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温博彦这话一说,守宫门的侍卫具是浑身一冷,刚还真想着放几人进去。如今听温博彦一说,打死都不敢放行了,他们是认文书不认人。否则出了事,谁担责,要与遇上居心叵测的拱火,这可是分分钟掉脑袋都有可能。
温博彦又不能真的阻止这几个人进宫,于是笑着道,“公公,我这里倒有几件旧衣,各位将就遮一下吧。”
“这,这个……”。
“怎么的,嫌弃?”
说是旧衣,也不过穿过几次,即使温博彦再如何节俭,他的身份在哪儿,锦衣玉食,不是说说。万常侍赶紧拱手道,“奴才们几个贱人,不值当王爷如此厚爱。”
“不过几件旧衣,我赏赐于你们就是。”他十分豪爽的说道。
万常侍却不为所动,温博彦耐心劝道,“常侍,你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可如此污圣眼呀,殿前失仪可不是个好罪名,那些御史最喜欢挑这样无关紧要的事儿说,一来显得他们忠贞,二来,也不太得罪人。还有呀……”他上前拍着他的肩膀小声道,“你这样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宫中女眷,还要不要脸。”
万常侍心中大骇,脸色一下子就白了,皇宫中这除了陛下,还有几宫的女眷。温博彦可以衣不蔽体的跑宫里撒野,可他们却不能,因为他们只是奴才,奴才就是有再大的委屈,也绝对不能损害主子的利益。
万常侍毕竟是老人,回神过来,赶紧赔罪,“奴,奴才们都是贱人,如何敢污染您的衣饰?”
“不用还我,赐给你们便是。”回头对着那守卫道,“给他们打盆水梳洗。”
几人就着守卫打来的水梳洗一番,这才在温博彦的带领下,往宫中去。
入得宫来,温博彦道,“你们去整个装,别让陛下忧心,我自己去见陛下便是。”
万常侍这想要在皇帝跟前撒泼耍赖诉说委屈的方式就被温博彦给生生掐断,偏生他还敢怒不敢言,心中忍不住怨怼一句,悻悻而去。
温博彦去拜见皇帝,皇帝去与众臣商议,只打发他去后院见太后。
温博彦心中骂了一句,转身去后宫去了。
太后之前不过是低级嫔妃,在后宫默默无闻,三十年一朝风云变,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实乃人间最幸运之事。
太后对于温博彦是谈不上多喜欢的,她自己有亲孙子亲孙女,疼惜自己的亲的还来不及,温博彦一个外八路的货算什么,不过她到底知道自己儿子喜欢这个外八路的,她的尊荣也寄于儿子的一身,自是对温博彦也相当和蔼可亲。
温博彦又不是傻子,自知太后对他的关爱太过客套而又流于言表,也只是笑笑,毕竟比起别人来,太后对他至少还能得几个笑脸的。
太后跟一群后宫嫔妾正在园中赏花,见着他来,自热情相邀。
温博彦瞧着这后宫满院子花木繁盛,亭台楼阁,处处金碧辉煌,而这些贵人,就是一个宫女也是华服美食,满脸春风,这里实乃人间天堂,而他不明所以的就想起那个跪在他跟前的少女,面如菜色,骨瘦如柴,面对他这样的权贵,满脸惶恐,战战兢兢不知前路在何处?
这些人都已经如此安逸,为什么还要去剥夺那些人基本的生存权利呢?
他之前未有所感,如今却对她们生出几分的厌倦。
他上前与太后见礼。
太后坐在椅子上,旁边有宫女打扇,旁边的桌上摆着精致的点心,太后看着他,笑眯眯的问道,“小王爷最近忙什么,到底一段时日不曾见你了。”
温博彦道,“昨日才入过宫,娘娘歇着就未来打扰。”
太后道,“年纪老了,总是这样的,你以后要多进宫来玩,看着你们这个样子,鲜活,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太后旁边坐着宫装妇人俱笑起来,“小王爷自思最鲜活的,他一日不来这宫中呀,都觉得缺少点什么?”
温博彦笑,“这是太过抬举我,我就一混子,不惹陛下不高兴,我就高兴了。”
“娘娘,瞧瞧王爷这嘴巴,多甜,怪不得陛下一直疼惜王爷。”
温博彦笑笑,有点分不清这女人是谁,转而望着太后问道,“陛下让我来求见太后娘娘,不知道娘娘可对我有吩咐?”
“找小王爷来自然是有事儿的。”
温博彦皱起眉头,忙问宫装妇人,“不知何事?”
宫装贵妇道,“小王爷你不必如此紧张,太后娘娘召见你是好事儿,这事儿成了,你得感谢我们呢。”说完就嘻嘻笑起来。
温博彦心头一跳,仔细一瞧,勉强认出这人是皇帝的宠妃董娴妃。
太后在一侧道,“你年纪也不小了,陛下让我留意你的亲事儿,我这就留意了一下,我这里有几个大家都认为不错的姑娘,把画像与你瞧一瞧,若是瞧上了,自由哀家找人与你说去,到时候陛下给你赐婚。”
“啊?”温博彦眉头一挑。
一众嫔妃却已恭贺起来,“小王爷玉树临风,风流无度,京中多少贵女是排着队等着呢,小王爷要是瞧上了,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是呀是呀,听说常有姑娘往小王爷家门口转悠,只图与王爷偶然一遇,小王爷这天人之姿,最讨人喜欢。”
“是呀,殿下这等模样,也不知道哪家姑娘有如此福气。”
众嫔妾都呵呵乐起来。
温博彦,“……”费力把他招来,就这一破事儿,要不是他涵养好,已开口大骂,看着这些个养尊处优的贵妇,实乃欢喜不起来,他娘虽唠叨,也没对他的婚事指手画脚,这帮子人算什么个鸟?!
他心中是有几分不削的,但并未表现出来,歪斜的靠在椅子上,任由那些人取了画像过来,等着这些人叽叽哇哇的时间,他略估算一下,那些米粮应该送过去了,粥棚应该已经支起来了,便站起身来,“只怕要拂了各位娘娘的好意?”
“这如何说?”
“太后娘娘,我突然想起曾听家里姑姑提起过,当年逃难之时,父亲与我曾定过一门亲,虽是个乡下姑娘,但我想着,人也不能这么忘本,等我问问那姑娘家中情况,若实在不想攀我家高门,先退了这么亲事再说不迟……”
众人,“……”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