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了一天,少府在北京城外一座闲置的宅院中开始了小规模的水泥制造,虽然产量并不高,但是小规模的使用已经足够了。

    沈继尚很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他亲自来处理这件事,派往陕西、漠南的工匠都是宋应星挑选出来最好的工匠,相信一切都万无一失。现在沈继尚将重点放在了京城。

    北京城内,在顺天府、少府、工部的配合下,京城内的一条主干道开始进行土地平整,至于为何现在没有大规模开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正是夏收时节,为了不影响夏收,工部只能先小规模实验。一切都以夏收为重,绝对不能耽搁。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已经铺成石板的路目前先不修了,仅仅修那些还是土路的地方,很快多雨的时节就要到了。

    京城的百姓们好奇的看着朝廷所做的一切,这条路上数百人在忙碌着平整土地。

    “顺台兄,你可知朝廷这是要做什么?”,大街一侧茶楼二楼靠窗处正在喝茶的两人正在看着大街上的情况。

    “吾不知,还望兄台解惑!”

    “哈哈,顺台兄有所不知啊,我听说朝廷准备铺设水泥路!”,顿时周围的人皆是把耳朵竖了起来,说话的人见到这一幕更是自豪。

    “这水泥为何物?”

    “兄台可还记得那百工院?”

    “自然是记得的,哼!一群卑劣之辈如何承受的起皇上的如此厚待!”

    “顺台兄着相了,如今那百工院的宋应星可是造出了水泥,据说原本是粉状,若是用来修桥铺路,十天就会变得坚硬无比,堪比精铁,前天皇上还赏赐此人一千两银子啊!

    现在下面这条路就准备用百工院造出来的水泥铺路啊!”

    “原来如此啊!”,在场众人皆是若有所思。

    ……

    ……

    “德清兄相信这种神奇的东西?”

    “吾自然是不信的,可是这传的也有模有样,我听说明日朝廷就会贴出来官榜来告知百姓此事了。

    ……

    我等不如等半月后看看这路究竟如何?若是真如那宋应星所说硬如精铁,我等自然心服,若是不能,我等定要向皇上向朝廷为我等儒门子弟讨回公道!卑劣工匠岂能与我等圣人子弟同列?”

    “善!德清兄高义,我必与德清兄同行!”

    “吾等亦然!”,周围一直在偷听的众人纷纷起身说道。

    那位德清兄见此眼中止不住的兴奋,“好,到时吾等同去,这半个月吾等就严密的看着这些工匠做事!必不然他们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愚弄天下。”

    “善!”

    在场众人皆表示赞同,他们作为读书人,寒窗苦读十数年,现在那些工匠竟然要爬到他们头上,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的。唯一可惜的是他们人微言轻,又做不了太多,但若是这所谓的水泥路和朝廷说的不一样,那么他们就真的有足够的借口了。

    ……

    这样的事情在京城内多处都在发生,第二天官榜贴出以后,朝廷的百工院发现了一种坚硬如铁的水泥,正在修筑北京城内的一条长达近五百丈的大街的消息在京城内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之后的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人来到这条街两侧,观看着这里工匠们的工作。随着土地平整的结束,工匠们运来修路所用的各种材料。

    修路的过程每天都有数千人观看,这些工匠们的操作很是让人惊讶,这和他们以前见过的完全不一样,这些东西中他们只认得石子、沙土,那个灰色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难道就是那水泥不成?

    三天后,路修好了!就在所有人的目光下路修好了,之后工匠们在路面上铺了一层刚刚收割好小麦的秸秆,顺天府出面要求所有百姓十天内不准踏上这条新修的路,十天后它才能凝固。

    这一切的操作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极其稀奇的,原本众人还想着过两天偷偷去看看,没想到接下来的十天中竟然有将近百人在这条大约三里的道路周围巡逻。

    京城百姓中充满了议论声,甚至出现很多不相信朝廷的说法,朝廷完全对此无动于衷。转眼间十天过去了,这一天一大早,这条路两旁早已围满了百姓,两侧茶楼都挤满了人,甚至有的房顶也有人。

    随着消息的传播、尤其是官方消息的传递,很多人都知道了水泥这个东西,于是今日来的人格外的多。

    很快,工部的人就到了,这一次,工部尚书徐光启亲自过来了,随着他一声令下,路面上所有的稻草被清理干净,露出了下面干净平整的路面。

    看到这和他在百工院看到一样,徐光启长松了口气,他没有犹豫,在所有人的目光下直接走上路面,又踩了两下。他从旁边的侍卫手中拿出刀,在周围人的惊呼声中对着地面砍去。

    “嘭!”的一声过后,见地面上仅仅留下一条白银,徐光启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从围观的百姓中也传开惊呼声。

    这半个月他徐光启也很是担忧这条水泥路,若是失败了,必然会对皇上对工匠们的政策产生极大的打击。一不小心,现在工匠们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大好形势就再也没有了。

    在修这条路时,他亲自上场,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对每一名工匠他都小心翼翼的交代,只怕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整个京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看他们的笑话。

    现在终于成功了,自己没有辜负皇上地信任。

    徐光启这才放松下来,他看向两旁早已惊呆的官员、士子、百姓们,心中竟然涌起一种畅快之感,让你们还看不起工匠!

    “诸位百姓们,现在这条水泥路已经成功了,这水泥是百工院的宋应星发明的,皇上给宋应星赏赐了一千两银子,其他参加研究水泥的数百人赏赐了五千两银子,这都是朝廷对他们的奖励!”

    “老天爷啊!”“天啊!”“这是真的吗?”“一千两啊!”

    周围的百姓们皆是发出惊叹声,这也太多了,一千两银子,他们家五十年的收入也才是这个数吧。

    在侍卫们的安抚下,百姓们才渐渐安静了下来,“今后啊,朝廷要将大明所有的路都变成这样的水泥路,这样大家以后进城就再也不用怕雨水了。大家以后运粮食也都方便了…”

    “皇上万岁!”,百姓们皆是高呼!

    见百姓们都如此高兴,徐光启也露出了笑容,看来自己做的还不错,他也就满意的离开了,他要向皇上汇报此事,同时准备在全京城开工修这水泥路,这东西真不错,关键是成本也不高。

    还有从京城到辽东的大道!这条路若是修通,从京城到锦州的时间至少能够减少两天!粮食、盔甲等物资的运送也能轻松不少,这样朝廷花的银子也能少上不少,这一切都有助于灭掉建奴,这一条大路必须要尽快开工。

    至于所需要的银子,他丝毫不担心,就算户部没有,皇上肯定有啊,据他估计,皇上地内帑里至少还有一千万两银子,而且只多不少。为了辽东这样的大事,他相信皇上定然是愿意拿出这笔银子的。

    徐光启走后,在场的百姓们更加兴奋了,纷纷走上这条宽度近三丈,长度三里的水泥路,在上面走走、摸摸,跳跳,试试地面的坚硬成都,一时间整条路上都挤满了人,不过倒是也没有人敢拿刀在上面砍试试这路到底硬不硬。

    然而就在他们欢呼的时候,在场的诸多读书人以及京城的一些小官们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尤其是在徐光启说完最后一番话后,不少读书人甚至直接骂出了声。

    “奸贼!”“庸臣误国!”等等词汇不时从他们嘴里冒出来,有的人甚至咬牙切齿,恨不得上去对徐光启打上一拳。

    这东西怎么可能是真的?这不可能啊!

    更令他们心痛的是他们丧失了一次攻击朝廷不久前通过的那份优待工匠政令的极好借口,现在他们恐怕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官员们都不作为,他们这些毫无功名的读书人又能做什么呢?

    现在工匠们已经在百姓们留下了不下的印象,恐怕不久那宋应星的事迹就要通过邸报传遍天下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水泥路的作用定然会被人广泛认知,到时候,一切都难以改变了。

    其实他们想的不错,仅仅是第二天,早就准备好的邸报就通行天下了。

    皇宫中的朱由检听完徐光启的汇报后也很满意,对于徐光启提出的修筑从京城到辽东的大道,朱由检既没有反对又没有赞成,只是让工部确定修筑的路线,其他的一概不提,这让徐光启心中七上八下的。

    接下来的两日,京城中的百姓皆是闻风而来,都在这条路上有了几通,试试感受。

    百姓们大多都是看看新奇,留下几句惊叹声罢了。

    而京城的一些大商人们对此的感受就不一样了,看着这样的路他们就想到了很多。

    有了这样的道路他们再也不用怕雨天道路的泥泞,运货的马车可以全速通行,运费、路上所耗费的时间都可以大大减少!这对他们来说将会是天大的好处,他们能够多赚多少银子。

    只要有路,他们的商队就能到达那里,再也没有其他的制约了,看着这条路,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家商号通行天下的情形。

    连续数天时间,京城内的各大商号议事不断,很快就有很多官员上书朱由检请求在全国大修水泥路,让朝廷的政令更快的通行天下。

    不管这些官员中那些是真正的为国着想还是因为商人的撺掇而上书的,朱由检也都不在乎,这件事情至少对于大明而言是好的就足够了。

    不过朱由检对他们的上书没有批复,全部留中不发。可惜即便如此也没有能挡得住朝廷官员们的热情,这样的奏折一天比一天多。

    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朝廷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都放在陕西、漠南,以及长江以南各个布政使司吏员的整顿上了,此外还要防备着辽东建奴的动向。

    这近半年来,那皇太极的动作也不少,最近建奴的军队更是动作频频,袁可立的奏折也提到了此事,辽东军队已经戒备起来了,恐怕又要有大事发生了。对于建奴朝廷是绝对不敢放松的。

    更何况,现在正是北方的夏收时节,多数农民正在收获,同时也要准备种植红薯,这种时候朝廷怎么可能大规模的启动多项工程,一切都要再等等。

    不过修路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开始了,至少要对一些线路的勘察工作要做好,该有什么样的线路?这些问题要整清楚,以后朝廷若是想要开始修筑了,就能够直接动工,想必徐光启也是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的。

    很快朱由检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徐光启的工部,徐光启确实是很兴奋,这样的道路若是修编全国,那将是多大的功劳啊。

    朱由检给徐光启安排了数条线路的的任务,全部都是分布在北方。

    京城—山海关;京城—开封;京城—开平;京城到太原、归化;归化—集宁—开平;西安—开封—济南;京城到济南。

    一共七条线路,按照计划很快就会开工的是归化—集宁—开平线,以及西安至潼关段,这两个地方都是利用陕西的百万难民直接开工就行,除了这两条还有陕西内部的多条线路,主要是西安联通陕北西安以北各府的道路。

    只要少府的工匠抵达陕西、漠南,就可以迅速开始生产水泥,开始修筑。

    其他的都可以再等等,至少也要等到夏收结束、各地红薯种植完毕才能开始,不然大规模的徭役必然会对大明产生极大的损害。

    朱由检摇摇头,无论如何,水泥总算是有了,之后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放下此事的朱由检内心已经向东北飘去。

    之前就在水泥之事牵动着整个京城时,朱由检在皇宫之中刚刚安排下去了一件要事,这件事必然对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

    求订阅,求票票!!

    乐文

                

章节目录

重铸刚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青史昭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零九章 震撼(求订阅)-重铸刚明123,重铸刚明,笔趣阁并收藏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