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之后不久,万众瞩目的秋闱随即拉开了帷幕,秋闱的重头戏便是开封府等三京的主考官人选。
如今的强汉朝,延续了大周的三京制度,即北京大名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
这三京采取的是直辖体制,其长官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余的诸府。并且,主持这三京州试的主考官,照例由朝廷直接任命。
在大周的时候,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都由政事堂的相公们,集体商议并决定。
只是,李中易非常重视教育考试和选拔人才,所以,就把此事发交内阁、政事堂、六部九卿,以及翰林学士院集体公议。
然而,文臣们最重视的便是科举取士的选拔之权,都想自己作考官或由自己的门生充当考官。
这么一来,李中易扩大商议范围的后果是,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全部难产了。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似异常团结的文臣集团,在此紧要关头,却以矛盾重重的状态,呈现于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对于州试的主考官,其实抱着没所谓的态度,这也和本朝执行大周的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照大周的制度,读书人通过了县试之后,就是当期秀才,通过了州试之后,就是当期举人。
然而,和明清时期的秀才和举人享有极大特权不同,本朝的举人如果无法中进士做官,下次还需要参加县试,并再次通过了州试,才有资格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
也就是说,所谓的举人,只要没中进士,就不过是个虚头巴脑的,对读书人的尊称罢了,并无实质性的特权。
举行了这么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李中易即使想要改革,也不会在县试和州试上面做文章,而肯定是在殿试之际。
逻辑其实很清楚,现在就作出重大改革的话,符合李中易的条件人才,其实依然远远不足。
更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也钻研了多年的诗词歌赋。李中易如果突然宣布不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了,就等于是断了广大读书人的上进之路和未来的希望,肯定会出大事的。
内阁中,李琼和折从阮都是武臣出身,原本就对科举之事没啥兴趣,他们俩不约而同的缄口不言。
真正闹矛盾的阁臣,其实是刘金山和孔昆。刘金山的主张,一言以蔽之,不能独重进士科。
孔昆是圣人的苗裔,又是知名的大儒,他自然以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为己任,不遗余力的打压明经、明算、明法、明数等杂科在科举中的地位。
李中易得知了刘金山和孔昆的立场之后,不由暗自叹息不已,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此言果非虚妄!
刘金山出身于小吏,他自然清楚,在小吏之中,其实有很多精通治国理政的人才。
然而,历朝历代,只要走上了正轨之后,都会剥夺小吏参加科举的权利。其结果是,官昏于其上,看不到希望的小吏贪于其下,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每况愈下。
孔昆是著名的大儒,他平生的所学,都集中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之上,朝廷突然不考这些了,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刘、孔之争,涉及到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之争,不可能靠争吵,吵出任何有意义的好结果。
时间一天天的拖了过去,眼看着距离秋闱的时间,仅仅剩下两个月了,实在拖不下去了,孔昆和刘金山只得恭请李中易圣裁。
李中易和文臣集团的关系原本就不近,他的夹袋里,也拿不出合适人选。
“咳,既然你们俩都想让朕说话,那就干脆抽签决定吧。”李中易不想掺合尊儒,还是弱儒的争吵,索性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却极其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意见。
刘金山和孔昆当场傻了眼,朝廷抡才大典的主考官,居然要靠抽签来决定,这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被全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淹死么?
直到现在,刘金山和孔昆方才意识到,李中易根本就不能算作是读书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了,单单是李中易主政之后,便停了经筵日讲的制度。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虽然读过一段时间的四书五经,经史等学术上的造诣,却是出了名的差劲。
唉,臣闹于下,主昏于上,这是折从阮最直观的感受!
李琼却觉得,抽签的制度,又何尝不是解套的良方呢?反正,李中易是货真价实的马上天子!
李中易出了损招之后,刘金山和孔昆都知道,不能再争吵下去了,否则,真搞出抽签的把戏来,他们还怎么做人?
见刘金山和孔昆都不吵架了,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小样的,接着吵啊,继续往大里吵啊,怎么不吵架了呢?
最终,在李中易的主持之下,采取了别出心裁的做法,即,李中易、刘金山和孔昆,各指定一人充当三京的主考官,总算是解决了巨大的争议。
确定了主考官之后,紧接着就是整个朝廷最大的大事,李中易正式登基称帝的大典。
以李中易的本性,随便选个黄道吉日,召集群臣观礼,然后大吃大喝并大赏赐一番,也就完事了。
然而,新君登基,实在是儒门弟子们,特别看重的政权转移的重头戏。内阁的四位相公,原本是四种不同的路数,如今却都赞同大肆的操办一番。
“内藏库已经快空了,统一战争即将全面展开,我实在是没钱了。”
李中易担心内阁的相公们盯上他的私库,便主动出击,提前打了预防针。
还真让李中易猜对了,内阁的相公们都把主意,打到了钵满盆满的内藏库上。只是,李中易抢先发了话,倒让大家不好意思当面逼迫太甚。
“朕一向崇尚节俭,登基之典,没必要搞得太过于奢华。”李中易说的是真心话,国家刚刚易鼎不久,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确实需要省着点花钱。
“皇上乃天下之主,登基之礼如若过简,恐怕会令化外之国耻笑。”孔昆接着说,“朝廷如今虽然财政不宽裕,拿几百万贯出来的余地,还是有的吧?”
李中易暗暗好笑,内阁的四位相公,都不是理财高手,对于朝廷的花销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类似花大钱的事情,涉及到开源节流以及拆东补西,只有问三司使黄景胜,才可能知道准确的数字。
ps:求赏保底的月票,赐予司空加油码字的动力。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如今的强汉朝,延续了大周的三京制度,即北京大名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
这三京采取的是直辖体制,其长官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余的诸府。并且,主持这三京州试的主考官,照例由朝廷直接任命。
在大周的时候,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都由政事堂的相公们,集体商议并决定。
只是,李中易非常重视教育考试和选拔人才,所以,就把此事发交内阁、政事堂、六部九卿,以及翰林学士院集体公议。
然而,文臣们最重视的便是科举取士的选拔之权,都想自己作考官或由自己的门生充当考官。
这么一来,李中易扩大商议范围的后果是,这三京的主考官人选,全部难产了。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似异常团结的文臣集团,在此紧要关头,却以矛盾重重的状态,呈现于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对于州试的主考官,其实抱着没所谓的态度,这也和本朝执行大周的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照大周的制度,读书人通过了县试之后,就是当期秀才,通过了州试之后,就是当期举人。
然而,和明清时期的秀才和举人享有极大特权不同,本朝的举人如果无法中进士做官,下次还需要参加县试,并再次通过了州试,才有资格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
也就是说,所谓的举人,只要没中进士,就不过是个虚头巴脑的,对读书人的尊称罢了,并无实质性的特权。
举行了这么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李中易即使想要改革,也不会在县试和州试上面做文章,而肯定是在殿试之际。
逻辑其实很清楚,现在就作出重大改革的话,符合李中易的条件人才,其实依然远远不足。
更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也钻研了多年的诗词歌赋。李中易如果突然宣布不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了,就等于是断了广大读书人的上进之路和未来的希望,肯定会出大事的。
内阁中,李琼和折从阮都是武臣出身,原本就对科举之事没啥兴趣,他们俩不约而同的缄口不言。
真正闹矛盾的阁臣,其实是刘金山和孔昆。刘金山的主张,一言以蔽之,不能独重进士科。
孔昆是圣人的苗裔,又是知名的大儒,他自然以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为己任,不遗余力的打压明经、明算、明法、明数等杂科在科举中的地位。
李中易得知了刘金山和孔昆的立场之后,不由暗自叹息不已,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此言果非虚妄!
刘金山出身于小吏,他自然清楚,在小吏之中,其实有很多精通治国理政的人才。
然而,历朝历代,只要走上了正轨之后,都会剥夺小吏参加科举的权利。其结果是,官昏于其上,看不到希望的小吏贪于其下,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每况愈下。
孔昆是著名的大儒,他平生的所学,都集中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之上,朝廷突然不考这些了,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刘、孔之争,涉及到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之争,不可能靠争吵,吵出任何有意义的好结果。
时间一天天的拖了过去,眼看着距离秋闱的时间,仅仅剩下两个月了,实在拖不下去了,孔昆和刘金山只得恭请李中易圣裁。
李中易和文臣集团的关系原本就不近,他的夹袋里,也拿不出合适人选。
“咳,既然你们俩都想让朕说话,那就干脆抽签决定吧。”李中易不想掺合尊儒,还是弱儒的争吵,索性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却极其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意见。
刘金山和孔昆当场傻了眼,朝廷抡才大典的主考官,居然要靠抽签来决定,这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被全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淹死么?
直到现在,刘金山和孔昆方才意识到,李中易根本就不能算作是读书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了,单单是李中易主政之后,便停了经筵日讲的制度。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虽然读过一段时间的四书五经,经史等学术上的造诣,却是出了名的差劲。
唉,臣闹于下,主昏于上,这是折从阮最直观的感受!
李琼却觉得,抽签的制度,又何尝不是解套的良方呢?反正,李中易是货真价实的马上天子!
李中易出了损招之后,刘金山和孔昆都知道,不能再争吵下去了,否则,真搞出抽签的把戏来,他们还怎么做人?
见刘金山和孔昆都不吵架了,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小样的,接着吵啊,继续往大里吵啊,怎么不吵架了呢?
最终,在李中易的主持之下,采取了别出心裁的做法,即,李中易、刘金山和孔昆,各指定一人充当三京的主考官,总算是解决了巨大的争议。
确定了主考官之后,紧接着就是整个朝廷最大的大事,李中易正式登基称帝的大典。
以李中易的本性,随便选个黄道吉日,召集群臣观礼,然后大吃大喝并大赏赐一番,也就完事了。
然而,新君登基,实在是儒门弟子们,特别看重的政权转移的重头戏。内阁的四位相公,原本是四种不同的路数,如今却都赞同大肆的操办一番。
“内藏库已经快空了,统一战争即将全面展开,我实在是没钱了。”
李中易担心内阁的相公们盯上他的私库,便主动出击,提前打了预防针。
还真让李中易猜对了,内阁的相公们都把主意,打到了钵满盆满的内藏库上。只是,李中易抢先发了话,倒让大家不好意思当面逼迫太甚。
“朕一向崇尚节俭,登基之典,没必要搞得太过于奢华。”李中易说的是真心话,国家刚刚易鼎不久,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确实需要省着点花钱。
“皇上乃天下之主,登基之礼如若过简,恐怕会令化外之国耻笑。”孔昆接着说,“朝廷如今虽然财政不宽裕,拿几百万贯出来的余地,还是有的吧?”
李中易暗暗好笑,内阁的四位相公,都不是理财高手,对于朝廷的花销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类似花大钱的事情,涉及到开源节流以及拆东补西,只有问三司使黄景胜,才可能知道准确的数字。
ps:求赏保底的月票,赐予司空加油码字的动力。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