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学说争鸣-三国之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第133章 学说争鸣-三国之我曹操,小乔请自重-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笔趣阁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作者:天上小凤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甄逸瞥了一眼甄俨,
“你孩子莫不是糊涂了,曹丕乃是曹操之子,怎么可能帮助我们?”
司马懿这时插话,
“你这话错了,曹世子虽然是曹丞相之子,但是他与曹丞相的性子完全不同,曹丞相与世家对抗,曹世子就是站在世家的角度劝说曹丞相与世家和睦,就这一点,惹怒了曹丞相被狠狠打了一顿。这件事天下皆知。”
甄逸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就算是曹世子站在世家这一面,可是他能为我儿报仇,杀死他父亲?”
司马懿笑了笑,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从来都是不拘小节。
曹世子与曹丞相早已经面和,心不合。
何况,曹世子一直对令爱心生仰慕,曹丞相明知道这件事,还硬是要夺他所爱,这已经先对不起曹世子,曹世子奋起反击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传闻曹丞相欲废除曹世子的世子身份,曹世子急需外援,而甄家正是他急需结盟的对象。”
甄逸对司马懿的话半信半疑,这关系到甄家大多数人的性命,不能马虎。
“世侄,不是老夫不相信,只是这话是你一个人说,空口无凭。”
甄逸双眸盯着司马懿,此人看起来虽然年轻,但是满肚子计谋。
司马懿早已经料到甄逸会来这么一出,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沓地契递给甄逸,
“甄老伯,这些是冀州、并州、青州的铜山地契,是曹世子命令我送来给你的一点心意。”
甄逸接过地契看了看,内心震撼。
有了这些铜山,他们甄家就开始自己铸造钱,甄家的财力将会比现在更加强盛,靠着这股强大的财力,便可以招兵买马,与曹操对抗。
甄逸收下这些地契,看向司马懿,
“无功不受禄,曹世子要我们做什么?”
司马懿笑了,
“曹世子想请甄老伯出面,收拢冀、青、并、幽四州的有学之士,将他们全部供养起来,准备参加科举。”
甄逸疑惑,但很快他便明白了。
自从世家被曹操大量清洗后,朝廷内出现了许多空缺。
而这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大多数都是被选拔出来填补这个空缺,拉拢这些人,就是拉拢将来的朝廷重臣。
“曹世子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的。”
司马懿点头,
“如此就有劳甄老伯了,我还有其他事情就不打搅了。”
说罢,司马懿告退。
他走远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甄宓开口,
“父亲,司马懿这分明就是要将我们拉入火炕,你千万不能上当。大哥的死,不能听他一面之词,我们应该派人暗中调查清楚才是。”
甄逸心中已经被仇恨迷住了,喝道:
“不管怎么样,你大哥确实是死了,曹贼说什么都脱离了干系,至于曹丕,我不管他是不是真心要与我合作,只要他能帮我杀死曹操,为你大哥报仇就好!”
甄宓看着满腔怒火的甄逸,不自觉地后退几步。
“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你离开家,否则莫怪父亲家法处置!”
说着,甄逸示意两个丫鬟过来,将甄宓带下去。
……
皇宫里,汉帝收到各派代表送来的书信,他们请汉帝出面为他们的学派撑腰,其中尤其是以儒学最为迫切。
儒学代表的书信中明确表示,儒学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是汉朝正统学说,是天下学子的必学的经典,若是汉帝能继续支持儒学,所有儒生将站在汉帝这边,与汉帝共存亡。
汉帝看到这些书信,乐开花了。
自从世家大面积被曹操铲除后,他就感到势单力孤,一直想寻找新的力量来对抗曹操。
如今这股新势力出现了,而且他们人数和范围远比世家还要大。
汉帝沉思了下,当即给各派写了回信,表示只要能给曹操找麻烦,就支持那一派为大汉的正统学派。
有了大汉天子做担保,各派学者顿时热情高涨,争论更是激烈,甚至后来都发生肢体碰撞,一片凌乱。
许都丞相府里,曹操从密探哪里得知司马懿去甄家,以及甄家反他的情况,阴沉着脸,
“小丕儿,本相小看你了。”
正说着,诸葛亮匆忙进来,
“丞相,科举哪里出了大事了。”
曹操抬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冷静下来,汇报道:
“丞相改变了以往的察举征辟制,改用科举考试,可是到底是考儒学经典,还是考其他百家,现在各方学派都为这件事展开争论。
甚至有些学派由于争论期间有了肢体碰撞,衍生出冲突,甚至刀兵相见。”
曹操一心想着改革人才选拔,却将这件事给忽略了。
他沉吟了下,
“军师,你传达本相的命令,告诉那些学派的代表们,三日后,在国子监举行一场学说争鸣,那时本相再决定采取那种学说或者多种学说。”
“偌!”
诸葛亮退下。
各学派收到曹操的命令,但是他们嗤之以鼻,汉帝才是大汉的最高领导者,曹操不过就是一个宦官之后,没资格插手学子之事。
诸葛亮只得回去汇报给曹操。
曹操再次下达命令,让曹仁率领三千人马强行维持秩序,各派学说代表这才消停下来,同意在国子监召开一场学说争鸣。
转眼三日过去了,各派学说代表,带领自己的弟子前往国子监。
国子监内,以曹仁三千兵马维持秩序,国子监外,赵云统率五千精兵,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曹操率领诸葛亮等一班谋士主持这一次大会。
他走进会场,各学派代表们都坐着,没有人起来迎接曹操。
曹操脸色淡定,不与他们一般见识。
他登上中间大位坐下,高声道:
“本相取消察举征辟制改为科举,实乃是为了扩大朝廷招揽贤才的规模,扩大寒门子弟报销国家的渠道。
如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采取何种学说,或几种学说作为科举考试的重点。
为了表示本相对各派学说的尊敬,本相举行这一场争鸣,各派代表可以将本派的学说的优劣说出,由本相来判断。
但有一点,不许你们争吵骂街,甚至动手伤人。
若是有人不遵从,国子监内驻守三千兵马,当即拖出去斩了!”
曹操最后一段话将在场的各学派代表全部给震慑住了,他们心中忐忑不安,刚才的傲气顿时消散不见。
“现在各派代表可以开始了。”
:..>..
“你孩子莫不是糊涂了,曹丕乃是曹操之子,怎么可能帮助我们?”
司马懿这时插话,
“你这话错了,曹世子虽然是曹丞相之子,但是他与曹丞相的性子完全不同,曹丞相与世家对抗,曹世子就是站在世家的角度劝说曹丞相与世家和睦,就这一点,惹怒了曹丞相被狠狠打了一顿。这件事天下皆知。”
甄逸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就算是曹世子站在世家这一面,可是他能为我儿报仇,杀死他父亲?”
司马懿笑了笑,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从来都是不拘小节。
曹世子与曹丞相早已经面和,心不合。
何况,曹世子一直对令爱心生仰慕,曹丞相明知道这件事,还硬是要夺他所爱,这已经先对不起曹世子,曹世子奋起反击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传闻曹丞相欲废除曹世子的世子身份,曹世子急需外援,而甄家正是他急需结盟的对象。”
甄逸对司马懿的话半信半疑,这关系到甄家大多数人的性命,不能马虎。
“世侄,不是老夫不相信,只是这话是你一个人说,空口无凭。”
甄逸双眸盯着司马懿,此人看起来虽然年轻,但是满肚子计谋。
司马懿早已经料到甄逸会来这么一出,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沓地契递给甄逸,
“甄老伯,这些是冀州、并州、青州的铜山地契,是曹世子命令我送来给你的一点心意。”
甄逸接过地契看了看,内心震撼。
有了这些铜山,他们甄家就开始自己铸造钱,甄家的财力将会比现在更加强盛,靠着这股强大的财力,便可以招兵买马,与曹操对抗。
甄逸收下这些地契,看向司马懿,
“无功不受禄,曹世子要我们做什么?”
司马懿笑了,
“曹世子想请甄老伯出面,收拢冀、青、并、幽四州的有学之士,将他们全部供养起来,准备参加科举。”
甄逸疑惑,但很快他便明白了。
自从世家被曹操大量清洗后,朝廷内出现了许多空缺。
而这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大多数都是被选拔出来填补这个空缺,拉拢这些人,就是拉拢将来的朝廷重臣。
“曹世子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的。”
司马懿点头,
“如此就有劳甄老伯了,我还有其他事情就不打搅了。”
说罢,司马懿告退。
他走远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甄宓开口,
“父亲,司马懿这分明就是要将我们拉入火炕,你千万不能上当。大哥的死,不能听他一面之词,我们应该派人暗中调查清楚才是。”
甄逸心中已经被仇恨迷住了,喝道:
“不管怎么样,你大哥确实是死了,曹贼说什么都脱离了干系,至于曹丕,我不管他是不是真心要与我合作,只要他能帮我杀死曹操,为你大哥报仇就好!”
甄宓看着满腔怒火的甄逸,不自觉地后退几步。
“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你离开家,否则莫怪父亲家法处置!”
说着,甄逸示意两个丫鬟过来,将甄宓带下去。
……
皇宫里,汉帝收到各派代表送来的书信,他们请汉帝出面为他们的学派撑腰,其中尤其是以儒学最为迫切。
儒学代表的书信中明确表示,儒学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是汉朝正统学说,是天下学子的必学的经典,若是汉帝能继续支持儒学,所有儒生将站在汉帝这边,与汉帝共存亡。
汉帝看到这些书信,乐开花了。
自从世家大面积被曹操铲除后,他就感到势单力孤,一直想寻找新的力量来对抗曹操。
如今这股新势力出现了,而且他们人数和范围远比世家还要大。
汉帝沉思了下,当即给各派写了回信,表示只要能给曹操找麻烦,就支持那一派为大汉的正统学派。
有了大汉天子做担保,各派学者顿时热情高涨,争论更是激烈,甚至后来都发生肢体碰撞,一片凌乱。
许都丞相府里,曹操从密探哪里得知司马懿去甄家,以及甄家反他的情况,阴沉着脸,
“小丕儿,本相小看你了。”
正说着,诸葛亮匆忙进来,
“丞相,科举哪里出了大事了。”
曹操抬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冷静下来,汇报道:
“丞相改变了以往的察举征辟制,改用科举考试,可是到底是考儒学经典,还是考其他百家,现在各方学派都为这件事展开争论。
甚至有些学派由于争论期间有了肢体碰撞,衍生出冲突,甚至刀兵相见。”
曹操一心想着改革人才选拔,却将这件事给忽略了。
他沉吟了下,
“军师,你传达本相的命令,告诉那些学派的代表们,三日后,在国子监举行一场学说争鸣,那时本相再决定采取那种学说或者多种学说。”
“偌!”
诸葛亮退下。
各学派收到曹操的命令,但是他们嗤之以鼻,汉帝才是大汉的最高领导者,曹操不过就是一个宦官之后,没资格插手学子之事。
诸葛亮只得回去汇报给曹操。
曹操再次下达命令,让曹仁率领三千人马强行维持秩序,各派学说代表这才消停下来,同意在国子监召开一场学说争鸣。
转眼三日过去了,各派学说代表,带领自己的弟子前往国子监。
国子监内,以曹仁三千兵马维持秩序,国子监外,赵云统率五千精兵,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曹操率领诸葛亮等一班谋士主持这一次大会。
他走进会场,各学派代表们都坐着,没有人起来迎接曹操。
曹操脸色淡定,不与他们一般见识。
他登上中间大位坐下,高声道:
“本相取消察举征辟制改为科举,实乃是为了扩大朝廷招揽贤才的规模,扩大寒门子弟报销国家的渠道。
如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采取何种学说,或几种学说作为科举考试的重点。
为了表示本相对各派学说的尊敬,本相举行这一场争鸣,各派代表可以将本派的学说的优劣说出,由本相来判断。
但有一点,不许你们争吵骂街,甚至动手伤人。
若是有人不遵从,国子监内驻守三千兵马,当即拖出去斩了!”
曹操最后一段话将在场的各学派代表全部给震慑住了,他们心中忐忑不安,刚才的傲气顿时消散不见。
“现在各派代表可以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