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中,大臣们共聚一堂。

    整个文华殿闹哄哄地,大臣们脸上都满是焦急之色。

    就算是崇祯皇帝走进文华殿,大臣们也半点都没有要安静下来的意思。

    崇祯皇帝阴沉着脸,走到御榻坐了下来。

    王承恩站在崇祯皇帝身后,板着一张脸,尖声大喊道:

    “肃静!”

    文华殿中,这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朕召集众爱卿,是想与爱卿们共商剿贼之事。山西全境,已经沦陷于李自成之手。诸位卿家可想到了对策?”

    崇祯皇帝沉声问道。

    殿下,众人皆低着头,沉默不语。

    崇祯皇帝看着一颗颗戴着冠冕的头颅,心中不由感到悲哀。

    东林党,呵!

    “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一个主意吗?朕要你们何用!”

    崇政皇帝愤怒地一拍扶手,大声喝道。

    文华殿中依旧是一片寂静。

    这时候,李邦华站了出来。

    “陛下,李自成之贼军声势浩大,正面抗衡,实乃以卵击石,不如迁都南京,避其锋芒,且徐徐图之……”

    李邦华话音刚落,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不可!”

    李邦华眉头一皱,看向了他。

    “为何不可?”

    李邦华质问道。

    “国君死社稷,此乃大义也!”

    那名大臣一脸肃然,朗声说道。

    “是啊,哪有未战先避的道理?”

    众大臣纷纷附和道。

    崇政皇帝脸色极度难看。

    李邦华脸色也有些难看,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些大臣是不会同意南迁的。

    为何?

    因为死得不是他们。

    他们心中清楚,京城是不可能守得住的。但就算京城破了,大明亡了又如何?

    在他们看来,不管是谁入主京城,这个国家总是需要有官员来治理的。

    况且,他们的家产都在北方。南迁了,那些土地、宅院怎么办?

    既然如此,何不为大明留下一个忠烈殉国的皇帝?留下一个君王死社稷的美传?

    “既然如此,臣以为,宜使东宫监国南京,择一二老臣辅之。”

    李邦华又说道。

    这是折中之法,至少能为大明保留下火种。

    闻言,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了出来,大骂道:

    “奉太子往南,汝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光时亨说的乃是唐末的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子李亨从长安逃了出去。

    唐玄宗逃亡成都,而太子李亨则是北上至灵武。

    后来,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此言一出,李邦华哑口无言。

    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李邦华完全无法反驳。

    李明睿站了出来,身为李邦华的学生,他自然要为李邦华说话。

    “此言谬也,太子向来儒孝,唐肃宗又如何能与太子相比?不过,既然大人说到唐肃宗灵武之事,依在下看来,不如由陛下迁都南京,纠集南边军队,反攻北方!如此一来,大明江山可保!”

    李明瑞大声说道。

    他是知道崇祯皇帝南迁的心意的。

    但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能自己提出要南迁,否则就会留下一个庸君和不战而逃的声名。

    所以,就必须要有大臣们来主张,并且请托两次,方才能“勉为其难”地迁都南京。

    “此等邪说,何以拿到殿陛之间来妄议?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光时亨跳脚骂道。

    群臣纷纷附议。

    李明睿和李邦华握紧了双拳,满脸颓然之色。

    以他们二人的力量,又如何能撼动这满朝文武的心思?

    可笑的是,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李邦华与李明睿自杀殉国,而光时亨等人,则是投降了李自成,依旧在李自成手下当着他们的官老爷。

    崇祯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

    说完,他起身径直离开了文华殿。

    众官员面面相觑着,而后离开了文华殿。

    文华殿的大门缓缓关上。

    镜头中,随着大门的紧闭,陷入了一片漆黑。

    画面一转,来到了一座城门前。

    京城外城的广宁门城门大开,外城已然沦陷。

    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了外城,正在向内城进发。

    坤宁宫内,崇祯皇帝踹开了里屋的大门。

    朱媺娖看着她的父皇,身子不住地颤抖着。

    这个平日里对她百般宠爱的父皇,此时双眼通红,神态癫狂,正提着剑一步步朝她走来,如同索命的黑白无常一般。

    “父皇,到底怎么了?”

    朱媺娖身子往后缩着,颤声问道。

    听到父皇二字,崇祯皇帝的手也颤抖了一下。

    “京城已破。”

    崇政皇帝开口说道,声音干涩无比,像是用磨砂纸摩擦着声带发出的声音。

    四个字,让朱媺娖明白了一切。

    虽然她不过十五岁,天真烂漫,但终归是生在帝王家,对这四个字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城破,代表着家破,国亡。

    就在不久前,她还在想象着自己出嫁的婚礼,想着自己穿上婚服的美好。

    可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她的母后死了,她也即将死在自己的父亲手中。

    “父皇,女儿不想死!”

    朱媺娖哭哭啼啼地哀求道。

    她还没穿过那套华丽而美好地婚服,还没走出过这深宫看一看。

    崇祯皇帝的嘴角抽搐了几下,神色扭曲,走到朱媺娖身前。

    朱媺娖已经退到了角落,退无可退。

    她一把跪在地上,不断朝崇祯皇帝磕着头。

    “父皇,女儿不想死!”

    “父皇,女儿不想死!”

    她用力地磕着头,大哭着喊道。

    崇祯皇帝咬紧牙关,握着长剑的手上青筋毕露。

    “尔奈何生我家?”

    崇祯皇帝发出一声闷吼。

    朱媺娖听到这话浑身一僵,瘫倒在了地上,脸上满是绝望。

    是啊,她生在了帝王家。

    一旦紫禁城被攻占,她将会被当做一个战利品,等待她的是无止境的耻辱。

    崇祯皇帝举起手臂,用宽大地衣袍遮住了自己的脸,一边嘶吼着,手上的剑用力地劈砍下去,仿佛这样就能减少他的负罪感。

    胡乱劈砍了几剑后,崇政皇帝放下手臂。

    看到朱媺娖毫无动静地趴倒在地上,崇政皇帝丢掉了剑,双臂无力地低垂着,如同一缕人间的残魂一般,摇摇晃晃地走向坤宁宫外。

章节目录

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记得快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40章 尔奈何生我家?-典藏华夏的小说,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笔趣阁并收藏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