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离去后,杨坚知道了这事,把这李圆通叫来,没说什么,只是让人上了酒菜,慰劳了一番。
这事过后,李圆通从此就被视为亲信,且杨老板说了,以后可以委以大任。
后来果然在杨坚当了丞相后,赐封他怀昌(今陕西西乡县西北)男爵,不久又当上了帅都督,即杨府各路兵马的统领,进爵新安郡(今河南新安县城关镇)子爵,成为心腹之将。
这里说的应该是一个发生在封建社会的,从奴隶到将军的真实故事。
不过,这李圆通确实是称职的近卫将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还有就是反应敏捷,他的长处就是把他当武夫使。
由于他参予挫败了宇文诸王的多次暗杀,杨坚后来十分感激,发展到最后,还让他参予处理政治事务,他因此而成功转型,直到隋炀帝时,还做过一段兵部尚书。
当然,要说到在此之前的暗杀,应该与雍州(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牧,即雍州省的省长,毕刺王宇文贤有关。
他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子,五王的侄子。
这雍州省,就是首都长安周边地区,因此而拱卫京城,而宇文贤这个省长,还兼任雍州军区司令,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军区司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宇文贤是大象初年,被周天元任命为进位上柱国、雍州牧和太师的。这个任命本身,应该建立在他和周天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
并且他做为宇文毓的长子,而宇文毓又是北周太祖宇文泰庶出(即不是正配夫人所生)的长子,可谓是北周皇室血脉的正宗。说他担心宇文家族的皇帝位,受到来自于杨氏一族的威胁,是可信的。
他与五王密谋除掉杨坚,事情败露,杨坚杀了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而将五王参预密谋的事,暂时掩盖了下来,没有追究问罪。
这个情况的可信,在于其它事实的映证,比如说,他在其他四王来京之前,就抓了陈王宇文纯,但是没有走漏风声,否则这四王是不会到京城来的。
还有就是,杨坚有次序地,象是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地杀这五王。
六月份,因宇文招搞暗杀不成功,杨坚杀了宇文招、宇文盛及其子女。
十月份,杨坚杀了宇文纯。
直到十二月份,最后杀了宇文达、宇文逌及其子女。
杨坚这样做,肯定不可能一次性地宣布这五王造反。
秘而不宣,并不是为了给宇文家留面子,而是一下子宣布,负面影响太大。
还有就是,政权基础刚建立,下基脚的石料灰浆还没有变硬,集中杀,显得过多,也不好。
再说,他杨坚最擅长的,就是看人,这宇文家,除了那个宇文纯,费了点事,其他几个的本事,他最清楚,翻不了浪的。
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是一个个地来,而不是一下子就玩死了,那样的话,叫没戏。
以下的事,有点血腥,还是简略点说。
公元581年农历二月,已经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大隋帝国三十八年历史的基业,但却为后来伟大的唐朝289年辉煌历史,免费搭好了舞台的杨坚,听从内史监,即内史省的长官虞庆则的建议,把宇文家的皇族,全部灭绝,一个不留。
内史省是隋中央军国大政决策机构,职能为拟制章奏,出纳诏令。大凡皇帝所欲发布的国政诏策,均由内史省草拟。内史省机构最初置内史监、内史令各一人共同主政。隋朝避讳“中”,可能因为杨坚父叫杨忠,而把中书省改为内史省。
当时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颍,是朝中第一号人物,而这位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的虞庆则,则是第二号人物。他曾是越王宇文盛的部将,且是得到过高颍的赏识而举荐的。
虞庆则这人,本为一能打的武将,文武双全,本姓鱼,祖上为匈奴铁弗部赫连氏,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
这人也是能带两鞬,左右骑射,箭不虚发,且能身披重铠上阵。不过,他能达到如此显赫的地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颍。
在隋朝开国后,高颍及其一班人,从丞相府开府,到新政权成立的数月间,取代刘昉、郑译等御正系统和内史系统出身的人,形成了为开皇初年权倾朝野的官僚政治集团,其中是以高颍为核心的。
虽然虞庆则取代郑译成为内史监的具体详情不清,但他能够迅速攀升成为大隋帝国政权的二号人物,是因为高颍的提拔无疑。
当初高颎讨平南下的稽胡袭扰和,和越王宇文盛商议,要找一具备“文武干略”的人,来住防石州,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因为该地区地势险要,又是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且为抵挡稽胡为乱的边区要冲。
选中虞庆则,这是其首次得到高颎的赏识和推荐。
而他在任上,干得很出色。
因其其恩威并施,稽胡不敢犯,境内因而安宁。
并且还弄得稽胡倾慕其豪侠仁义,来归降者有八千余户之多。
高颎成为大司马,统辖三省政府机构,虞庆则是因为有本事而得到这样快速的提升。
因此,这人不是奸臣,他出这个灭绝宇文家皇族的建议,本来杨坚也是要做的,大人物李德林还因为对此持反对态度,让杨坚变了脸,斥责其为书生之见,没有资格参予此事的讨论。
杨坚将将宇文氏子孙依次诛杀,等于灭种:
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儿子,除了宋公宇文震、谯王宇文俭、冀公宇文通早先死了,卫王宇文直早先因犯罪被杀之外,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皆被隋文帝所杀,且一并杀了他们的儿子,一个不留,宇文泰的子孙因此几乎绝种。
北周闵帝的儿子宇文康早先死了,他的儿子宇文湜也被杀了。闵帝的子孙已杀尽。
北周明帝子毕王宇文贤、酆王宇文贞皆被杀。
并杀宇文贤之子宇文宏文、宇文恭道、宇文树娘等;还有宇文贞之子宇文德文等。于是明帝子孙亦尽。
北周武帝子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皆被杀。
并杀宇文赞之子宇文道德、宇文道智、宇文道义等;宇文贽之子宇文忠诚、宇文靖智、宇文靖仁等。而其他未被提及的,本无子。于是,武帝子孙也被杀尽。
北周宣帝之子周静帝,后为杨坚所害,其子邺王宇文衍、郢王宇文术虽然仅为幼儿,也难逃被杀命运。北周宣帝之子,被杀光。
皇族宗室中:宇文胄以起兵应尉迟迥被杀。
还有又宇文洽、宇文椿及子宇文道宗、宇文本仁、宇文邻武及其子宇文礼献等;宇文众及子宇文仲和、宇文熟伦等,皆被杀。
惟宇文洛因为幼年,得封介国公,为隋朝的宾客,但不久,也被杀。于是,宇文家皇室之宗族,被灭绝。
宇文家的诗人宇文招有文集十卷,公开出版发行。至今好象只有一首诗留传下来: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
水冻首蒲未生节,天寒榆芙不成钱。
其诗确悲凉慷慨之气,可见并不是好战之人,只可怜生于那个铁血时代,毛笔是做不了匕首和刀枪。
北周宣帝,周天元虽然荒淫且荒唐,但也有两句打油诗,到是意真情切,准确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自知身命促,
把烛夜行游。
此君的把烛夜游,是为了抓紧时间,及时行乐,世人只见其极坏的一面,殊不知他到是最明白自己处境的一个。
所谓弱肉强食,他这块弱肉,早晚要被杨坚这张强者的大囗吃掉,及时行乐,你可以说他是用不正确的方式,逃避甚至破坏现实,为的是避免那个可怕的未来的出现,但对于他来说,正确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拉票
企图阻挡杨坚走向皇帝宝座的内外反对势力,已被基本清除,所谓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何为潮流?
简单来说,就是民意所向。
不过,古时候的人们,真正的劳苦大众,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一方面,他们是被压迫阶级,不会被当作选举人;另一方面,那时候还没有想出现在有的,比如民意调查等方式,所以他们是沉默无声的广大一群,但是,这并不能说民意是不存在的,农民起义会时不时风起云涌般地出现,就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而对于搞政治的人,最需要掌握的关键是,这个民意是什么,和如何知道,其实是同等重要的。
比如这周天元,上台才弄了一年多一点,其荒淫已到了这么无耻的地步,搞选举的话,不投他的票到是小事,人民群众的唾沫,不把他淹死才怪。
问题是,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选举投票,听都没听说过,皇帝的江山,都是打下来的,就象康熙皇帝,当了六十年的天之娇子,一点都不累,还要想再活五百年,比起始皇帝赢政来说,到是少了许多,不过还是不能实现的。
因为那样,违反新陈代谢基本原理,也违反达尔文进化论。
试想一个五百岁的老头,也不是没有,就象传说中的彭祖,除了在山中继续养老,还能干什么?
更不用说,象那赢政,想让这皇帝位置,比泰山还稳,要搞个千秋万代,把这个皇帝这个天下第一肥缺,永远占着,除非世人停止生育,要不然地球上,都让人类给予站满了,所以应该是天道不容,具体表现就是:人民群众不答应。
所以,改朝换代,常见,也不常见,象始皇帝只传到了秦二世,不用年纪太大,就可以看见,后来的本朝,隋朝,也只有38年,也可以看见,而这周天元,只当了一年多的皇帝,就消受不起这皇帝要享的福,比现在通行的国家领导人四年任期,要短得多,也不太符合规律。
符合历史规律的事要做,但是,难的往往是,这规律师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搞政治的人,一辈子都要在看人脸色,那其实就是在找这规律。
规律有大有小,大的就是我们说的历史规律,小的,比如个人所处圈子中,往往也有规律。
这事过后,李圆通从此就被视为亲信,且杨老板说了,以后可以委以大任。
后来果然在杨坚当了丞相后,赐封他怀昌(今陕西西乡县西北)男爵,不久又当上了帅都督,即杨府各路兵马的统领,进爵新安郡(今河南新安县城关镇)子爵,成为心腹之将。
这里说的应该是一个发生在封建社会的,从奴隶到将军的真实故事。
不过,这李圆通确实是称职的近卫将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还有就是反应敏捷,他的长处就是把他当武夫使。
由于他参予挫败了宇文诸王的多次暗杀,杨坚后来十分感激,发展到最后,还让他参予处理政治事务,他因此而成功转型,直到隋炀帝时,还做过一段兵部尚书。
当然,要说到在此之前的暗杀,应该与雍州(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牧,即雍州省的省长,毕刺王宇文贤有关。
他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子,五王的侄子。
这雍州省,就是首都长安周边地区,因此而拱卫京城,而宇文贤这个省长,还兼任雍州军区司令,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军区司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宇文贤是大象初年,被周天元任命为进位上柱国、雍州牧和太师的。这个任命本身,应该建立在他和周天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
并且他做为宇文毓的长子,而宇文毓又是北周太祖宇文泰庶出(即不是正配夫人所生)的长子,可谓是北周皇室血脉的正宗。说他担心宇文家族的皇帝位,受到来自于杨氏一族的威胁,是可信的。
他与五王密谋除掉杨坚,事情败露,杨坚杀了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而将五王参预密谋的事,暂时掩盖了下来,没有追究问罪。
这个情况的可信,在于其它事实的映证,比如说,他在其他四王来京之前,就抓了陈王宇文纯,但是没有走漏风声,否则这四王是不会到京城来的。
还有就是,杨坚有次序地,象是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地杀这五王。
六月份,因宇文招搞暗杀不成功,杨坚杀了宇文招、宇文盛及其子女。
十月份,杨坚杀了宇文纯。
直到十二月份,最后杀了宇文达、宇文逌及其子女。
杨坚这样做,肯定不可能一次性地宣布这五王造反。
秘而不宣,并不是为了给宇文家留面子,而是一下子宣布,负面影响太大。
还有就是,政权基础刚建立,下基脚的石料灰浆还没有变硬,集中杀,显得过多,也不好。
再说,他杨坚最擅长的,就是看人,这宇文家,除了那个宇文纯,费了点事,其他几个的本事,他最清楚,翻不了浪的。
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是一个个地来,而不是一下子就玩死了,那样的话,叫没戏。
以下的事,有点血腥,还是简略点说。
公元581年农历二月,已经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大隋帝国三十八年历史的基业,但却为后来伟大的唐朝289年辉煌历史,免费搭好了舞台的杨坚,听从内史监,即内史省的长官虞庆则的建议,把宇文家的皇族,全部灭绝,一个不留。
内史省是隋中央军国大政决策机构,职能为拟制章奏,出纳诏令。大凡皇帝所欲发布的国政诏策,均由内史省草拟。内史省机构最初置内史监、内史令各一人共同主政。隋朝避讳“中”,可能因为杨坚父叫杨忠,而把中书省改为内史省。
当时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颍,是朝中第一号人物,而这位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的虞庆则,则是第二号人物。他曾是越王宇文盛的部将,且是得到过高颍的赏识而举荐的。
虞庆则这人,本为一能打的武将,文武双全,本姓鱼,祖上为匈奴铁弗部赫连氏,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
这人也是能带两鞬,左右骑射,箭不虚发,且能身披重铠上阵。不过,他能达到如此显赫的地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颍。
在隋朝开国后,高颍及其一班人,从丞相府开府,到新政权成立的数月间,取代刘昉、郑译等御正系统和内史系统出身的人,形成了为开皇初年权倾朝野的官僚政治集团,其中是以高颍为核心的。
虽然虞庆则取代郑译成为内史监的具体详情不清,但他能够迅速攀升成为大隋帝国政权的二号人物,是因为高颍的提拔无疑。
当初高颎讨平南下的稽胡袭扰和,和越王宇文盛商议,要找一具备“文武干略”的人,来住防石州,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因为该地区地势险要,又是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且为抵挡稽胡为乱的边区要冲。
选中虞庆则,这是其首次得到高颎的赏识和推荐。
而他在任上,干得很出色。
因其其恩威并施,稽胡不敢犯,境内因而安宁。
并且还弄得稽胡倾慕其豪侠仁义,来归降者有八千余户之多。
高颎成为大司马,统辖三省政府机构,虞庆则是因为有本事而得到这样快速的提升。
因此,这人不是奸臣,他出这个灭绝宇文家皇族的建议,本来杨坚也是要做的,大人物李德林还因为对此持反对态度,让杨坚变了脸,斥责其为书生之见,没有资格参予此事的讨论。
杨坚将将宇文氏子孙依次诛杀,等于灭种:
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儿子,除了宋公宇文震、谯王宇文俭、冀公宇文通早先死了,卫王宇文直早先因犯罪被杀之外,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皆被隋文帝所杀,且一并杀了他们的儿子,一个不留,宇文泰的子孙因此几乎绝种。
北周闵帝的儿子宇文康早先死了,他的儿子宇文湜也被杀了。闵帝的子孙已杀尽。
北周明帝子毕王宇文贤、酆王宇文贞皆被杀。
并杀宇文贤之子宇文宏文、宇文恭道、宇文树娘等;还有宇文贞之子宇文德文等。于是明帝子孙亦尽。
北周武帝子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皆被杀。
并杀宇文赞之子宇文道德、宇文道智、宇文道义等;宇文贽之子宇文忠诚、宇文靖智、宇文靖仁等。而其他未被提及的,本无子。于是,武帝子孙也被杀尽。
北周宣帝之子周静帝,后为杨坚所害,其子邺王宇文衍、郢王宇文术虽然仅为幼儿,也难逃被杀命运。北周宣帝之子,被杀光。
皇族宗室中:宇文胄以起兵应尉迟迥被杀。
还有又宇文洽、宇文椿及子宇文道宗、宇文本仁、宇文邻武及其子宇文礼献等;宇文众及子宇文仲和、宇文熟伦等,皆被杀。
惟宇文洛因为幼年,得封介国公,为隋朝的宾客,但不久,也被杀。于是,宇文家皇室之宗族,被灭绝。
宇文家的诗人宇文招有文集十卷,公开出版发行。至今好象只有一首诗留传下来: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
水冻首蒲未生节,天寒榆芙不成钱。
其诗确悲凉慷慨之气,可见并不是好战之人,只可怜生于那个铁血时代,毛笔是做不了匕首和刀枪。
北周宣帝,周天元虽然荒淫且荒唐,但也有两句打油诗,到是意真情切,准确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自知身命促,
把烛夜行游。
此君的把烛夜游,是为了抓紧时间,及时行乐,世人只见其极坏的一面,殊不知他到是最明白自己处境的一个。
所谓弱肉强食,他这块弱肉,早晚要被杨坚这张强者的大囗吃掉,及时行乐,你可以说他是用不正确的方式,逃避甚至破坏现实,为的是避免那个可怕的未来的出现,但对于他来说,正确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拉票
企图阻挡杨坚走向皇帝宝座的内外反对势力,已被基本清除,所谓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何为潮流?
简单来说,就是民意所向。
不过,古时候的人们,真正的劳苦大众,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一方面,他们是被压迫阶级,不会被当作选举人;另一方面,那时候还没有想出现在有的,比如民意调查等方式,所以他们是沉默无声的广大一群,但是,这并不能说民意是不存在的,农民起义会时不时风起云涌般地出现,就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而对于搞政治的人,最需要掌握的关键是,这个民意是什么,和如何知道,其实是同等重要的。
比如这周天元,上台才弄了一年多一点,其荒淫已到了这么无耻的地步,搞选举的话,不投他的票到是小事,人民群众的唾沫,不把他淹死才怪。
问题是,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选举投票,听都没听说过,皇帝的江山,都是打下来的,就象康熙皇帝,当了六十年的天之娇子,一点都不累,还要想再活五百年,比起始皇帝赢政来说,到是少了许多,不过还是不能实现的。
因为那样,违反新陈代谢基本原理,也违反达尔文进化论。
试想一个五百岁的老头,也不是没有,就象传说中的彭祖,除了在山中继续养老,还能干什么?
更不用说,象那赢政,想让这皇帝位置,比泰山还稳,要搞个千秋万代,把这个皇帝这个天下第一肥缺,永远占着,除非世人停止生育,要不然地球上,都让人类给予站满了,所以应该是天道不容,具体表现就是:人民群众不答应。
所以,改朝换代,常见,也不常见,象始皇帝只传到了秦二世,不用年纪太大,就可以看见,后来的本朝,隋朝,也只有38年,也可以看见,而这周天元,只当了一年多的皇帝,就消受不起这皇帝要享的福,比现在通行的国家领导人四年任期,要短得多,也不太符合规律。
符合历史规律的事要做,但是,难的往往是,这规律师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搞政治的人,一辈子都要在看人脸色,那其实就是在找这规律。
规律有大有小,大的就是我们说的历史规律,小的,比如个人所处圈子中,往往也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