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赵奕都在动力工程实验室里,和袁海涛、周庆一起论证燃烧室的分区片结构问题。
袁海涛、周庆都感觉十分激动,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分期片结构问题,或者说最初的设计认为分区片的结构,对于整体发动机设计的影响不大,就连燃烧室都不是被重视的部件,分区片就更不用多说了。
现在他们像是发现了新天地,改变一下分区片的结构,竟然能直接提升燃烧室的效率。
这个是必须要认真对待。
另外,袁海涛、周庆也很有参与感,尤其是袁海涛,他对燃烧室的结构不是很了解,换做是在科研基地,类似的研究根本不会考虑他,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也参与了分区片的结构设计的讨论,偶尔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过程中一直都懵懵懂懂的,但他就是有种最终设计和我有关的感觉。
实际上,赵奕只是照顾两人的情绪。
在对分区片结构完善的过程中,他很快就能依靠系统能力得到结论,但做事情不能全都自己干,倒不是说必须要把成果和别人分享,袁海涛、周庆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们帮助讲解了很多基础,也帮助完善了使用能力需要的条件,他们也是起到作用了。
所以赵奕还是照顾两个人的情绪,只是以对答讨论的形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然后就是验证。
最初的时候,周庆还会做粗略计算的验证,后来干脆就不做了,因为他发现在赵奕面前,做任何的计算都像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可笑至极!
往往努力计算很久得出的结论,赵奕只是随便算一下,就得出了更精确地结果。
“这也太天才了吧!”
“果然是顶级的数学家,论起计算能力,估计已经世界第一了……”
周庆暗暗感叹。
赵奕花费了两天左右的时间,把燃烧室的分区片论证了个遍,连最边缘不起眼的分区片,也进行了简单的设计修正。
周庆认真记录下所有结论,随后又开始了详细的结算。
他是计算总体会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
每一个分区片的改动都会让性能提升,但具体到整体的提升,还是要详细进行计算,而且是非常复杂的计算,因为牵扯到相互之间的影响,还牵扯到最后排出时的功效,不同强度的工作环境,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这次赵奕也很认真的做计算,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最后两人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周庆有些激动的说道,“我最后计算出的数据是,可以让最高强度工作状态,爆发的性能提升百分之十五。”最高强度工作状态,指的是输油管状态拉满,同时实现理论上的空气充足情况下。
“有这么高?”
袁海涛还是不可思议。
“这个数值偏高了。”赵奕摇头说道,“我计算的结果是十一个点左右。”
“百分之十一也不低了!”袁海涛开口做出点评。
周庆没有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数值差距,而是激动的说道,“百分之十都很高了。最重要的是,燃烧室的效能真正有了明显的提升,就能带来更高的动力。”
“对!”
袁海涛也狠狠的点头。
千万不要小看百分之十的最高效能提升,只是单纯计算最高效能的影响,百分之十的效能提升,代表的可不是让飞机最高速度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更高,因为推动力和最高速度,是呈现指数增长的。
当然了。
实际上,影响飞机速度的因素很多,燃烧室的效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他部件配合的不要,燃烧室的效能再高也没有意义。
这也是昆仑发动机组,不太重视燃烧室效能的原因,他们当然知道效能越高越好,但高效能不一定代表高动力,也许还会带来其他问题。
比如,涡轮叶片的强度压力。
当周庆、袁海涛冷静下来以后,立刻和赵奕讨论起了这个问题,燃烧室效能高不一定是好事,效能高也就意味着温度提升,而承受高温、高压的涡轮叶片,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袁海涛提起了涡轮机的问题,赵奕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就算他们不提涡轮机,他也准备下一步去完善涡轮机的构造。
涡轮机的构造其实是个小事,对于赵奕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几个叶片的构建,怎么样设计才能最合理,联络率能给出非常完善的方案,就算不用有完善的方案,监察律也可以用来给原本的方案进行修正。
但是,袁海涛、周庆提到的问题才是关键,就是涡轮叶片的耐高温以及承受强度问题。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机,原理和汽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原理很类似,就是利用排气、流体冲击叶轮转动来产生动力。
不管是高速飞行带来的空气流动,还是燃烧室作用下产生的高温、高压,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排气速度,来让涡轮机实现高强度运转。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机,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叶片材料,涡轮叶片,也是航空发动机的三大高压部件之一。
涡轮叶片会提供巨大的动力,代价是承受远超过其金属融化温度的高温以及过万牛顿的离心拉伸应力,也就是涡轮叶片要能承受高温与高压,就必须要尽可能的耐高温、拥有高强度。
“在发动机涡轮和风扇设计水平相同的前提下,涡前的温度每提高100开,推力增加百分之十五。”
“这就是我们受限制的地方!”
袁海涛认真解释道,“高温是涡轮叶片的第一道坎,温度动辄就是一、两千度,甚至更高,而高效的叶片不能设计成实心,需要在一个叶片上,打上几百上千的个冷气通道孔。”
“这个会对材料强度的要高。”
“现在研制出的发动机,材料限制不止是动力,寿命也是个问题。这台样机,如果装在战机上,最高也只能工作五百个小时作用,实际使用或许更低!”
袁海涛说明的核心就是涡轮叶片的材料是制约发动机效能、寿命的重大问题,同时,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能解决。
之前赵奕了解过一些相关内容,听到了详细的讲解就更加了解了,他问道,“你们研发组,没有专门设计涡轮叶片的团队?”
“有设计,没材料!”
袁海涛苦笑道,“设计都设计的挺好,现在使用的复合叶片就是他们设计的,但合金材料部门没有成果,我们和航空材料研究院、科学院的金属研究所有合作,但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倒是设计过两种镍基高温合金,但暂时还够不上实际应用。”
赵奕皱眉思考起来。
想要对昆仑发动机进行完善,修正燃烧室、或者说完善设计是一种方法,但因为受到部件材料的限制,发动机的性能、功效还是会受到限制,一些设计的完善,也许并不带来多大的作用。
材料,确实非常的重要。
有人说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就是比拼对元素周期表的运用,材料学是至关重要的,反倒是一些设计、技术并不重要,因为现有的理论基础内容,已经足以支持更高端的科技。
“材料、材料……”
赵奕口中念叨着,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张洪涛!
张洪涛是个优秀的金属合金材料专家,他们一起仿制出了卫星外皮合金,还在航母科研基地一起研究过航母的甲板钢材。
“如果是仿制还好,但肯定无法找到一个耐高温、高压的样本。”赵奕皱着眉头思考着。
国际上最先进的、能承受高温高压的涡轮叶片,肯定是在的军工厂里,要么就已经用在了航空发动机中,被装备在最顶级的战机上,想要得到这样的材料,除非是打劫的军工厂,或者干脆到战场上打下一架最先进的战机。
“如果连材料样本都没有,就有点麻烦了啊!但是,这一关肯定要过的……”
哪怕是看起来不可能的难关,直接关系到了发动机的性能,不攻克的情况下,发动机再怎么完善都没有意义。
赵奕没有继续呆在动力工程实验室,而是回去仔细思考了一下,就给张洪涛打了个电话,让他来这边转一圈,仔细的问问情况。
张洪涛是国内挂名的材料专家,也参与了国家合金材料的重大项目,他是航母科研基地材料部门的特聘专家,最近一直试图仿造甲板钢材,也可以说,他就是个合金材料仿造专家。
近来张洪涛的研究确实有成果。
在航母科研基地的时候,他和赵奕一起分析了样本钢材,赵奕提出了几个小建议,都被张洪涛认真记录下来。
等回到了合金材料实验室,他就根据赵奕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想法,试着去研制新型的高强度钢材。
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虽然没有制造出和样本钢材强度相同的材料,但他研制出了性能差一些的材料,比不上样本刚才也勉强可以使用了。
这个成果让张洪涛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从到航母科研基地参观到现在,也没有过上多少时间,他就能研制出勉强可以使用的甲板钢材,即便不能成为最优选择,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航母科研基地的材料部门,都差点把张洪涛当菩萨供起来,直接说能满足他一切研发要求,并帮助申请最高贡献奖项,同时也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展开研究,争取早日做出样本材料一样强度的甲板钢材。
当接到赵奕的电话时,张洪涛正在给王志芳老教授,讲着仿造合金材料的研发思路,好几个同事都跟着认真在听,“金属合金材料,最重要的是元素成分配比,了解每一种元素的性质,以及加入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是最基本的,一些正常的元素,当然不用多说,但是有的,尤其是稀有金属元素,咱们的了解还很少。”
“锝,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元素强度非常高,但是用的多了,一则是增加了成本,二则也可能会让材料变脆……”
“如果发现研究走不通,可以朝着其他方向去思考,比如说,制造方法,上一次我……”
张洪涛不断的说着,口渴了马上有人递上了水,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
眼前的老教授可是王志芳啊,十年前就已经被评为了工程院院士,是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的顶梁柱,还有几个比他年纪都大、资历都高的同事,结果都围过来听着他传授研发经验。
什么是成功?
这就代表了成功!
现在他只有三十三岁,好多人博士刚毕业的年纪,他就已经是预备的教授了,还被认为是国内最顶级的金属合金材料专家。
人生,好像已经达到了高潮啊!
张洪涛低调了三十多年,努力混到了长江学者的名号,在别人眼里一直都是书呆子,有着很木讷的形象,但实际上,没有谁是木讷、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交流的,只不过是追求不一样,他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真正取得值得自豪的成果。
“现在,我的人生目标好像已经实现了?”张洪涛都不由得产生这种感觉。
“嘟嘟嘟……”
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张洪涛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发现屏幕上的号码,朝着其他人做了个歉意的手势,走到门口接通了电话。
“张哥啊,是这样的……”
赵奕和他简单说了一下,让他到燕华大学的动力工程实验室转一圈。
张洪涛马上点头说,“我下午就到。”
等回到了办公室里,其他人问起了电话的事情,张洪涛说了一下,“是赵奕,赵院士。”
“赵院士?找你什么事?”
“这个……”
张洪涛左右看看没有继续说下去。
其他人也知道可能牵扯到一定的保密性质,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就都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办公室里就剩下张洪涛和王志芳。
王志芳开口问道,“具体什么事?”他是工程院的院士,也已经快七十岁了,也是专门做合金材料,并参与到国家项目的,倒是不担心保密问题。
张洪涛小声说道,“涡轮叶片。”
“涡轮叶片?”
“对。”张洪涛点头道,“赵院士想找我,一起合作研发涡轮叶片的材料。”
王志芳摇头道,“去看看倒是没什么,但你可别答应下来。我对这个有了解,涡轮叶片的研发难度太高,和你现在做的甲板钢材,不是一个档次。科学院和合金工程所那么多专家,现在就只是做到dd5、dd6的单晶镍,只耐高温强度却不够,想研发出高端涡轮发动机用的叶片……难!”
一个难字说明了所有。
张洪涛则摇头道,“王教授,其他事情都能听您的,这件事上,如果赵院士想研发,我肯定会配合,不管最后能否研发出来都没关系。”
“为什么?”王志芳有些不解的问题。
如果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什么也研究不出来,不就等于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
张洪涛道,“因为,那是赵院士啊!”
“因为是赵院士?”
王志芳仔细琢磨也想不明白,即便赵奕是国宝级的人才,可面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研发,牺牲时间和精力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张洪涛想的则是,研发有没有成果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
搞好关系抱好大腿!
:。:
袁海涛、周庆都感觉十分激动,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分期片结构问题,或者说最初的设计认为分区片的结构,对于整体发动机设计的影响不大,就连燃烧室都不是被重视的部件,分区片就更不用多说了。
现在他们像是发现了新天地,改变一下分区片的结构,竟然能直接提升燃烧室的效率。
这个是必须要认真对待。
另外,袁海涛、周庆也很有参与感,尤其是袁海涛,他对燃烧室的结构不是很了解,换做是在科研基地,类似的研究根本不会考虑他,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也参与了分区片的结构设计的讨论,偶尔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过程中一直都懵懵懂懂的,但他就是有种最终设计和我有关的感觉。
实际上,赵奕只是照顾两人的情绪。
在对分区片结构完善的过程中,他很快就能依靠系统能力得到结论,但做事情不能全都自己干,倒不是说必须要把成果和别人分享,袁海涛、周庆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们帮助讲解了很多基础,也帮助完善了使用能力需要的条件,他们也是起到作用了。
所以赵奕还是照顾两个人的情绪,只是以对答讨论的形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然后就是验证。
最初的时候,周庆还会做粗略计算的验证,后来干脆就不做了,因为他发现在赵奕面前,做任何的计算都像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可笑至极!
往往努力计算很久得出的结论,赵奕只是随便算一下,就得出了更精确地结果。
“这也太天才了吧!”
“果然是顶级的数学家,论起计算能力,估计已经世界第一了……”
周庆暗暗感叹。
赵奕花费了两天左右的时间,把燃烧室的分区片论证了个遍,连最边缘不起眼的分区片,也进行了简单的设计修正。
周庆认真记录下所有结论,随后又开始了详细的结算。
他是计算总体会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
每一个分区片的改动都会让性能提升,但具体到整体的提升,还是要详细进行计算,而且是非常复杂的计算,因为牵扯到相互之间的影响,还牵扯到最后排出时的功效,不同强度的工作环境,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这次赵奕也很认真的做计算,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最后两人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周庆有些激动的说道,“我最后计算出的数据是,可以让最高强度工作状态,爆发的性能提升百分之十五。”最高强度工作状态,指的是输油管状态拉满,同时实现理论上的空气充足情况下。
“有这么高?”
袁海涛还是不可思议。
“这个数值偏高了。”赵奕摇头说道,“我计算的结果是十一个点左右。”
“百分之十一也不低了!”袁海涛开口做出点评。
周庆没有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数值差距,而是激动的说道,“百分之十都很高了。最重要的是,燃烧室的效能真正有了明显的提升,就能带来更高的动力。”
“对!”
袁海涛也狠狠的点头。
千万不要小看百分之十的最高效能提升,只是单纯计算最高效能的影响,百分之十的效能提升,代表的可不是让飞机最高速度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更高,因为推动力和最高速度,是呈现指数增长的。
当然了。
实际上,影响飞机速度的因素很多,燃烧室的效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他部件配合的不要,燃烧室的效能再高也没有意义。
这也是昆仑发动机组,不太重视燃烧室效能的原因,他们当然知道效能越高越好,但高效能不一定代表高动力,也许还会带来其他问题。
比如,涡轮叶片的强度压力。
当周庆、袁海涛冷静下来以后,立刻和赵奕讨论起了这个问题,燃烧室效能高不一定是好事,效能高也就意味着温度提升,而承受高温、高压的涡轮叶片,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袁海涛提起了涡轮机的问题,赵奕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就算他们不提涡轮机,他也准备下一步去完善涡轮机的构造。
涡轮机的构造其实是个小事,对于赵奕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几个叶片的构建,怎么样设计才能最合理,联络率能给出非常完善的方案,就算不用有完善的方案,监察律也可以用来给原本的方案进行修正。
但是,袁海涛、周庆提到的问题才是关键,就是涡轮叶片的耐高温以及承受强度问题。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机,原理和汽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原理很类似,就是利用排气、流体冲击叶轮转动来产生动力。
不管是高速飞行带来的空气流动,还是燃烧室作用下产生的高温、高压,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排气速度,来让涡轮机实现高强度运转。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机,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叶片材料,涡轮叶片,也是航空发动机的三大高压部件之一。
涡轮叶片会提供巨大的动力,代价是承受远超过其金属融化温度的高温以及过万牛顿的离心拉伸应力,也就是涡轮叶片要能承受高温与高压,就必须要尽可能的耐高温、拥有高强度。
“在发动机涡轮和风扇设计水平相同的前提下,涡前的温度每提高100开,推力增加百分之十五。”
“这就是我们受限制的地方!”
袁海涛认真解释道,“高温是涡轮叶片的第一道坎,温度动辄就是一、两千度,甚至更高,而高效的叶片不能设计成实心,需要在一个叶片上,打上几百上千的个冷气通道孔。”
“这个会对材料强度的要高。”
“现在研制出的发动机,材料限制不止是动力,寿命也是个问题。这台样机,如果装在战机上,最高也只能工作五百个小时作用,实际使用或许更低!”
袁海涛说明的核心就是涡轮叶片的材料是制约发动机效能、寿命的重大问题,同时,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能解决。
之前赵奕了解过一些相关内容,听到了详细的讲解就更加了解了,他问道,“你们研发组,没有专门设计涡轮叶片的团队?”
“有设计,没材料!”
袁海涛苦笑道,“设计都设计的挺好,现在使用的复合叶片就是他们设计的,但合金材料部门没有成果,我们和航空材料研究院、科学院的金属研究所有合作,但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倒是设计过两种镍基高温合金,但暂时还够不上实际应用。”
赵奕皱眉思考起来。
想要对昆仑发动机进行完善,修正燃烧室、或者说完善设计是一种方法,但因为受到部件材料的限制,发动机的性能、功效还是会受到限制,一些设计的完善,也许并不带来多大的作用。
材料,确实非常的重要。
有人说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就是比拼对元素周期表的运用,材料学是至关重要的,反倒是一些设计、技术并不重要,因为现有的理论基础内容,已经足以支持更高端的科技。
“材料、材料……”
赵奕口中念叨着,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张洪涛!
张洪涛是个优秀的金属合金材料专家,他们一起仿制出了卫星外皮合金,还在航母科研基地一起研究过航母的甲板钢材。
“如果是仿制还好,但肯定无法找到一个耐高温、高压的样本。”赵奕皱着眉头思考着。
国际上最先进的、能承受高温高压的涡轮叶片,肯定是在的军工厂里,要么就已经用在了航空发动机中,被装备在最顶级的战机上,想要得到这样的材料,除非是打劫的军工厂,或者干脆到战场上打下一架最先进的战机。
“如果连材料样本都没有,就有点麻烦了啊!但是,这一关肯定要过的……”
哪怕是看起来不可能的难关,直接关系到了发动机的性能,不攻克的情况下,发动机再怎么完善都没有意义。
赵奕没有继续呆在动力工程实验室,而是回去仔细思考了一下,就给张洪涛打了个电话,让他来这边转一圈,仔细的问问情况。
张洪涛是国内挂名的材料专家,也参与了国家合金材料的重大项目,他是航母科研基地材料部门的特聘专家,最近一直试图仿造甲板钢材,也可以说,他就是个合金材料仿造专家。
近来张洪涛的研究确实有成果。
在航母科研基地的时候,他和赵奕一起分析了样本钢材,赵奕提出了几个小建议,都被张洪涛认真记录下来。
等回到了合金材料实验室,他就根据赵奕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想法,试着去研制新型的高强度钢材。
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虽然没有制造出和样本钢材强度相同的材料,但他研制出了性能差一些的材料,比不上样本刚才也勉强可以使用了。
这个成果让张洪涛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从到航母科研基地参观到现在,也没有过上多少时间,他就能研制出勉强可以使用的甲板钢材,即便不能成为最优选择,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航母科研基地的材料部门,都差点把张洪涛当菩萨供起来,直接说能满足他一切研发要求,并帮助申请最高贡献奖项,同时也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展开研究,争取早日做出样本材料一样强度的甲板钢材。
当接到赵奕的电话时,张洪涛正在给王志芳老教授,讲着仿造合金材料的研发思路,好几个同事都跟着认真在听,“金属合金材料,最重要的是元素成分配比,了解每一种元素的性质,以及加入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是最基本的,一些正常的元素,当然不用多说,但是有的,尤其是稀有金属元素,咱们的了解还很少。”
“锝,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元素强度非常高,但是用的多了,一则是增加了成本,二则也可能会让材料变脆……”
“如果发现研究走不通,可以朝着其他方向去思考,比如说,制造方法,上一次我……”
张洪涛不断的说着,口渴了马上有人递上了水,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
眼前的老教授可是王志芳啊,十年前就已经被评为了工程院院士,是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的顶梁柱,还有几个比他年纪都大、资历都高的同事,结果都围过来听着他传授研发经验。
什么是成功?
这就代表了成功!
现在他只有三十三岁,好多人博士刚毕业的年纪,他就已经是预备的教授了,还被认为是国内最顶级的金属合金材料专家。
人生,好像已经达到了高潮啊!
张洪涛低调了三十多年,努力混到了长江学者的名号,在别人眼里一直都是书呆子,有着很木讷的形象,但实际上,没有谁是木讷、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交流的,只不过是追求不一样,他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真正取得值得自豪的成果。
“现在,我的人生目标好像已经实现了?”张洪涛都不由得产生这种感觉。
“嘟嘟嘟……”
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张洪涛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发现屏幕上的号码,朝着其他人做了个歉意的手势,走到门口接通了电话。
“张哥啊,是这样的……”
赵奕和他简单说了一下,让他到燕华大学的动力工程实验室转一圈。
张洪涛马上点头说,“我下午就到。”
等回到了办公室里,其他人问起了电话的事情,张洪涛说了一下,“是赵奕,赵院士。”
“赵院士?找你什么事?”
“这个……”
张洪涛左右看看没有继续说下去。
其他人也知道可能牵扯到一定的保密性质,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就都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办公室里就剩下张洪涛和王志芳。
王志芳开口问道,“具体什么事?”他是工程院的院士,也已经快七十岁了,也是专门做合金材料,并参与到国家项目的,倒是不担心保密问题。
张洪涛小声说道,“涡轮叶片。”
“涡轮叶片?”
“对。”张洪涛点头道,“赵院士想找我,一起合作研发涡轮叶片的材料。”
王志芳摇头道,“去看看倒是没什么,但你可别答应下来。我对这个有了解,涡轮叶片的研发难度太高,和你现在做的甲板钢材,不是一个档次。科学院和合金工程所那么多专家,现在就只是做到dd5、dd6的单晶镍,只耐高温强度却不够,想研发出高端涡轮发动机用的叶片……难!”
一个难字说明了所有。
张洪涛则摇头道,“王教授,其他事情都能听您的,这件事上,如果赵院士想研发,我肯定会配合,不管最后能否研发出来都没关系。”
“为什么?”王志芳有些不解的问题。
如果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什么也研究不出来,不就等于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
张洪涛道,“因为,那是赵院士啊!”
“因为是赵院士?”
王志芳仔细琢磨也想不明白,即便赵奕是国宝级的人才,可面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研发,牺牲时间和精力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张洪涛想的则是,研发有没有成果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
搞好关系抱好大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