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街
“什么时候的事情。刚刚吗?”。陈锋使劲搜索自己前世记忆数据库中的关于今年日本北海道地震的新闻,还真有一段,不过看前世的发生地震的日期是今年的9月26日,此后在9月29日,10月份又发生了多起地震,
“是的,就是刚才,就在日本小犬首相结束电视讲话后不久。”陈可盈连忙回答。
陈锋有些疑惑的又问道:“你知不知道此前上个月26日和29日,北海道也发生了地震?”
“没有啊,我的印象中上个月日本没有地震发生啊。”陈可盈也是有些疑惑的说道,“这些天,我一直都在关注日本那边的事情,若是有地震发生的话,我在日本新闻上应该早就看到了。”
陈锋听得一呆,其实他这些天也一直在关注日本的新闻,却是在日本网站上没有看到过最近日本发生地震的新闻,他有些不死心的连忙重新在网上搜索,结果显示,上个月日本果然没有发生地震。难道因为自己折纸蝴蝶的缘故,现在连这次日本北海道地震发生的时间也改变了不成?陈锋心中震惊不已。
“哦,知道了。”陈锋随口问道。“你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吗?”。
“是的,老板,这次日本北海道的地震看起来挺严重的,你看要不要让我代为向日本表示慰问。”
陈锋一听,原来陈可盈打的是这种注意,便不由笑道:“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他们对地震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又不是上次的阪神大地震,我看还是算了。我可不是政治家。”
陈锋这番话当然是由心而发,日本人对地震尤其是规模不怎么大的地震实在司空见惯的很,慰问不慰问的实在是没什么相干。若是一定要去慰问,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巴结他们日本人的嫌疑了。
日本是地震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造成14万人死亡,近30万座建筑化为瓦砾和灰烬。而最近一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是1995年发生的里氏3级阪神大地震,有5000多人丧生,10万多座建筑物倒塌。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充满了对大陆渴望,这也是当年日本侵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日本的地质环境很不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以前的首都--京都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毁灭性地震34次。日本人用薄纸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目的正是为防震。日本岛是一个倒锥体,也就是说它的底部土壤剥蚀严重,以致出现了上面大下面小的可怕情形,很可能有一天会突然下沉。日本人写过一本书,前两年拍成了电影,叫《日本沉没》,反响很大,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忧虑了。日本也是多海啸的国家,由于处于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引起的海啸发生的频率极高,在日本沿岸有许多高坝,它们远远高于坝内的城市,人们对于这些堤坝还能坚持多久。能抵御多大的冲击,心里完全没有底。…,
不过,这些年,日本地震频发,日本人对待地震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的镇定和平静了。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面对地震的时候,日本大多数老百姓一点都不怕。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电视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他们这种表现自然是跟日本政府普及防灾意识,地震演习频繁分不开的。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很多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在地震防御措施上,日本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
“若是不慰问的话,有些不好吧。毕竟这两天你跟他们日本闹得挺热闹的,而且他们的首相刚刚还在全国电视讲话中邀请你去他们日本做客呢。”陈可盈有些迟疑的说道。
“你放心,日本人不会因为一次地震,我没向他们表示慰问就对我有意见的。”陈锋很有把握的说道,“再说,若是他们每次地震都要去慰问,那岂不是太麻烦了。日本可是个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国家。”
“好吧,既然你坚持,那就算了。”陈可盈很识趣的岔开话题,“还有就是,日本首相现在已经正式对你发出了邀请,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日本?”
“等到那九名副会长被释放后再去吧,这件事你关注一下,他们什么时候被发出来,你及早通知我,我们马上就去。”
“好的,我一定注意。其他的也没什么事了,有事的话,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好,我就先这么说。”
陈锋挂了电话后,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半了,只好有些无奈的对卡琳娜说道:“你先睡吧。我跟大哥已经约好了,今晚去庙街,离约定的时间已经推迟一个半小时了,得快点过去才行。”
卡琳娜虽然非常珍惜跟陈锋相距的短暂时间,但也不好打扰陈锋和杨天明的相聚,只好有些不情愿的点点头:“那好吧,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回来。”
“好的,我尽量早点回来。要不要给你带夜宵回来?”陈锋站起身问道。
“算了,吃夜宵会胖的。你早点回来就好,我要搂着你一起睡的。”卡琳娜略带哀怨的看了陈锋一眼。她知道,这两天陈锋就要回内地了,心里面自然非常的不舍和珍惜。
“好了,宝贝。我尽量早回。”陈锋只好再次保证,他当然也猜出卡琳娜非常珍惜跟自己这段短暂的相处时光,并又补充道,“这两天你也尽快将公司里面要你在场处理的事情给处理一下,干脆跟我一起回秀州去好了。”
卡琳娜听得一愣后,连忙摇头道:“我现在可不敢跟你回去,而且最近公司还有很多要事要处理一两天内是无法完成的。等过阵子后,我会亲自去秀州向红叶赔罪的。”
陈锋一听她这么说,心中只能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现在真的非常希望两女能正式和好,再做姐妹,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他自然巴不得家里的两个老婆能相处融洽,从而让自己真正的享受齐人之福。
“那好吧,这件事你自己决定吧。最快明天,我就回内地的。”
“你……你不能再多留两天吗?等到国庆长假结束?”卡琳娜很是不舍的说道。
陈锋无奈道:“干爷爷让我尽快回内地,而且长假也就剩两天了,要是真要在这里呆满的话,我怕红叶心里面会有意见。”
“那好吧,你说的对,我不能太自私了。”卡琳娜故作平静的说道。心里面当然还是非常不舍跟陈锋相处的美好时光的。毕竟想这次长假这般呆在一起过二人世界的机会,她知道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难得的,将来未必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陈锋见她懂事心里面很是欣慰,朝着点了点头道:“那我就先走了。”
“快去快回。”
在卡琳娜的嘱咐声中陈锋出了房门,拿出手机给杨天明打去了电话。…,
“小锋,怎么现在才给我打电话啊?我都差点快睡着了。”杨天明略带不满的说道。此前,两人本来已经约好了七点钟见面的,但陈锋却是临时通知他要关注日本全国歌迷集会,推辞了。而且这一推就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自然有些不满。
“好了,大哥,我现在已经出来了,你也快点出来吧,我们在庙街那边碰面,到时再给你电话。”陈锋很随意的说道。
“好好好,我马上就出去。这次肯定要好好的宰你一顿。”杨天明高兴的说道。
“随便你宰。”陈锋无所谓的笑道。这倒是实话,庙街那边的大排档的当然是随便他吃,何况他肚子就这么大,能花得了多少钱。
杨天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哼哼道:“这次,我们就在庙街,下次我肯定挑个好的地方,好好的宰你一顿才行。”
“随便你了,只要你高兴。”陈锋再次无所谓的说道。这当然也是大实话,就他现在的身价,天天请他吃鲍参翅肚也吃得起。
杨天明见陈锋这么说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了,打了哈哈后,说了声“庙街见”后,就挂了电话。
陈锋这次只带了刘辉和罗强两人,然后在车上给自己黏上了胡须又戴上了鸭舌帽,一路直奔庙街而去。
庙街位于九龙的油麻地,香港最有名的露天市场。分南北两段,因中段有一庙宇故名庙街。庙街是香港龙蛇混杂之地,亦是香港早期烟花之地,故游庙街时可留意很多售卖翻版、冒牌及事物的摊档,街旁建筑物下更可见为ji女拉客的人。香港很多电影曾多次以庙街为题材及在此取景拍成电影。庙街区共有四座庙宇,全都集中在众坊街附近。
庙街的夜市为香港别有特色之处,每天下午四时后街侧开始摆满摊档,五光十色,人潮不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地摊货。从傍晚6点到深夜12点是最热闹的。
南京街与文明里之间长约600米的道路两旁,都是露天小店。当地的购物客、旅客非常拥挤。以前由于很多摊子售卖男士服装,故有“男人街”之称,总数350家的店铺之中,有150多家是专卖男士服装用品的店。有牛仔裤、t恤衫,还有领带、内裤等等。从南京街到天后庙一带,都是卖西服、太阳镜、皮带、皮鞋、打火机的,非常便宜。但如今“男人街”已“名不符其实”,改变了过去以男性顾客为主的“男人街”经营方向,而面向以玩赏游乐为目的的海内外游客和本地平民百姓,售卖品种异常丰富、货品极富特色、且价格比较低廉的小商品,许多访港游客都喜欢到庙街游玩,“淘”上几件奇趣的小玩意儿,作为旅游纪念品或送礼手信。
或者是沾染了名字的习性,女人街即使简陋却也整洁干净,而男人街则多了些随意、邋遢、嘈杂。每到黄昏,天后庙附近摆满占卜算命的摊档,各方江湖术士,打着各自的旗号,向看相问卜者讲解掌相命理。一边是高楼大厦林立,一边是算命的摊档前虔诚排队者众多,在繁华的现代都市里,庙街为市井和民俗保留了一块栖身之地,因此,庙街也常常出现在描写江湖打斗的“古惑仔 ”系列港产影片中。庙街的知名度一半是被香港电影炒热的,像《食神》《庙街故事》《庙街皇后》《庙街十二少》《庙街妈兄弟》等电影,都是以此地为背景。…,
许多没到过香港的人,早已知道香港有条庙街;一些年轻的人到了香港,总会随口问起:庙街在哪儿?自上个世纪80年代港产片风靡大江南北时,庙街的名字就逐渐为影迷所熟悉,颇有些名声在外的味道,甚至不少老外也慕名而至。
在影片里,庙街总会与黑社会老大和青楼女子扯在一起,而现实中的庙街,却是摊贩和游客们的快乐世界。夕阳西下之际,摊主们不知从哪里一个个冒出来,不慌不忙,几根铁管抓在手中,七拼八凑地很快搭起一个小摊位,木板一铺,再从附近的居民楼抱出几个纸箱,转眼间一批极富特色的小玩意就摆在你眼前。夜色愈浓,庙街愈发热闹,游客们摩肩接踵而至,摊主们也愈发来了精神,音乐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庙街很杂,出入要小心。”至今,这几点依然是在旅游书籍上对游客的忠告,甚至是香港的本地人,也大都认同这个说法。
庙街杂,一定是杂的。而对于危险的想象,却未必成立。长年生活在庙街的人会告诉你:“黑社会?打架?以前有,现在同样也有。但是……盗亦有道,黑社会有他们的黑社会,我们白社会有我们的白社会,互相井水不犯河水。同在这条街上,揾食而已。”
庙街,名副其实地有一座庙———天后庙。据说,这庙还颇有来头,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这座庙坐落于油麻地的榕树头,把一条庙街生生地一分为二。靠着庙的南墙,比较寂静,一溜儿都是看相、算命的摊子。摊主们一个个摆出一副半仙的模样,还真有人坐下来问前程,也有青年男女来问姻缘。倘若来得早,你不妨向东边走走,那儿有一帮粤曲迷,又弹又唱,为你奉上一首首原汁原味的粤曲。要照相留念,对不起,马上有专人过来收费,“艺术家”也要吃饭嘛。
陈锋和杨天明就约定在天后庙前的榕树下见面,陈锋带着刘辉和罗强来到榕树下,等没多久,就见杨天明也带着两个保镖走过来了。
“好了,既然你庙街没有来过,今天就趁空好好的逛一逛,然后在带你到街底吃大排档。”杨天明摆出一副导游的架势说道。
“好,你拿主意吧。”陈锋从善如流的回应。
“呵呵,你说过了这次由你买单的,待会儿买东西的时候,记得付钱。”杨天明笑呵呵的说道。
“行,吃喝玩乐一条龙都有买单。”陈锋很是豪爽的回应。
杨天明见陈锋如此爽快,却是感觉有些过意不去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义兄弟有钱,当然不会为他省这点小钱。
“走吧,让你体验一下真正的香港市井生活。”杨天明招呼了陈锋一声,便开始带领陈锋逛起庙街来。
入夜的庙街,是一个嘈杂不堪的大夜市,货品异常丰富。从闹钟到音乐盒,从紫砂壶到收音机,从花哨的t恤衫到“吓人”的内衣,从“破烂”的牛仔裤到时髦的洋服,奇奇怪怪的打火机,真人般大小的明星招贴画,真是无奇不有。价钱都不贵,有些人可能根本看不上眼,但有些人或许能在这里找到心头所好。至于那些老外,不少人都睁大眼,一副惊奇的模样,显然让这些香港人蒙住了。
在电影里似乎随处可见的童党并未出现在庙街街头。三两成群的年轻人出入庙街,买点便宜的小东西,或者找街头的塔罗牌占卜师问问爱情。这些香港90后过分精致的脸上没有戾气,他们甚至无法融入庙街本身所独有的凶猛生命力———庙街街边的大排档坐着好些赤luo上身、肩膀上或有文身的阿叔阿伯,或者染着枯黄头发画着青黑眼线、涂着劣质红唇的老阿姨,在他们的映衬下,今日的“庙街少年”苍白瘦弱,如糙墙下的弱草。…,
香港回归之后,很多尼泊尔人开的店铺逐渐出现在庙街。街道上也多了很多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出没。现在,他们算是庙街新势力。
这些人多数来自前驻港英军中雇佣军的一支,香港人叫他们倨伽(音译)兵。香港导演陈果当年的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真实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英国人撤退之后并没有把他们带走,但是允许他们和家属变成香港居民。于是,这些人就被英国人“遗弃”在这个城市。他们失去了原来英军身份所带来的些微优越感,生活变得局促和彷徨。
但是10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变成了老香港。天生乐天知命的性格让这些外貌看起来多少有点唬人的前倨伽兵过着平淡温饱的日子。他们中的很多尼泊尔人聚集在庙街开始营生,经济状况好的在街边有了店铺,经济状况不好的人摆个地摊。他们售卖的依然是来自他们自己国家的异域风情,在波希米亚潮流席卷全球的今天,不难找到一角容身。
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处境相对差一些,他们主要只能打打苦力工。每天下午4点左右,就能看到裹着头巾的大胡子大块头帮摊主开档。他们麻利地支起帐篷,搬出货品,到了子夜,再帮忙收档,喝瓶啤酒,跟着某个女子走上庙街两旁的旧楼,暗黑的楼道深处,于是开始了庙街生活的半夜场。
期间,杨天明也没有跟陈锋客气,看到什么东西稀奇就买什么,领带、手表、打火机,皮带、墨镜……每样都来两份,当然结账的时候,陈锋也理所当然的出两份钱。
如此一直逛到了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一行六个人手里都各自提着大包小包了,杨天明便建议道:“好了,现在我们就去吃大排档‘打冷’。”
其他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大家便向着街底走去。
打冷就是潮州话的打人,打人显然更能满足大家的想象,由于这种潮州式的大排档,当初都开在马路边,吃饱喝足后往往都会发生拳脚相加的激烈情况,所以这种传统的小炒消夜风味,久而久之就被冠上潮州打冷的雅号了。店门口就是材料间和厨房,配菜一样样码好放在那里,进门不用菜单,看菜点完回身就炒出来,橱窗后面多条潮州人称之为鱼饭的煮熟后晾凉的鱼,高高堆起,很多让潮州人很骄傲的卤水鹅,也一只只地,挂得满满。这种小炒是最有香港风情的,香港人地方太小没法做饭,或者晚上累了吃个消夜,常常就会选街边小炒来品尝美味放松神经。它做法跟家里菜一样简单,但是带着特有的锅气,仿佛火焰在锅里腾起的感觉。这种生性很豪爽粗犷的菜,完全不需要装模作样,更谈不上配酒,端起鸡公碗,冰啤酒或者小二就是最好搭档。
老一辈的潮州人,生活辛苦,白天干活奔命夜里才能吃饭,于是潮州打冷应时而生,所以打冷都是下午开门通宵营业的。生活苦自然懂得持家,打冷的菜最善于用别人剩下的下水边角料,加些调味变成新的一道美味。例如冷蟹,是头天煮熟的花蟹特意隔夜再拿出来吃,味道却鲜美异常;例如白粥,必须不用米,要用剩饭来熬,配面豉酱蘸半风干的鱼饭,地地道道的打冷风范。点了几道菜,一道烧猪脚,用的是烤乳猪的猪脚,这脚在烧腊店是下脚料,在这盘菜里每一个都细小娇嫩令人垂涎,因为猪脚是烤过的,外面一层皮已经酥脆,吸收了冬菇冬笋蚝油汁的香味,变得香糯入味,加上是乳猪,皮薄没有太多脂肪和肉,吃起来很痛快。一道牡蛎炒鸡蛋,鸡蛋高高蓬起外酥里嫩层层分明,鸡蛋里一粒粒的牡蛎却还新鲜得一咬汁液四溅。…,
一道浸泥,据说是每一家大排档都会有的菜,完完全全大排档精神的缩影。泥是很贱的一种鱼,从头到脚只有一根刺,如果要像大佬那样吃得地道,不要直接夹鱼肉吃,而是应该用两只筷子把鱼身子从中间剖开,把那根刺取出来,然后再吃肉。肉吃起来和鸡肉相仿却比鸡肉香甜,或许人在江湖漂就应该吃泥而不是石斑,才来得有气节一些吧。
正宗的大排档,应该是大牌档,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三十家了。于是惆怅,港片中古惑仔们浪荡的街边摊,大佬们打边炉的小店,还有金发大佬黑色t恤牛仔裤,报纸包着开山刀,撒尿牛丸的摊档统统都到哪里去找?其实说这话的香港人是极其考据的,能够得上大排档三个字的,必须是一有大牌,二是做饭吃饭都在露天。理由是:大牌档早于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盛行,只是一些街头熟食摊档,一排排搭建在马路旁,因为政府当年发给这种街边档摊的特别牌照,故名为大“牌”档。1970年以来,香港没有为销售烹调食品的固定摊点颁发新的执照。当一个执照持有者过世以后,只有配偶被允许继承执照。一旦夫妻都死去了,这大排档生意就消亡了。所以香港的大排档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那些味道特别好有人追捧的,自然有好这一口的巨富名人做幕后股东,出钱让老板把大大小小的摊子搬进了体面的酒楼,做菜的还是那些千金不换的老师傅,熟客们源源不断地来光顾,让这生意可以延续下去,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至于传说中那些江湖气概,只有要到路边的食档去体会。杨天明自然不是第一次来庙街,对这里显得很熟络,带着众人找到了一家“明记鸡杂粥”,小小的店铺,矮桌子都支在马路边,旁边是一家卖成人写真和杂志的店铺,楼上是王半仙算命,对面则是一家性商店。这家鸡杂粥很出名,开了47年还依然座无虚席,年轻人光顾的很多。白粥底滑得像掺了猪油的棉花,里面加了鸡肠、鸡肝、鸡腰子等等内脏,就在我们喝一碗粥的工夫,这家店门口分别停下一辆凌志一辆法拉利最新款跑车,让人看着实在有些无语。
要打冷的这家店,身处香港九龙附近三不管地带,潮州人聚集在此,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做着小生意。据说这是发生港片经典场面的极佳场所,这里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陈锋记忆中在庙街上,有一间远近驰名的老店兴记菜馆,少说也有20年的历史。以炭烧煲仔饭为主打,美味让许多知名港星艺人都曾前来光顾。
于是,陈锋便建议大家一起去兴记菜馆。杨天明倒也无所谓,其余四位保镖自然跟没有意见。
兴记菜馆煲仔饭,在油麻地的庙街相隔不远处就有五间店铺,在离店铺不远的厨房可以看到师傅如何料理煲仔饭。厨房前方,是一盆又一盆的炭炉,上头摆放一锅又一锅的煲仔饭。难得品尝的特色是用传统炭炉呈现的煲仔饭,米粒带有炭香味。忙进忙出的师傅,更是不时注意火炉上,盛装在砂锅内米饭和食材的状况,将每个煲不时转方向,使煲内食材都能受热均匀。
这里的生意当然非常的火爆,几人来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位置了,好在不久后,有人结帐走人,空出了一张桌子来,六人赶忙坐下。…,
大排档所以受到欢迎,最主要是因为它的食物新鲜**,镬气十足,被喻为新材实料之作。它采用一般食肆也难得一见的大炉头进行煮食,炉火极猛,所以炒出来的食物都火候十足,让人饱尝口腹之欲。而且大排档供应的海鲜都是活生生地在店内殖养着,可让客人亲自从水中选择和捞起,即场炮制,因此绝对不用担心不够新鲜。
此外,大排档独有的地痞风情,也是别处少见的。坐在这种临时搭建的地摊档,让人格外感到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和三五知己一起畅所欲言,把酒谈欢,兼品尝着各种新鲜美味的食物,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这亦是大排档的最大卖点。
兴记菜馆的招牌菜当然是兴记煲仔饭,它的料理方式,标榜使用泰国旧香米,米饭吃起来不黏牙,而是粒粒分明有着炭香味,有点锅粑的米饭香气。打开煲盖,米饭微微的焦香味,吃进嘴里有股淡淡的米香味。
这里的煲仔饭有50多种选择,从肉片、牛肉、滑鸡、排骨、腊味,到高价位的膏蟹煲仔饭等等都有,价格因此也从港币18元到70元不等,饕客可依照自己的喜好点份煲仔饭来尝尝。
店家特别推荐章鱼鸡粒煲仔饭,恰当好处的搭配让人吃过感觉很是过瘾,陈锋一行六人都各自要了一碗。
吃过了煲仔饭后,杨天明便向店家要了一箱啤酒,四个保镖也被他要求坐下,每人一瓶。本来刘辉和罗强是拒绝的,毕竟现在是在外面,他们等于在值勤。不过,见杨天明坚持,陈锋也相劝,他们倒也没有再矫情,一起入座喝酒,不过,两人喝完一瓶啤酒后就马上不再喝了。
不过,陈锋和杨天明两人,也许是环境使然,却是越喝越过瘾,两人天南地北的聊着,聊得都是一些见闻轶事,彼此都没有谈工作和个人的事情,如此却是非常难得的融洽和爽快。
等到点的十几道菜都差不多吃完后,时间早已经是过了凌晨了,陈锋一个人这时候也差不多喝了七八瓶啤酒,感觉有些头晕,也总算是记起之前卡琳娜让他早去早回的叮嘱了,当下便站起身提议回去,杨天明酒量看起来虽然也不错,但这时候也差不多了,当然没说什么,便也跟着起身。
陈锋直接掏出了两千块港币甩在酒桌上,大声招呼了一声店伙计“结账”,然后就在刘辉和罗强两人的左右护卫下有些摇晃的走人了。这一顿,陈锋估摸着也就一千两三百的样子,拿出两千块钱结账当然是绰绰有余,而且也没有要他们找的意思。
果然不久后,大排档的老板追了过来,大声说道:“几位先生,你们给的太多了,只要一千块就行了。”
“多的不用找了,下次再来光顾。”陈锋很是豪爽的说道。这次陈锋吃得很是爽快,心情也很好,自然不在乎这点小钱。
“不行,不行。你喝醉了,这是多的钱,你快拿回去。”这看起来胖墩墩的四十来岁的中年老板,显然以为陈锋喝醉了,居然多付一倍的钱给他,等到他酒醒后指不定怎么后悔呢,再加上他也不在乎这点钱,连忙将多的一千块钱塞回了陈锋手里。
陈锋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心下对这个老板不免高看一眼,换了其他做生意的老板,遇上这样占便宜的好事,当然是求之不得,还巴不得人家多付几倍的酒钱呢。当下,陈锋也没拒绝,便笑道:“既然你坚持,那行,我就收下了,下次再来光顾你们店。”
“我们非常欢迎,你们几位慢走。”大牌老板很是客气的说道。
陈锋收下钱,朝他摆了摆手后,才转身而走。
。,
“什么时候的事情。刚刚吗?”。陈锋使劲搜索自己前世记忆数据库中的关于今年日本北海道地震的新闻,还真有一段,不过看前世的发生地震的日期是今年的9月26日,此后在9月29日,10月份又发生了多起地震,
“是的,就是刚才,就在日本小犬首相结束电视讲话后不久。”陈可盈连忙回答。
陈锋有些疑惑的又问道:“你知不知道此前上个月26日和29日,北海道也发生了地震?”
“没有啊,我的印象中上个月日本没有地震发生啊。”陈可盈也是有些疑惑的说道,“这些天,我一直都在关注日本那边的事情,若是有地震发生的话,我在日本新闻上应该早就看到了。”
陈锋听得一呆,其实他这些天也一直在关注日本的新闻,却是在日本网站上没有看到过最近日本发生地震的新闻,他有些不死心的连忙重新在网上搜索,结果显示,上个月日本果然没有发生地震。难道因为自己折纸蝴蝶的缘故,现在连这次日本北海道地震发生的时间也改变了不成?陈锋心中震惊不已。
“哦,知道了。”陈锋随口问道。“你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吗?”。
“是的,老板,这次日本北海道的地震看起来挺严重的,你看要不要让我代为向日本表示慰问。”
陈锋一听,原来陈可盈打的是这种注意,便不由笑道:“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他们对地震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又不是上次的阪神大地震,我看还是算了。我可不是政治家。”
陈锋这番话当然是由心而发,日本人对地震尤其是规模不怎么大的地震实在司空见惯的很,慰问不慰问的实在是没什么相干。若是一定要去慰问,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巴结他们日本人的嫌疑了。
日本是地震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日本是个岛国,境内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目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造成14万人死亡,近30万座建筑化为瓦砾和灰烬。而最近一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是1995年发生的里氏3级阪神大地震,有5000多人丧生,10万多座建筑物倒塌。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充满了对大陆渴望,这也是当年日本侵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日本的地质环境很不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以前的首都--京都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毁灭性地震34次。日本人用薄纸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目的正是为防震。日本岛是一个倒锥体,也就是说它的底部土壤剥蚀严重,以致出现了上面大下面小的可怕情形,很可能有一天会突然下沉。日本人写过一本书,前两年拍成了电影,叫《日本沉没》,反响很大,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忧虑了。日本也是多海啸的国家,由于处于地震带上,火山地震引起的海啸发生的频率极高,在日本沿岸有许多高坝,它们远远高于坝内的城市,人们对于这些堤坝还能坚持多久。能抵御多大的冲击,心里完全没有底。…,
不过,这些年,日本地震频发,日本人对待地震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的镇定和平静了。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面对地震的时候,日本大多数老百姓一点都不怕。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电视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他们这种表现自然是跟日本政府普及防灾意识,地震演习频繁分不开的。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震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很多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在地震防御措施上,日本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
“若是不慰问的话,有些不好吧。毕竟这两天你跟他们日本闹得挺热闹的,而且他们的首相刚刚还在全国电视讲话中邀请你去他们日本做客呢。”陈可盈有些迟疑的说道。
“你放心,日本人不会因为一次地震,我没向他们表示慰问就对我有意见的。”陈锋很有把握的说道,“再说,若是他们每次地震都要去慰问,那岂不是太麻烦了。日本可是个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国家。”
“好吧,既然你坚持,那就算了。”陈可盈很识趣的岔开话题,“还有就是,日本首相现在已经正式对你发出了邀请,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日本?”
“等到那九名副会长被释放后再去吧,这件事你关注一下,他们什么时候被发出来,你及早通知我,我们马上就去。”
“好的,我一定注意。其他的也没什么事了,有事的话,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好,我就先这么说。”
陈锋挂了电话后,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半了,只好有些无奈的对卡琳娜说道:“你先睡吧。我跟大哥已经约好了,今晚去庙街,离约定的时间已经推迟一个半小时了,得快点过去才行。”
卡琳娜虽然非常珍惜跟陈锋相距的短暂时间,但也不好打扰陈锋和杨天明的相聚,只好有些不情愿的点点头:“那好吧,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回来。”
“好的,我尽量早点回来。要不要给你带夜宵回来?”陈锋站起身问道。
“算了,吃夜宵会胖的。你早点回来就好,我要搂着你一起睡的。”卡琳娜略带哀怨的看了陈锋一眼。她知道,这两天陈锋就要回内地了,心里面自然非常的不舍和珍惜。
“好了,宝贝。我尽量早回。”陈锋只好再次保证,他当然也猜出卡琳娜非常珍惜跟自己这段短暂的相处时光,并又补充道,“这两天你也尽快将公司里面要你在场处理的事情给处理一下,干脆跟我一起回秀州去好了。”
卡琳娜听得一愣后,连忙摇头道:“我现在可不敢跟你回去,而且最近公司还有很多要事要处理一两天内是无法完成的。等过阵子后,我会亲自去秀州向红叶赔罪的。”
陈锋一听她这么说,心中只能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现在真的非常希望两女能正式和好,再做姐妹,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他自然巴不得家里的两个老婆能相处融洽,从而让自己真正的享受齐人之福。
“那好吧,这件事你自己决定吧。最快明天,我就回内地的。”
“你……你不能再多留两天吗?等到国庆长假结束?”卡琳娜很是不舍的说道。
陈锋无奈道:“干爷爷让我尽快回内地,而且长假也就剩两天了,要是真要在这里呆满的话,我怕红叶心里面会有意见。”
“那好吧,你说的对,我不能太自私了。”卡琳娜故作平静的说道。心里面当然还是非常不舍跟陈锋相处的美好时光的。毕竟想这次长假这般呆在一起过二人世界的机会,她知道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难得的,将来未必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陈锋见她懂事心里面很是欣慰,朝着点了点头道:“那我就先走了。”
“快去快回。”
在卡琳娜的嘱咐声中陈锋出了房门,拿出手机给杨天明打去了电话。…,
“小锋,怎么现在才给我打电话啊?我都差点快睡着了。”杨天明略带不满的说道。此前,两人本来已经约好了七点钟见面的,但陈锋却是临时通知他要关注日本全国歌迷集会,推辞了。而且这一推就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自然有些不满。
“好了,大哥,我现在已经出来了,你也快点出来吧,我们在庙街那边碰面,到时再给你电话。”陈锋很随意的说道。
“好好好,我马上就出去。这次肯定要好好的宰你一顿。”杨天明高兴的说道。
“随便你宰。”陈锋无所谓的笑道。这倒是实话,庙街那边的大排档的当然是随便他吃,何况他肚子就这么大,能花得了多少钱。
杨天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哼哼道:“这次,我们就在庙街,下次我肯定挑个好的地方,好好的宰你一顿才行。”
“随便你了,只要你高兴。”陈锋再次无所谓的说道。这当然也是大实话,就他现在的身价,天天请他吃鲍参翅肚也吃得起。
杨天明见陈锋这么说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了,打了哈哈后,说了声“庙街见”后,就挂了电话。
陈锋这次只带了刘辉和罗强两人,然后在车上给自己黏上了胡须又戴上了鸭舌帽,一路直奔庙街而去。
庙街位于九龙的油麻地,香港最有名的露天市场。分南北两段,因中段有一庙宇故名庙街。庙街是香港龙蛇混杂之地,亦是香港早期烟花之地,故游庙街时可留意很多售卖翻版、冒牌及事物的摊档,街旁建筑物下更可见为ji女拉客的人。香港很多电影曾多次以庙街为题材及在此取景拍成电影。庙街区共有四座庙宇,全都集中在众坊街附近。
庙街的夜市为香港别有特色之处,每天下午四时后街侧开始摆满摊档,五光十色,人潮不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地摊货。从傍晚6点到深夜12点是最热闹的。
南京街与文明里之间长约600米的道路两旁,都是露天小店。当地的购物客、旅客非常拥挤。以前由于很多摊子售卖男士服装,故有“男人街”之称,总数350家的店铺之中,有150多家是专卖男士服装用品的店。有牛仔裤、t恤衫,还有领带、内裤等等。从南京街到天后庙一带,都是卖西服、太阳镜、皮带、皮鞋、打火机的,非常便宜。但如今“男人街”已“名不符其实”,改变了过去以男性顾客为主的“男人街”经营方向,而面向以玩赏游乐为目的的海内外游客和本地平民百姓,售卖品种异常丰富、货品极富特色、且价格比较低廉的小商品,许多访港游客都喜欢到庙街游玩,“淘”上几件奇趣的小玩意儿,作为旅游纪念品或送礼手信。
或者是沾染了名字的习性,女人街即使简陋却也整洁干净,而男人街则多了些随意、邋遢、嘈杂。每到黄昏,天后庙附近摆满占卜算命的摊档,各方江湖术士,打着各自的旗号,向看相问卜者讲解掌相命理。一边是高楼大厦林立,一边是算命的摊档前虔诚排队者众多,在繁华的现代都市里,庙街为市井和民俗保留了一块栖身之地,因此,庙街也常常出现在描写江湖打斗的“古惑仔 ”系列港产影片中。庙街的知名度一半是被香港电影炒热的,像《食神》《庙街故事》《庙街皇后》《庙街十二少》《庙街妈兄弟》等电影,都是以此地为背景。…,
许多没到过香港的人,早已知道香港有条庙街;一些年轻的人到了香港,总会随口问起:庙街在哪儿?自上个世纪80年代港产片风靡大江南北时,庙街的名字就逐渐为影迷所熟悉,颇有些名声在外的味道,甚至不少老外也慕名而至。
在影片里,庙街总会与黑社会老大和青楼女子扯在一起,而现实中的庙街,却是摊贩和游客们的快乐世界。夕阳西下之际,摊主们不知从哪里一个个冒出来,不慌不忙,几根铁管抓在手中,七拼八凑地很快搭起一个小摊位,木板一铺,再从附近的居民楼抱出几个纸箱,转眼间一批极富特色的小玩意就摆在你眼前。夜色愈浓,庙街愈发热闹,游客们摩肩接踵而至,摊主们也愈发来了精神,音乐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庙街很杂,出入要小心。”至今,这几点依然是在旅游书籍上对游客的忠告,甚至是香港的本地人,也大都认同这个说法。
庙街杂,一定是杂的。而对于危险的想象,却未必成立。长年生活在庙街的人会告诉你:“黑社会?打架?以前有,现在同样也有。但是……盗亦有道,黑社会有他们的黑社会,我们白社会有我们的白社会,互相井水不犯河水。同在这条街上,揾食而已。”
庙街,名副其实地有一座庙———天后庙。据说,这庙还颇有来头,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这座庙坐落于油麻地的榕树头,把一条庙街生生地一分为二。靠着庙的南墙,比较寂静,一溜儿都是看相、算命的摊子。摊主们一个个摆出一副半仙的模样,还真有人坐下来问前程,也有青年男女来问姻缘。倘若来得早,你不妨向东边走走,那儿有一帮粤曲迷,又弹又唱,为你奉上一首首原汁原味的粤曲。要照相留念,对不起,马上有专人过来收费,“艺术家”也要吃饭嘛。
陈锋和杨天明就约定在天后庙前的榕树下见面,陈锋带着刘辉和罗强来到榕树下,等没多久,就见杨天明也带着两个保镖走过来了。
“好了,既然你庙街没有来过,今天就趁空好好的逛一逛,然后在带你到街底吃大排档。”杨天明摆出一副导游的架势说道。
“好,你拿主意吧。”陈锋从善如流的回应。
“呵呵,你说过了这次由你买单的,待会儿买东西的时候,记得付钱。”杨天明笑呵呵的说道。
“行,吃喝玩乐一条龙都有买单。”陈锋很是豪爽的回应。
杨天明见陈锋如此爽快,却是感觉有些过意不去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义兄弟有钱,当然不会为他省这点小钱。
“走吧,让你体验一下真正的香港市井生活。”杨天明招呼了陈锋一声,便开始带领陈锋逛起庙街来。
入夜的庙街,是一个嘈杂不堪的大夜市,货品异常丰富。从闹钟到音乐盒,从紫砂壶到收音机,从花哨的t恤衫到“吓人”的内衣,从“破烂”的牛仔裤到时髦的洋服,奇奇怪怪的打火机,真人般大小的明星招贴画,真是无奇不有。价钱都不贵,有些人可能根本看不上眼,但有些人或许能在这里找到心头所好。至于那些老外,不少人都睁大眼,一副惊奇的模样,显然让这些香港人蒙住了。
在电影里似乎随处可见的童党并未出现在庙街街头。三两成群的年轻人出入庙街,买点便宜的小东西,或者找街头的塔罗牌占卜师问问爱情。这些香港90后过分精致的脸上没有戾气,他们甚至无法融入庙街本身所独有的凶猛生命力———庙街街边的大排档坐着好些赤luo上身、肩膀上或有文身的阿叔阿伯,或者染着枯黄头发画着青黑眼线、涂着劣质红唇的老阿姨,在他们的映衬下,今日的“庙街少年”苍白瘦弱,如糙墙下的弱草。…,
香港回归之后,很多尼泊尔人开的店铺逐渐出现在庙街。街道上也多了很多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出没。现在,他们算是庙街新势力。
这些人多数来自前驻港英军中雇佣军的一支,香港人叫他们倨伽(音译)兵。香港导演陈果当年的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真实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英国人撤退之后并没有把他们带走,但是允许他们和家属变成香港居民。于是,这些人就被英国人“遗弃”在这个城市。他们失去了原来英军身份所带来的些微优越感,生活变得局促和彷徨。
但是10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变成了老香港。天生乐天知命的性格让这些外貌看起来多少有点唬人的前倨伽兵过着平淡温饱的日子。他们中的很多尼泊尔人聚集在庙街开始营生,经济状况好的在街边有了店铺,经济状况不好的人摆个地摊。他们售卖的依然是来自他们自己国家的异域风情,在波希米亚潮流席卷全球的今天,不难找到一角容身。
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处境相对差一些,他们主要只能打打苦力工。每天下午4点左右,就能看到裹着头巾的大胡子大块头帮摊主开档。他们麻利地支起帐篷,搬出货品,到了子夜,再帮忙收档,喝瓶啤酒,跟着某个女子走上庙街两旁的旧楼,暗黑的楼道深处,于是开始了庙街生活的半夜场。
期间,杨天明也没有跟陈锋客气,看到什么东西稀奇就买什么,领带、手表、打火机,皮带、墨镜……每样都来两份,当然结账的时候,陈锋也理所当然的出两份钱。
如此一直逛到了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一行六个人手里都各自提着大包小包了,杨天明便建议道:“好了,现在我们就去吃大排档‘打冷’。”
其他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大家便向着街底走去。
打冷就是潮州话的打人,打人显然更能满足大家的想象,由于这种潮州式的大排档,当初都开在马路边,吃饱喝足后往往都会发生拳脚相加的激烈情况,所以这种传统的小炒消夜风味,久而久之就被冠上潮州打冷的雅号了。店门口就是材料间和厨房,配菜一样样码好放在那里,进门不用菜单,看菜点完回身就炒出来,橱窗后面多条潮州人称之为鱼饭的煮熟后晾凉的鱼,高高堆起,很多让潮州人很骄傲的卤水鹅,也一只只地,挂得满满。这种小炒是最有香港风情的,香港人地方太小没法做饭,或者晚上累了吃个消夜,常常就会选街边小炒来品尝美味放松神经。它做法跟家里菜一样简单,但是带着特有的锅气,仿佛火焰在锅里腾起的感觉。这种生性很豪爽粗犷的菜,完全不需要装模作样,更谈不上配酒,端起鸡公碗,冰啤酒或者小二就是最好搭档。
老一辈的潮州人,生活辛苦,白天干活奔命夜里才能吃饭,于是潮州打冷应时而生,所以打冷都是下午开门通宵营业的。生活苦自然懂得持家,打冷的菜最善于用别人剩下的下水边角料,加些调味变成新的一道美味。例如冷蟹,是头天煮熟的花蟹特意隔夜再拿出来吃,味道却鲜美异常;例如白粥,必须不用米,要用剩饭来熬,配面豉酱蘸半风干的鱼饭,地地道道的打冷风范。点了几道菜,一道烧猪脚,用的是烤乳猪的猪脚,这脚在烧腊店是下脚料,在这盘菜里每一个都细小娇嫩令人垂涎,因为猪脚是烤过的,外面一层皮已经酥脆,吸收了冬菇冬笋蚝油汁的香味,变得香糯入味,加上是乳猪,皮薄没有太多脂肪和肉,吃起来很痛快。一道牡蛎炒鸡蛋,鸡蛋高高蓬起外酥里嫩层层分明,鸡蛋里一粒粒的牡蛎却还新鲜得一咬汁液四溅。…,
一道浸泥,据说是每一家大排档都会有的菜,完完全全大排档精神的缩影。泥是很贱的一种鱼,从头到脚只有一根刺,如果要像大佬那样吃得地道,不要直接夹鱼肉吃,而是应该用两只筷子把鱼身子从中间剖开,把那根刺取出来,然后再吃肉。肉吃起来和鸡肉相仿却比鸡肉香甜,或许人在江湖漂就应该吃泥而不是石斑,才来得有气节一些吧。
正宗的大排档,应该是大牌档,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三十家了。于是惆怅,港片中古惑仔们浪荡的街边摊,大佬们打边炉的小店,还有金发大佬黑色t恤牛仔裤,报纸包着开山刀,撒尿牛丸的摊档统统都到哪里去找?其实说这话的香港人是极其考据的,能够得上大排档三个字的,必须是一有大牌,二是做饭吃饭都在露天。理由是:大牌档早于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盛行,只是一些街头熟食摊档,一排排搭建在马路旁,因为政府当年发给这种街边档摊的特别牌照,故名为大“牌”档。1970年以来,香港没有为销售烹调食品的固定摊点颁发新的执照。当一个执照持有者过世以后,只有配偶被允许继承执照。一旦夫妻都死去了,这大排档生意就消亡了。所以香港的大排档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那些味道特别好有人追捧的,自然有好这一口的巨富名人做幕后股东,出钱让老板把大大小小的摊子搬进了体面的酒楼,做菜的还是那些千金不换的老师傅,熟客们源源不断地来光顾,让这生意可以延续下去,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至于传说中那些江湖气概,只有要到路边的食档去体会。杨天明自然不是第一次来庙街,对这里显得很熟络,带着众人找到了一家“明记鸡杂粥”,小小的店铺,矮桌子都支在马路边,旁边是一家卖成人写真和杂志的店铺,楼上是王半仙算命,对面则是一家性商店。这家鸡杂粥很出名,开了47年还依然座无虚席,年轻人光顾的很多。白粥底滑得像掺了猪油的棉花,里面加了鸡肠、鸡肝、鸡腰子等等内脏,就在我们喝一碗粥的工夫,这家店门口分别停下一辆凌志一辆法拉利最新款跑车,让人看着实在有些无语。
要打冷的这家店,身处香港九龙附近三不管地带,潮州人聚集在此,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做着小生意。据说这是发生港片经典场面的极佳场所,这里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陈锋记忆中在庙街上,有一间远近驰名的老店兴记菜馆,少说也有20年的历史。以炭烧煲仔饭为主打,美味让许多知名港星艺人都曾前来光顾。
于是,陈锋便建议大家一起去兴记菜馆。杨天明倒也无所谓,其余四位保镖自然跟没有意见。
兴记菜馆煲仔饭,在油麻地的庙街相隔不远处就有五间店铺,在离店铺不远的厨房可以看到师傅如何料理煲仔饭。厨房前方,是一盆又一盆的炭炉,上头摆放一锅又一锅的煲仔饭。难得品尝的特色是用传统炭炉呈现的煲仔饭,米粒带有炭香味。忙进忙出的师傅,更是不时注意火炉上,盛装在砂锅内米饭和食材的状况,将每个煲不时转方向,使煲内食材都能受热均匀。
这里的生意当然非常的火爆,几人来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位置了,好在不久后,有人结帐走人,空出了一张桌子来,六人赶忙坐下。…,
大排档所以受到欢迎,最主要是因为它的食物新鲜**,镬气十足,被喻为新材实料之作。它采用一般食肆也难得一见的大炉头进行煮食,炉火极猛,所以炒出来的食物都火候十足,让人饱尝口腹之欲。而且大排档供应的海鲜都是活生生地在店内殖养着,可让客人亲自从水中选择和捞起,即场炮制,因此绝对不用担心不够新鲜。
此外,大排档独有的地痞风情,也是别处少见的。坐在这种临时搭建的地摊档,让人格外感到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和三五知己一起畅所欲言,把酒谈欢,兼品尝着各种新鲜美味的食物,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这亦是大排档的最大卖点。
兴记菜馆的招牌菜当然是兴记煲仔饭,它的料理方式,标榜使用泰国旧香米,米饭吃起来不黏牙,而是粒粒分明有着炭香味,有点锅粑的米饭香气。打开煲盖,米饭微微的焦香味,吃进嘴里有股淡淡的米香味。
这里的煲仔饭有50多种选择,从肉片、牛肉、滑鸡、排骨、腊味,到高价位的膏蟹煲仔饭等等都有,价格因此也从港币18元到70元不等,饕客可依照自己的喜好点份煲仔饭来尝尝。
店家特别推荐章鱼鸡粒煲仔饭,恰当好处的搭配让人吃过感觉很是过瘾,陈锋一行六人都各自要了一碗。
吃过了煲仔饭后,杨天明便向店家要了一箱啤酒,四个保镖也被他要求坐下,每人一瓶。本来刘辉和罗强是拒绝的,毕竟现在是在外面,他们等于在值勤。不过,见杨天明坚持,陈锋也相劝,他们倒也没有再矫情,一起入座喝酒,不过,两人喝完一瓶啤酒后就马上不再喝了。
不过,陈锋和杨天明两人,也许是环境使然,却是越喝越过瘾,两人天南地北的聊着,聊得都是一些见闻轶事,彼此都没有谈工作和个人的事情,如此却是非常难得的融洽和爽快。
等到点的十几道菜都差不多吃完后,时间早已经是过了凌晨了,陈锋一个人这时候也差不多喝了七八瓶啤酒,感觉有些头晕,也总算是记起之前卡琳娜让他早去早回的叮嘱了,当下便站起身提议回去,杨天明酒量看起来虽然也不错,但这时候也差不多了,当然没说什么,便也跟着起身。
陈锋直接掏出了两千块港币甩在酒桌上,大声招呼了一声店伙计“结账”,然后就在刘辉和罗强两人的左右护卫下有些摇晃的走人了。这一顿,陈锋估摸着也就一千两三百的样子,拿出两千块钱结账当然是绰绰有余,而且也没有要他们找的意思。
果然不久后,大排档的老板追了过来,大声说道:“几位先生,你们给的太多了,只要一千块就行了。”
“多的不用找了,下次再来光顾。”陈锋很是豪爽的说道。这次陈锋吃得很是爽快,心情也很好,自然不在乎这点小钱。
“不行,不行。你喝醉了,这是多的钱,你快拿回去。”这看起来胖墩墩的四十来岁的中年老板,显然以为陈锋喝醉了,居然多付一倍的钱给他,等到他酒醒后指不定怎么后悔呢,再加上他也不在乎这点钱,连忙将多的一千块钱塞回了陈锋手里。
陈锋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心下对这个老板不免高看一眼,换了其他做生意的老板,遇上这样占便宜的好事,当然是求之不得,还巴不得人家多付几倍的酒钱呢。当下,陈锋也没拒绝,便笑道:“既然你坚持,那行,我就收下了,下次再来光顾你们店。”
“我们非常欢迎,你们几位慢走。”大牌老板很是客气的说道。
陈锋收下钱,朝他摆了摆手后,才转身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