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和黄子澄见方孝孺率先提了出来,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一样,心里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的说道:“皇上,臣等以为方大人说得对。先帝在世时,出于对儿子们的偏爱而设立了藩王制度,他老人家本意是让藩王作为国家的藩篱,保卫中间的朝廷的。可是,这些年来,下面的这些藩王都仗着先帝的宠幸,越来越目无法纪,越来越嚣张跋扈,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上应该还记得臣等给皇上讲的春秋战国和七国之乱的故事,周天子设置诸侯来拱卫王室,这些诸侯虽然是皇帝的血亲,但是几代之后,随着血脉的疏远,他们对周王室的感情越来越淡,最后演变成互相攻打,甚至是灭亡了周朝。”
“这些藩王虽然是皇上的亲叔叔,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图谋不轨,在皇位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来,为了皇帝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还请皇上三思,及早动手,以免到时候诸王尾大不掉,在动手的话,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见齐泰和黄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持他,心里也很高兴,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就扯开了说,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设置藩王制度本来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为对儿子们的溺爱才犯了这个错误。藩王就藩之后,虽然偶有战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视朝廷法纪,鱼肉百姓,为祸甚烈。现在我皇登基,应该革除这项弊政,效仿尧舜禹汤,任用贤臣来管理国家,以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广孝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人的种子,的确不错,方孝孺的内心里只有儒家的思想,满满的都是儒家的情节,时刻妄想着将明朝变成上古社会那样,皇帝贤明,垂拱而治,任用儒家的大臣,共同治理国家,而不是将天下当成他个人的私产。岂不知,这些话都是历代的儒生故意编出来骗人的,专门给皇帝洗脑子,好让皇帝来重视他们。
方孝孺不仅信了,而且还要求朱允炆也相信,对朱允炆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方孝孺还在和朱允炆研究周朝的官职,妄图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真是吃饱了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就是周文王了,他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儒家学说所要求的优点。
宽宏大量,任用贤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文王拉车八百步的传说,在看他看来,周文王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到了极致,才最终打败了残害忠良,迫害文臣的商纣王。
事实上,商周之间的战争完全不是那么事。商纣王的那副残暴昏庸的形象是后来的儒家人物为了迎合自己的学说故意编出来的。周武王伐商时在牧誓中只列举了商纣王六条罪名:第一是爱喝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王族为官,第三是任用奴隶为官,第四是听女人的话,第五是不按时祭祀。
这些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厘头,甚至按照现在的观点,不任用王族和贵戚,反而大胆任用奴隶是很有魄力的举动。儒家的人也感觉这些罪名不足以支撑他们商纣王是暴君的观点,就开始挥动笔杆子编排他,什么比干、黄飞虎、酒池肉林这样的故事都给整了出来。
实际上韩非子当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反倒是说明纣王是很贤明的,那里面记载说,费仲对纣王说:“西昌伯很贤明,百姓爱戴,诸侯归附,应该及早杀了他,以免后患。”纣王却认为仁义是君王用来勉励臣民的,不能杀,所以放过了西昌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后来的周文王趁着商朝内部斗争和跟四夷之间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对被商纣王收拾过,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在商朝的主力东征东夷之时,突然从背后捅刀子,一举灭亡了商朝。纣王当时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派奴隶上战场,最后在牧野被以周朝为首的诸侯联军击败,他还算是个比较有骨气的君主,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之后周朝养的那些御用文人就开始对周文王、周武王大肆吹捧,为了巩固周朝的江山,又将商纣王不断贬低,就形成了影视剧中的形象。周朝建立之后,商朝的一些遗老遗少一直不服他们,一直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太龌龊了。
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制。按照史中的观点,这么做是为了拱卫周王朝的江山,帮助周朝控制大面积的国土,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
其实这完全扯淡,上面说过了,商朝不是周朝一家灭掉的,而是他们联合八百诸侯灭掉的,属于兄弟几个一起做买卖,既然是这样,成功了之后,胜利果实你肯定不能独享,只能将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但是,周朝的统治者,又不放心这些外姓在外面封侯裂土,就又大封了一堆同姓为诸侯,将同姓和异性全都打乱,混合到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互相制衡,比如说,齐国和鲁国就是一个同姓,一个异性,将同姓封到异性边上,就可以监视异性,使得他们不敢对周王朝怀有二心。
这才是周朝大举分封的目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这三位儒家的大臣苦口婆心的跟朱允炆说了半天,彻底打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将朱元璋临死之前的教导全都忘在了脑后,其实在朱允炆的内心里,他也认为他的皇爷爷是错的,自古以来的圣人先贤都反对分封,主张重用文臣治国,皇爷爷为什么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很英明,但是他再英明能胜过所有的圣人先贤吗?朱允炆对此深表怀疑,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他的几位心腹,坚定的说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朕决定采纳你们的建议,削藩。”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闻言立即跪倒在地,纳头便拜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位爱卿快快平身吧。”朱允炆伸手虚扶他们三位一把,一脸虚心求教的表情说道:“只是朕要想削藩,应该先从何处入手呢?”
这一下子,这三个大臣开始面面相觑了,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对方几眼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管先削谁,朝廷首先应该想办法加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应对将来因为削藩而引发的不测之祸。不知道陛下还记不记得肃王发明的那个罐头?有了这个东西,大军就不愁粮草了,发动数十万众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臣还听说肃王搞出了一个叫鸟铳的火铳,可以一人操作,射到一百步以外,六十步之内可以穿甲。如果肃王将这些东西都贡献给朝廷,那朝廷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到时候就算陛下削藩,那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不敢动弹了。”
“这”朱允炆开始犯难了,他还记得朱元璋临死之前告诫他的话,虽然他也很想要罐头和鸟铳,但他不得不考虑朱元璋临死之前的告诫,道:“皇爷爷临终之前告诫过朕,想要跟肃王要这两样东西不能来硬的,要拿东西来换。问题是,朕要拿什么东西来跟他换?”
方孝孺一听这话心里就急了,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启奏陛下,陛下是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肃王虽然是亲王,是皇叔,但也是臣子,陛下跟臣子要东西,岂能去换?如此一来,陛下的威仪何在?依臣看来,只要一纸诏即可,肃王若是不从,那就是抗旨,是谋反,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削弱肃国。”
朱允炆愣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这个方孝孺这么激进,一上来就想动为朝廷立有大功,实力强横的肃国,道:“这十四叔对朕一直很尊重,又为朝廷立下大功,到达封国之后,也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朕若削他的肃国,怕是没有理由吧。”
方孝孺冷哼了一声,昂首挺胸,十分傲然地说道:“陛下难道忘了吗?肃王在封国内任用宦竖为官,让他们监视群臣,此乃亡国之像,也是与祖制相违背的,这不就是违法的行为吗?”
相比于黄子澄和方孝孺,齐泰还是比较理智的。齐泰和另外两个人不同,另外两个人是朱允炆自己培养的心腹,跟他一样身怀儒家的理想,具有儒家的情怀。
齐泰不一样,齐泰是朱元璋亲自提拔的人,和驸马梅殷一样,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临终托孤之人。朱元璋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叱咤风云了一辈子,看人最起码的眼光还是有的,他既然提拔齐泰做兵部尚,那就说明齐泰是个很有谋略的人。
齐泰认为依照目前的形势,朝廷不宜和肃王决裂,因为先帝临终之前曾经有名言,肃王兵马不可过兰州一步,这样一来,肃王造反的可能性就基本没有了,这个时候得罪肃国,不是聪明的做法,立即站出来反对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应该依照先帝临终之前的话来办。朝廷此时不宜和肃国闹僵,臣以为,朝廷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肃国一趟,摸摸肃王的态度。如果他愿意将那两件利器无私的贡献给朝廷更好,如果不能,皇上就拿东西跟肃王来换。”
“那朕该拿什么来跟肃王换呢?”朱允炆有点懵了,心里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家产,皇位是不可能的,割地吗?也很舍不得,土地这东西在古人心里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齐泰见新皇帝如此为难的样子,微微笑了一下,向前走了一步,一副嘚瑟的表情说道:“皇上忘了吗?肃王每年还要向朝廷交纳三百万石粮食呢,陛下可以以减免纳粮为条件去跟肃王换利器。”
朱允炆微微地点了点头,目前他手里捏着的也就这点筹码了,相信没有朝廷的命令肃王也不敢偷工减料,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道:“好是好。可是给他减免多少呢?一下子减免三百万石就太多了,这会让朝廷的运粮压力骤然增大的。”
齐泰拱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才抬起头来看着朱允炆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最多减免一百万石。另外,请皇上派德高望重,能言善辩之士去做出使肃国的使者,能谈下来一石是一石,但是不能超过朝廷给的底线。”
朱允炆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感觉齐泰的这个建议还行,只是派谁去呢?抬起头来,看了一遍这三个顾命大臣,一脸为难地说道:“齐爱卿言之有理,只是派谁去做这个使者合适呢?朕以为,这个使者最好是跟十四叔相熟的人,这样就不会让他感到紧张。”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面面相觑了一番,心里都在盘算着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据臣所知,朝中大臣与肃王相熟的人也就是武定侯郭英、曹国公李景隆和长兴侯耿炳文了,至于从肃王府过来的那些人,官职都太低,又做过肃王的随从,派他们去很不合适,有轻视肃王的意思。”
方孝孺一听齐泰这话害怕朱允炆派郭英去,立即站出来,一脸严肃的断然否决道:“武定侯不合适,据臣所知,武定侯和宁妃与肃王的关系密切,派他过去,怕他会和肃王勾结在一起。”
朱允炆边听边不住的微微点头,说心里话他也不放心郭英去,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和他的姐姐郭宁妃没少给肃王说好话,他们跟肃王的关系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派他去朱允炆很不放心,又看了看这三位大臣,试探性地问道:“派曹国公去怎么样?”
appappshuzhanggui.net
“皇上应该还记得臣等给皇上讲的春秋战国和七国之乱的故事,周天子设置诸侯来拱卫王室,这些诸侯虽然是皇帝的血亲,但是几代之后,随着血脉的疏远,他们对周王室的感情越来越淡,最后演变成互相攻打,甚至是灭亡了周朝。”
“这些藩王虽然是皇上的亲叔叔,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图谋不轨,在皇位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自古以来,为了皇帝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还请皇上三思,及早动手,以免到时候诸王尾大不掉,在动手的话,怕就是晚了。”
方孝孺见齐泰和黄子澄二位大人都支持他,心里也很高兴,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就扯开了说,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设置藩王制度本来就是弊政。先帝英明一世,只是因为对儿子们的溺爱才犯了这个错误。藩王就藩之后,虽然偶有战功,但很多人都多行不法,藐视朝廷法纪,鱼肉百姓,为祸甚烈。现在我皇登基,应该革除这项弊政,效仿尧舜禹汤,任用贤臣来管理国家,以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姚广孝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人的种子,的确不错,方孝孺的内心里只有儒家的思想,满满的都是儒家的情节,时刻妄想着将明朝变成上古社会那样,皇帝贤明,垂拱而治,任用儒家的大臣,共同治理国家,而不是将天下当成他个人的私产。岂不知,这些话都是历代的儒生故意编出来骗人的,专门给皇帝洗脑子,好让皇帝来重视他们。
方孝孺不仅信了,而且还要求朱允炆也相信,对朱允炆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方孝孺还在和朱允炆研究周朝的官职,妄图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真是吃饱了撑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最贤明的君王就是周文王了,他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儒家学说所要求的优点。
宽宏大量,任用贤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文王拉车八百步的传说,在看他看来,周文王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到了极致,才最终打败了残害忠良,迫害文臣的商纣王。
事实上,商周之间的战争完全不是那么事。商纣王的那副残暴昏庸的形象是后来的儒家人物为了迎合自己的学说故意编出来的。周武王伐商时在牧誓中只列举了商纣王六条罪名:第一是爱喝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王族为官,第三是任用奴隶为官,第四是听女人的话,第五是不按时祭祀。
这些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厘头,甚至按照现在的观点,不任用王族和贵戚,反而大胆任用奴隶是很有魄力的举动。儒家的人也感觉这些罪名不足以支撑他们商纣王是暴君的观点,就开始挥动笔杆子编排他,什么比干、黄飞虎、酒池肉林这样的故事都给整了出来。
实际上韩非子当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反倒是说明纣王是很贤明的,那里面记载说,费仲对纣王说:“西昌伯很贤明,百姓爱戴,诸侯归附,应该及早杀了他,以免后患。”纣王却认为仁义是君王用来勉励臣民的,不能杀,所以放过了西昌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后来的周文王趁着商朝内部斗争和跟四夷之间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对被商纣王收拾过,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在商朝的主力东征东夷之时,突然从背后捅刀子,一举灭亡了商朝。纣王当时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派奴隶上战场,最后在牧野被以周朝为首的诸侯联军击败,他还算是个比较有骨气的君主,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之后周朝养的那些御用文人就开始对周文王、周武王大肆吹捧,为了巩固周朝的江山,又将商纣王不断贬低,就形成了影视剧中的形象。周朝建立之后,商朝的一些遗老遗少一直不服他们,一直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太龌龊了。
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制。按照史中的观点,这么做是为了拱卫周王朝的江山,帮助周朝控制大面积的国土,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
其实这完全扯淡,上面说过了,商朝不是周朝一家灭掉的,而是他们联合八百诸侯灭掉的,属于兄弟几个一起做买卖,既然是这样,成功了之后,胜利果实你肯定不能独享,只能将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但是,周朝的统治者,又不放心这些外姓在外面封侯裂土,就又大封了一堆同姓为诸侯,将同姓和异性全都打乱,混合到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互相制衡,比如说,齐国和鲁国就是一个同姓,一个异性,将同姓封到异性边上,就可以监视异性,使得他们不敢对周王朝怀有二心。
这才是周朝大举分封的目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这三位儒家的大臣苦口婆心的跟朱允炆说了半天,彻底打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将朱元璋临死之前的教导全都忘在了脑后,其实在朱允炆的内心里,他也认为他的皇爷爷是错的,自古以来的圣人先贤都反对分封,主张重用文臣治国,皇爷爷为什么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很英明,但是他再英明能胜过所有的圣人先贤吗?朱允炆对此深表怀疑,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他的几位心腹,坚定的说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朕决定采纳你们的建议,削藩。”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闻言立即跪倒在地,纳头便拜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位爱卿快快平身吧。”朱允炆伸手虚扶他们三位一把,一脸虚心求教的表情说道:“只是朕要想削藩,应该先从何处入手呢?”
这一下子,这三个大臣开始面面相觑了,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对方几眼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管先削谁,朝廷首先应该想办法加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应对将来因为削藩而引发的不测之祸。不知道陛下还记不记得肃王发明的那个罐头?有了这个东西,大军就不愁粮草了,发动数十万众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臣还听说肃王搞出了一个叫鸟铳的火铳,可以一人操作,射到一百步以外,六十步之内可以穿甲。如果肃王将这些东西都贡献给朝廷,那朝廷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到时候就算陛下削藩,那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不敢动弹了。”
“这”朱允炆开始犯难了,他还记得朱元璋临死之前告诫他的话,虽然他也很想要罐头和鸟铳,但他不得不考虑朱元璋临死之前的告诫,道:“皇爷爷临终之前告诫过朕,想要跟肃王要这两样东西不能来硬的,要拿东西来换。问题是,朕要拿什么东西来跟他换?”
方孝孺一听这话心里就急了,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启奏陛下,陛下是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肃王虽然是亲王,是皇叔,但也是臣子,陛下跟臣子要东西,岂能去换?如此一来,陛下的威仪何在?依臣看来,只要一纸诏即可,肃王若是不从,那就是抗旨,是谋反,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削弱肃国。”
朱允炆愣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这个方孝孺这么激进,一上来就想动为朝廷立有大功,实力强横的肃国,道:“这十四叔对朕一直很尊重,又为朝廷立下大功,到达封国之后,也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朕若削他的肃国,怕是没有理由吧。”
方孝孺冷哼了一声,昂首挺胸,十分傲然地说道:“陛下难道忘了吗?肃王在封国内任用宦竖为官,让他们监视群臣,此乃亡国之像,也是与祖制相违背的,这不就是违法的行为吗?”
相比于黄子澄和方孝孺,齐泰还是比较理智的。齐泰和另外两个人不同,另外两个人是朱允炆自己培养的心腹,跟他一样身怀儒家的理想,具有儒家的情怀。
齐泰不一样,齐泰是朱元璋亲自提拔的人,和驸马梅殷一样,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临终托孤之人。朱元璋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叱咤风云了一辈子,看人最起码的眼光还是有的,他既然提拔齐泰做兵部尚,那就说明齐泰是个很有谋略的人。
齐泰认为依照目前的形势,朝廷不宜和肃王决裂,因为先帝临终之前曾经有名言,肃王兵马不可过兰州一步,这样一来,肃王造反的可能性就基本没有了,这个时候得罪肃国,不是聪明的做法,立即站出来反对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应该依照先帝临终之前的话来办。朝廷此时不宜和肃国闹僵,臣以为,朝廷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肃国一趟,摸摸肃王的态度。如果他愿意将那两件利器无私的贡献给朝廷更好,如果不能,皇上就拿东西跟肃王来换。”
“那朕该拿什么来跟肃王换呢?”朱允炆有点懵了,心里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家产,皇位是不可能的,割地吗?也很舍不得,土地这东西在古人心里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齐泰见新皇帝如此为难的样子,微微笑了一下,向前走了一步,一副嘚瑟的表情说道:“皇上忘了吗?肃王每年还要向朝廷交纳三百万石粮食呢,陛下可以以减免纳粮为条件去跟肃王换利器。”
朱允炆微微地点了点头,目前他手里捏着的也就这点筹码了,相信没有朝廷的命令肃王也不敢偷工减料,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道:“好是好。可是给他减免多少呢?一下子减免三百万石就太多了,这会让朝廷的运粮压力骤然增大的。”
齐泰拱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才抬起头来看着朱允炆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最多减免一百万石。另外,请皇上派德高望重,能言善辩之士去做出使肃国的使者,能谈下来一石是一石,但是不能超过朝廷给的底线。”
朱允炆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感觉齐泰的这个建议还行,只是派谁去呢?抬起头来,看了一遍这三个顾命大臣,一脸为难地说道:“齐爱卿言之有理,只是派谁去做这个使者合适呢?朕以为,这个使者最好是跟十四叔相熟的人,这样就不会让他感到紧张。”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面面相觑了一番,心里都在盘算着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据臣所知,朝中大臣与肃王相熟的人也就是武定侯郭英、曹国公李景隆和长兴侯耿炳文了,至于从肃王府过来的那些人,官职都太低,又做过肃王的随从,派他们去很不合适,有轻视肃王的意思。”
方孝孺一听齐泰这话害怕朱允炆派郭英去,立即站出来,一脸严肃的断然否决道:“武定侯不合适,据臣所知,武定侯和宁妃与肃王的关系密切,派他过去,怕他会和肃王勾结在一起。”
朱允炆边听边不住的微微点头,说心里话他也不放心郭英去,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和他的姐姐郭宁妃没少给肃王说好话,他们跟肃王的关系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派他去朱允炆很不放心,又看了看这三位大臣,试探性地问道:“派曹国公去怎么样?”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