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与朱祁钰坐镇中军帐中,指挥着二十多万军队。

    在他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城防图。

    于谦站在城防图前,眉头紧皱着。

    “于卿,怎么了?”

    朱祁钰看着愁眉不展的于谦,问道。

    “左都督毛福寿与都督佥事孙镗素来不合,臣担心他们在阵前内斗,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于谦沉声说道。

    这些日子,他不知道将各方将领的资料翻了多少次,全都烂熟于心。

    “可,开战在即,也没时间去调解他们了。”

    朱祁钰闻言心中一咯噔,不安地在中军帐中走来走去。

    于谦视线在城防图上扫视着,片刻之后,他的眼神一亮。

    他拿起一支木头做的小旗帜,安插在代表着上毛福寿与孙镗的旗帜中间。

    “命都督佥事陶瑾领兵一万,从中策应。”

    于谦说道。

    朱祁钰停下了脚步,略一琢磨,拍案叫绝。

    有同僚在,毛福寿和孙镗关系再差也得克制一二。

    “于卿,若是没有你,这大明,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祁钰发自肺腑地说道。

    他钦佩地看着于谦,要知道,于谦可是一介文官,从未领过兵,却能够在如此危难之际,指挥二十多万军队如有臂使。

    于谦的命令很快传达了下去,又过了不久,城外拼杀声响起。

    朱祁钰和于谦握紧了拳头,紧张不已。

    许久,一名传令官快步走了进来。

    “报陛下,毛将军与孙将军杀退瓦刺先锋!”

    朱祁钰长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再去探。”

    朱祁钰命令道,传令官走了出去。

    “来人!”

    于谦大声喊道。

    一个军官走了进来。

    “传我军令,命都督田益领兵一万,于德胜门外迎战瓦刺。此战,只许败,不许胜。”

    于谦眼神深邃,沉声说道。

    那军官惊愕地看着于谦。

    “命许昌带六百神炮军埋伏于德胜门两侧空房中,待田益引君入瓮,便给予迎头痛击。”

    于谦冷冷说道。

    “是!”

    那军官连忙下去,传达于谦的命令。

    而毛福寿在击退蒙古军的前锋后,马不停蹄地带着手下士兵,埋伏在街头巷尾中,如蛰伏的毒蛇一般,正等待着敌人进来。

    于谦,已经给蒙古军布下了天罗地网。

    轻敌的蒙古军果然一头撞进了埋伏圈里,刹那间,枪炮齐鸣,血肉横飞。

    明朝之火器,可谓冠绝世界。

    永乐帝平灭安南,搜集了安南的火器,加以改良。

    后来,被俘虏的安南王子甚至因为擅长发明制造火器,被任命为工部尚书。

    一条条好消息,传入了中军帐中。

    四天后,蒙古军退走。

    京城,已经被血染红了。

    二十二万军队,用血肉保卫住了京城,保卫住了大明。

    至此,于谦为大明这次的亡国危机写下了正解。

    有且只有一个正解。

    太上皇朱祁镇,被也先带走了。

    京城中,所有人哭中带笑,他们的家国,保住了。

    “于谦悉心效力,官加太保。”

    蒙古军退去的这天,朱祁钰下了一道圣旨。

    从这天起,朱祁钰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皇帝。

    唯有山河稳定,皇权才能稳定。

    然而,官至一品的于谦,此时脸上并没有笑容。

    他与收拾战场的士兵一道,亲自动手为战死的士兵收尸。

    他的双眼通红,咬牙忍着眼泪。

    此时,上千万观众的直播间中,一条弹幕都没有。

    “华夏,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地很好。”

    突然,一条弹幕飘过。

    无数观众此刻都绷不住了,泪珠从眼眶坠落。

    历史滚滚向前,但这一幕,一次次地这片土地上发生。

    正是有这些人,才有现在的万家灯火。

    “咱们的家,保住了。”

    于谦每收敛一具尸体,都会低声地说上这么一句话。

    他丝毫没有顾及自己朝廷大员的身份,也没有顾及自己身上的官服,任由血渍染在自己身上。

    这是荣耀的血!这是炎黄子孙的热血!

    京城,重新陷入了平静。

    京城中的守备军与民工修复着京城被损坏的城墙和建筑,而百官则是重新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斗争。

    而于谦,依旧是那个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于谦。

    正如他所说,他的这条命,已经舍给大明了。

    可惜,污浊的朝堂容不下这样的人,尤其是安稳下来的朝堂。

    为了保住大明,为了保住性命,大臣们看着于谦立下从龙之功过,官至太保。

    战争过来,留给于谦的,只有无尽的嫉妒的目光。

    然而,于谦依旧我行我素,从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于谦,解开了大明的存亡难题,却解不开他自己立足朝堂的难题。

    又或者说,于谦不屑于去解。

    若他有心在朝堂斗争,以他的聪明才智,以他的护国之功,以他的从龙之功,满朝文武,谁能是他的对手?

    若是他有心在朝堂结党,振臂一呼,多的是人紧紧跟随着他。

    但于谦,只想为大明办实事。

    所以,在这朝堂之上,于谦没有一个朋友。

    过了一年,在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的联手下,大明正在恢复着元气。

    而这时候,蒙古人见无法在大明身上占便宜,便想放了朱祁镇。

    然而,坐稳皇位后的朱祁钰,并不愿意迎他回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私心,害怕朱祁镇回来后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厌恶。

    险些,他的这位哥哥就让大明亡国了。落在蒙古人手中还百般献媚,简直就是大明的耻辱!

    京师保卫战时,他的这位哥哥还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沿途百姓的箪食壶浆。

    难道,他不会感到羞愧吗?

    “陛下,不管如何,太上皇绝不能落在瓦刺手中,否则,大明便会一直受辱。”

    “况且,陛下励精图治,大明中兴即将到来,谁又能威胁到您的地位?”

    于谦进谏道。

    明景帝看着于谦的眼神格外幽深,仿佛要将于谦看透。

    “你难道就不怕?”

    朱祁钰质问道。

    纵然于谦有护国之功,可他另立新君,让朱祁镇这个皇帝成为一个摆设的太上皇是不争的事实。

    “臣还是那句话,臣这条命,已经舍给大明了。”

    于谦咧嘴一笑,说道。

    “来人,拟旨,遣派使者,前往瓦刺迎回太上皇!”

    朱祁钰大声说道。

章节目录

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记得快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38章 正解-典藏华夏对话古今小说资源,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笔趣阁并收藏娱乐:典藏华夏,神级扮演古今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