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在荀彧离开后,周辰依旧仔细的看着荀彧刚刚递上来的那道奏折。

    周辰万万没想到,大周的土地已经兼并侵占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虽然,大周律法禁止土地买卖。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律法禁止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百姓交不起税,只能变卖土地。

    世家地主想要吞并侵占百姓的土地,也有的是办法。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理。

    百姓没有了土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帮世家耕种,以获得酬劳,养活自己。

    这样一来,百姓逐渐的就都生活在了世家地主麾下。

    这也是世家地主越来越昌盛的原因之一。

    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

    历朝历代,无数的新法改革,都是围绕土地的问题。

    可惜的是,很少能够完整的实施下去。

    因为,阻力太大。

    就拿大周来说,要真的追根究底,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哪个两袖清风,麾下没有千亩良田?

    就算是威武候,兵部尚书这些忠臣老将恐怕也不例外,名下不知道有多少的土地。

    甚至是已故的三朝元老太师闻仲都是如此。

    说的再直白点,大周皇室,不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地主吗?

    所以说,历朝历代,想要解决土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胎死腹中。

    为首不多能够勉强改革解决的,也紧紧只是局限于某个范围。

    对于整个国家朝廷来说,见效甚微。

    不过,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是这样。

    但对周辰来说,顶多只是麻烦一些。

    谁叫周辰是有着金手指的帝王,

    只要给周辰一些时间,解决这些不是问题,也没有什么是能够阻挡周辰脚步的。

    周辰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荀彧的这道奏折后,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土地?

    科举?

    等着吧!

    等丈量统计完了土地,朕就一举把你们这些特权都消除了。

    ……

    北疆。

    镇北侯府。

    镇北侯薛绍文看着手中的一张纸条。

    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这张纸条写的内容都是曹性,侯成,郝萌三人的一举一动。

    曹性,侯成,郝萌三人自进入了镇北军后,他们的一举一动就都在镇北侯的监视之下。

    哪怕是曹性他们三人每天上几次茅厕都逃不过镇北侯的眼睛。

    然而,就是如此紧密严谨的监视,还是出现了纰漏。

    镇北侯薛绍文放下了手中的纸条,挑眉的看向了下面站着的那位将领;“两天前,曹性他们三人有小一个时辰消失在了你们的视线之内,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汇报?”

    镇北侯看着下面的那位将领问道。

    他早就已经下过严令,要盯紧曹性他们三个朝廷派来的将领。

    可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让曹性他们三人有小一个时辰的时间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之内。

    并且,当时还没有及时的汇报。

    这让镇北侯的脸色有些阴沉。

    那位将领似乎看出了镇北侯的不满,立马开口解释道;“侯爷,曹性他们三人那天是拉着军中的几位将领去喝酒,那几位将领都是咱们的人。”

    “所以,监视的人就没有盯得太紧。”

    “后来,他们喝完酒后就去了怡红院,监视的人没有进去。”

    “不过,末将后来已经确认过了,曹性他们三人并没有离开过怡红院。”

    “末将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没有当时汇报。”

    这位将领将事情说了一遍。

    镇北侯闻言,瞪了眼下面的将领;“没有离开过怡红院,就不会出问题了吗?”

    “派人去查查,那天进出怡红院的都有什么人?”

    “都给本候查清楚了。”

    镇北侯严声的说道。

    “是,侯爷。”这位将领应声道。

    “还有。”

    “查查那天进入镇北城的陌生面孔。”

    “尤其是从神都方面来的,要重点的关注。”

    “以后,要盯紧曹性他们三人,一刻也不能让他们离开你们的视线。”

    镇北侯可不是一般人。

    在镇北侯看来,曹性他们三人进入怡红院,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是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的。

    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有太多的可能。

    所以,镇北侯要仔细的查查那天进出怡红院的人。

    并且,就连那天进入镇北城的陌生面孔也得排查一番。

    只有这样,镇北侯才能放心。

    “遵命。”

    那位将领拱了拱手。

    “去吧!”

    镇北侯挥了挥手。

    那位将领转身离开。

    在那位将领离开后,镇北侯薛绍文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东厂在镇北城的暗子还没有查到吗?”

    “没有。”

    一道黑影出现在了镇北侯的身边,摇了摇头说道。

    “继续查,给本候一定把东厂在镇北城的暗子都挖出来。”

    镇北侯凝声的说道。

    朝廷都明着派钉子进镇北军了,镇北侯不相信暗中朝廷没有派东厂的人来镇北城。

    镇北侯已经下令,让他手下暗中的力量清查镇北城。

    一定要把朝廷派来的暗子都挖出来。

    “是,侯爷。”

    黑影的身影又眨眼间的消失了。

    ……

    西凉。

    西凉侯府坐落于西京城,西京城也是西凉的第一大城。

    这日,一辆马车缓缓的进入了西京。

    “这西京城可一点都不比镇北城差啊!”

    贾诩掀起马车帘子,打量着西京城说道。

    没错,马车里坐着的正是贾诩。

    贾诩的任务不仅仅是拿下镇北侯,还要拿下西凉侯。

    在镇北城,贾诩了解完了镇北侯和镇北军的一些情况后,做了一些安排布置。

    然后,贾诩就又立马动身来了西凉西京。

    “贾先生,咱们是直接去我们东厂的暗点吗?”

    赶车的东厂厂卫开口问道。

    东厂在北疆的镇北城有暗点,在西凉这西京自然也有东厂的暗点了。

    毕竟,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都是拥兵自重的主,是朝廷重点关注的对象。

    “嗯,直接去你们东厂的暗点吧!”

    贾诩点了点头。

    他来西京可是有着不小的任务,直接去东厂的暗点,先基本的了解一下西凉侯和西凉军的情况最好。

    ……

    夜晚。

    西京,东厂的暗点里。

    贾诩坐在主位上。

    下面站着两道身影。

    这两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朝廷派往西凉军中的宋宪和成廉二人。

    宋宪和成廉二人看完了旨意后,对着主位上的贾诩说道;“贾先生,陛下的旨意我们二人已经知道了。”

    “贾先生有任何吩咐,只管开口,我们二人听从贾先生的命令。”

    宋宪和成廉二人表态的说道。

    旨意写的很清楚,让他们二人听从贾诩的安排。

    贾诩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宋宪和成廉二人;“你们说一下,你们二人在西凉军的情况吧!”

    “还有,你们这段时间在西凉军都打听到了什么,西凉军各将领的情况,你们了解到的都说一说。”

    贾诩要做的就是先了解这些情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宋宪和成廉二人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说起了他们这段时间了解到的东西。

    宋宪和成廉二人与曹性他们三人一样,这段时间在西凉军也是一个劲的拉着军中的各级将领吃喝。

    正因为如此,也让他们二人侧面的了解到了西凉军的一些情况。

    最重要的是,西凉军一些将领的信息,他们打探到了不少。

    ……

    皇宫。

    养心殿。

    周辰坐在龙椅宝座上,看着曹正淳送上来的消息。

    “贾诩已经去了西京。”

    周辰有些诧异。

    周辰没想到,贾诩的动作怎么快,这刚到北疆镇北城没几天,就离开了。

    难道镇北侯这边贾诩心中已经有了谋划?

    周辰又看了一下有关北疆镇北军的其他一些消息,就放到了一边。

    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的事情,周辰都交给了贾诩负责。

    等贾诩真的打开了突破口,周辰到时候直接动手就行。

    其他的过程,周辰不关心。

    “曹正淳,摆驾慈宁宫。”

    周辰站起了身。

    这几天,周辰每天都会抽时间去慈宁宫一趟。

    不过,每次都是被太后派人以各种理由挡了回来,见不到太后。

    周辰知道,太后还没从蜀王的事情当中回复过来,不想见他。

    但身为儿臣,太后这段时间身体不适,周辰不得不每天去慈宁宫一趟。

    ……

    慈宁宫。

    周辰这次没有受到太后派人阻挡,直接走进了慈宁宫。

    “见过陛下。”

    慈宁宫的宫女太监见到周辰这位皇帝到来,纷纷跪下行礼。

    周辰进入内殿,看到太后正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敲着木鱼,手里拨动着佛珠。

    “儿臣见过母后。”

    周辰上前一步,对着太后见了一礼。

    木鱼声停止。

    太后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周辰;“陛下来了。”

    这是自蜀王死后,周辰第一次见太后,也是太后第一次开口。

    “儿臣听闻母后身体不适,来看望一下母后。”

    “母后什么时候开始信佛了?”

    “母后身体不适,可要多注意休息。”

    周辰关心的说道。

    “哀家没事,让陛下担心了。”

    “陛下不用总是挂念哀家,陛下要把心事多放在国事上,勤政爱民,做一个有道明君,这样才能对得起大周的列祖列宗。”

    太后放下了手中的佛珠就要起身。

    周辰见状,立马上前扶着太后站了起来。

    “母后说的是,朕会做一个有道明君的。”

    “不过,对于朕来说,母后和国事一样重要。”

    周辰扶着太后坐了下来。

    “哀家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怎么能和国事比。”

    太后坐下来后,也让人为周辰搬来了一个蹲椅。

    然后,周辰坐下来后,就问询起了太后的身体情况。

    ……

    半个时辰后。

    周辰离开了慈宁宫,返回了养心殿。

    周辰坐在龙椅上,心里叹了口气。

    虽然见到了太后,也和太后聊了半个时辰,可周辰还是感觉到了太后和之前有了一丝变化。

    看来蜀王周治的死对太后的影响不小。

    周辰本来还打算向太后旁敲侧击一下张国舅说的那件事,可最后周辰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因为蜀王周治的死,太后和他之间已经和之前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要是周辰再旁敲侧击的揭开这件事,只会让他们彼此之间更加怪异。

    这不是周辰想要的。

    再说,张国舅交代的那些真的重要吗?

    就算弄清楚了又能如何?

    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他周辰不管是不是太后所出,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周辰现在就坐在九五之尊的龙椅之上,是大周天下的皇帝。

    这就足够了。

    周辰抬眼看了一眼旁边的曹正淳;“曹正淳,传旨给靠山王,让靠山王安排好南疆的防御,尽快的回洛阳一趟。”

    周辰要在年关前解决了北疆和西凉的问题。

    周辰可没有时间,翁水煮青蛙的去慢慢的煮镇北侯和西凉侯这两只青蛙。

    有贾诩这位毒士谋划,解决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应该不会太难。

    难得是如何能稳得住镇北军和西凉军这两边的几十万大军。

    为了多加一道保险。

    所以,周辰要把靠山王召回来。

    靠山王毕竟是三朝元老,和太师闻仲一样,都是大周的两大擎天之柱。

    尤其是在军中有着不俗的威望和影响力。

    到时候,派靠山王这位三朝元老去北疆和西凉,应该能很轻松的瓦解掉镇北军和西凉军。

    解决掉镇北军和西凉军两军的问题。

    曹正淳闻言,立即躬身道;“是,陛下。”

    周辰再没有多说什么,批阅了几张奏折就到了用膳的时间,

    宫女们早就在殿外等候,手上端着御厨门精心准备的膳食,只等皇帝点头就依次送进来。

    周辰用完膳,天色差不多已经黑了。

    如果是按着以前,还有很多奏折需要周辰继续批阅。

    但是这几天,朝堂已经步入了正轨,有房玄龄,杜如晦,荀彧,刘晔这几位人杰在,周辰把一些不要紧的奏折都丢给了这四人去处理。

    所以,周辰这几天不用再勤政到深夜。

    周辰起身走入了内殿,准备休息。

    可是看着空荡荡的内殿,周辰心里突然的冒出了一个念头,自己身为皇帝,不能一直就这样做一个和尚吧!

    是不是也该纳几个妃子了?

章节目录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幕六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84章 是不是也该纳几个妃子了?-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类似的书,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笔趣阁并收藏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