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本为太祖皇帝所设,掌皇家九族族谱,玉牒,请封,婚嫁,谥葬,刑名,举贤等一应宗室事务。
依常例,宗人府长官为宗人令,下设左,右宗正各一,左,右宗人各一,以亲王领之,品秩视同正一品。
但是事实上,自从太宗靖难之后,宗人府就形同虚设了。
太宗皇帝命勋戚大臣代掌宗人府事,宗人府的官职,虽设但不授,其所执掌的各项事务,尽归礼部代行。
所以实质上,如今的宗人府虽然还在朝廷典制当中,但是已经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衙门,没有官员,只有一个虚领掌事的勋戚而已。
要不是镇南王的案子牵涉的太大,寻常宗室的刑案,甚至都不用陈懋过问,礼部直接就派人调查了。
对于重授宗人令,朝臣们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意见的。
反正,宗人府的一应事务都已经尽归了礼部,如今已经和礼部原本的执掌分割不开了。
就算是换一个宗室过来,也插不上手,大致也就是和宁阳侯一样虚领,只有涉及重大事务的时候,才需要宗人令来出面主持。
但是,让老大人们警惕的是,除了宗人令之外,这帮宗室竟然又提出要再授左宗正。
这摆明了,就是要重新恢复宗人府的实际执掌,从礼部手里夺权啊!
这件事情和礼部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众位老大人都不约而同的望向胡濙,等着他老人家出来挑头。
胡老大人当然也不会怂,没怎么犹豫就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宗室亲王奉藩建国,卫戍藩篱,乃国之大事,若数位宗室皆离封地,恐地方有动荡之嫌。”
“况自太宗之后,宗人府设衙而不备官,已成常例,纵有勋戚大臣掌事,亦为虚领,”
“纵使重授宗人令,除宗室刑案之外,亦无太多繁杂庶务需要处置,大可不必忧心宗人令太过辛劳。”
有了领头的,自然立刻便有跟上的。
天官王文也道:“陛下,多年以来,宗人府大多事务,与礼部执掌多有重合,若过多增加官员人手,恐有冗官之嫌。”
“且宗室请封,请婚,请谥,请葬等事宜,已有规程,若重设宗人府,一则重叠,二则繁复,臣以为并无必要。”
再往下,户部的沈翼也站了出来,他倒是干脆利落,开口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理应开源节流,当裁撤无用官员及衙门,不宜再增开衙门,请陛下三思。”
接连几个重臣站出来反对,天子似乎也有些无奈。
沉吟片刻,天子转向宗室们,开口问道。
“诸位亲王,群臣皆以为并无必要另授宗正,诸位以为如何?”
岷王没有说话,倒是周王开口道。
“陛下,以往之时,的确没有太过庶务需要宗人府处置,但是如今陛下欲开宗学,教授宗室子弟,必有众多事务需要处理,故而臣以为,还是需要有一得力宗室,协助宗人令的。”
另外也有其他的诸王也开口道。
“陛下,周王所言甚是,岷王叔年事已高,虽足以胜任宗人令,但却不宜操劳过度。”
眼瞧着宗室和朝臣又出现了分歧,天子似乎有些头疼,片刻之后,方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诸王可有合适人选?”
闻听此言,周王和其他的亲王皆是面露喜色,赶紧道。
“陛下,宣宗兄弟襄王,年富力强,素有才名,可堪重任,陛下若以襄王佐岷王掌宗人府,宗学必定蒸蒸日上。”
底下老大人们的脸色一黑。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要是不答应的话,宗学就没办法蒸蒸日上了呗?
果不其然,天子听了之后,也有些不悦,但是思忖了片刻,却还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从周王叔祖所言,命岷王为宗人令,掌宗人府事,襄王为左宗正,同礼部,翰林院,协理宗学之事。”
宗室们这下才算是放下心来,岷王和襄王各自出列,领旨谢恩。
不过,感觉敏锐的朝臣,却听出了些弦外之音。
看来,天子到底还是对宗室如此揽权有些不满。
要知道,刚刚天子说的是“协理”而非“主理”。
一字之差,便有主次之分。
如此说来,宗学之事,天子是不打算全交给宗人府了,若是再争取一下,由礼部来主管,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想明白了这一节,原本还想要出言抗辩的朝臣,也都偃旗息鼓了。
区区一个宗正而已,授了便授了。
如今这么多宗室皆在京城,和他们相斗是不智之举。
只要天子心中有意,那么等他们离了京城,老大人们有的是法子架空这个左宗正。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该上的眼药还是要上的。
当下,便有大臣出列,开口道。
“陛下,岷王爷德高望重,出任宗人令自无不妥,但是如此一来,广通王一案,便不能由宗人府审讯,需得另行诏命其他衙门主理。”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周王又笑眯眯的接口道。
“不错,陛下,既然岷王叔出任宗人令,那么宗人府便不宜继续参与审讯广通王,不过涉及宗室,交由刑部主理亦有不妥,因此,臣以为,可以交由锦衣卫主审,最为妥当。”
底下的大臣被噎住了话头。
他们本来是想说,让刑部来主理的,结果一下子被堵死了。
好巧不巧的是,天子似乎也有些心动,沉吟片刻后,方道。
“既然如此,那广通王和阳宗王的审讯,就交由锦衣卫来做,拿到口供之后,再交给刑部,作为审讯宁阳侯等人的证供。”
然而这正是很多朝臣不愿意看到的,有了洪武年间的殷鉴,老大人们对于锦衣卫的防备很深。
陈镒立刻就开口道:“陛下,锦衣卫向来不对外公开,如此大案,恐难服众,何况……”
“够了!”
话没说完,就被御座上的天子打断。
众臣抬眸看去,只见天子的脸色隐约有些不悦,开口道。
“这桩案子,折腾了这么久,都察院,大理寺,刑部,挨个都参与过,审成了个什么样子?”
“锦衣卫乃是太祖所设,侦缉捕盗,审讯重案,本就是职责,如何便参与不得?”
见天子发了火,底下诸臣和宗室顿时蔫了,齐齐跪倒在地,开口道。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叹了口气,天子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广通王等人锦衣卫来审,宁阳侯等人刑部来审,就这么定了!”
“至于薛瑄……”
天子的口气有些复杂,目光落在依旧跪伏于地的薛老夫子身上,神色犹豫。
按理来说,作为举告,薛瑄也应该被押入诏狱。
但是锦衣卫向来忠实执行天子的命令,天子只说押宁阳侯四个,锦衣卫就只管他们四人,将薛瑄留在了殿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薛瑄的供词,早已经被记下来了。
刑部要做的,就是和广通王等人的证词核对,看是否属实,以此来判定宁阳侯等人的罪状而已。
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他自己都是罪责难逃的。
就在朱祁钰有些踌躇自己该如何处置薛瑄的时候,他自己却开口了。
“臣自知罪责深重,甘愿接受朝廷一切惩处,但臣仍有一言,需谏陛下!”
7017k
依常例,宗人府长官为宗人令,下设左,右宗正各一,左,右宗人各一,以亲王领之,品秩视同正一品。
但是事实上,自从太宗靖难之后,宗人府就形同虚设了。
太宗皇帝命勋戚大臣代掌宗人府事,宗人府的官职,虽设但不授,其所执掌的各项事务,尽归礼部代行。
所以实质上,如今的宗人府虽然还在朝廷典制当中,但是已经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衙门,没有官员,只有一个虚领掌事的勋戚而已。
要不是镇南王的案子牵涉的太大,寻常宗室的刑案,甚至都不用陈懋过问,礼部直接就派人调查了。
对于重授宗人令,朝臣们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意见的。
反正,宗人府的一应事务都已经尽归了礼部,如今已经和礼部原本的执掌分割不开了。
就算是换一个宗室过来,也插不上手,大致也就是和宁阳侯一样虚领,只有涉及重大事务的时候,才需要宗人令来出面主持。
但是,让老大人们警惕的是,除了宗人令之外,这帮宗室竟然又提出要再授左宗正。
这摆明了,就是要重新恢复宗人府的实际执掌,从礼部手里夺权啊!
这件事情和礼部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众位老大人都不约而同的望向胡濙,等着他老人家出来挑头。
胡老大人当然也不会怂,没怎么犹豫就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宗室亲王奉藩建国,卫戍藩篱,乃国之大事,若数位宗室皆离封地,恐地方有动荡之嫌。”
“况自太宗之后,宗人府设衙而不备官,已成常例,纵有勋戚大臣掌事,亦为虚领,”
“纵使重授宗人令,除宗室刑案之外,亦无太多繁杂庶务需要处置,大可不必忧心宗人令太过辛劳。”
有了领头的,自然立刻便有跟上的。
天官王文也道:“陛下,多年以来,宗人府大多事务,与礼部执掌多有重合,若过多增加官员人手,恐有冗官之嫌。”
“且宗室请封,请婚,请谥,请葬等事宜,已有规程,若重设宗人府,一则重叠,二则繁复,臣以为并无必要。”
再往下,户部的沈翼也站了出来,他倒是干脆利落,开口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理应开源节流,当裁撤无用官员及衙门,不宜再增开衙门,请陛下三思。”
接连几个重臣站出来反对,天子似乎也有些无奈。
沉吟片刻,天子转向宗室们,开口问道。
“诸位亲王,群臣皆以为并无必要另授宗正,诸位以为如何?”
岷王没有说话,倒是周王开口道。
“陛下,以往之时,的确没有太过庶务需要宗人府处置,但是如今陛下欲开宗学,教授宗室子弟,必有众多事务需要处理,故而臣以为,还是需要有一得力宗室,协助宗人令的。”
另外也有其他的诸王也开口道。
“陛下,周王所言甚是,岷王叔年事已高,虽足以胜任宗人令,但却不宜操劳过度。”
眼瞧着宗室和朝臣又出现了分歧,天子似乎有些头疼,片刻之后,方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诸王可有合适人选?”
闻听此言,周王和其他的亲王皆是面露喜色,赶紧道。
“陛下,宣宗兄弟襄王,年富力强,素有才名,可堪重任,陛下若以襄王佐岷王掌宗人府,宗学必定蒸蒸日上。”
底下老大人们的脸色一黑。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要是不答应的话,宗学就没办法蒸蒸日上了呗?
果不其然,天子听了之后,也有些不悦,但是思忖了片刻,却还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从周王叔祖所言,命岷王为宗人令,掌宗人府事,襄王为左宗正,同礼部,翰林院,协理宗学之事。”
宗室们这下才算是放下心来,岷王和襄王各自出列,领旨谢恩。
不过,感觉敏锐的朝臣,却听出了些弦外之音。
看来,天子到底还是对宗室如此揽权有些不满。
要知道,刚刚天子说的是“协理”而非“主理”。
一字之差,便有主次之分。
如此说来,宗学之事,天子是不打算全交给宗人府了,若是再争取一下,由礼部来主管,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想明白了这一节,原本还想要出言抗辩的朝臣,也都偃旗息鼓了。
区区一个宗正而已,授了便授了。
如今这么多宗室皆在京城,和他们相斗是不智之举。
只要天子心中有意,那么等他们离了京城,老大人们有的是法子架空这个左宗正。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该上的眼药还是要上的。
当下,便有大臣出列,开口道。
“陛下,岷王爷德高望重,出任宗人令自无不妥,但是如此一来,广通王一案,便不能由宗人府审讯,需得另行诏命其他衙门主理。”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周王又笑眯眯的接口道。
“不错,陛下,既然岷王叔出任宗人令,那么宗人府便不宜继续参与审讯广通王,不过涉及宗室,交由刑部主理亦有不妥,因此,臣以为,可以交由锦衣卫主审,最为妥当。”
底下的大臣被噎住了话头。
他们本来是想说,让刑部来主理的,结果一下子被堵死了。
好巧不巧的是,天子似乎也有些心动,沉吟片刻后,方道。
“既然如此,那广通王和阳宗王的审讯,就交由锦衣卫来做,拿到口供之后,再交给刑部,作为审讯宁阳侯等人的证供。”
然而这正是很多朝臣不愿意看到的,有了洪武年间的殷鉴,老大人们对于锦衣卫的防备很深。
陈镒立刻就开口道:“陛下,锦衣卫向来不对外公开,如此大案,恐难服众,何况……”
“够了!”
话没说完,就被御座上的天子打断。
众臣抬眸看去,只见天子的脸色隐约有些不悦,开口道。
“这桩案子,折腾了这么久,都察院,大理寺,刑部,挨个都参与过,审成了个什么样子?”
“锦衣卫乃是太祖所设,侦缉捕盗,审讯重案,本就是职责,如何便参与不得?”
见天子发了火,底下诸臣和宗室顿时蔫了,齐齐跪倒在地,开口道。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叹了口气,天子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广通王等人锦衣卫来审,宁阳侯等人刑部来审,就这么定了!”
“至于薛瑄……”
天子的口气有些复杂,目光落在依旧跪伏于地的薛老夫子身上,神色犹豫。
按理来说,作为举告,薛瑄也应该被押入诏狱。
但是锦衣卫向来忠实执行天子的命令,天子只说押宁阳侯四个,锦衣卫就只管他们四人,将薛瑄留在了殿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薛瑄的供词,早已经被记下来了。
刑部要做的,就是和广通王等人的证词核对,看是否属实,以此来判定宁阳侯等人的罪状而已。
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他自己都是罪责难逃的。
就在朱祁钰有些踌躇自己该如何处置薛瑄的时候,他自己却开口了。
“臣自知罪责深重,甘愿接受朝廷一切惩处,但臣仍有一言,需谏陛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