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天开始,宁为便提前体验到了广大理工研究生每天就包子馒头泡实验室的苦逼生活。
跟余兴伟关于鸡血的讨论,既然没有让他更为斗志昂扬,也没有消磨他的锐气,只是让他的心态变得更为平和跟沉稳起来。
仔细想想,还真不能说陆教授的话有错。
作为实验室主任,老朋友介绍来的项目总不能见面就直接打击吧?
鼓励两句是应该的。
所以,完全是宁为觉得,主要还是自己把自己真的太当回事了。
但心里还是憋着口气的。
该有的奖励必须拿满。
于是少年也在心底暗暗下了狠心,该有的奖励,必须拿满。
询问了余兴伟有没有项目人直接住在实验室的先例,得知这完全没有问题,在他之前无数熬论文的前辈们都曾在实验室架过一张单人床,一干就是一整月的经历之后,宁为果断拜托余兴伟找实验室的后勤部门申请了一个折叠式钢丝床,在搬来寝具,干脆住在了实验室里。
还别说,其实在实验室里住的还是挺舒坦的。
他有一个专门的工作间,放张折叠床不成问题。
这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电,空调基本可以不关,早上洗漱可以到公共卫生间,吃饭三个研一学长轮流稍带,如果不是隔一天需要回寝室洗个澡,宁为觉得他真可以在实验室里呆上一整个月不出门。
听起来这种生活似乎单调了些,但实际对于沉浸在数字世界的宁为来说,这种能随时进入专注状态的生活极为充实。
他已经不是在专注于湍流算法的设计,更是系统的吸收许多关于n-s方程跟c语言的底层知识。
如果不是实验室上方有一块硕大的电子钟,贴心的标注了时间跟日期,甚至会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直到周三下午,他接到刘聪的电话。
“喂,宁为,还在实验室呢?”
“是啊,啥事?”
“有牛人找你,话说是你回寝室,还是我把大神送过去?”罗翔神神秘秘的说道。
“谁啊?”宁为有些诧异。
“北大那个网红教授!鲁东义。”刘聪压着声音道。
“啊?”
……
鲁东义昨天就到了江城了。
这次在江城举办的是全国高等数学教学教育研讨会,他提前一天就飞到了江城。本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来跟宁为聊聊,大概因为对面清华没来人,他直接被大会组委会安排在当天早上最后一个发言。
发言之后,简单吃了顿午饭,便直接溜号赶来了江大。
江大距离开会的地点很近,不过十来分钟鲁东义便从开会的酒店抵达了江大。
虽然互联网上因为诺贝尔奖的公布,宁为发nature的热度已经逐渐散去,但在江大的校园里,宁为依然是许多学弟学妹口中的学神,拖之前校内那次访谈的光,许多人都知道宁为所在的寝室。
所以没花什么功夫鲁东义便找到了宁为所在的枫园三号楼。
巧的是,在楼下他正好拦到了跟宁为一个寝室的刘聪,还直接被刘聪给认了出来,便有了这通电话。
宁为还拿着手机愣神之际,便听到电话那头有陌生的声音传来。
“他都已经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了吗?帮我问问能不能去实验室看看,顺便去参观一下江大的实验室。”
“宁为啊,鲁教授说想去你的实验室看看,我现在带他过去?”
“行吧,我去楼下接他。对了,你问问鲁教授有没有带身份证,我带人进来要在门卫那里登记身份证的。”
“带了。”
……
好吧,两个年轻天才似乎都没意识到鲁东义北大副教授的身份是否适合私下到江大实验室参观。宁为便稀里糊涂的下了楼,等了一会便看到刘聪领着一位衣着朴素的男人走到了实验室楼前的路上。
这可不就曾经在小视频里被校园随机采访记者拉着采访过的北大数院鲁教授?
“鲁教授您好。”
“你就是宁为啊。我研究了你的论文,给了我很大启发呢,所以想来跟你聊聊。可惜,我们还是无法求得精确变化率对应变量的倒数。”
“额,还是别在这里聊了,要不我们上去吧?刘聪,你是?”
“我就不打搅你们了,上去还要登记,麻烦!”
刘聪冲着宁为说完,有礼貌的对鲁东义道:“鲁教授,再见。”
“嗯,再见!今天谢谢你了。”
“哈哈,不谢,晚上要是还在江大的话,一起吃饭。”
“好!”
……
宁为带着鲁东义进了实验大楼,在门卫处,鲁东义将身份证交给了门禁处的保安,并很认真的在登记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才跟着宁为来到了三楼,宁为的实验室内。
“你现在研究的是什么项目?怎么在软件实验室?”
“一个我自己设计的算法,湍流算法。”宁为解释道。
“哦!”鲁东义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毕竟这是还在实验室里的项目,而且他今天来的重点并不是这个。
来到实验室,宁为的四个助手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吃饭,看到宁为带人进来,只是瞟了一眼。
宁为本想跟其他人介绍一下鲁东义,话到嘴边,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干脆又咽了回去,直接带着鲁东义走进了自己的工作间。
好在这些实验室的研究生似乎也没认出鲁东义来,只有余兴伟多看了两眼。
等到宁为将鲁东义带进自己的小独间,余兴伟疑惑的拍了拍身边的卢勇,问了句:“你觉不觉得宁为刚带进去那个朋友有点眼熟?”
“嗯?眼熟么?可能在学校里见过吧?毕竟数院跟我们挨得近。”卢勇随口答道。
“哦!”余兴伟点了点头,但总感觉好像不是在学院碰到过那么简单。
那是谁啊?
……
余兴伟还在疑惑的时候,工作间里的两人已经开启了独特交流的模式。
工作间里一张平时宁为用来触发灵感的小黑板上,演绎着两人对数学的理解。
从点涡问题到sobolev空间,一个个公式被列出,然后擦掉,双方还都要保证,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很耗脑力,也很高效。
不管是对宁为,又或者对鲁东义来说,都是如此。
当天开始,宁为便提前体验到了广大理工研究生每天就包子馒头泡实验室的苦逼生活。
跟余兴伟关于鸡血的讨论,既然没有让他更为斗志昂扬,也没有消磨他的锐气,只是让他的心态变得更为平和跟沉稳起来。
仔细想想,还真不能说陆教授的话有错。
作为实验室主任,老朋友介绍来的项目总不能见面就直接打击吧?
鼓励两句是应该的。
所以,完全是宁为觉得,主要还是自己把自己真的太当回事了。
但心里还是憋着口气的。
该有的奖励必须拿满。
于是少年也在心底暗暗下了狠心,该有的奖励,必须拿满。
询问了余兴伟有没有项目人直接住在实验室的先例,得知这完全没有问题,在他之前无数熬论文的前辈们都曾在实验室架过一张单人床,一干就是一整月的经历之后,宁为果断拜托余兴伟找实验室的后勤部门申请了一个折叠式钢丝床,在搬来寝具,干脆住在了实验室里。
还别说,其实在实验室里住的还是挺舒坦的。
他有一个专门的工作间,放张折叠床不成问题。
这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电,空调基本可以不关,早上洗漱可以到公共卫生间,吃饭三个研一学长轮流稍带,如果不是隔一天需要回寝室洗个澡,宁为觉得他真可以在实验室里呆上一整个月不出门。
听起来这种生活似乎单调了些,但实际对于沉浸在数字世界的宁为来说,这种能随时进入专注状态的生活极为充实。
他已经不是在专注于湍流算法的设计,更是系统的吸收许多关于n-s方程跟c语言的底层知识。
如果不是实验室上方有一块硕大的电子钟,贴心的标注了时间跟日期,甚至会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直到周三下午,他接到刘聪的电话。
“喂,宁为,还在实验室呢?”
“是啊,啥事?”
“有牛人找你,话说是你回寝室,还是我把大神送过去?”罗翔神神秘秘的说道。
“谁啊?”宁为有些诧异。
“北大那个网红教授!鲁东义。”刘聪压着声音道。
“啊?”
……
鲁东义昨天就到了江城了。
这次在江城举办的是全国高等数学教学教育研讨会,他提前一天就飞到了江城。本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来跟宁为聊聊,大概因为对面清华没来人,他直接被大会组委会安排在当天早上最后一个发言。
发言之后,简单吃了顿午饭,便直接溜号赶来了江大。
江大距离开会的地点很近,不过十来分钟鲁东义便从开会的酒店抵达了江大。
虽然互联网上因为诺贝尔奖的公布,宁为发nature的热度已经逐渐散去,但在江大的校园里,宁为依然是许多学弟学妹口中的学神,拖之前校内那次访谈的光,许多人都知道宁为所在的寝室。
所以没花什么功夫鲁东义便找到了宁为所在的枫园三号楼。
巧的是,在楼下他正好拦到了跟宁为一个寝室的刘聪,还直接被刘聪给认了出来,便有了这通电话。
宁为还拿着手机愣神之际,便听到电话那头有陌生的声音传来。
“他都已经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了吗?帮我问问能不能去实验室看看,顺便去参观一下江大的实验室。”
“宁为啊,鲁教授说想去你的实验室看看,我现在带他过去?”
“行吧,我去楼下接他。对了,你问问鲁教授有没有带身份证,我带人进来要在门卫那里登记身份证的。”
“带了。”
……
好吧,两个年轻天才似乎都没意识到鲁东义北大副教授的身份是否适合私下到江大实验室参观。宁为便稀里糊涂的下了楼,等了一会便看到刘聪领着一位衣着朴素的男人走到了实验室楼前的路上。
这可不就曾经在小视频里被校园随机采访记者拉着采访过的北大数院鲁教授?
“鲁教授您好。”
“你就是宁为啊。我研究了你的论文,给了我很大启发呢,所以想来跟你聊聊。可惜,我们还是无法求得精确变化率对应变量的倒数。”
“额,还是别在这里聊了,要不我们上去吧?刘聪,你是?”
“我就不打搅你们了,上去还要登记,麻烦!”
刘聪冲着宁为说完,有礼貌的对鲁东义道:“鲁教授,再见。”
“嗯,再见!今天谢谢你了。”
“哈哈,不谢,晚上要是还在江大的话,一起吃饭。”
“好!”
……
宁为带着鲁东义进了实验大楼,在门卫处,鲁东义将身份证交给了门禁处的保安,并很认真的在登记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才跟着宁为来到了三楼,宁为的实验室内。
“你现在研究的是什么项目?怎么在软件实验室?”
“一个我自己设计的算法,湍流算法。”宁为解释道。
“哦!”鲁东义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毕竟这是还在实验室里的项目,而且他今天来的重点并不是这个。
来到实验室,宁为的四个助手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吃饭,看到宁为带人进来,只是瞟了一眼。
宁为本想跟其他人介绍一下鲁东义,话到嘴边,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干脆又咽了回去,直接带着鲁东义走进了自己的工作间。
好在这些实验室的研究生似乎也没认出鲁东义来,只有余兴伟多看了两眼。
等到宁为将鲁东义带进自己的小独间,余兴伟疑惑的拍了拍身边的卢勇,问了句:“你觉不觉得宁为刚带进去那个朋友有点眼熟?”
“嗯?眼熟么?可能在学校里见过吧?毕竟数院跟我们挨得近。”卢勇随口答道。
“哦!”余兴伟点了点头,但总感觉好像不是在学院碰到过那么简单。
那是谁啊?
……
余兴伟还在疑惑的时候,工作间里的两人已经开启了独特交流的模式。
工作间里一张平时宁为用来触发灵感的小黑板上,演绎着两人对数学的理解。
从点涡问题到sobolev空间,一个个公式被列出,然后擦掉,双方还都要保证,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很耗脑力,也很高效。
不管是对宁为,又或者对鲁东义来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