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情报证实过没有?”

    陆九回答:“证实过了。而且获得了准确数字,刘备带领南下的这支军队不到八百人马。身边副将还是关羽和张飞,多了个叫孙乾的北海国文士。”

    “孙乾?”

    刘存似乎在哪听说过这个名字。

    国渊解释道:“就是主公接任青州刺史之前。获得黄琬大人临时聘用为从事、陪同巡查四方的孙乾,字公佑,二十六岁,曾在琅琊书院旁听数月,喜欢听郑师主讲的经义课程,属下来到主公身边之前他就离开了书院,只是不知他为何与刘备在一起。”

    刘存想起了见过一面的孙乾,当下对孙乾这样的小人物也不在意,点点头询问众心腹:“诸位。刘备以平叛之功被刘虞大人举荐为范阳县令,至今不到三个月,他为何扔下当了三个月不到的范阳县令领兵南下冀州?目前驻扎在上谷郡的公孙瓒将军知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众人随即陷入紧张的思考之中,陆九因为没弄到更详细的情报而暗暗自责。

    半年前,刘存狠狠敲打了陆九,严厉地指出“珠山营”存在的诸多弊病,责成陆九在两个月内整顿内部严肃军纪,并派出监察官进入“珠山营”协助陆九,羞愧难当的陆九痛下狠手整肃纪律松懈的“珠山营”。经过半年的大力整顿和弥补,“珠山营”才获得监察衙门的认可,否则连都尉陆九在内的两千五百弟兄恐怕都得转行了。

    国渊首先提出看法:“大家应该能从刘虞大人和公孙瓒的权力争斗中,看到其中玄机。刘虞大人利用一切机会削弱公孙瓒的实力,而拉拢刘备则是最容易办到的。”

    “当然,也不排除刘备主动向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刘虞大人靠拢。半年来的情报显示这样一个事实:刘备表面上对刘虞大人感恩戴德,私下里却与同窗师兄公孙瓒将军走得更近。”

    “虽然我对刘备此人不是很了解。但一个在激烈争斗的两派之间摇摆不定的人,最后通常是得不到任何一派的信任。”

    “子尼所言。一针见血!”

    治中赵溶赞成国渊的看法,并进一步论证:“去年四月,也就是主公晋州牧并加封镇东将军之后没几天,幽州牧刘虞大人因安抚乌桓有功,被授予太尉之职,加封为襄贲侯。去年冬,董卓为笼络宗室收买人心,又迁刘虞为大司马,同时封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加封蓟侯。”

    “这两次封赏,都没有提及在平息张举、张纯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备,由此不难猜测:刘虞大人和公孙瓒将军给朝廷的奏报中,都没提及刘备的功劳,或者将刘备与诸多立功将士列在一起,否则朝廷不会看不到刘备的功绩。”

    “是啊!主公助刘备带走三千五百精兵,一路从冀州打到幽州,别人是越打越强大,刘备竟然只剩八百骑,诸位不觉得奇怪吗?难道刘虞大人和公孙瓒将军没看到刘备的功绩?都不顾及刘备的感受?”

    太史慈没说破,但连续的疑问已经让大家明白这样一个可能:刘虞和公孙瓒都不信任刘备,刘备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情至此,已经不需要继续探究下去,刘存当即向陆九和鲁佩下达命令:进一步探查会盟酸枣的各路诸侯的实力,查清支持各路诸侯的各大商家身后靠山,了解会盟各军的粮草、马匹、军械和主要将校的简历!

    会议结束,刘存叫住陆九低声询问:“查清了没有,常山赵子龙是否真的在公孙瓒麾下?”

    陆九无奈地点点头:“经过反复核实,赵子龙就在公孙瓒的亲卫营中担任队率,为此属下亲自前往常山,通过幽州刺史府计呈范雍先生引见,见到了赵子龙的胞兄赵峻,转达了主公的爱才之心和求贤之意。”

    “赵峻惊讶异常,对主公非常敬重,但尚在犹豫之中,说是要与胞弟赵云商量之后才能决定,属下担心太过急切会适得其反,因此不敢强求,约定下次见面再次详谈。”

    “属下看得出来,赵峻心动了,确实非常向往我青州官场的政治清明和民众的安居乐业。”

    刘存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很好,可以通过书信往来继续与赵峻保持联系,尽可能说服他投入我青州,同时密切关注赵子龙的动向,必要时由我出面亲自招揽。”

    “常山赵子龙有勇有谋,赤胆忠心,是位百年难遇的虎将,若为我所用,将来的成就也许不在太史贤弟之下,甚至更高。”

    陆九微微吃惊,没想到主公给予年纪轻轻的常山赵子龙这么高的评价,立刻明白接下来自己的努力方向了。

    **********

    ps:祝大家新春大吉,万事如意,羊年顺顺利利,幸福安康!最后求订阅、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全赞!谢谢您!(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窃国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巨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窃钩者诛,窃侯者国,窃国贼,笔趣阁并收藏窃国贼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