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刘盛盯着那一片血红之地,鼻尖萦绕着的血腥味,让他心思不断翻转,心思渐起。

    有人说,人在无意识中(发呆中),会想得很多很多,而现今,他也正是如此。

    看着那一片战场,他真的想了很多很多,一场战役,数万人的死亡,让狄那城外血流不止,如同溪流。

    数万人,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条条人命。

    数万人就已至此,那历史上斑斑记载的十万、数十万,又是怎样的一副惨状?

    刘盛心想。

    “哎~”

    “五胡之乱,究竟埋葬了我多少汉家郎?”

    刘盛自问,脑中不禁思索,一幕幕他看过的典籍好似浮现在眼前,嘴唇轻启,喃声自语犹如背书:

    “自刘景沉男女三万人于河开始,羯人石勒,发动起义,攻城掠地之余,杀略官兵。

    永嘉五年,大败晋王时,杀百官将士十余万,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者,随后纵兵抢掠,宫殿官府化为灰烬,三万余人被杀,洛阳饥甚,百官流亡者十**,人相食。”

    “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人相食。”

    “猗卢军与刘耀大战于汾水,再战于蒙山,刘耀军大败,伏尸数百里,山为之赤,八月,刘耀军进逼长安,长安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

    缓缓而言的刘盛莫名的多出一股悲愤之情,心中之声逐渐加大:

    “前赵与后赵厮杀,持续六年,河东、弘农之间,民不聊生,人相食。”

    “其再战于高侯,积尸二百余里......斩首三万余级......斩首五万余级......枕尸千里.....人相食。”

    “随后,便是冉闵知道羯人不为所用,便下令杀羯人,无论贵贱,男女老少皆斩,死者二十余万!”

    “呵呵~”

    说到此处,神思飘荡的刘盛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些许不屑:“呵呵......杀胡令,呵呵......”

    刘盛蔑笑,双目微冷:“哼!”

    “所谓一代天王,名起杀胡令,后败石琨、张贺,斩首十四万,竟至中原大乱,盗贼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后人谁人知晓?

    唯道其人杀胡,只因,他是第一个对胡人如此者!”

    “天王?冉闵?杀胡令?我不否认其功,但,你有罪,因为你,人相食.....”

    “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亡,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人相食。”

    “前秦统一,慕容反叛建立燕国,与秦对峙经年,幽冀大饥,人相食,燕军征伐无粮,食死人之肉。”

    “北凉与南凉征伐,姑臧谷价蛹贵,斗值钱五千文,饿死者十余万口,城门昼闭,樵采路绝,百姓请出城乞为夷虏奴婢者日有数百,吕隆惧沮动人情,尽坑之,于是积尸于衡路,人相食。”

    “人相食,人相食!”

    想到此处,刘盛咬牙切齿,面露狠色:“五胡之乱,害我中国不浅,数以百万计死于铁骑之下,千万之众饿死沟壑,每有战,必相食!”

    “啪~”

    一只手掌狠拍城墙。

    “秦中川,血没腕......”

    刘盛抬头,怒极而笑。

    “如此歌谣,果真道尽这五胡南北,秦中川,血没腕,血没腕!!!”

    嘎吱嘎吱~

    刘盛双拳紧握,嘴巴紧绷,即便看不到嘴中情景,却也知道他正在咬牙切齿。

    “呵......在这乱世之中,人不如狗,何时方至尽头?

    百余年?

    盛唐?

    呵,可百年内那?

    战乱仍不休,更有被后人称为后三国的时代,何其乱?何其惨?”

    扶墙良久,刘盛咬了咬牙,说道:“既来此世道,我理当有所作为,安能如此碌碌?若无此魄力,我拿什么来平复南北之乱?”

    “来此乱世,不就是打吗?怕什么呐?都说脑袋掉了碗大一个疤,人死鸟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我怎能如此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

    刘盛懊恼自问,双拳紧握,目视天空:“那就来吧,你这狗日的世道,你不弄死我,我就弄死你,这个乱世,需要平定,需要下猛药,让后三国时代的人相食不再出现!”

    “秦中川,血没腕,既然杀,方为现今之道,那我,也唯有杀!我当以杀止杀,杀尽视民如狗之辈,杀尽这人相食的乱世,杀破这南北的昏蒙之气,以壮我华夏光华之色!”

    双目微低,凶光闪现,心中冷喝:“大檀!”

    怒瞪双眼,刘盛抬头,紧盯着前方离去的柔然部众,那一双眼中,露出的,是野兽一般的凶光,即将择人而噬!

    。。。。。。

    柔然大军北行,正在策马狂奔的大檀心中突然一惊,猛然打了一个哆嗦,一时间,恍若芒刺在背。

    “嗯?”

    浑身不得劲的大檀轻咦一声,也不知是心有所感还是怎地,情不禁的回头朝狄那望了一眼。

    但见,这一座原本平静的小城,历经昨夜一战,城墙上下早已鲜血遍布,血染的城头之上,正有无数黑点若隐若现。

    大檀微目扫视。

    这一座小城,不知怎地,竟让他升起一股心惊的感觉,好似这座小城犹如一个凶兽一般,它即将觉醒捕食人间。

    “怎会如此?”

    大檀暗自皱眉,这种感觉,让他极为不喜,连连回头望来。

    “哼!”

    略有心悸的大檀冷哼一声,咬牙说道:“待我整兵明旗,定要将你这小小狄那城池攻破,看你又能如何?呵,独孤盛吗?”

    大檀自问。

    片刻,冷笑一声,大檀回转,大声喝道:“悉令各部,速往白道,莫要迟疑!”

    “是可汗!”

    “是可汗!”

    部众的回言,让大檀有了些心安。

    他现在也开始有些心急了,一路策马奔腾,不断责令部众尽快赶往白道城,而其部下得闻,却也策马狂奔,加快了速度,慢慢的离开了狄那的视野。

    大檀却没看到,在一片黑点中,有一个黑点独立在外,那人正对他露出噬人的目光,而他之所以有感,或许和其人有关吧。

    向其看来,正是刘盛。

    此时,看着柔然大军远去,刘盛收回心神,恍然一惊。

    “呵,原来,我竟也如此嗜杀?”

    看着那战场莫名出现的一些想法,让刘盛摇了摇头。

    “哎~”

    “秦中川,血没腕,唯有凉州依柱观,凉州!”

    已回复常态的刘盛呢喃,抬头看向西北方,那是北凉占据的凉州之地,但这个北凉,并非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的煌煌北凉,而是匈奴卢水胡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

    良久。

    “哎~便是凉州也不安啊,又何来依柱观?”

    想到北凉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情,刘盛心叹一声,转身朝城下而去。

    ........

    狄那城中,一片兵荒马乱,无数将士奔走,赶着一些身着体面的人往府衙趔趄走去。

    这些身着体面之人,皆是狄那城中懂些医术的人。

    原本他们这些懂医术的人,虽然不如士族高贵,却也得人尊重,可不想,此时,却被一些甲士不断往前赶着,稍有怠慢,便是拳打脚踢,一路趔趄。

    被人如此对待,他们心中极为愤怒,可那一片片明晃晃的马刀,让他们知道,你敢不前,我就敢杀,在性命面前,他们又能如何呐?也唯有前行了。

    此刻,府衙内,阵阵怒吼传来。

    “他若亡故,吾便让尔等陪葬,哼,尔等还不快去?”

    满身鲜血的孟小虎对前方几位医官怒吼。

    “是是是,军家莫要恼怒,莫要恼怒,在下自当尽力而为,尽力而为......”

    一位年长的医官擦了擦脑门的汗,对孟小虎陪着笑脸,心中极为忐忑,生怕眼前的军家一个心情不好,便害了他的性命。

    处此乱世,对于兵家、军家,他们都知道这是一群不能惹的人,倘若得罪了,你就得要小心你的头颅什么时候会被其取走了。

    而这位年长的医官更是深知,对孟小虎弯腰作辑,说道:“在下这便前去!”

    “快去!”

    孟小虎冷喝!

    医官无言,作辑连退,待至三步,在两个甲士的‘护卫’下,朝一间厢房跑来。

    剩下的几位医官见状,抬脚便追,因为孟小虎的狼牙槊已举起,他们再稍慢一步,谁能知晓那肮脏的槊头上,会不会也将沾染他们的鲜血?

    面对犹如亡命之徒的兵家、军家,他们不敢赌。

    厢房内,昏迷的全旭尽去衫袍,**的躺在胡床之上,可他身上却是一片脏乱,红一片紫一片的,淤青更是遍布全身,尚有无数伤口。

    厢房内正有几个医官在为其擦拭身子。

    昏迷的全旭嘴唇苍白,犹自念叨着:“夺帅,夺帅,郎主,郎主......”

    年长的医官刚一入门便听到此言,脸上露出惊异之色。

    “此人尚能言语,不像是将亡之人啊?”

    年长的医官心道一声,驻足停留,他此番模样,却是他从别人口中得知,他们之所以被一群兵家持刀赶来至此,是要救一个将死的军家,可现在,这人明明还能言语啊?

    医官疑惑。

    “你这奴子,楞在此处作甚?还不快去?倘若我阿兄有所差池,吾定拿你试刀!”

    医官的停留,让两个甲士怒了,对其喝声怒骂。

    “是是是,兵家,我这便去!”

    听两侧的甲士对他怒喝,医官忙不迭的转过身来对其赔笑,言说两句,便迈步朝胡床走去。

    “又来一人!”

    “哎,又来了!”

    “咦,王青囊?是你来了啊!”

    “王岐黄!”

    “王悬壶!”

    “王杏林!”

    围着全旭的几人对年长的医官纷纷招呼着,看来此人在这群人中还是很有威望的,因这四种不同的称呼,其实都是此时对医生、大夫、郎中的称呼。

    比如,青囊,它的来源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

    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而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后人便称中医为青囊。

    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

    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

    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悬壶,出自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的费长房,其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至于岐黄,与黄帝有关,医学也叫岐黄之术,就是因此。

    虽然他们是如此称呼,但对当兵的来说,他还有另一个统一的称呼:医官!

    “诸位青囊安好!”

    见众人对他招呼,年长的医官也笑眯眯的回道一声。

    “快进去!”

    一声怒喝,让众人看来。

    “诸位青囊安好!”

    却是紧追姓王的医官而来的几人,他们此时正面色尴尬的看着众人。

    被甲士怒喝,在他们看来,这是极为羞辱的行为。

    和姓王的医官来比,他们可算是有些看不清时势了,姓王的医官贪生怕死,呃......好吧,其实算不上,毕竟,这个世道的人,都是为了活着,只能说拿得起放得下,有气度???

    “诸位快莫要站着了,且来近前,看这军家如何医治,倘若我等不作为,这外面的兵家,可会粗鄙的对待我等!”

    一位手拿素布,为全旭擦拭血迹的医官对众人说道。

    “对对对,诸位快近前来看!”

    早先一步入内的医官们纷纷说道,并为其让开了道路。

    姓王的医官见状,对他们点了点头,挎着个小药箱便已至前。

    “铛~”

    将小药箱放下,捋了捋袖子,伸手搭在全旭的手腕处,双目微闭,感受着全旭的脉搏。

    半晌,王医官内心一惊:“嗯?脉搏微弱,大限将至啊!”

    想着,王医官不动声色的站起身来,对身后几人伸手示意,便退往一旁!

    “如何?”

    待其退至一旁,观看着另一人上前把脉,旁边有一人冷不丁的凑过来对其问道。

    “哼......”

    王医官轻哼一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章节目录

执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沛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战必是人相食-大魏读书人txt下载笔下书网,执魏,笔趣阁并收藏执魏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