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有所不知...”
随后,董夫人到也没有隐瞒,将董家一部分的情况都说了一下。
“家族人多,资源也就那么点,所以难免会照顾不了所有人。”
闻言,陆杳杳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想想也是,董家传承了这么多年,子弟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还有不少关系户。
资源就那么些,还几大家族,以及一些小家族或者寒门盯着,董家还只能得到其中一部分。
人这么多,自然分不全,难免会有不少人闲置。
大家族都是没什么太多人情味的,你有用,家族愿意支持和帮助,反之,家族最多也就只能给你一个基本的保障而已。
想要多的,家族也不会给,毕竟有用的人还得照顾不是。
“那就麻烦董夫人多费心了。”
“郡主客气了,说起来您这也算是帮咱们族里的人呢。”
董家对于陆杳杳的态度,她可是非常清楚的,反正就是交好。
关系交情越多就越好,且不说这陆氏族学需要先生,也算是帮助董家的一些族人找出路,即便董家没有这样的情况,董家也会非常乐意安排人过去陆氏族学。
毕竟,这可是加深关系的好事。
不光能得到陆杳杳的好感,同样也能跟陆家建立起关系。
别看陆家现在还才刚刚有点起色,但是只要陆杳杳再一天,陆家将来的发展就会非常迅速。
甚至有可能在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成为第五世家也不一定。
现在将关系打好,也是很有必要的。
陆杳杳再董家用过午膳才离开,她才走没一会,董相就回府了。
没见到陆杳杳,他微微一愣,立马找到自己夫人询问,陆杳杳这次登门为了什么。
得知情况后,董相抚须笑着点头道;“夫人这次做得很好,也得多多费心,找一些真正有才学,有品行,而且继续帮助的族人。”
“不要推荐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省得到时候交情没结下,反倒闹出不愉快了。”
“夫君放心,妾身省得。”
董夫人笑着连连点头,接下来的几天,董夫人都在费心的从收集来的名单总挑选。
最后选定了十人,让人准备好了详细的生平介绍,交给董珊儿,然后由董珊儿亲自送过去给陆杳杳。
“郡主,对这些人可还满意?”
山庄里,等到陆杳杳看完十人的生平记录,董珊儿笑着问道。
“满意,当然满意,董夫人办事真是十分妥帖,这十人都非常好。”
“你满意就好,那你打算选那四位?”
闻言,陆杳杳笑了笑道;“选?为什么要选?这可都是人才,都是有学识,有德行的人。”
“我全要了,虽说现如今我的族学才刚起步,不太会有多少子弟,但是将来会慢慢增加,到时候再去麻烦你们也不太好。”
“既然这些人都不错,那就索性全都请过来。”
这些人确实都不错,用好了,对陆家未来很有好处。
多几个人,也多花不了多少银子,陆家现如今也不缺这点银子,就缺能用的人才。
“这样啊?那可太好了。”
“说起来这里面有好几位我小时候还见过,都是非常好的人呢。”
“只是因为家族的资源实在不多,没能给安排上,现在日子过得也不算太好,这次能得到郡主的看重,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嗯,麻烦你回去后请伯母安排他们过来吧,我打算分成两边先暂时安置。”
“四位先去陆氏族学,剩下的就先留在山庄上,我也打算在山庄里建一个学堂,到时候还得他们帮忙教导一二,珊儿姐回去可得跟伯母说清楚。”
董珊儿连连点头。
不多一会,她便离开了山庄。
董夫人得到答复后,立马就修书让人送出了京城。
接下来的几天,陆杳杳到时比较闲,但是京城却有些风声鹤唳了。
尤其是镇国公,最近更是火气飙升。
不过,他似乎还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弘文帝再暗中操作,只当是那些地方上的官员太可恶。
到也不怪他这样想,毕竟,他跟弘文帝密切的这么多年,自认对弘文帝的性格还是非常了解的。
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这一次的事,可处处都透着凶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
按照他对弘文帝的了解,这样的事,他绝对做不出来。
所以,镇国公就算是震怒,也没有针对弘文帝。
而也就是因为他这自信,反倒是给了弘文帝机会。
这不,西面边关没有粮食,弘文帝就紧急下旨让户部用最快速度调集或者收购粮食,送去西面,并且表示,绝不能让边关将士饿着。
因为早就有布置,户部一行动起来,没用几天粮食就送了过去。
这一波下来,弘文帝可是收获了不少西面大营的军心。
至于说镇国公,那就自然不用说了,当初动用军粮的就是他,那些大营的兵将谁不知道?
可是他们饿肚子的时候呢?镇国公光想着如何收拾那些犯官,倒是一点也没有先准备粮食送过来为他们解围。
尤其是镇国公送粮食,还是送给西戎,作为常年戍边西面的那些将士,那可没同西戎战斗过?
甚至说,几乎每个人对西戎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怨气,拿着自己的粮食去救西戎,自己还得饿肚子。
这样的事光是想想,就足够让人寒心。
这不,此消彼长之下,西面弘文帝的人倒是开始慢慢的渗透了进去。
虽然不能一次性全都控制住,但这样已经很好了。
毕竟不光是西面,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有这样的情况,只不过相较于西面来说要好很多。
不过镇国公这次的事,也还是再不少人心里都埋下了种子。
为了西戎,让自家兄弟挨饿,不少人心里都对镇国公产生了不满。
虽然只是暗地里,并未表现出来,甚至说不少人虽然心有不满,也还是站在镇国公身后的。
但是弘文帝也没想过一次就能搞定,只要有了不满就不再是铁板一块,往后镇国公的命令,这些人不都会因为这次的不满,多思索一二。
只要这样在弘文帝看来就够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