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人类第一次对火星进行近距离的视频拍摄。

    国际上也有其他国家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国内也依靠Z波卫星,拍摄到了火星的近距离照片,但卫星的摄像功能有限,传输的照片都是数据合成出来的,也无法直接传输视频图像。

    现在则是真实的视频拍摄转播,就像是在某处做直播采访,给人带来的感官完全不一样。

    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种震撼的感觉,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那种合成的照片,也不是电脑制作出来的视频,而是真正近距离看到的火星样貌。

    淡棕色的加大星球,再加上白色线条的点缀,给人带来另外一种美感,同时好多人也清楚,从颜色看就知道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人类需要的是蓝色,水是蓝色的、天空是蓝色的。

    陆地上,则需要大片绿色植物,才能够供人类生存,而火星主色调是淡棕色。

    棕色,就让人想象到大片的荒凉。

    当然了。

    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可不是才刚刚发现的,好多专业的人则在讨论着直播相关的技术。

    这可是从火星周边发来的视频直播,所采用的是空间连接技术,但毫无疑问的是,仅仅凭借空间连接技术,根本不可能做到,近距离的传输火星的视频,因为空间连接技术是无法把整个火星包含在其中的。

    所以影像所采用的技术,肯定是把原有的镜头拍摄以及空间链接技术结合在一起。

    空间链接技术只是信息传输的技术,而拍摄主要还是应用原本的技术。

    现在的火星-1飞船就能够把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实现对外的影像直播传输,说明国内的空间链接技术,运用的已经非常成熟,不能再说只是一个新发现的技术了。

    这也是让国外好多信息相关科技的公司感到郁闷的地方,他们根本没有空间连接技术,更不要说是进行研究了, 两者已经不是存在差距, 而是存在巨大的鸿沟。

    火星-1飞船, 控制舱内。

    几个宇航员都已经恢复镇定,他们中没有人在笑,即便想着刚才的事情, 也只能把情绪憋住,因为他们看到了链接重新建立, 也就是说, 有很多人都在看着舱内的情况。

    但即便是憋住了笑的情绪, 他们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动,因为他们已经到达了火星。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们成为了第一队到达火星的人, 也马上会成为率先登陆火星的人,心情都被骄傲和光荣所填满。

    现在近距离的观看火星,内心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还是强忍住激动的情绪, 开始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作为队长的邹永成开始交代起了工作, 他是控制舱内的指挥, 负责工作的整体大局, 还有监控飞船运作的工作,监控飞船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好多个数据都需要仔细注意。

    飞船的数据监测,主要就是,拿现有的飞行状况、实时数据, 包括和火星的距离、飞船的速度和方向,以及能源状况等等, 去和系统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

    模拟数据,也就是在飞船还没有出发前, 通过模拟飞行计算出来的数据。

    按照模拟飞行计算出来的数据,飞船能无比准确的登陆火星, 飞船的及时状况,不能和模拟数据差距太大,出现了超过临界线的差距,宇航员就必须手动控制飞船,争取能够让数据回到和模拟数据偏差范围内。

    这是在登陆火星前最主要的工作。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数据的偏差太大, 就需要一直和地面联系,即时制定新的登陆计划,或者完全改变务计划。

    控制舱内,邹永成是队长, 也担负着主要的工作。

    张红娟负责和地球保持通讯。

    林生,则负责设备数据的监测,保证飞船每一部分正常运行,出现了异常就需要即时检修。

    其他两人也和邹永成一样,负责数据的监测工作,还有一部分设备的控制工作。

    每个宇航员都有工作要做,大部分都是监测和通讯,但必须要集中精神做好,不能出现一点儿差错。

    从这时候开始,就是长时间的工作了。

    按照计划,火星-1飞船会环绕火星长达三十七个小时,随后快速朝着火星地面坠落,下落的方式和卫星回收相似,就是朝着地面快速的坠落,等到达一定高度时,飞船就会开启反重力系统,并开启推进器来进行减速、控制,然后慢慢降落到地面上。

    整个登陆过程主要依靠的还是火星引力。

    之所以选择以回收卫星类似的方式进行登陆,主要目的就是节约能源,直接降落的方式肯定更安全,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现在飞船剩余的能源大部分都要用于下一次起飞,显然,起飞要比降落消耗能源大得多,因为起飞阶段,引力是起到反作用的。

    当飞船不断环绕火星运转的时候,直播肯定是无法继续进行了,任何直播都不可能持续几十个小时,尤其是电视直播更加不可能,另外,飞船也需要节省能源,而不是把能源花费在通讯上。

    很快,直播中断了。

    直播的电视台偶尔会播放火星任务的进度,但并不会再直播视频画面,而下一次长时间的直播,会在飞船降落在火星表面以后进行。

    当火星任务直播中断以后,全世界的舆论依旧进行着讨论。

    “火星探索任务真是太厉害了,十几秒钟就到达了火星,太空穿梭部分肯定是成功了。”

    “宇航员和飞船都没有收到任何影响,说明太空穿梭对人体是无害危害的。”

    “这个早就实验过了,否则也不可能直接派人上去,各种动物经过太空穿梭都没有影响。”

    “也不知道能否安全的返回,相比去完火星来说,返回的难度更高一些。”

    这是毫无疑问的。

    火星-1飞船从地球升空,依靠的是反重力推进器运载,而从火星升空就只能依靠飞船自身。

    从能源的角度分析,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火星升空是依靠本身能源以及太阳能动力做补充,可以肯定的是,如此大型的飞船,本身搭载的固体燃料,肯定不足以供给飞船升到太空。

    那么太阳能的补充就非常重要了。

    但哪怕是空间光能传输技术提供的太阳能,也肯定比不上爆发式的固体燃料能源。

    火星是存在大气的,就和地球的环境类似,空气的阻力、空气的运动也是必须考虑的。

    首先说降落的过程中,飞船就会受到火星大气的影响,因为贴近火星地面儿的时候,空气的影响会变得非常大,非常根本无法展开树枝状的压缩单晶叶片,也就只能通过消耗固体燃料的方式,来让推进器运作。

    这个过程就需要消耗一部分固体燃料。

    那么剩余的固体燃料还有多少呢?

    当飞船要进行起飞时,肯定需要长时间的利用空间光能传输技术,持续以太阳能作补充,来供给反重力系统开启,同时,飞船还必须留一部分固体燃料,来支撑开启空间罩的高消耗。

    等等。

    林林总总的算下来,飞船在起飞过程中,能消耗的固体材料极为有限。

    等第一阶段的工作结束,航天局内部也在认真工作,高层领导就问起了返回的能源问题。

    赵奕解释道,“理论上,只依靠太阳能供给,也能够让飞船升空,只是需要的时间很长。”

    “飞船的太阳能供给,可以维持反重力系统开启的同时,维持一个小型推进器运作。”

    “那个小型推进器处在飞船的正下方,推力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飞船向上的动力,还要依靠向上空气的推力。”

    “这个过程会显得有些缓慢,第一天的时候只能往上升一千米左右,后续速度才会慢慢增加。”

    “而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难度主要集中在让飞船保持平衡上。”

    “平衡是个大问题。”

    “常规的反重力推进器,是依靠外围几个方向的喷射口,一起实现飞船整体的平衡。”

    “火星-1飞船,起飞的过程中,只依靠中心一个推进器,需要保持平衡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依靠的是一个最新研发的智能感应系统,以及处在推进器上方的平衡网收缩功能。”

    “平衡网收缩功能开启以后,会让超小型的推进器的喷口,一直对着引力来源方向运作。”

    “这是保持平衡的关键。”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火星表面出现了风暴,或者超一个方向的大风,飞船单侧能耗高一些的推进器就会被开启,它在运作的时候,总会处在风向的反方向。”

    这个平衡设计肯定比不上几个推进器一起运作的智能控制,直接的影响就是,当遇到不太强烈的空气流动时,控制仓内会像是坐在摇晃的船上一样,左右摇晃着慢慢向上,但好处就在于,不遇到强烈空气流动或恶劣环境的情况下,空间光能传输提供的太阳能,就足够让飞船升入太空。

    ——

    两天后,首都时间凌晨三点。

    火星探索的直播重新开始,各个电视台的主持人已经预告了半个多小时,等啊等的终于连通了直播画面。

    出现在观众视野前的,是一片暗黄色的平地,远远看去是一望无际的荒凉,画面很快转到了降落在火星表面的飞船,旁边则放置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扁圆形的东西,圆形的房子还雕刻着旗帜的图形。

    那是任务过程中,要安放在火星上的补给装置,里面有生活物资、制氧设备以及一些电子设备。

    三个宇航员正围着补给装置忙碌着,他们要把不及装置的固定支架展开,然后把固定支架的前端扎进土里,以便让圆形的补给装置,能够承受大的风暴而不会被吹风。

    在忙碌了有半个小时后,固定补给装置的工作完成,一个宇航员回到了飞船,很快又有两个走了出来,其中一个还拿着一面旗帜。

    旗帜被插在了半圆形补给装置的旁边,几个宇航员站在一起,和旗帜一起进行了拍照。

    这一刻非常值得纪念,标志着代表国家的队伍,正式登路了火星,并插上了国家的旗帜。

    随后,似乎进入‘自由活动时间’,几个宇航员都在地面上走着,有的还指着蹦蹦跳跳,可惜的是,他们蹦不了太高,主要因为宇航服太重了,另外,火星的引力并不低,地球的引力也只是火星的2.67倍。

    这个差距再加上宇航服的拖累,宇航员在火星上跳跃,并不能一下子跳的很高。

    很快。

    宇航员们重新开始工作,他们到处走着、看着,并用手抓着火星的土壤,他们是在做样本的采集工作。

    按照既定的计划,他们会采集十分土壤样本,并把样本放置在飞船伸出的机械臂末端设计好的凹槽里。

    采集土壤样本的工作,耗时大概十几分钟。

    宇航员们走出的最远距离,也只差不多距离飞船一百米左右,再远一些就可能存在风险。

    同时,他们还需要不断注意检测数据,以放置可能会到来的风暴侵袭。

    这是火星表面最危险的。

    如果有风暴突然来袭,他们必须要第一时间返回飞船,并关闭所有的舱门,才能保证安全度过。

    等机械臂把采集到的样本收进飞船内部,宇航员们的工作差不多就结束了,接下来都是控制飞船在执行任务。

    比如,放置了一个火星探测车。

    这一台火星探测车,是特别制造出来的,重量高达八百千克左右,占据重量最多的是光能接收转化器,另外就是空间传输设备。

    探测车是一台‘无限动力汽车’,同时还能够通过空间传输设备进行简单操控,只要不遇到非常恶劣的环境,造成探测车的链接系统、能源系统损坏,探测车就能够一直运作,也能够及时的把消息传到宇航局的操作间。

    当火星-1飞船释放出了探测车后,主持人就一直不断的在介绍探测车,同时也让电视机前的所有人,惊叹于探测车的强大性能。

    地球及时操控、信息及时传输、无限动力——

    简直就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探测车,竟然真的出现并放置在了火星表面上!

                

章节目录

规则系学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百五十九章 无限动力火星探测车-规则系学霸123,规则系学霸,笔趣阁并收藏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