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殿试虽是结束了,可却勾起了无数人的心肠。

    大家,关注的是结果啊。

    尤其是赌坊这边,早已是热情朝天,一个个盘口开设起来。

    讨论最热的,自然是状元最终会花落谁家。

    有会试的成绩摆在哪里,不出意外,此番这状元,应该自前面一些人里面出现。宋青山闲来无事,跑来赌坊,一众人很快迎了上去。

    眼红。

    羡慕啊!

    那会试的一甲三人,都成了这宋千户的弟子了。

    尤其是那唐寅才情匪浅,正是此番状元的最热人选,还有那王守仁,也是极强的徐经虽差了些,可二甲也是保得住的。

    日后,这三人高概率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啊。

    毫不气的说,这殿试之后,宋千户成了最大的赢家。

    白白捡了这样三位弟子,岂不教人羡慕?

    “宋千户,您那三位弟子答卷,您理应知晓了吧?”

    “是啊,快说说,此番,您以为谁能中状元,谁是榜眼谁又是那探花?”

    一众人纷纷开口。

    宋青山便故作沉吟起来,事实心里也是没底。

    三人之中,他只问了徐经的答卷。

    那混账直接告诉朝廷组织宝船,抄那海盗老窝去。

    按理说,徐经的家中藏书丰厚,说不得真阅读过一些海外志异,知道海盗的大概位置。

    可这话说出来,朝堂之间,谁会信啊?

    要是能找到海盗的老巢,朝廷早就打过去了!

    包括前元,曾一度派出数万大军,结果,只回来三个人。

    这其中的艰险,何其难也?

    朝廷又岂会相信你满口胡说?

    所以,此番,徐经的名次肯定不行。

    至于唐寅,他也是琢磨不定。

    因为这二人受到他的影响,答卷的方向,可能偏了那么一丝丝。

    这一丝丝,便是致命的。

    比如拳击比赛,比如义兵,比如经济之道,这些,在朝堂之上不一定站得住脚。你得拿出事实说话才行。

    要不然,一切,皆是枉然。

    而此刻,全集比赛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对于此番殿试的影响怕是不大了。于是他便看向了盘口:“押唐寅第一,可得银几何?”

    众人眼睛一亮。

    果然,宋千户也认为唐寅能得第一啊!

    那掌柜的道:“押一两赔一两半。”

    宋青山点头。

    这赔率,其实不算高。

    虽说唐寅是热门人物,可这玩意皇榜没放出来,谁也不敢咬定唐寅就是状元。于是他顺势问道:“若押唐寅第二,可得多少银子?”

    一众人有点懵。

    合着宋千户似乎只认为唐寅能得第二?

    那掌柜的想了想:“押一赔二。”

    宋青山干脆掏出宝钞:“五万两,押唐寅第二。”

    坊内一阵寂静。

    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出乎预料了。

    “若唐寅是榜眼,谁又能得状元呢?”有人忍不住出声问。

    宋青山再度看向盘口:“王守仁得第二,赔率如何?”

    掌柜道:“仍旧是一两半。”

    宋青山问道:“若王守仁得第一呢?”

    掌柜道:“赔二两。”

    宋青山咬了咬牙,再度掏出宝钞:“五万两!”

    坊内,又是一阵寂静。

    宋千户以为那王守仁能得第一?

    不应该吧?

    与大家看中人选截然相反啊。

    有人疑惑着,也有人行动起来,正要跟风买。

    结果,掌柜的那边已然将赔率调到了极低。宋青山看了看,也未在意,直接转身离开了。

    不知觉间,竟觉得些激动。

    一直以来,他都是极为稳重之人,做事力求平稳。

    可这一次,他是真的没把握。

    而之所以如此豪赌,也是因为手里恰巧有些余钱,找一下情绪,顺带着,也是买了一份期望。

    当师傅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弟子高中呢?

    赶至西山,恰巧王守仁徐经都在,他便将赌坊只是说了一番。

    “为师,在你们身上下了十万两银子。

    “伯安伯虎,要争气啊!”

    “当然,无论考的好不好,也是一时的,日后的路,还很长,也要努力的挣银子,届时好好孝敬为师。”

    宋青山语重心长一般。

    王守仁唐寅皆是点头不迭。

    旁边,徐经眼巴巴看着,神些幽怨。

    那感觉就像在说,恩师,您这是厚此薄彼啊,您怎么不提及弟子我呢?

    宋青山看了看,便笑了:“嗯,衡父也要加油努力啊。”

    徐经很尴尬。

    仿佛这鼓励,如施舍一般。

    “好了,接下来,为师带你们去务农。”

    一行四人来到玻璃大棚。

    收获的土豆,有十多个,就那么摆放在地面之上。

    而受到土壤的滋润,一些个土豆已然发了芽。

    那土豆芽长的有二寸,短的,这是刚刚从窝眼中冒尖出来,十分的惹眼。宋青山感慨不已。

    这玩意的生命力太万千了,直白一些便是耐旱,哪怕生长环境恶劣一些,也照样能生长出来。

    而一旦能普及开来,不知能养活多少百姓。

    所以,他才十分的着急,乃至于收获这十多颗土豆,除了给弘治皇帝吃了一个,自己都舍不得吃。

    得培育得推广啊!

    多种下去一个,届时就能收获五六个七八个,那是指数般的增长。

    正因如此,他才心疼不已。

    这土豆,是可以切开来种的。

    就如那大土豆,只要保证窝芽的完整性,一个切分成六七块都可以。

    可问题是,他又不能胡乱切开啊。

    也是这时,王守仁捡起了一个土豆,一脸的凝重。

    他想了许久,缓缓道:“恩师,弟子以为,这一刻芽,既可长出一株秧苗,何不切分开来种植?”

    宋青山眼睛一亮!

    老王,果然可以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道:“伯安说的有道理。”

    “伯虎衡父,你们两个也多学一学。”

    “这生活之中啊,处处有玄妙,要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发现。”

    “嗯,拿刀去,把这些分了,留两个完整种下去就好。”

    很快,刀取来。宋青山亲自操刀,保留窝芽的完整性,尽可能的多切分几块。

    而后,便是师徒一番忙活。

    挑水施肥培土,一通劳作下来,除了王守仁之外,唐寅和徐经皆是累的气喘吁吁。

    几人坐在地上。

    宋青山盘着腿,安静之间,望向了王守仁。

    “伯安,看来你近来又有所悟啊。”

    “嗯。”

    王守仁轻轻点头,直接道:“恩师,弟子,近来一直在琢磨知行合一。”

    “可是,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琢磨来琢磨去,弟子以为,应该自事情上面学习锻炼。”

    “通过切身的修行体会,才能循序渐进的做到知行合一。”

    “故,弟子将此法命为事上炼。”

    宋青山暗暗一震。

    老王这外挂增强了啊!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49章 看谁押的中-宋朝最有钱的首富是谁,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笔趣阁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