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征高句丽的大军尚未还朝,前方的战报也是滞后的。
这一年夏天,对长安城百姓来说,最大的盛事是玄奘法师回来了。
与西行取经时偷渡相比,如今已经名扬天下的玄奘回朝,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轰动。
赵仁和赵义此时也来了京城,跟董昊等人一起聚集在围观的人群中。
“听说玄奘法师皮滑肉嫩,妖精最喜欢吃的!”赵仁煞有介事地说。
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有这事?你听谁说的?”
赵仁顿了顿:“小时候听我幺叔说的!”
幺叔还说,唐僧肉又香又嫩,只要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不过,赵仁表示很怀疑,要真有这个功效,玄奘法师根本走不出长安吧~~
旁边一人笑道:“我曾有幸见过玄奘法师,他相貌俊雅,不输于士族郎君,但也不是文弱之辈。”
“不弱吗?”赵仁和赵义惊讶。
幺叔的故事里,唐僧都是要人救的~~
已经去了国子监太学读书的董昊点头:“应当是不弱的,西行路上多少匪徒?他要是孱弱,怎么走得了这条路?”
那个似乎认识玄奘的人说:“西行路上,玄奘大师除了弘法,还渡化了不少匪徒。”
……渡化是哪个渡化?
少年们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个人。
此人笑道:“阿弥陀佛!若能言语渡化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是不能,禅杖渡化也是极好的。”
少年们:……
正在议论间,听到官府安排的礼乐声响,却是玄奘法师进城了!
人群顿时轰动,长得高的伸长了脖子看,长得矮的叠罗汉!
此次迎接玄奘法师的仪式规格很高,朝廷派出仪仗,迎接玄奘法师进宫,皇帝亲自接见。
赵仁、赵义等你举着我、我举着你,终于远远看到了玄奘法师的身影,对隆重的排场羡慕不已。
“这就是大法师啊!难怪先生说,出家也是一条出路呢!”赵仁羡慕地说。
赵义跟着叹息一声,又遗憾地说:“我们是没有慧根,也就看幺叔的了!说起来,征高句丽的大军回来,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排场?”
两个人畅想了一下幺叔回来,也万人空巷的欢迎,笑得露出两排牙齿。
一旁的董昊微微摇头,不好打击他们……那可是征高句丽啊!
在战报没回来之前,谁知道胜负呢?
也就赵家人信心满满,觉得赵全去了就所向披靡。
玄奘法师回京的热闹,让全城百姓津津乐道,但对赵家人来说,更兴奋的是……跟随文成公主进藏的商队紧随着玄奘法师回京了。
也就是说,当上了公主府司丞的赵四郎也回来了!
赵四郎一行人带回了不少牛马、药草、香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甚至有好几头牦牛!
牦牛皮毛特别厚、角特别威风,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风尘仆仆的赵四郎望着近在眼前的长安城,泪水模糊了视线。
主动请缨去吐蕃,他只是想让自家能搭上皇家的线做买卖,对吐蕃一行要多久,并没有太清醒的认识。
他们去的时候有一百多个和尚,还有几十个负责商贸的人,如今只回来了一半。
除了留在吐蕃的和尚,还有许多是倒在了路上。
两坨高原红,见证了他们这几年的艰难。
赵四郎非常想念家人,这思念在过去几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仰望高原澄澈的星空时深入骨髓。
他想念爹娘,想念兄弟们,也想念英子和孩子们……
因为思念,胡英子在他心里,也成了当世第一的美人。谁要说英子长得不好,他就要抄家伙上了。
如今近乡情更怯,他想:“京中的铺子,有幺弟在肯定安排妥当的。回来就能见到幺弟了,他在国子监读书,不知中了状元没有?”
“英子带着孩子们,大约还在天明村。她应该也知道我当官了吧?不知有没有为我高兴?”
但又担心英子不理解他,生气改嫁了怎么办?
这心情七上八下的,竟觉得进城这短短的一段路,比走过的千山万水更遥远。
可他现在是官员的,得先去鸿胪寺复命,才能回家。
太子和滕王听说去吐蕃的人回来了,高兴地接见了赵四郎。
这茶马商道,可关系到同化吐蕃的百年大计,赵四郎等人,就是这条路的探路者!
赵四郎也没想到,他离开几年,原来的太子就已经薨了,晋王成了太子!
但想到茶马商道的事,晋王就是布局者之一,晋王当了太子,对自家来说是好事?
他定了定心神,恭恭敬敬地行礼,将此行的见闻细细说来。
送文成公主到吐谷浑时,正好遇到吐谷浑叛乱,席君买将军平息了叛乱。文成公主让人带着礼物去慰问了嫁到吐谷浑、受惊的弘化公主。
弃宗弄赞亲自带兵到柏海(今青海札陵湖)迎亲,然后他带着工匠先行,为公主开路。
在前往吐蕃的路上,他们还是遇到了几波匪寇,但他们有随行护卫、武器精良,能打能扛,因此没有伤亡。
但最大的难处,是自然环境。越往逻些城走,越多的人水土不服……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浑身乏力,甚至晕过去。”赵四郎心有余悸地说,“公主猜测当地之人应有缓解之法,我们仔细打探,寻到了一些药物。随行的医者说是活血补气的,此次也带了回来,若能在长安栽培,将来通行吐蕃或许用得上。”
太子耐心地听完,问:“你也见过弃宗弄赞了,你觉得他是怎么样的人?”
这样的问题,如果是问三年前的赵四郎,那是很有难度的。
但他现在已经是赵司丞了,想了想答道:“我是公主的属官,弃宗弄赞一开始并不常见公主,后来见我们带去的工匠、医者等都展现了用处,才常来与公主说话。”
“弃宗弄赞,不是沉迷女色之人!”
滕王听得直皱眉:“他竟敢冷落我朝的公主?”
太子摆了摆手,让赵四郎接着往下说。
赵四郎说:“公主一开始不懂吐蕃语,她跟着我一起学。她还把长安带过去的种子,尝试在当地种,也常和当地人说话,不久就能说吐蕃语了。”
太子点点头:“这样就挺好的。”
两国联姻,难道还想谈感情吗?
能把政治任务完成好,就是挺好的。
赵四郎语气有些伤感地说:“我们离开的时候,公主泪如雨下,写了首诗寄托对故国的思念。”
他又把在吐蕃打探的消息说了:弃宗弄赞求娶文成公主之前,已经娶过泥婆罗国的公主,不过还没有子女;此外,他还娶了吐蕃各部的女子。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娶妻都是娶有用的。
太子和滕王都是在宫中长大的,见惯了后宫佳丽三千,对弃宗弄赞女人多这一点,没什么抵触。
太子问:“那可有人欺负公主?”
赵四郎摇头:“并无,只是思念故土。”
哪怕是带了许多陪嫁的人,可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宗室少女,蓦然到陌生的地方,接受陌生的丈夫,此生难以回乡,还是太残酷了。
赵四郎想到离开时,公主的泪水涟涟,心里很不是滋味。
太子叹了口气,称赞了赵四郎几句,便让他离开了。
征高句丽的大军尚未还朝,前方的战报也是滞后的。
这一年夏天,对长安城百姓来说,最大的盛事是玄奘法师回来了。
与西行取经时偷渡相比,如今已经名扬天下的玄奘回朝,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轰动。
赵仁和赵义此时也来了京城,跟董昊等人一起聚集在围观的人群中。
“听说玄奘法师皮滑肉嫩,妖精最喜欢吃的!”赵仁煞有介事地说。
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有这事?你听谁说的?”
赵仁顿了顿:“小时候听我幺叔说的!”
幺叔还说,唐僧肉又香又嫩,只要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不过,赵仁表示很怀疑,要真有这个功效,玄奘法师根本走不出长安吧~~
旁边一人笑道:“我曾有幸见过玄奘法师,他相貌俊雅,不输于士族郎君,但也不是文弱之辈。”
“不弱吗?”赵仁和赵义惊讶。
幺叔的故事里,唐僧都是要人救的~~
已经去了国子监太学读书的董昊点头:“应当是不弱的,西行路上多少匪徒?他要是孱弱,怎么走得了这条路?”
那个似乎认识玄奘的人说:“西行路上,玄奘大师除了弘法,还渡化了不少匪徒。”
……渡化是哪个渡化?
少年们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个人。
此人笑道:“阿弥陀佛!若能言语渡化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是不能,禅杖渡化也是极好的。”
少年们:……
正在议论间,听到官府安排的礼乐声响,却是玄奘法师进城了!
人群顿时轰动,长得高的伸长了脖子看,长得矮的叠罗汉!
此次迎接玄奘法师的仪式规格很高,朝廷派出仪仗,迎接玄奘法师进宫,皇帝亲自接见。
赵仁、赵义等你举着我、我举着你,终于远远看到了玄奘法师的身影,对隆重的排场羡慕不已。
“这就是大法师啊!难怪先生说,出家也是一条出路呢!”赵仁羡慕地说。
赵义跟着叹息一声,又遗憾地说:“我们是没有慧根,也就看幺叔的了!说起来,征高句丽的大军回来,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排场?”
两个人畅想了一下幺叔回来,也万人空巷的欢迎,笑得露出两排牙齿。
一旁的董昊微微摇头,不好打击他们……那可是征高句丽啊!
在战报没回来之前,谁知道胜负呢?
也就赵家人信心满满,觉得赵全去了就所向披靡。
玄奘法师回京的热闹,让全城百姓津津乐道,但对赵家人来说,更兴奋的是……跟随文成公主进藏的商队紧随着玄奘法师回京了。
也就是说,当上了公主府司丞的赵四郎也回来了!
赵四郎一行人带回了不少牛马、药草、香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甚至有好几头牦牛!
牦牛皮毛特别厚、角特别威风,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风尘仆仆的赵四郎望着近在眼前的长安城,泪水模糊了视线。
主动请缨去吐蕃,他只是想让自家能搭上皇家的线做买卖,对吐蕃一行要多久,并没有太清醒的认识。
他们去的时候有一百多个和尚,还有几十个负责商贸的人,如今只回来了一半。
除了留在吐蕃的和尚,还有许多是倒在了路上。
两坨高原红,见证了他们这几年的艰难。
赵四郎非常想念家人,这思念在过去几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仰望高原澄澈的星空时深入骨髓。
他想念爹娘,想念兄弟们,也想念英子和孩子们……
因为思念,胡英子在他心里,也成了当世第一的美人。谁要说英子长得不好,他就要抄家伙上了。
如今近乡情更怯,他想:“京中的铺子,有幺弟在肯定安排妥当的。回来就能见到幺弟了,他在国子监读书,不知中了状元没有?”
“英子带着孩子们,大约还在天明村。她应该也知道我当官了吧?不知有没有为我高兴?”
但又担心英子不理解他,生气改嫁了怎么办?
这心情七上八下的,竟觉得进城这短短的一段路,比走过的千山万水更遥远。
可他现在是官员的,得先去鸿胪寺复命,才能回家。
太子和滕王听说去吐蕃的人回来了,高兴地接见了赵四郎。
这茶马商道,可关系到同化吐蕃的百年大计,赵四郎等人,就是这条路的探路者!
赵四郎也没想到,他离开几年,原来的太子就已经薨了,晋王成了太子!
但想到茶马商道的事,晋王就是布局者之一,晋王当了太子,对自家来说是好事?
他定了定心神,恭恭敬敬地行礼,将此行的见闻细细说来。
送文成公主到吐谷浑时,正好遇到吐谷浑叛乱,席君买将军平息了叛乱。文成公主让人带着礼物去慰问了嫁到吐谷浑、受惊的弘化公主。
弃宗弄赞亲自带兵到柏海(今青海札陵湖)迎亲,然后他带着工匠先行,为公主开路。
在前往吐蕃的路上,他们还是遇到了几波匪寇,但他们有随行护卫、武器精良,能打能扛,因此没有伤亡。
但最大的难处,是自然环境。越往逻些城走,越多的人水土不服……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浑身乏力,甚至晕过去。”赵四郎心有余悸地说,“公主猜测当地之人应有缓解之法,我们仔细打探,寻到了一些药物。随行的医者说是活血补气的,此次也带了回来,若能在长安栽培,将来通行吐蕃或许用得上。”
太子耐心地听完,问:“你也见过弃宗弄赞了,你觉得他是怎么样的人?”
这样的问题,如果是问三年前的赵四郎,那是很有难度的。
但他现在已经是赵司丞了,想了想答道:“我是公主的属官,弃宗弄赞一开始并不常见公主,后来见我们带去的工匠、医者等都展现了用处,才常来与公主说话。”
“弃宗弄赞,不是沉迷女色之人!”
滕王听得直皱眉:“他竟敢冷落我朝的公主?”
太子摆了摆手,让赵四郎接着往下说。
赵四郎说:“公主一开始不懂吐蕃语,她跟着我一起学。她还把长安带过去的种子,尝试在当地种,也常和当地人说话,不久就能说吐蕃语了。”
太子点点头:“这样就挺好的。”
两国联姻,难道还想谈感情吗?
能把政治任务完成好,就是挺好的。
赵四郎语气有些伤感地说:“我们离开的时候,公主泪如雨下,写了首诗寄托对故国的思念。”
他又把在吐蕃打探的消息说了:弃宗弄赞求娶文成公主之前,已经娶过泥婆罗国的公主,不过还没有子女;此外,他还娶了吐蕃各部的女子。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娶妻都是娶有用的。
太子和滕王都是在宫中长大的,见惯了后宫佳丽三千,对弃宗弄赞女人多这一点,没什么抵触。
太子问:“那可有人欺负公主?”
赵四郎摇头:“并无,只是思念故土。”
哪怕是带了许多陪嫁的人,可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宗室少女,蓦然到陌生的地方,接受陌生的丈夫,此生难以回乡,还是太残酷了。
赵四郎想到离开时,公主的泪水涟涟,心里很不是滋味。
太子叹了口气,称赞了赵四郎几句,便让他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