任说说炒花生的事儿。”
见她这么着急,王彩霞也不跟她啰嗦,带着夏菊花就去找主任。主任见到夏菊花也有些吃惊,问:“你这么快就把花生炒完了?”
夏菊花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没有,刚炒了一千二三百斤。主任,我遇到麻烦了,可能不能再替供销社炒花生了。”
主任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咋啦,是你们生产队不同意?我都跟你们生产队长说好了,你帮着我们炒花生,等开春供销社来了化肥,优先供应你们生产队点儿,他咋还变卦了呢?”这样的好事,别的生产队想都不敢想,平安庄生产队的队长脑袋没坏吧。
夏菊花摇了摇头,告诉主任不是生产队长变卦,而是红小队可能盯上她了:“虽然现在他们还顾不上我,我怕万一他们闲下来,就会去找我麻烦。”
“我被骂被□□没事儿,就怕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花生都抄走了,那供销社损失就大了。主任,你看现在能抽出人来不,还是让人把花生都拉回来吧,炒好的花生,工钱我也不要了。”
说不要工钱的时候,夏菊花心里真舍不得,那可都是她一铲子一铲子炒出来的。花生也就算了,供销社每次随花生一起送去的,还有挂糖霜用的白糖,对于贫穷的农村来说,白糖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每一次夏菊花都省着再省着用,还得保证糖霜挂的全面均匀,是真的考功夫。也因为她的手艺到家,所以除了省下生花生,她这段时间还省了近一斤的白糖,用包装纸包着,被夏菊花珍惜的放在柜子最底下,以备不时之需。
供销社主任听完夏菊花的担心,竟然乐了:“原来是因为这个你特意跑了一趟,要是早知道的话让人捎个信来就行。”
自己以为天塌下来的大事,主任竟然说的这么轻描淡写,夏菊花有些反应不过来:“主任,那些花生都是公家的东西,万一被红小队抄走了,我可赔不起。”
主任还是看着她乐:“你太小心了。前两次你炒的花生,都被我交到县供销社去了,得到了县供销社的好评,所以这次才让你炒这么多。”他一个小小的公社供销社主任,就算跟公社粮站的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两千斤花生来,那都是从县里拉回来的。
夏菊花茫然的听着,还是没明白主任说的跟红小队可能抄她的家有什么关系。主任也不卖关子,笑咪咪的对夏菊花说:“县供销社也不让咱们供销社白提供特产,说好了等明年开春头一批化肥,就供应给咱们红星公社。”
“这个好消息我已经报告给公社革委会主任了,主任对我们请你继续炒花生大力支持。放心吧,有革委会的支持,红小队不能拿你怎么样的。”
根本不是刘四壮主动打刘三壮,而是安宝玲和李大丫就是看不得刘四壮好,合起伙来欺负刘四壮一家子,她们一起诬陷刘四壮呢。
“奶奶,你说我娘和二娘是诬陷刘四壮,那我爹头上的伤是哪儿来的?”□□实在听不下去了,攥着拳头站到孙氏面前,大声质问。
孙氏不喜欢刘三壮,当然也不会喜欢刘三壮的儿子,所以对□□这个孙子平时连正眼也不看。现在抬头一看站在自己身前人高马大的孙子,还有他眼里的恨意,愣住了。
红小队的人掂了掂板凳,一脸不屑的问孙氏:“对呀,你说说刘三壮头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那是他自己碰的,他脚下没站住,绊倒了自己碰到板凳上,才碰坏了头。”孙氏这么些年胡搅蛮缠不是白给的,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还算说得通的理由。
夏菊花听了直摇头。孙氏要是在李大丫拿出板凳或是□□问她的时候实话实说,刘二壮还能在红小队带走刘四壮之后,替他奔走一下。可孙氏到现在还嘴硬,更是不惜为了刘四壮说安宝玲、李大丫两个人污蔑,刘二壮还会管他才怪呢。
夏菊花想,当娘的人可真不能偏心,不光不能偏心,还得看清楚自己生的都长成了什么样,不能把错都按到别人头上。
夏菊花被自己突然生出的感慨吓了一跳:不管是上辈子还是重新活过来,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生的那两个是被各自的媳妇挑唆的,是不是也因为偏心呢?
偏心自己生的,把错都推到娶进门的儿媳妇身上。要是上辈子自己生的两个,能一直跟现在一样,处处跟自己一条心,儿媳妇们还敢跟上辈子似的到处传她的闲话吗?
比如现在,刘志全自己拿出扛粮食包的钱让当娘的买头巾,王彩凤就一句不同意都没有,还劝着夏菊花收下钱。孙红梅更不用说,现在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干点啥都得先看看刘志双的眼色,生怕刘志双不高兴把她送回娘家。
唉——夏菊花长叹一口气,没等深想,李常旺家的,已经就自以为是的劝她:“刘嫂子,你别替安宝玲难受了。老刘太太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把安宝玲给逼急了。”
对这点夏菊花倒是赞同,难得回了一句:“不光把宝玲逼急了,我看大丫也急了。”
李大丫当然急了。诬陷是好词吗,在红小队面前诬陷人,那是不要命!
别看李大丫只是一个农民,可这个时代的农民把名声看的可比三十年后重多了,谁也不愿意背上一个诬陷人的名声,还是诬陷刘四壮这样的烂人。
出离愤怒的李大丫,再也不是那个婆婆说什么都站着不动干听着的农村妇女,她的嘴说出来的话跟刀子一样:“我诬陷刘四壮,他值得我诬陷吗?平安庄的老少爷们都站在这儿呢,红小队的革命小将随便找一个人出来问问,刘四壮还用得着人诬陷吗?”
“他们两口子天天在生产队上工磨洋工,回家白吃饱。挣的工分不够换自己的口粮,一儿一女都是靠我们家和三壮一家子养着,还用诬陷?”
“娘你说我诬陷他,那我问你,刘四壮在哪儿呢,敢不敢出来跟我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
安宝玲现在最恨的就是刘四壮,跟着对孙氏嚷嚷:“对,刘四壮呢,把他叫出来。”
“老二呀,你看看你媳妇,这是要逼死你娘呀……”孙氏不甘示弱的干嚎,她现在把刘二壮当成救命稻草,拉着他的裤腿不放,没看到刘二壮眼里的失望和决绝。
就是失望,从孙氏对红小队的人说李大丫和安宝玲是诬陷刘四壮那时起,刘二壮已经对自己的亲娘彻底失望了。他一点一点把自己的裤腿从孙氏的手里抢救出来,对领头的红小队说:“我知道刘四壮丈人家在哪儿,我带着你们去。”
孙氏看着自己空空的手,听到刘二壮要带着红小队去孙家庄,在地上又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指着刘二壮的鼻子骂:“刘二壮你这个叛徒,竟然带着外人抓自己的兄弟,你还是不是个人。我当初生下你就该直接把你按尿盆里淹死!”
“我也纳闷娘你当时咋没淹死我呢。”刘二壮很平静的对待亲娘给他叛徒的称号。
已经失望过了,再多一点并不会让失望压垮刘二壮。
孙氏被问愣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刘二壮和红小队的人已经都不见了,李大丫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帮安宝玲把刘三壮抬进西厢房。
看热闹的人倒还在,不停的对大敞着的院门指指点点。
院里院外没一个人搭理孙氏,孙氏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刘四壮在刘二壮去追着送刘三壮上县里医院的时候,才开始心虚起来,跟孙氏商量之后,带着老婆孩子,拿上自己房里和孙氏给的钱——不拿钱不行,刘四壮也知道丈人家不会让他们一家子白吃饭——一起躲到孙家庄去了,现在院子里都是二房和三房的人。
这些人没有一个人看孙氏一眼,也没有一个劝她回屋歇歇。孙氏就不是那种能想到二房和三房不理自己,是因为自己平时太偏心太压榨两房,大家才对她有这么大意见,反而更坚定了只有小儿子对自己最好的念头。
以往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小儿子一家都站在孙氏一边,家里谁要敢说孙氏一个不字,他们都比孙氏更快的反驳,甚至刘四壮都不惜把刘三壮打的头破血流。
不行,孙氏心里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只有小儿子一家跟自己最贴心,那她可不能让小儿子被红小队的人带走,更不能让红小队把儿子打成坏分子——要是小儿子被打成了坏分子,二房三房不就更得意了,从此以后眼里更没有她这个当娘、当奶奶的。
哼,既然老二带着红小队的人去抓老四了,那他这个生产队长也别想干了。孙氏恨恨的想,一个不孝顺的人,哪儿配当生产队长呢
一边想着孙氏一边一个人往出走,看热闹的没想到她管都不管明显傻了的三儿子,还有心思出门,就让出空隙来让孙氏离开,还有人跟在她身后,想看看这个老太太到底想干什么。
等大家发现孙氏去的方向是大队,就有人跑去给李大丫和安宝玲报信。安宝玲有些不安的对李大丫说:“二嫂,你去把娘喊回来吧,要是她去大队胡说,二哥这生产队长……”
李大丫不在意的摇头:“不当就不当。要不是他当着这个生产队长,天天怕影响不好,我们早就分出去单过了。”
谁不想分出去单过,自己挣的工分自己留着,不用养活好吃懒做的小叔子一房,还没有对自己挑三捡四。安宝玲大有同感的点头:“也是。我觉得三壮傻就傻吧。没傻前干的都是傻子活还不落好。现在傻了,我说分家也就没人拦着我了。”
给她们送信的人……我送了一个寂寞。
转念一想,李大丫和安宝玲说的没什么错,摊上孙氏这样的婆婆和刘四壮这样的小叔子还有孙桂芝那么能挑事的妯娌,宁可不当生产队长,宁可只养着自己男人,也没人愿意跟他们一个锅里搅马勺。
于是大家慰问了一下安宝玲,惋惜了一下刘三壮就离开老刘家,就急三火四的跑向大队,要看看孙氏又要作什么妖。边跑,大家还把李大丫和安宝玲说的话传的四下都知道,听到的就没有一个不骂孙氏和刘四壮一家的。
夏菊花暂时还没听到这些传言,她在人都散了之后,就进了老刘家的院子,看都没看正房一眼,直接来到刘三壮他们住的西厢房。
“嫂子,你来啦。”安宝玲可以不理会别人,看到夏菊花的时候眼泪却又掉了下来:“嫂子,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得带着三壮分家出去单过。”
夏菊花很无奈的笑了一下,没接话茬,而是问:“志双回来的时候,告诉我大夫说老三回家静养就行,没说老三……咋变成这样了呢?”
被抬到炕上的刘三壮,仍然维持仰面朝天的姿势躺着,眼珠还是一动不动,对谁来谁走一点反应也没有。李大丫叹了一口气,说:“二壮回来的时候也说老三没事了,可能说的是头上的伤没啥事,也是怕家里人跟着担心。”
说完,她拉住夏菊花的手,替安宝玲招呼夏菊花坐下,说:“嫂子,我想好了,要是这回二壮当不成生产队长了,我也要分家出去单过。”
这是你们老刘家自己的事儿,跟自己这个早已经分家出去的儿媳妇说不好吧?夏菊花低下头,一句回应也没有。
李大丫和安宝玲并没有因为夏菊花的不回应,觉得她有多不近人情不给自己出主意,反而认为大嫂就是这样的人,碰着是非总是绕着走。
她们跟夏菊花说自己想分家单过,一是实在憋屈的太狠了,要让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决心。另外一个就是让夏菊花知道,她们跟夏菊花一样受孙氏欺负多年,理解了当年夏菊花非得离开老刘家的决心。
倒不是想让夏菊花多同情她们,而是大房的日子眼见着一天好过一天,说不定她们分家单过之后,哪天得让大房伸把手呢——刘三壮受伤,夏菊花不就毫不犹豫的借出一百块钱来。
一百块钱呀,说拿就拿出来了,平安庄有几家能有这样的底气。
别人的心路历程夏菊花没有兴趣,一如当年她不得不离开老刘家,刘二壮和刘三壮也不能阻止孙氏是同样的道理。她只是泛泛的安慰安宝玲几句,告诉她没有过不去的坎,说不定过几天刘三壮自己就养过来了。
“别着急,让老三慢慢养着吧。”夏菊花对安宝玲说:“刚才听说老三回来了,我把火熄了过来的,要是不亲眼看看也不放心。现在知道他就是需要养着,我这心里也算踏实了,家里还有活我也不多呆了,你有事让志军他们哥俩跟我说。”
安宝玲点点头,从兜里掏出昨天向夏菊花借的钱,递给她说:“嫂子,三壮看病就花了十多块钱,他自己扛粮食包挣的够了。这钱你先拿回去。”
夏菊花有些狐疑的看了躺着不动的刘三壮一眼,不是说他死活也没告诉孙氏钱放在哪儿吗,安宝玲是从哪拿到的呢?
安宝玲见大嫂看刘三壮,以为她担心刘三壮以后的病还得用钱才不肯接,一边往夏菊花兜里塞钱一边说:“他这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我手里的钱暂时还够使,等不够了再跟嫂子借。”
李大丫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帮着劝夏菊花把钱先收回去,说:“也是我和二壮没本事,兄弟遇到这么大的事儿,眼看着要娶儿媳妇了,却拿不出钱来帮忙。嫂子你放心,以后老三有我和二壮呢,不会让宝玲一个受累。”
听她们这么说,夏菊花就把钱揣进兜里。她不怀疑李大丫说的话里有水份,毕竟当年她带着孩子分家之后,刘二壮夫妻也没少暗里帮衬。
当年他们都能顶着孙氏的压力出手,没道理现在都要分家了,反而不管刘三壮。
见夏菊花走到门口,安宝玲想起件事儿来,说:“嫂子,我带着红小队的人进村的时候,他们闻到你们家炒花生的味,问是谁家,还问家里咋有这么多花生。我倒是跟他们说是供销社托你给炒的,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
红小队不是什么讲理的人,被他们盯上基本都要倒霉,所以安宝玲哪怕再担心刘三壮,想起来还是要提醒一下夏菊花。
夏菊花心里也是一哆嗦。红小队的可怕之处,她当然知道,要是自家被红小队盯上了,不抄家也得扒层皮。几乎是软着腿回到自己家里,夏菊花没急着得新炒花生,而是看着花生袋子发呆。
“娘,我三叔咋样了?”因为有刘保国,怕他被看热闹的人挤着吓着,王彩凤没去老刘家,就等着夏菊花回来打听有什么热闹没有。
不想婆婆一回家来就发呆,王彩凤只能按下好奇心,问了一个安全的问题——婆婆自己不好说是非,她问问三叔的情况,是做晚辈的关心长辈,不算扯老婆舌头。
夏菊花被王彩凤的问题唤醒了,心里迅速想着红小队会不会在处理完老刘家的事儿,翻过头来找自己的麻烦,如果他们来找自己的麻烦,那自己应该怎么减少损失,所以她没心思回答王彩凤的问题。
可能是她想事情的时候神情太专注太严肃,王彩凤竟然不敢接着问,抱着刘保国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王彩凤的去留夏菊花根本顾不上在意,她花想的就是:要是红小队真找自己麻烦的话,应该找谁帮忙呢?
做为一个农村妇女,夏菊花认识的人中除了刘二壮是个生产队长,再就是供销社主任是个干部。刘二壮现在自顾不暇,再说他那个生产队长出了平安庄,没人还拿他当干部。夏菊花看着厨房里摆得满满的炒花生,一筹莫展。
说起来炒花生这件事,虽然是供销社托她做的,可是她毕竟每斤收了一分五做手工费,如果红小队给她上纲上线的话,这一条夏菊花就说不清。
加上红小队成心找麻烦的话,很可能会抄家,到时夏菊花凭技术省下来的花生,被翻出来一样说不清楚。想到这里,夏菊花冲王彩凤摆了摆手说:“你带着保国去看看你三叔吧,看着不太好。”
王彩凤一听脸也变了,竟然不太好,怎么个不好法?这时王彩凤心里竟无比庆幸自己的婆婆是夏菊花,她没偏着哪个向着哪个,男人扛粮食包挣的钱也分了一半让自己拿着,没说都捏到手里,更不会用这钱去补贴另外一个儿子——生产队分红的时候,孙红梅那么想着两房平分,婆婆也没同意,这就是公平。
“奶奶是咋想的,明明二叔三叔比四叔能干多了。”王彩凤想不明白孙氏的思路为啥这么与众不同,摞下这么一句,抱着刘保国出门了。
夏菊花连忙关上院门,回去把这些天留出来的生花生装好,一步一挪的提到菜窖里。菜窖里头温度比外头高,又放了白菜、红薯,并不是储存生花生的好地方。夏菊花现在顾不得了,将白菜垛掏出个能塞下袋子的洞,放好后用掏出的白菜掩藏好,才稍微放了点心。
从菜窖出来,看着炒好没炒好的花生,夏菊花心里还是不安定,觉得哪怕自己赚下来的花生被红小队抄去了,也不能让供销社跟着受损失——红小队抄家的时候不会听人解释,万一把供销社的花生也当成她的一起抄走,她可没这么些花生赔给供销社。
想到这里,她又马不停蹄的出门,敲开陈冬生家的门,让孙招弟一会见王彩凤回来,跟她说一声自己去供销社了,中午不用等着自己吃饭,就大步流星的往公社赶。
不急不行,花生已经炒好了一大半,得让供销社快点拉走,哪怕不要工钱呢,也比让红小队一锅端了强。等她赶到供销社,汗水不停的从脸颊上滴下,大冬天的看起来十分滑稽,倒把王彩霞吓了一跳:“你这是遇到啥事儿了,看走的这一头汗。”
夏菊花顾不得跟她寒喧,拉着她问:“主任在吗,我得跟主任说说炒花生的事儿。”
见她这么着急,王彩霞也不跟她啰嗦,带着夏菊花就去找主任。主任见到夏菊花也有些吃惊,问:“你这么快就把花生炒完了?”
夏菊花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没有,刚炒了一千二三百斤。主任,我遇到麻烦了,可能不能再替供销社炒花生了。”
主任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咋啦,是你们生产队不同意?我都跟你们生产队长说好了,你帮着我们炒花生,等开春供销社来了化肥,优先供应你们生产队点儿,他咋还变卦了呢?”这样的好事,别的生产队想都不敢想,平安庄生产队的队长脑袋没坏吧。
夏菊花摇了摇头,告诉主任不是生产队长变卦,而是红小队可能盯上她了:“虽然现在他们还顾不上我,我怕万一他们闲下来,就会去找我麻烦。”
“我被骂被□□没事儿,就怕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花生都抄走了,那供销社损失就大了。主任,你看现在能抽出人来不,还是让人把花生都拉回来吧,炒好的花生,工钱我也不要了。”
说不要工钱的时候,夏菊花心里真舍不得,那可都是她一铲子一铲子炒出来的。花生也就算了,供销社每次随花生一起送去的,还有挂糖霜用的白糖,对于贫穷的农村来说,白糖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每一次夏菊花都省着再省着用,还得保证糖霜挂的全面均匀,是真的考功夫。也因为她的手艺到家,所以除了省下生花生,她这段时间还省了近一斤的白糖,用包装纸包着,被夏菊花珍惜的放在柜子最底下,以备不时之需。
供销社主任听完夏菊花的担心,竟然乐了:“原来是因为这个你特意跑了一趟,要是早知道的话让人捎个信来就行。”
自己以为天塌下来的大事,主任竟然说的这么轻描淡写,夏菊花有些反应不过来:“主任,那些花生都是公家的东西,万一被红小队抄走了,我可赔不起。”
主任还是看着她乐:“你太小心了。前两次你炒的花生,都被我交到县供销社去了,得到了县供销社的好评,所以这次才让你炒这么多。”他一个小小的公社供销社主任,就算跟公社粮站的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两千斤花生来,那都是从县里拉回来的。
夏菊花茫然的听着,还是没明白主任说的跟红小队可能抄她的家有什么关系。主任也不卖关子,笑咪咪的对夏菊花说:“县供销社也不让咱们供销社白提供特产,说好了等明年开春头一批化肥,就供应给咱们红星公社。”
“这个好消息我已经报告给公社革委会主任了,主任对我们请你继续炒花生大力支持。放心吧,有革委会的支持,红小队不能拿你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