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在坤宁宫。

    宋青山正小心翼翼的垂着头,在他前面,是威仪四方的张皇后。

    他到了东宫还未来得及与太子殿下商议盈利的具体分成事宜,就被张皇后叫了过来。

    目的,显而易见。

    有关宋青山啊!

    那么大一个黑锅扣在张鹤龄的身上,张皇后要是不管不问才怪了。

    “先前,本宫就好奇,本宫那蠢弟弟张鹤龄,怎么就突发奇想的开设米粮铺子了呢。”

    张皇后缓缓道“后来,秀荣与陛下说了一番话,当时本宫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此时,本宫回顾整个粮票的经过,终于明白,本宫那弟弟是万万想不到如此高招妙招的,你说呢,宋千户?”

    前方,宋青山深深垂着头。

    事情肯定是露馅了,兜不住的。

    故而,他只好老实承认“回娘娘,粮票一事乃是臣自作主张,与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张鹤龄,共同联手策划而成。”

    张皇后讶异。

    怪不得之前陛下正因粮票暴涨而焦急,听闻朱秀荣一番话后,当由悲转喜。

    一切的根源在这里。

    陛下,竟也掺和进去了,还有太子,也算是此番炒粮的主谋。

    暗暗沉了口气,张皇后侧目道“既如此,何以只有宋青山一人背黑锅啊?”

    言外之意是你宋青山怎么不背黑锅。

    宋青山倒是平静了几分,笑道“回娘娘,此中原因较为复杂,另外,您所说的黑锅却也不大对,归根结底,这是大功劳件!”

    张皇后错愕“功劳?

    “对!”

    宋青山干脆道“此事,乃大功,娘娘尽管放心,臣可保证张鹤龄名声不损。”

    张皇后还想问什么,萧镜走了过来。

    见礼过后,萧镜明确道“娘娘,陛下召见宋千户。”

    张皇后点头“既如此,便去吧。”

    接着,又有些不悦的补充道“宋千户,男女大防,有些事,你自己也要注意些啊。”

    宋青山一顿,应下之后,快步离开。

    路上,不等宋青山询问,萧镜主动道“宋千户,宣府出事了,赈济不利,灾民冲击边镇要塞,你仔细琢磨一下。”

    宋青山自是会意,忙低下头,轻微鞠躬“谢公公。”

    这是在告知他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

    很快,二人上朝。

    弘治皇帝直接道“宋千户,宣府那边的事你听说过了吧,你以为如何啊?”

    百官瞩目之下,宋青山略作迟疑,旋即怒不可遏般开口。

    “回陛下!”

    他高声道“臣以为,张鹤龄罪大恶极,祸国殃民,该当死罪!”

    百官懵了。

    一个个皆是瞠目结舌。

    这回答,驴唇不对马嘴啊!

    陛下是在问你宣府那边的事,没让你参奏那张鹤龄啊!

    百官皆是一脸的茫然。

    宋青山这回答,完全不着边际。

    宋青山跟宣府那边的事,有什么关系啊?

    这时,却听宋青山继续道“若非那张鹤龄恶意抬高米粮价格,依照贾斌贾大人的方略,定可赈济宣府那边的灾民。”

    “而灾民若得到赈济,也就不会搞事情冲击宣府重镇了。”

    “故而,臣以为,一切错,皆错在张鹤龄目无法度,横行无忌,该死至极!”

    嗯?

    百官听了这话,皆是怪异万分。

    不对劲!

    太不对了!

    宋青山小贼固然与那张鹤龄不对付,可也不至于在宣府危机时刻落井下石的。

    不管怎样,大家看宋青山不顺眼也好,亦或是宋青山大肆经商冲击儒家学问也罢。

    总体来说,这个人的人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也是大家伙共同的认知。

    可眼下,宋青山竟是趁着宣府危机,趁人之危,参奏那张鹤龄!

    绝对有问题。

    而此刻,地面之上,瘫坐着的贾斌闻言,眼中忽然多出了几分希望。

    他万万没想到,宣府事情暴露之后,真正为他说话之人,竟是他一直看不起,甚至极为厌烦的宋青山,不,是宋千户。

    宋千户,好人呐!

    高义啊!

    他暗暗朝着宋青山点头,投去感激的目光,旋即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宋千户所言极是,一切错,皆错在张鹤龄恶意抬高米粮价格啊。”

    道理上,大抵是对的。

    可百官仍旧无人出声,皆是缄默着。

    宝座之上,弘治皇帝略微眯着眼,有些哭笑不得。

    在这朝堂,怕也只有他一个人能明白宋青山的言外之意。

    这是要反将百官军啊!

    很显然,此番炒作粮票,宋青山跟张鹤龄是一伙的,又岂会坑害张鹤龄?

    而之所以一上来便参奏张鹤龄,定是为痛斥百官而准备的由头。

    但凡有人敢站出来驳斥,定会遭到迎头痛击。

    “宋青山,休要胡说!”

    弘治皇帝冷声道“朕在问你如何看待宣府灾民一事,没让你指责张鹤龄。”

    还不等宋青山开口,贾斌立刻道“陛下,宋千户说的对啊,宣府灾民搞事情,与那张鹤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弘治皇帝已是无语了。

    贾斌这夯货,真以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疯狂往上爬?这是个大坑啊!

    这是,宋青山深以为然的点头“不错,陛下,臣就是这个意思。”

    又是一阵寂静。

    文武百官越听,越感觉味道不对劲。

    这宋千户再三强调,总给人一种用反话维护张鹤龄一般。

    有问题啊!

    弘治皇帝无奈,严肃道“好,就算那张鹤龄罪大恶极,可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宣府那边灾民的问题,你可有对策?”

    “回陛下,臣,无应对之策。”

    宋青山略微一顿,认真道“但,臣以为,张鹤龄可能有良策。”

    弘治皇帝故作不解的样子“怎么说?”

    宋青山道“宣府灾民的问题,在于粮食,而此番张鹤龄又囤积了一大批粮食,唯有他出面,献出米粮,方可赈济灾民。”

    弘治皇帝淡淡的点头,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

    而百官闻言,一个个皆是暗自松了口气。

    万幸啊!

    亏得方才没有胡乱开口,这宋青山,果然没憋好主意。

    竟是挖了这么大的坑给大家伙跳。

    假若方才谁跟着参奏张鹤龄,此刻就麻烦粘身了。

    你说那宋张鹤龄大恶极?

    祸乱社稷?

    那你来赈灾!

    傻眼了吧?

    无他,眼下,除了让张鹤龄,便是偌大的朝廷也拿不出许多粮食。

    要想真正的赈灾,还非得宋青山不可!

    百官前方,贾斌再次愣住。

    这感觉,怪怪的。

    方才还跟他站在同一阵营的宋青山,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卦了呢?

    宝座之上,弘治皇帝自是明白宋青山的意思,怪异的问道“如此说来,此番,张鹤龄并无过错?”

    唰唰唰!

    百官几乎齐齐出列。

    “禀陛下,臣以为张鹤龄心系江山社稷,知灾民众多,故而不惜靡费大量银两购买粮食,实乃忧国忧民矣!”

    “张鹤龄劳苦功高,尤其是此番购买米粮行径,壮哉啊!”

    “对的,先前臣等可能被蒙蔽了,经宋千户提点,终于明白张鹤龄的苦心了。”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道道声?音不约而同的响起。

    不知情者,甚至会以为张鹤龄立下多大的功劳一般。

    没办法啊。

    即便大家伙都被那粮票给收割了,也得捏着鼻子认。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40章 黑白颠倒之术-北宋有多富,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笔趣阁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