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真有天助,成了,那就是满清命不该绝,便将维新进行到。不成,也正好绝了他们的幻想。”

    谭嗣同盯着书信许久,喃喃说道。

    他们是谁?

    也许谭嗣同举目张望,偌大的满清朝廷,都没能找到一个同路人。

    洋务派无需多言,皆是坚定地满清朝廷的拥护者。

    然而,就连他所在的维新派,不管是康有为还是梁启超,也都是坚定地保皇派。

    谭嗣同小心翼翼地将纸上的笔墨吹干,将书信夹在书中。

    他的父亲,乃是堂堂巡抚,封疆大吏,谭嗣同不愿连累他的父亲。

    在历史的角落里,那个年代,正在暗流涌动着。

    袁大头如约在第二日赶赴天津,连夜到了荣禄府上。

    然而,他却不是去诛杀荣禄的,而是去告密的。

    维新如何,与他袁大头有何干系?他只在乎,他的权力能有多大。

    然而,袁大头并没有因此得到荣禄的嘉奖。

    反而,荣禄当场便要杀了袁大头。

    袁大头若非与维新派交往过密,维新派又怎么会把如此大事交到他的手上?

    于是,观众所说的那一幕出现了。

    袁大头抱着荣禄的腿苦苦哀求,最终,荣禄方才饶了他一命。

    荣禄将消息传回京城,慈禧太后怒火中烧,离开颐和园。

    慈禧太后赶到紫禁城的时候,是凌晨时分。

    没有人敢拦她,一路畅通无阻。

    慈禧太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从睡梦中惊醒的光绪皇帝迷迷糊糊中,便被慈禧太后命人压至瀛台囚禁。

    清晨,慈禧太后发布诏书,宣布再度临朝训政。

    此时,张安忙得不可开交。

    他要靠着灯光和遮光布,在有限的场景内,营造出时间变幻的观感。

    维新派人士惶恐不已,人人自危。

    康有为这些主持变法的人,更是纷纷躲藏起来了。

    他们知道,他们的事情败露了。

    很快,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秀深等人。

    “复生,官兵很快就会搜捕过来了,快些收拾行李逃吧。倭国会馆愿意帮助我们,只要我们躲进倭国会馆,他们就不能拿我们怎么办!”

    “倭国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到了倭国,我们还能重新来过!”

    梁启超恳切地说道。

    “任甫,我与你不同。往后这十年八年,国内没有我们的立足地。逃亡的话,华侨多为广东人,我既不能讲英语,又不会粤语,一些活动能力都消失了,只能成为废料。”

    “况且,我父亲在官,我跑了,一定会株连家属。”

    谭嗣同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可……”

    梁启超欲言又止。

    谭嗣同笑了。

    “程婴杵臼,月照西乡。”

    谭嗣同轻松地说道。

    梁启超泪水不住地流淌着,一把揽过谭嗣同,重重地抱着他。

    “好了,快去吧。”

    谭嗣同推开梁启超,说道。

    梁启超点了点头,往外走去,一步三回头。

    谭嗣同将他送出了门,看着梁启超的背影,微眯起了双眼,神色变得肃穆。

    “各国变法者,无不从流血而成,今华夏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

    谭嗣同呢喃着说道。

    也许那个在时务学堂中,谭嗣同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他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要怎么唤醒人心?唯有流血才能唤醒人心!

    要唤醒怎么样的人心?一颗革命的心!

    满清,救不了华夏!

    看着天边的夕阳,谭嗣同哈哈大笑着。

    镜头中的赵一洲,此时看起来光芒万丈,比太阳更甚!

    “绝了。”

    直播间中,观众看着此时赵一洲的风采,个个都痴了。

    谭嗣同没有再躲,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浏阳会馆中。

    很快,官兵上门抓捕。

    谭嗣同便站在胡同口,昂首挺胸。

    “来吧,谭嗣同就在此。”

    谭嗣同淡然说道,仿佛请吃饭一般。

    这等闲淡地气度,反而让官兵都愣住了。

    直到谭嗣同主动走到他们面前,他们方才反应过来。

    “把他给我拿下!”

    领头的官员大喝一声,谭嗣同便被控制住了。

    谭嗣同被关押进京师刑部监狱中。

    是夜,一阵脚步声响起。

    然而,谭嗣同没有半点警觉,依旧呼呼大睡着。

    “复生!复生!”

    来人低声呼喊道。

    几声之后,谭嗣同终于缓缓醒来。

    看着牢门外的人,谭嗣同陡然一惊。

    “王五,你怎么进来的?”

    谭嗣同忙问道。

    “我得知你被捕,联络各地的反清义士,又买通了狱卒,来救你出去!”

    大刀王五低声说道。

    大刀王五,乃是江湖名侠。

    早年间,谭嗣同游历各省,结识不少江湖侠,其中又与大刀王五关系莫逆。

    说着,大刀王五用钥匙打开了牢门。

    “复生,快跟我走!”

    大刀王五见谭嗣同还坐着,催促道。

    然而,谭嗣同却是摇了摇头。

    “王五,我不能走。”

    谭嗣同坚定地说道。

    “为何?”

    大刀王五惊愕地看着谭嗣同,问道。

    “我走了,变法就白白失败了。”

    谭嗣同说道。

    “不走,就会死。”

    大刀王五眉头紧皱着,沉声说道。

    “死,又有何惧?”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笑着说道。

    大刀王五深深地看着谭嗣同,他知道,谭嗣同有必死的决心。

    “既如此,那王五这便离去。”

    大刀王五没有做女儿姿态,转身便走,毫不留恋。

    “我会帮你报仇的。”

    只是,大刀王五留下了一句话。

    “后来,大刀王五组织了多次针对满清官员的暗杀行动。再后来,大刀王五参加了义和团运动,被满清官兵包围,死在八国联军枪下,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最后,霍元甲趁着夜色,取下大刀王五的头颅下葬。”

    直播间中,有观众补充了一段故事。

    三日之后,谭嗣同被押解出刑部监狱,赶赴刑场。

    慈禧太后下令,使用最钝的刀,处死谭嗣同。

    满清行刑,有两种刀具。一种是利刀,一种是钝刀。

    刀越钝,要将头颅砍断就需要砍越多刀,死得越痛苦。

章节目录

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记得快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53章 自谭嗣同始-华夏国一典藏集团,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笔趣阁并收藏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