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饺子吃的李向晚十分满意,特意发给二人一人一把大门的钥匙。
这大门算是有她们的使用权了。
算下来,后院大门的钥匙就只有她们有。
一开始还看不出来什么,一段时日下来,知青点就有点分帮结派的感觉。
俨然后院成了一个小团体,前院成了一个小团体。
就连小狗蛋来找林玉竹玩,都是从后门进来的,明明前院的门对他来说更近一些。
王小梅在接下来的几天可以说是忙碌至极,林玉竹有时候都找不到她人影。
小狗蛋一时成了她的小朋友。
闲来无事,林玉竹开始洗衣服。
要说呢,冬天就有一点不好,洗完的衣服晾在外面,拿回来的时候就成了冰坨坨。
虽然有点迷,但是这道工序不能少。
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晾上一天,第二天拿回屋里再挂到火墙上烘干。
林玉竹每回在空间用洗衣机洗完后,还要往盆里过遍水,再手动拧一下,争取看上去像是手洗的。
等抱回来冰坨似的衣服,就有一种一掰,衣服就会碎的错觉。
冬天村里依旧很热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你追我赶,一排小孩玩刺溜滑,比谁划得远,划得厉害。
家里的大人看到了就是一顿骂,好好的一双鞋,硬是要被磨坏。
熊孩子被骂了后吐吐舌头,依旧我行我素,乐此不疲。
隔壁家的小狗蛋就很独树一帜,他不爱玩滑刺溜。
天天跟在自家哥哥屁股后面混。
当他一手抓着一只麻雀颠颠的跑了过来,对正晾衣服的林玉竹说道:“林姐姐,我和我哥捉到了好多只麻雀,我可不可以拿两只麻雀跟你换糖吃。”
这会儿麻雀还不是保护动物,归类于有害动物,村里的小孩子一到了冬天就从家里偷一把谷子扣麻雀。
林玉竹低头好笑的看着小狗蛋手里快要翻白眼的麻雀,一时有些好笑又无奈。
小狗蛋看林玉竹似乎对麻雀的兴趣不大,奶声奶气的推销道:“林姐姐,麻雀可好吃了,炸肉酱特别的香。”
林玉竹蹲下身,摸了摸小狗蛋的小脑袋,笑着说道:“姐姐不爱吃这个,你还是拿回去留着吧。”
话说完就看狗蛋有些小失落的模样,林玉竹从兜里掏出颗冰糖塞到他嘴里,笑着说道:“诺,下回拿别的东西来换糖吧。”
小狗蛋歪着脑袋似乎在想什么,随后含着糖拿着麻雀跑回家了。
等林玉竹进屋没多会,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小狗蛋手里拖着一只老母鸡,特别认真的说道:“林姐姐,我不能白吃你的糖,拿这只鸡给你,就是,你能不能在多给我些糖,不然有点不划算。”
林玉竹目瞪口呆,眼皮都跳了下,这小祖宗哟。
赶忙牵着小狗蛋回家,特意给陈婶说了下事情经过。
生怕有个什么误会。
陈婶看着自家的小儿子哭笑不得,就没见过这么嘴馋的。
这事本来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不想没两日,村里就传出了林玉竹拿糖哄骗小孩,让孩子偷家里的鸡给她吃的谣言。
一时哗然四起,林玉竹的名声差点像李四婶看齐。
好在陈婶人好,有人过来问,她都给一一解释清楚了。
眼看着谣言越传越邪乎,陈婶去别人家溜达的时候还特意说:谁这么缺德,编排人家林知青,林知青对她家狗蛋可好着呢,可没做那哄骗小孩子的事。
就这样谣言来的快,去的也快。
还没传到林玉竹的耳朵里,就快烟消云散了。
林玉竹知道这事还是陈婶特意过来给她说,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听的她直皱眉,传这闲话的八成是前院的人,也只有她们能没事盯着后院了,此风不可长。
林玉竹从陈婶这边顺线牵出了几位说闲话的大婶,然后挨家找过去打听她们又是听谁说的。
大婶们背后说人闲话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被当事人当面问的时候就稍显尴尬了。
林玉竹笑眯眯的跟各位大婶们说,没有责怪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是谁传出来的闲话,毕竟这事可大可小,真的上纲上线,也够人喝一壶的了。
大婶们一听也是,好好的一个小姑娘被贴上小偷小摸哄骗孩子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看林玉竹不是特意来找茬,大婶们还自告奋勇的帮忙找出事情的罪魁祸首。
于是林玉竹的破案小分队逐渐壮大。
去一家,身后就多一两位大婶,接连去了几家后,队伍人数相当可观。
都没用一上午的时间,这事就破案了。
原来是前两日张艳秋和赵香兰从镇上回来,正好碰到聚堆的村民聊天,张艳秋清着一张嗓子说道:“林玉竹可真是招小孩子稀罕,可惜心不好,那天我看她拿冰糖忽悠陈婶家的狗蛋,让狗蛋拿家里的鸡跟她换糖,小狗蛋人小不懂事,还真给她偷了只鸡过来。”
就这么一句话,一口锅就扣在了林玉竹头上。
陈婶听完事情原委,立即呸了一声,说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纯属张艳秋自己在那瞎造谣。
大婶们一听,立马不干了,这张知青怎么回事,前段时间弄的那事还不长记性,这会儿又害起人来了。
就这么爱拿她们当枪使?
有些直肠子的大婶嚷嚷道:“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林知青,咱们拉她去村长那说理去。”
这一次又一次的,是没完了。
林玉竹也没矫情,对在场的各位大婶说道:“婶们,这事就靠你们替我撑腰了,要不是我信任婶们都不是无中生有的人,现在指不定咱们就打起来了,我们不能就这么放过破坏群众内部团结的人,一定要把这颗老鼠屎拔出来。”
众大婶们一听,可不是,这是小林知青人好没计较,要是别人被坏了名声早就打上门了,于是大婶们纷纷附议。
林玉竹刚想撸袖子,想想冬天,算了算了。
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林玉竹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就跟山大王似的带着大婶们冲向了知青点。
这大门算是有她们的使用权了。
算下来,后院大门的钥匙就只有她们有。
一开始还看不出来什么,一段时日下来,知青点就有点分帮结派的感觉。
俨然后院成了一个小团体,前院成了一个小团体。
就连小狗蛋来找林玉竹玩,都是从后门进来的,明明前院的门对他来说更近一些。
王小梅在接下来的几天可以说是忙碌至极,林玉竹有时候都找不到她人影。
小狗蛋一时成了她的小朋友。
闲来无事,林玉竹开始洗衣服。
要说呢,冬天就有一点不好,洗完的衣服晾在外面,拿回来的时候就成了冰坨坨。
虽然有点迷,但是这道工序不能少。
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晾上一天,第二天拿回屋里再挂到火墙上烘干。
林玉竹每回在空间用洗衣机洗完后,还要往盆里过遍水,再手动拧一下,争取看上去像是手洗的。
等抱回来冰坨似的衣服,就有一种一掰,衣服就会碎的错觉。
冬天村里依旧很热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你追我赶,一排小孩玩刺溜滑,比谁划得远,划得厉害。
家里的大人看到了就是一顿骂,好好的一双鞋,硬是要被磨坏。
熊孩子被骂了后吐吐舌头,依旧我行我素,乐此不疲。
隔壁家的小狗蛋就很独树一帜,他不爱玩滑刺溜。
天天跟在自家哥哥屁股后面混。
当他一手抓着一只麻雀颠颠的跑了过来,对正晾衣服的林玉竹说道:“林姐姐,我和我哥捉到了好多只麻雀,我可不可以拿两只麻雀跟你换糖吃。”
这会儿麻雀还不是保护动物,归类于有害动物,村里的小孩子一到了冬天就从家里偷一把谷子扣麻雀。
林玉竹低头好笑的看着小狗蛋手里快要翻白眼的麻雀,一时有些好笑又无奈。
小狗蛋看林玉竹似乎对麻雀的兴趣不大,奶声奶气的推销道:“林姐姐,麻雀可好吃了,炸肉酱特别的香。”
林玉竹蹲下身,摸了摸小狗蛋的小脑袋,笑着说道:“姐姐不爱吃这个,你还是拿回去留着吧。”
话说完就看狗蛋有些小失落的模样,林玉竹从兜里掏出颗冰糖塞到他嘴里,笑着说道:“诺,下回拿别的东西来换糖吧。”
小狗蛋歪着脑袋似乎在想什么,随后含着糖拿着麻雀跑回家了。
等林玉竹进屋没多会,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小狗蛋手里拖着一只老母鸡,特别认真的说道:“林姐姐,我不能白吃你的糖,拿这只鸡给你,就是,你能不能在多给我些糖,不然有点不划算。”
林玉竹目瞪口呆,眼皮都跳了下,这小祖宗哟。
赶忙牵着小狗蛋回家,特意给陈婶说了下事情经过。
生怕有个什么误会。
陈婶看着自家的小儿子哭笑不得,就没见过这么嘴馋的。
这事本来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不想没两日,村里就传出了林玉竹拿糖哄骗小孩,让孩子偷家里的鸡给她吃的谣言。
一时哗然四起,林玉竹的名声差点像李四婶看齐。
好在陈婶人好,有人过来问,她都给一一解释清楚了。
眼看着谣言越传越邪乎,陈婶去别人家溜达的时候还特意说:谁这么缺德,编排人家林知青,林知青对她家狗蛋可好着呢,可没做那哄骗小孩子的事。
就这样谣言来的快,去的也快。
还没传到林玉竹的耳朵里,就快烟消云散了。
林玉竹知道这事还是陈婶特意过来给她说,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听的她直皱眉,传这闲话的八成是前院的人,也只有她们能没事盯着后院了,此风不可长。
林玉竹从陈婶这边顺线牵出了几位说闲话的大婶,然后挨家找过去打听她们又是听谁说的。
大婶们背后说人闲话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被当事人当面问的时候就稍显尴尬了。
林玉竹笑眯眯的跟各位大婶们说,没有责怪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是谁传出来的闲话,毕竟这事可大可小,真的上纲上线,也够人喝一壶的了。
大婶们一听也是,好好的一个小姑娘被贴上小偷小摸哄骗孩子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看林玉竹不是特意来找茬,大婶们还自告奋勇的帮忙找出事情的罪魁祸首。
于是林玉竹的破案小分队逐渐壮大。
去一家,身后就多一两位大婶,接连去了几家后,队伍人数相当可观。
都没用一上午的时间,这事就破案了。
原来是前两日张艳秋和赵香兰从镇上回来,正好碰到聚堆的村民聊天,张艳秋清着一张嗓子说道:“林玉竹可真是招小孩子稀罕,可惜心不好,那天我看她拿冰糖忽悠陈婶家的狗蛋,让狗蛋拿家里的鸡跟她换糖,小狗蛋人小不懂事,还真给她偷了只鸡过来。”
就这么一句话,一口锅就扣在了林玉竹头上。
陈婶听完事情原委,立即呸了一声,说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纯属张艳秋自己在那瞎造谣。
大婶们一听,立马不干了,这张知青怎么回事,前段时间弄的那事还不长记性,这会儿又害起人来了。
就这么爱拿她们当枪使?
有些直肠子的大婶嚷嚷道:“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林知青,咱们拉她去村长那说理去。”
这一次又一次的,是没完了。
林玉竹也没矫情,对在场的各位大婶说道:“婶们,这事就靠你们替我撑腰了,要不是我信任婶们都不是无中生有的人,现在指不定咱们就打起来了,我们不能就这么放过破坏群众内部团结的人,一定要把这颗老鼠屎拔出来。”
众大婶们一听,可不是,这是小林知青人好没计较,要是别人被坏了名声早就打上门了,于是大婶们纷纷附议。
林玉竹刚想撸袖子,想想冬天,算了算了。
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林玉竹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就跟山大王似的带着大婶们冲向了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