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朱由校对勾栏的贡献,差点就成了勾栏的形象代言人,可谁都没想到,他转头就对勾栏课以重税。朝廷旨意下达的那天,帝国的整个勾栏业顿时炸锅了,这次的税真的收得太重了,规模就算小一点的勾栏,每年都要上缴近百两白银。

    勾栏的人可不敢骂朱由校,这个时代可没人权讲,骂皇帝可是十恶之一的大不敬,如果被抓到了可是要杀头的。朱由校不敢骂,可是骆思恭却是倒霉了,光荣地成为了背锅侠,被勾栏的人在背后骂惨了。

    这一条旨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勾栏场所都要涨价了,而且是要大幅涨价。间接的后果就是注定勾栏场所也将进入规模化产业化,以前的小场子在重税之下,要不倒闭,要不就只能偷偷摸摸地营业。

    中国人是很聪明的,这条旨意的下达的当天,就有勾栏场所在商量合并的事情。毕竟两家合成一家,就意味着一年要少缴百两白银。

    相对来说,废除贱籍的旨意在民间影响就小多了,毕竟贱籍影响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但这条旨意,却是让这一小部分人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要知道,在古代,贱籍的地位是很低下的,不但不能参加科举,而且很多职业都不能做,只能从事贱业,甚至都不能与普通百姓通婚。

    朱由校这条旨意,使得后来在招募新军上,招募进来了许多以前是贱籍的人,当然也有凭借军功名扬天下的。

    而在京师设立卫生局这样的事情,影响还没有出来,毕竟卫生局还在建立之中,老百姓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在朝廷上影响最大就是,叶向高告老还乡,韩爌升任首铺,李宗延和王绍徽两人入阁。对于这个事情,阉党这边没人反对,而东林党这边这次也没人反对,表面上奏章是叶向高写的,皇上只是批准了叶向高的奏章,但外人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交易,交易内容就是韩爌升任首铺换取王绍徽入阁。

    当然中间派有人上了几份奏章,反对王绍徽入阁,但一切都波澜不惊。

    二月底,顾秉谦的案子也已经结案,这次朱由校算是网开一面,顾秉谦被抄家,流了三千里。这次抄家,朱由校又获得了十多万两白银和一大批赃物。虽然抄顾秉谦的家这个举动被许多大臣反对,甚至包括有些东林党人都反对,但朱由校依然一意孤行将顾秉谦的家给抄了。

    朱由校作为一个现代人,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所谓的名声,文臣以前对付皇帝的那一套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那怕是死谏也根本无法影响到朱由校的决定。

    比耍赖,谁怕谁?放马过来就是了。

    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混了三十多年的老油条,在享受权利上,朱由校会严格地以一个皇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承担义务上,朱由校会以一个无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谁让他是皇帝呢?而且还是一个脸皮厚过城墙的皇帝。这些文臣对于朱由校这样的表现也只能表示无奈,他们是不可能起来造反的。

    此时,满桂和孙承宗进京了。孙承宗在辽东京师的路上就已经听说了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魏忠贤倒台,东林党却没有趁势崛起,只是勉强维持了现状,而内阁却是已经更换了两人,还多加了一人。

    “孙督师,您说皇上急着召见我等所为何事?”满桂策马赶上孙承宗的马车问道。

    “圣意岂能随意揣测,等你见到陛下自然明了。”孙承宗怒道。满桂虽是蒙古人,但忠诚勇敢,是孙承宗的爱将。满桂也十分敬重孙承宗,正是在孙承宗的手里,他才得到了重用。当然孙承宗也想不通朱由校召开他们所谓何事?

    听到孙承宗的话,满桂只得悻悻退下。

    孙承宗和满桂两人一进京,就得到了朱由校的召见。

    “吾师,辽东情况现在怎么样?”朱由校问道。

    “二月,满副总兵,尤总兵在大凌河击溃蒙古各部,彻底解除了宁远城的危险,而宁远城也即将修复,守备器械也已经建造完毕,臣此次还请陛下发饷二十四万两,确保在今年年中可以大举反击建虏。”孙承宗说道。

    “吾师,朕以为现在不是反击建虏的时机,朕希望你能帮朕先守住辽东,有吾师在,建虏不足为虑,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內患,攘外必先安内,现在连年灾害,乱民四起,恐怕不等建虏进关,大明已亡于乱民之手。而且朕得上天启示,接下来的灾害会更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恐会有席卷全国的民乱。”这个时候,大家都迷信,朱由校托上天启示,是最好的解释。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孙承宗对朱由校的上天启示是半信半疑,但连年灾害和乱民四起却是真的,这已经危及到了大明社稷。

    “朕已经想好,第一件事情移民,将流民安置到其他的地方,例如台湾也就是小琉球,琼州,甚至更远的地方去。第二件事情就是推广新的高产的粮食作物。”朱由校答道。

    “移民可是需要耗费大量费用的,而高产的粮食作物不知陛下指的是什么?”孙承宗对朱由校口中的台湾的称呼并没太在意,他只是关心最关键的问题。

    “钱的问题,朕会想办法的,而且朕会逐步地移民。高产的粮食作物已经有人在种了,只是现在还没有达到朕预期的效果,暂时不能全国推广,朕决定从内努拨钱来做这件事情,有钱有人,朕相信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成功。”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孙承宗欣慰地说道。孙承宗这次真正感受到了朱由校的改变,这种改变,让他这个当老师也是真的倍感欣慰。

    “至于辽东的军饷问题,朕已经想好了,以后会有人直接用海运将粮食送到山东,再由山东送到山海关。”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appappshuzhanggui.net

章节目录

大明162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卢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六章 辽东对策,大明1624,笔趣阁并收藏大明1624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