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藏城外的驿路上,整整一冬留下的表层冻土正在缓缓地融化,重复着白天解冻晚上封冻,循环往复又单调无趣的过程。
清晨驶过驿路,那带着一道道车辙印痕的夯土路面还坚硬得似顽铁一般,到了正午时候,路面就绵软得像刚出锅的饴糖。积雪堆成的冰壳,混着尘土泥沙,在这白日里暖,大半夜倒寒的早春节气里,半融半化又半冻的路面上只有污脏的雪泥,车马经过,少不得要溅起一片片小规模的泥雨来。
道路上,也有零星的流民出城樵采往来,偶尔躲闪不及,被往来的车骑扬起的泥点溅了一身,也全当洗了澡,反正旧衣裳不经洗,多了油泥无垢反倒更经穿一些。便是那些讲经的道士再三告诫,旧衣不洗易生疫气,也还是没见得有多少成效。
然而此刻却是有连串的军马持了旗帜,在驿道上奔驰往来,马蹄踏着雪泥,刨起一片片泥点,也逼得那些流民不得不从驿道上退开。谁都知道,被军马踩了,不管是破头折骨,还是一命呜呼,告官都是白饶
随后便是姑藏城大门敞开,一彪军马簇拥着零零星星的一班人物出了城。
这队伍里,多是侥幸不曾从贼的一二百石的小吏,中间还杂着些年纪老大手持鸠杖的乡老。如今的姑藏城,能勉强凑上这接官队伍的人就是这么多,再没有富裕的。而领着这么个散碎队伍的,却是原本属于并州军的胡轸。
董卓在乱军中生死不明,魏野就理所应当地报了一个“并州刺史力战而死”的死信给洛阳。没有了董卓,本来就是西凉出身的董卓军,在死伤惨重的当下,也只剩下被魏野遣散的结局。
只有胡轸这位武威出身颇有豪杰之名的军将与其所部,被魏野收编了来。
胡轸此刻,便立在接官队伍最前方,换上了武弁大冠,佩上了代表本官官秩的黑绶,算起来,倒是队伍当中最显眼的一个。
这位也算是能在史留了一笔的军头,可算是汉末凉州武人的一个代表人物,要不然也不会被夹袋里没什么人才的魏野指名要了来。然而胡轸现在是一味地板着脸站着,心思沉沉的模样,没有一点舒心展眉的意思。
这也怪不得他,从移师入凉州,到开拔大军杀奔番和城,一步步都是稳妥之至,却偏偏到了最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栽在一场天地异变里。自己的老东家是死得尸首都找不来,一手统带出来的军马也离散了大半,自己又被一个资历声望全无的官场新进给强要了来,胡轸现在只是深觉世事变化太快,非智术所能测,不得不让人徒呼奈何。
胡轸的心思飘忽,然而身后的队伍里却是一双双热切的目光都向着驿路尽头望过去。
虽然大家的官秩都是猫三狗四不上台面,换在往日,压根没有身份地位去和持节使臣搭话。但是如今的凉州,从二千石到二百石,不知道死了多少官出了多少缺。凉州甫经叛乱,料理善后本身就是个绝大的实惠,一时间选派流官是休想了,还不是得从咱们这些老成人物里荐拔出来?
法曹变县尉,仓曹变主簿,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只可恨督战的那位魏谏议,实在是太崖岸高峻了些,礼物一概收了封存入库,却是一点情面不讲。那整理地契放粮赈济筑路修城一应的好处,都牢牢把在手里,分毫不肯让人便没有见过这么不懂情理的官
眼看着又有宣诏使臣来到,大家的心思就免不了又活络起来。这天底下,总不是一个二个京官,都是这么个冷面冷心没有人味的货色吧?这一,不说为了自家,就是为后世子孙多留些遗泽,也要拼一场了
车辚辚,马萧萧,持节大臣仪仗摆开,四名甲士前驱开道,随行的小武臣与贼曹功曹各路属吏,各乘车马紧随在后,而侍御史桓典所乘的持节使臣大车,更是摆开了驷马并驾甲士环卫的排场。
这是持节使臣方有的排场,等闲公卿也难有这个待遇。然而桓典身在车上,目光却是转移到了四周。
在洛阳收到的奏报中,凉州可谓是处处火起,武威郡作为凉州的腹心之地,更是叛军祸乱的重点,早早就沦入羌贼之手。几十年前那一场羌乱,震动关中,洛阳一夕三警,受命剿贼的武臣百般筹措,连收买羌人头领当刺客的招数都拿出来了,方才勉强压了下去,汉人死伤不可胜计,凉州元气更是至今都未曾恢复当初鼎盛时候。
至于郡县守臣弃城而逃,甚至干脆强逼汉人内迁的过程中,又有多大的折损,那就是永远也算不清楚的糊涂账了。
以前车为鉴,在桓典意中,从羌乱爆发到至今扫平,也差不多有小半年的功夫,一个幸进而起的小人带着些凉州本地的武人装神弄鬼的太平道徒,又哪里有安民理政的本事?
假托神道的巫人也好,毫无法度节制的武人也罢,一旦鼓动起来,那破坏力绝对比天灾更可怕,不把武威糟蹋成处处闻鬼哭的死域,都算是薄有功绩了
从安定郡到武威郡,这一路上,桓典早就做好了准备,要看一看这个被匪祸兵乱糟蹋得底掉的凉州重镇。至于某人治军不谨的罪名,更是在桓典肚子里过了好几遍草稿。
但是沿途看去,虽然村寨坞堡,莫不是被乱军洗劫过的凄惨模样,可也都渐渐起了炊烟,沿途难民往返,也很少有贼寇乱兵袭扰。
魏野上奏洛阳的军报里面,对战后地方上的民事一块是绝口不提,因此桓典只道魏野是身在凉州恰逢其会,趁着董卓剿贼身死,侥幸得了冒顶了这场大功。然而此刻看来,起码在治民理政上面,某个谏议大夫倒是能得个中上的考评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清晨驶过驿路,那带着一道道车辙印痕的夯土路面还坚硬得似顽铁一般,到了正午时候,路面就绵软得像刚出锅的饴糖。积雪堆成的冰壳,混着尘土泥沙,在这白日里暖,大半夜倒寒的早春节气里,半融半化又半冻的路面上只有污脏的雪泥,车马经过,少不得要溅起一片片小规模的泥雨来。
道路上,也有零星的流民出城樵采往来,偶尔躲闪不及,被往来的车骑扬起的泥点溅了一身,也全当洗了澡,反正旧衣裳不经洗,多了油泥无垢反倒更经穿一些。便是那些讲经的道士再三告诫,旧衣不洗易生疫气,也还是没见得有多少成效。
然而此刻却是有连串的军马持了旗帜,在驿道上奔驰往来,马蹄踏着雪泥,刨起一片片泥点,也逼得那些流民不得不从驿道上退开。谁都知道,被军马踩了,不管是破头折骨,还是一命呜呼,告官都是白饶
随后便是姑藏城大门敞开,一彪军马簇拥着零零星星的一班人物出了城。
这队伍里,多是侥幸不曾从贼的一二百石的小吏,中间还杂着些年纪老大手持鸠杖的乡老。如今的姑藏城,能勉强凑上这接官队伍的人就是这么多,再没有富裕的。而领着这么个散碎队伍的,却是原本属于并州军的胡轸。
董卓在乱军中生死不明,魏野就理所应当地报了一个“并州刺史力战而死”的死信给洛阳。没有了董卓,本来就是西凉出身的董卓军,在死伤惨重的当下,也只剩下被魏野遣散的结局。
只有胡轸这位武威出身颇有豪杰之名的军将与其所部,被魏野收编了来。
胡轸此刻,便立在接官队伍最前方,换上了武弁大冠,佩上了代表本官官秩的黑绶,算起来,倒是队伍当中最显眼的一个。
这位也算是能在史留了一笔的军头,可算是汉末凉州武人的一个代表人物,要不然也不会被夹袋里没什么人才的魏野指名要了来。然而胡轸现在是一味地板着脸站着,心思沉沉的模样,没有一点舒心展眉的意思。
这也怪不得他,从移师入凉州,到开拔大军杀奔番和城,一步步都是稳妥之至,却偏偏到了最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栽在一场天地异变里。自己的老东家是死得尸首都找不来,一手统带出来的军马也离散了大半,自己又被一个资历声望全无的官场新进给强要了来,胡轸现在只是深觉世事变化太快,非智术所能测,不得不让人徒呼奈何。
胡轸的心思飘忽,然而身后的队伍里却是一双双热切的目光都向着驿路尽头望过去。
虽然大家的官秩都是猫三狗四不上台面,换在往日,压根没有身份地位去和持节使臣搭话。但是如今的凉州,从二千石到二百石,不知道死了多少官出了多少缺。凉州甫经叛乱,料理善后本身就是个绝大的实惠,一时间选派流官是休想了,还不是得从咱们这些老成人物里荐拔出来?
法曹变县尉,仓曹变主簿,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只可恨督战的那位魏谏议,实在是太崖岸高峻了些,礼物一概收了封存入库,却是一点情面不讲。那整理地契放粮赈济筑路修城一应的好处,都牢牢把在手里,分毫不肯让人便没有见过这么不懂情理的官
眼看着又有宣诏使臣来到,大家的心思就免不了又活络起来。这天底下,总不是一个二个京官,都是这么个冷面冷心没有人味的货色吧?这一,不说为了自家,就是为后世子孙多留些遗泽,也要拼一场了
车辚辚,马萧萧,持节大臣仪仗摆开,四名甲士前驱开道,随行的小武臣与贼曹功曹各路属吏,各乘车马紧随在后,而侍御史桓典所乘的持节使臣大车,更是摆开了驷马并驾甲士环卫的排场。
这是持节使臣方有的排场,等闲公卿也难有这个待遇。然而桓典身在车上,目光却是转移到了四周。
在洛阳收到的奏报中,凉州可谓是处处火起,武威郡作为凉州的腹心之地,更是叛军祸乱的重点,早早就沦入羌贼之手。几十年前那一场羌乱,震动关中,洛阳一夕三警,受命剿贼的武臣百般筹措,连收买羌人头领当刺客的招数都拿出来了,方才勉强压了下去,汉人死伤不可胜计,凉州元气更是至今都未曾恢复当初鼎盛时候。
至于郡县守臣弃城而逃,甚至干脆强逼汉人内迁的过程中,又有多大的折损,那就是永远也算不清楚的糊涂账了。
以前车为鉴,在桓典意中,从羌乱爆发到至今扫平,也差不多有小半年的功夫,一个幸进而起的小人带着些凉州本地的武人装神弄鬼的太平道徒,又哪里有安民理政的本事?
假托神道的巫人也好,毫无法度节制的武人也罢,一旦鼓动起来,那破坏力绝对比天灾更可怕,不把武威糟蹋成处处闻鬼哭的死域,都算是薄有功绩了
从安定郡到武威郡,这一路上,桓典早就做好了准备,要看一看这个被匪祸兵乱糟蹋得底掉的凉州重镇。至于某人治军不谨的罪名,更是在桓典肚子里过了好几遍草稿。
但是沿途看去,虽然村寨坞堡,莫不是被乱军洗劫过的凄惨模样,可也都渐渐起了炊烟,沿途难民往返,也很少有贼寇乱兵袭扰。
魏野上奏洛阳的军报里面,对战后地方上的民事一块是绝口不提,因此桓典只道魏野是身在凉州恰逢其会,趁着董卓剿贼身死,侥幸得了冒顶了这场大功。然而此刻看来,起码在治民理政上面,某个谏议大夫倒是能得个中上的考评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