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1913年,德军整整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才在边境战役中获得胜利并进入法国境内,而今天,他们却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对联军主力的完整合围。多达20个师的摩托化步兵掀起滚滚尘沙,以数倍于普通步兵的速度跟随坦克急速前进,目前已经封死了联军主力所有的南逃道路。相比于当年的击退,今天德军所实现的合围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等到这多达40个师的精锐被消灭之后,联军就再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阻止德军继续南下!
“时隔四十年,施利芬伯爵的设想终于得到了实现。”看着墙上悬挂的巨幅作战地图,鲁登道夫满是感慨的说道。1894年,未满三十岁的他进入总参谋部工作,当即便被施利芬的镰割思想所深深吸引,在此之后,鲁登道夫就将所有的研究热情都投入到了完善这一计划的工作当中,矢志要将他心目中等同于天才的施利芬的理念付诸实现。经过了上场大战时的遗憾凋零,这一计划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现实。虽然这次德军的突破方向选在了中路,但其核心精义却是和施利芬的初衷完全无异,对于自己而言也总算是夙愿终偿了!
“元帅,我们还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联军主力虽然已经被我们包围在了法国北部,但敦刻尔克和加莱港还在他们手中。他们既有可能通过海路逃离我们的捕捉。”看着乐观的鲁登道夫。清英不禁出言提醒道。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战役固然是德军大获全胜。却也让近34万名联军士兵从指缝中溜了出去;这些人经过重新武装之后不仅成为了德军实施海狮计划的最大障碍,同时也在北非战场上搅动风云,直接影响了之后的南线战局。而对于坚定要将英国陆军菁华全部消灭在法国大陆的清英而言,这种煮熟的鸭子飞走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旦将其放任逃脱,日后自己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力气才能在英国本土上再将其抓住。
鲁登道夫闻言神情一肃。虽然布洛涅港顺利地落入了德军的掌控,但加莱却由于英军的抢先一步抵达而未能被攻克;而敦刻尔克此时更是处于联军的完全掌控之下,第10装甲师仅仅开进了外围区域。距离港口海滩仍有一整个城市的距离。只要有这两处港口在。德军的包围铁钳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合拢。
沉思半晌之后,鲁登道夫缓缓开口道:“陛下,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攻下这两处港口,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自从在马斯河上突破以来,我们的装甲部队已经连续疾驰了一周的时间;就算是他们不需要用双腿走完这段长达400公里的路程,连续的作战推进也同样会让官兵们变得极度劳累。他们白天进行战斗和前进,夜晚还要对车辆进行维护和补给,真正能够休息的时间相当有限,这不得不让人忧虑于他们当前的实际战斗能力。除此之外,装甲部队的核心使命是进行大规模的突破穿插。而不是在复杂的城市中与敌人进行巷战;当年我们在攻取巴黎的时候,可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元帅。您的意思是准备让装甲部队停止对加莱两地的进攻,等待后续的步兵跟上之后再发起攻击?”清英淡淡说道。未等鲁登道夫开口陈述利弊,清英却已然再度发出了不可更易的声音;“无论如何,中央集群的装甲履带都绝不能够有丝毫的停止,直到联军彻底丧失所有逃出生天的窗口的那一天来临。”
眼见清英的态度如此坚决,鲁登道夫不禁大感愕然。受仰角和地形所限,坦克在进入城区之后根本无法发挥出它固有的威力,更何况以装甲团为核心的装甲师也凑不出多少能用于步战的步兵,这在需要逐屋争夺的巷战当中无疑尤为不利。退一步讲,就算是加莱的城区面积不大,己方装甲师可以一鼓作气将其攻下,但敦刻尔克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应当停下的存在。那里地势低洼,楼房密集,对方只需炸毁抵挡海浪的防波堤,其整个南面都将成为一片泥塘;自家的装甲力量行进其上,其威力更是大打折扣。然而,鲁登道夫却又清楚面前的君主同样对这些情况了然于心;虽然他现在已经不直接指挥军队了,但在24年前,他就是马恩河的拯救者和巴黎的征服者,是整个西线德军收获最多胜利的司令官!
“埃里希,我完全明白你的考虑。只不过,我们现在却不能给对手以任何喘息之机。我们每拖一天,联军就能把港口防线建得牢固十分,而他们也多了24小时的时间来筹集船只,用以撤走包围圈中的部队。”清英放缓了语气,话语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之意,“即便是在海峡上空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帝国的空军能消灭任何一艘敢于靠近的船只,但在没有光亮的夜晚,这些战鹰却也是无能为力。借助每天长达9个小时的黑夜时间,英国人无疑能从海滩上撤走相当数量的战斗人员;平均每个夜晚,都可能会有2万人像细沙一样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因此,装甲部队必须承担起对加莱和敦刻尔克的攻坚任务,毕竟今天的牺牲,是为了在今后能够更顺利地实施跨海登陆。”
听得这番话语,鲁登道夫便完全明白清英的打算了。尽管他心中对皇帝这番轻掷装甲力量的行为有诸多的抗拒,但当战场上已经没有第二种更好的方法能够应对局面时,他也只能将其做为自己不可推卸的使命接受下来。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来看,多付出一些代价就能确保对英军主力的围歼,这在战略全局上显然是最为正确的选择,更遑论本方的装甲坦克本身也就是能批量生产的消耗品了。
在清英的主导下,中央集群的各个装甲师鼓足余勇,向联军最后的撤退希望所在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而与此同时,德国空军也开始对加莱和敦刻尔克实施前所未有的猛烈轰炸。为了一举鼎定胜局,凯塞林集结了更甚于马斯河突破时的强大兵力,几乎所有的一线轰炸机都被使用其中。一名德国第10装甲师的军官,在自己的日记中如是还原了5月27日在敦刻尔克所见到的场景:
“当朝阳刚刚从东方的丘陵背后升起时,震耳欲聋的嗡鸣便从天空中传来了。这次的飞机呼啸声与以往我所听到的都完全不同,仿佛天上地下没有一处能够逃离它的笼罩范围。我们仰头看去,都被空中的景象震得目瞪口呆:成百上千架轰炸机组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机群,宛若众神出巡一般扫过我们昨天所经过的战场,其庞大的数量,仿佛连阳光都能为之遮挡。它们飞抵敌军城市上空,像鲨鱼排卵一样扔下自己所携带的炸弹,仅仅数十秒钟之后,三公里外的敦刻尔克就宛若置身于暴怒喷发的火山当中,冲天掀起一片绵延近十公里、高达两百多米的澎湃光浪。我大声制止了士兵们的欢呼,让他们立即隐蔽到坦克后方捂住双耳,少顷,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就裹挟着飓风般的气浪冲卷而来,几个反应慢的倒霉鬼被吹倒在地,百余顶军帽也随之飞上了天空……”
同样的情形也在西面的另一处港口加莱上演。经过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联军在这两座港口城市中的抵抗力被极大地削弱,大量联军士兵在不断的雷霆怒爆当中变得浑浑噩噩,精神失常,不少士兵甚至承受那宛若末日来临一般的空中打击而选择了自杀。经过三天舍生忘死的激烈搏杀,加莱终于在5月30日傍晚被攻陷,而敦刻尔克的南部防御圈也被德军突破,其港口和沙滩已经大半处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水道纵横的泥泞土地里,胡须拉碴、双目血丝遍布、浑身异味扑鼻的德国坦克兵,又发动起了他们的坐骑,在一片飙卷的泥浆中向前继续推进;在胜利的感召和激励下,他们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潜力。
5月31日正午,在滨临沙滩的海岸上咬牙前进的卡利乌斯,忽然看到前方千余米处出现了一片灰色的坦克身影。因极度疲劳而已经有些神智混乱的卡利乌斯悚然一惊,赶忙下令炮手准备射击。然而当他看清远方坦克的外观时,忍不住发出了嘶哑的欢呼:来者是一队自家的虎式坦克,而其正面的h字母喷涂,正是属于右翼霍特第4装甲军的证明!中路和右翼的装甲力量已经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会师,这意味着德军对联军主力的包围圈宣告封闭,而在这个一百多公里长的椭圆形中,围着四十余万联军主力!(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21412s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袁yh1234567的打赏~~~
“时隔四十年,施利芬伯爵的设想终于得到了实现。”看着墙上悬挂的巨幅作战地图,鲁登道夫满是感慨的说道。1894年,未满三十岁的他进入总参谋部工作,当即便被施利芬的镰割思想所深深吸引,在此之后,鲁登道夫就将所有的研究热情都投入到了完善这一计划的工作当中,矢志要将他心目中等同于天才的施利芬的理念付诸实现。经过了上场大战时的遗憾凋零,这一计划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现实。虽然这次德军的突破方向选在了中路,但其核心精义却是和施利芬的初衷完全无异,对于自己而言也总算是夙愿终偿了!
“元帅,我们还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联军主力虽然已经被我们包围在了法国北部,但敦刻尔克和加莱港还在他们手中。他们既有可能通过海路逃离我们的捕捉。”看着乐观的鲁登道夫。清英不禁出言提醒道。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战役固然是德军大获全胜。却也让近34万名联军士兵从指缝中溜了出去;这些人经过重新武装之后不仅成为了德军实施海狮计划的最大障碍,同时也在北非战场上搅动风云,直接影响了之后的南线战局。而对于坚定要将英国陆军菁华全部消灭在法国大陆的清英而言,这种煮熟的鸭子飞走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旦将其放任逃脱,日后自己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力气才能在英国本土上再将其抓住。
鲁登道夫闻言神情一肃。虽然布洛涅港顺利地落入了德军的掌控,但加莱却由于英军的抢先一步抵达而未能被攻克;而敦刻尔克此时更是处于联军的完全掌控之下,第10装甲师仅仅开进了外围区域。距离港口海滩仍有一整个城市的距离。只要有这两处港口在。德军的包围铁钳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合拢。
沉思半晌之后,鲁登道夫缓缓开口道:“陛下,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攻下这两处港口,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自从在马斯河上突破以来,我们的装甲部队已经连续疾驰了一周的时间;就算是他们不需要用双腿走完这段长达400公里的路程,连续的作战推进也同样会让官兵们变得极度劳累。他们白天进行战斗和前进,夜晚还要对车辆进行维护和补给,真正能够休息的时间相当有限,这不得不让人忧虑于他们当前的实际战斗能力。除此之外,装甲部队的核心使命是进行大规模的突破穿插。而不是在复杂的城市中与敌人进行巷战;当年我们在攻取巴黎的时候,可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元帅。您的意思是准备让装甲部队停止对加莱两地的进攻,等待后续的步兵跟上之后再发起攻击?”清英淡淡说道。未等鲁登道夫开口陈述利弊,清英却已然再度发出了不可更易的声音;“无论如何,中央集群的装甲履带都绝不能够有丝毫的停止,直到联军彻底丧失所有逃出生天的窗口的那一天来临。”
眼见清英的态度如此坚决,鲁登道夫不禁大感愕然。受仰角和地形所限,坦克在进入城区之后根本无法发挥出它固有的威力,更何况以装甲团为核心的装甲师也凑不出多少能用于步战的步兵,这在需要逐屋争夺的巷战当中无疑尤为不利。退一步讲,就算是加莱的城区面积不大,己方装甲师可以一鼓作气将其攻下,但敦刻尔克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应当停下的存在。那里地势低洼,楼房密集,对方只需炸毁抵挡海浪的防波堤,其整个南面都将成为一片泥塘;自家的装甲力量行进其上,其威力更是大打折扣。然而,鲁登道夫却又清楚面前的君主同样对这些情况了然于心;虽然他现在已经不直接指挥军队了,但在24年前,他就是马恩河的拯救者和巴黎的征服者,是整个西线德军收获最多胜利的司令官!
“埃里希,我完全明白你的考虑。只不过,我们现在却不能给对手以任何喘息之机。我们每拖一天,联军就能把港口防线建得牢固十分,而他们也多了24小时的时间来筹集船只,用以撤走包围圈中的部队。”清英放缓了语气,话语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之意,“即便是在海峡上空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帝国的空军能消灭任何一艘敢于靠近的船只,但在没有光亮的夜晚,这些战鹰却也是无能为力。借助每天长达9个小时的黑夜时间,英国人无疑能从海滩上撤走相当数量的战斗人员;平均每个夜晚,都可能会有2万人像细沙一样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因此,装甲部队必须承担起对加莱和敦刻尔克的攻坚任务,毕竟今天的牺牲,是为了在今后能够更顺利地实施跨海登陆。”
听得这番话语,鲁登道夫便完全明白清英的打算了。尽管他心中对皇帝这番轻掷装甲力量的行为有诸多的抗拒,但当战场上已经没有第二种更好的方法能够应对局面时,他也只能将其做为自己不可推卸的使命接受下来。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来看,多付出一些代价就能确保对英军主力的围歼,这在战略全局上显然是最为正确的选择,更遑论本方的装甲坦克本身也就是能批量生产的消耗品了。
在清英的主导下,中央集群的各个装甲师鼓足余勇,向联军最后的撤退希望所在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而与此同时,德国空军也开始对加莱和敦刻尔克实施前所未有的猛烈轰炸。为了一举鼎定胜局,凯塞林集结了更甚于马斯河突破时的强大兵力,几乎所有的一线轰炸机都被使用其中。一名德国第10装甲师的军官,在自己的日记中如是还原了5月27日在敦刻尔克所见到的场景:
“当朝阳刚刚从东方的丘陵背后升起时,震耳欲聋的嗡鸣便从天空中传来了。这次的飞机呼啸声与以往我所听到的都完全不同,仿佛天上地下没有一处能够逃离它的笼罩范围。我们仰头看去,都被空中的景象震得目瞪口呆:成百上千架轰炸机组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机群,宛若众神出巡一般扫过我们昨天所经过的战场,其庞大的数量,仿佛连阳光都能为之遮挡。它们飞抵敌军城市上空,像鲨鱼排卵一样扔下自己所携带的炸弹,仅仅数十秒钟之后,三公里外的敦刻尔克就宛若置身于暴怒喷发的火山当中,冲天掀起一片绵延近十公里、高达两百多米的澎湃光浪。我大声制止了士兵们的欢呼,让他们立即隐蔽到坦克后方捂住双耳,少顷,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就裹挟着飓风般的气浪冲卷而来,几个反应慢的倒霉鬼被吹倒在地,百余顶军帽也随之飞上了天空……”
同样的情形也在西面的另一处港口加莱上演。经过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联军在这两座港口城市中的抵抗力被极大地削弱,大量联军士兵在不断的雷霆怒爆当中变得浑浑噩噩,精神失常,不少士兵甚至承受那宛若末日来临一般的空中打击而选择了自杀。经过三天舍生忘死的激烈搏杀,加莱终于在5月30日傍晚被攻陷,而敦刻尔克的南部防御圈也被德军突破,其港口和沙滩已经大半处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水道纵横的泥泞土地里,胡须拉碴、双目血丝遍布、浑身异味扑鼻的德国坦克兵,又发动起了他们的坐骑,在一片飙卷的泥浆中向前继续推进;在胜利的感召和激励下,他们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潜力。
5月31日正午,在滨临沙滩的海岸上咬牙前进的卡利乌斯,忽然看到前方千余米处出现了一片灰色的坦克身影。因极度疲劳而已经有些神智混乱的卡利乌斯悚然一惊,赶忙下令炮手准备射击。然而当他看清远方坦克的外观时,忍不住发出了嘶哑的欢呼:来者是一队自家的虎式坦克,而其正面的h字母喷涂,正是属于右翼霍特第4装甲军的证明!中路和右翼的装甲力量已经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会师,这意味着德军对联军主力的包围圈宣告封闭,而在这个一百多公里长的椭圆形中,围着四十余万联军主力!(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21412s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袁yh1234567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