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听了这话,忍不住想笑。
门子的话好似在说——恭喜您,您的彩票中了大奖,但现在我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彩票已过期。
那白衣男子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张令公岂非出尔反尔?”
白衣男子也生气了,直接开口质问。
可惜他的质问没有任何效果。
本来规矩就是张九龄定的,这次活动的所有解释权都在张九龄,张九龄说活动结束外人也没办法。
张英器见杨云瞅那白衣男子,侧过头提醒:“不必理会这些前来拜会的酸腐读书人……每天府门前都会有不少,以往可没有这种现象,也就是家祖出任中书令后,这样的人才莫名多了起来。”
言外之意,这些人根本不是仰慕张九龄的才学,完全是一群想要投机取巧的文人,准备通过巴结张九龄,取得政治上的便利。
杨云未多想,跟张英器一起进到府内。
随着大门关上,那求访的白衣男子彻底被阻挡在大门外,杨云走了几步,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问道:“不知刚才那位是何人?”
张英器仔细想了想,有所迟疑:“我见过他的拜帖,姓……好像姓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字是太白……”
姓李,字太白?
呀!?
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杨云脑门就好像被谁猛敲一下,一阵晕晕乎乎,忍不住转身就往大门口走去。
“杨道长?”
张英器不知杨云为何突然为了个不相干的人表现失态,居然不顾主人家的面子,转身要出门去?
杨云顾不上跟张英器解释,他自打来到大唐,不是没想过见李白或杜甫这些名人,但这些人基本都不在自己的故乡老老实实待着,而是趁着年轻到处游历,几乎都是把他乡当做故乡。
杨云之前记挂到洛阳来找杨玉环,虽然觉得可能会在洛阳见到这些当世文豪,但并未把心思过多放在这上面。
谁能想到会在张九龄府门前偶遇李白呢?
可惜待房门重新打开时,李白已离开,门前一个人都没有,杨云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少爷,这位……?”
门子见杨云开门,不由好奇问询追过来的张英器。
张英器也是一头雾水,上前问道:“杨道长莫不是有何事未完成?能否等见过家祖后再说?”
杨云问那门子;“不知刚才那位李相公,现在洛阳何处落脚?”
门子摇头道:“小的从何而知?”
杨云心中来气。
说什么回头派人去请,感情只是个说辞,连人家在何处落脚都不知,就算张九龄真要赐见,你们何处去找?
杨云很想拔腿便追,料想李白没走远,不过想到要见张九龄,消除这位朝堂大佬的误会,比什么都来得重要,便悻悻作罢。
另外,也是他知道李白就在洛阳城内,无须专门找他而耽搁要事,还不如等见过张九龄,为接下来参加科举扫平阻碍,只管让何五六和王籍差遣人手去找李白这位大文豪便可。
……
……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几百年前做的好坏,没那么多人猜;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杨云嘴里哼着莫名的小调,跟随张英器往内院走。
张英器好奇杨云为何对刚才那个李太白如此在意,但杨云借口是“故友”给搪塞过去,张英器自然想不通,既是故友怎会相见不认识?而且以杨云的年岁,故友能故到什么程度?想来不是实话。
这会儿听到杨云嘴里哼的俚语小调,越发地迷惑了。
张英器把杨云带到中庭的宴客厅,借口前去通传张九龄,便先离开。
张九龄忙于朝事,此时尚未从洛阳皇宫回来。
等其回府时已是半个时辰后,张英器将府门前发生的事告知自己的祖父,并引导张九龄来见杨云。
杨云终于见到这位在唐朝政坛和文坛都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宰相,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
张九龄穿着身紫色官袍,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步伐矫健,眉宇之间神采飞扬。
张九龄的仪态自然是没得说,据说为了保持整洁端庄,他有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
唐朝大臣们上朝,都要带笏板,这是臣子上殿面见皇帝的必备工具,或提前写上想向皇帝汇报的话,或用来随时记录皇帝的指示。
而文武大臣们出门上马或者乘坐马车,都是把笏板往腰里一别,跟乡野村夫插烟袋一样。张九龄觉得如此装束大煞风景,便命人做了一个精致的护囊,每次上朝,都把笏板装进护囊里,然后让仆人捧在手里在后边跟随,他只管昂首挺胸地走路,再也不必为这个多余的东西放哪儿而发愁。
由此,护囊一下子风行起来,成为一种风尚。
面对这么个老帅哥,谁不喜欢?当今皇帝也不例外,每天上朝看到张九龄“风威秀整”,气质异于他人,便对左右叹道:“朕每次见到张相,都感到精气神为之一振”。后来每次大臣向他推荐丞相人选,他都会下意识地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俨然,张九龄已成为朝廷选拔丞相的一面镜子。
“晚辈杨云,见过张令公。”
杨云见到仪表堂堂的张九龄,上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张九龄轻轻点头,一抬手示意让杨云到厅内说话,然后径直走到主座的位置坐下。张英器紧随其后,侍立在地席旁。
张九龄见杨云到了近前却不入地席,立即出言提醒:“尔随意便可。”
以杨云的身份,肯定不能跟张九龄这样的当朝宰相同坐,这涉及到礼数尊卑等一系列问题。
但既然张九龄不见外,杨云不好推辞,便上了地席,然后在客位跪坐下来,但并未与张九龄相向而坐,目光也没有跟张九龄平视。
有侍婢进来奉茶,杨云恭敬谢过,而后低下头,不敢与张九龄对视。
张九龄道:“老夫在朝多年,见过的年轻后辈不少,像你这样知情守礼的,倒是非常少见。”
杨云明白,这时期不像宋、明时期,礼教对人的毒害没那么深,一般年轻人见到张九龄,必然因崇拜而导致心态产生变化,很难保持礼数。
尤其是读书人,平日狂放不羁惯了,又自恃才学,让他们循规蹈矩确实很困难。
杨云认真回道:“在下本为书生,不敢忘圣人教诲,只做份内之事,当不起令公谬赞。”
“你师从何人?”
张九龄随口问了一句,随即想到这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众所周知,杨云的师傅是武尊真人,但显然他问的是杨云儒学上的造诣。
杨云回道:“在下求道师从武尊讳,求学则师从张公。”
杨云不过是信口胡说,他来到这世界,根本没人教导过他学问上的事情,连道法都是他自己看书学,现在完全是在敷衍张九龄。
张九龄未问“张公是谁”,显然杨云读书师从哪个与他关系不大。
“你到洛阳来,是求道,还是入学?”张九龄又问。
杨云恭敬回道:“既是求道,也是为入学,在下本剑南道汉州乡贡,自京师应举,希望能通过省试……”
听到杨云是乡贡时,张九龄脸色稍微好看些。
他难免会想,之前担心此人不学无术,没那么好的诗才,现在看他知书守礼,出言也谨慎,还说自己是乡贡,这就对上了。
但张九龄心中仍有疑虑。
“咸宜公主宫宴上当众朗诵的那首诗,是你所著?”张九龄直接问道。
杨云并未迟疑,点头:“正是。”
“你……”
张九龄感觉气氛有些怪异,不像平时接见那些士子自在,更像是在衙门里审犯人,但他还是继续追问,“你作那诗,到底有何用意?”
杨云心想,你张九龄真会摆谱,就算你是宰相,怎么说我也是你邀请的客人,这就是你身为宰相的待客之道?
问起来没完没了了?
杨云正色答道:“在下仰慕张令公,因而作诗。”
这话显然没法让张九龄满意。
“但是呢……”
杨云话锋一转,继续道,“在下也认为,朝局有变,李夕郎已为圣上拔擢,再者朝中因太子废立之事常起争执,张令公位极人臣,素为天下士子仰慕……斯时老令公不该收心养性吗?”
杨云的话听起来是在分析局势,但说得很巧妙,提到李林甫和太子之事都是一笔带过,适可而止,提到张九龄也只劝他收心养性,明显没把话说全。
而且他的话也带着些微无礼。
张九龄脸色立变,张英器已然喝斥:“杨道长,你如此说怕是不合适吧?”
杨云笑道:“若老令公的故友来说,自然不合适,但在下是何人?既是道士,也是书生,况且在下如今替寿王谋事……”
这话又很巧妙。
他在提醒张九龄,你手下自然不会提醒你收敛,还觉得你应该多招揽朋党,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
问题是我是谁?
我是寿王的人,属于武惠妃派系,从道理上讲跟李林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已经算好听的了,若说句不中听的话,你我之间是政敌。
“你……”
在旁的张英器很生气,我们请你来,就是让你来撒野的吗?
张九龄见惯市面,一抬手阻止孙子质询,语气依然很平和:“听他说下去。”
杨云没那么多拘泥,直言不讳:“如今陛下圣明,大唐日渐隆盛,但内患滋生,这就是所谓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今朝廷的隐患,一是内有奸邪而起,二是外虏虎视眈眈,朝廷边陲军权已有旁落胡人之手的倾向……”
杨云熟知历史,很清楚张九龄的政治主张。
张九龄是大唐少有的能看得清大唐盛极而衰局势之人,在他从政晚期,提出唐朝之乱必因胡人而起。
当然这主张还深藏在张九龄心底,并没有当众说出过,但这话却十分契合他的思想。
果然,杨云说完后,张九龄骄傲的态度消减很多,开始认真琢磨杨云话语中的深意。
张英器则道:“杨道长乳臭未干,且是方外人,并未入朝任事,说这么多不觉得手伸得太长吗?再者,你做的这一切,有失道家清静无为的宗旨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杨云摇头叹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眼见大唐有盛极而衰之像,就算在下一介道士,也会想方设法扭转这种情况。再者,在下虽不在朝廷,但有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下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一些事,做出一些善意的提醒,现在又蒙张令公赐教,说出心中所想,有何不妥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局者迷?”
张九龄对杨云连续说出几句金句,感觉惊讶无比。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南宋陆游的《病起书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名句,最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则是后晋刘昫编撰《旧唐书·元行冲传》时提到“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的相似论点。
杨云随随便便说出的一句话,就名句频出,由不得张九龄不对杨云重视起来。
门子的话好似在说——恭喜您,您的彩票中了大奖,但现在我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彩票已过期。
那白衣男子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张令公岂非出尔反尔?”
白衣男子也生气了,直接开口质问。
可惜他的质问没有任何效果。
本来规矩就是张九龄定的,这次活动的所有解释权都在张九龄,张九龄说活动结束外人也没办法。
张英器见杨云瞅那白衣男子,侧过头提醒:“不必理会这些前来拜会的酸腐读书人……每天府门前都会有不少,以往可没有这种现象,也就是家祖出任中书令后,这样的人才莫名多了起来。”
言外之意,这些人根本不是仰慕张九龄的才学,完全是一群想要投机取巧的文人,准备通过巴结张九龄,取得政治上的便利。
杨云未多想,跟张英器一起进到府内。
随着大门关上,那求访的白衣男子彻底被阻挡在大门外,杨云走了几步,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问道:“不知刚才那位是何人?”
张英器仔细想了想,有所迟疑:“我见过他的拜帖,姓……好像姓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字是太白……”
姓李,字太白?
呀!?
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杨云脑门就好像被谁猛敲一下,一阵晕晕乎乎,忍不住转身就往大门口走去。
“杨道长?”
张英器不知杨云为何突然为了个不相干的人表现失态,居然不顾主人家的面子,转身要出门去?
杨云顾不上跟张英器解释,他自打来到大唐,不是没想过见李白或杜甫这些名人,但这些人基本都不在自己的故乡老老实实待着,而是趁着年轻到处游历,几乎都是把他乡当做故乡。
杨云之前记挂到洛阳来找杨玉环,虽然觉得可能会在洛阳见到这些当世文豪,但并未把心思过多放在这上面。
谁能想到会在张九龄府门前偶遇李白呢?
可惜待房门重新打开时,李白已离开,门前一个人都没有,杨云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少爷,这位……?”
门子见杨云开门,不由好奇问询追过来的张英器。
张英器也是一头雾水,上前问道:“杨道长莫不是有何事未完成?能否等见过家祖后再说?”
杨云问那门子;“不知刚才那位李相公,现在洛阳何处落脚?”
门子摇头道:“小的从何而知?”
杨云心中来气。
说什么回头派人去请,感情只是个说辞,连人家在何处落脚都不知,就算张九龄真要赐见,你们何处去找?
杨云很想拔腿便追,料想李白没走远,不过想到要见张九龄,消除这位朝堂大佬的误会,比什么都来得重要,便悻悻作罢。
另外,也是他知道李白就在洛阳城内,无须专门找他而耽搁要事,还不如等见过张九龄,为接下来参加科举扫平阻碍,只管让何五六和王籍差遣人手去找李白这位大文豪便可。
……
……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几百年前做的好坏,没那么多人猜;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杨云嘴里哼着莫名的小调,跟随张英器往内院走。
张英器好奇杨云为何对刚才那个李太白如此在意,但杨云借口是“故友”给搪塞过去,张英器自然想不通,既是故友怎会相见不认识?而且以杨云的年岁,故友能故到什么程度?想来不是实话。
这会儿听到杨云嘴里哼的俚语小调,越发地迷惑了。
张英器把杨云带到中庭的宴客厅,借口前去通传张九龄,便先离开。
张九龄忙于朝事,此时尚未从洛阳皇宫回来。
等其回府时已是半个时辰后,张英器将府门前发生的事告知自己的祖父,并引导张九龄来见杨云。
杨云终于见到这位在唐朝政坛和文坛都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宰相,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
张九龄穿着身紫色官袍,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步伐矫健,眉宇之间神采飞扬。
张九龄的仪态自然是没得说,据说为了保持整洁端庄,他有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
唐朝大臣们上朝,都要带笏板,这是臣子上殿面见皇帝的必备工具,或提前写上想向皇帝汇报的话,或用来随时记录皇帝的指示。
而文武大臣们出门上马或者乘坐马车,都是把笏板往腰里一别,跟乡野村夫插烟袋一样。张九龄觉得如此装束大煞风景,便命人做了一个精致的护囊,每次上朝,都把笏板装进护囊里,然后让仆人捧在手里在后边跟随,他只管昂首挺胸地走路,再也不必为这个多余的东西放哪儿而发愁。
由此,护囊一下子风行起来,成为一种风尚。
面对这么个老帅哥,谁不喜欢?当今皇帝也不例外,每天上朝看到张九龄“风威秀整”,气质异于他人,便对左右叹道:“朕每次见到张相,都感到精气神为之一振”。后来每次大臣向他推荐丞相人选,他都会下意识地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俨然,张九龄已成为朝廷选拔丞相的一面镜子。
“晚辈杨云,见过张令公。”
杨云见到仪表堂堂的张九龄,上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张九龄轻轻点头,一抬手示意让杨云到厅内说话,然后径直走到主座的位置坐下。张英器紧随其后,侍立在地席旁。
张九龄见杨云到了近前却不入地席,立即出言提醒:“尔随意便可。”
以杨云的身份,肯定不能跟张九龄这样的当朝宰相同坐,这涉及到礼数尊卑等一系列问题。
但既然张九龄不见外,杨云不好推辞,便上了地席,然后在客位跪坐下来,但并未与张九龄相向而坐,目光也没有跟张九龄平视。
有侍婢进来奉茶,杨云恭敬谢过,而后低下头,不敢与张九龄对视。
张九龄道:“老夫在朝多年,见过的年轻后辈不少,像你这样知情守礼的,倒是非常少见。”
杨云明白,这时期不像宋、明时期,礼教对人的毒害没那么深,一般年轻人见到张九龄,必然因崇拜而导致心态产生变化,很难保持礼数。
尤其是读书人,平日狂放不羁惯了,又自恃才学,让他们循规蹈矩确实很困难。
杨云认真回道:“在下本为书生,不敢忘圣人教诲,只做份内之事,当不起令公谬赞。”
“你师从何人?”
张九龄随口问了一句,随即想到这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众所周知,杨云的师傅是武尊真人,但显然他问的是杨云儒学上的造诣。
杨云回道:“在下求道师从武尊讳,求学则师从张公。”
杨云不过是信口胡说,他来到这世界,根本没人教导过他学问上的事情,连道法都是他自己看书学,现在完全是在敷衍张九龄。
张九龄未问“张公是谁”,显然杨云读书师从哪个与他关系不大。
“你到洛阳来,是求道,还是入学?”张九龄又问。
杨云恭敬回道:“既是求道,也是为入学,在下本剑南道汉州乡贡,自京师应举,希望能通过省试……”
听到杨云是乡贡时,张九龄脸色稍微好看些。
他难免会想,之前担心此人不学无术,没那么好的诗才,现在看他知书守礼,出言也谨慎,还说自己是乡贡,这就对上了。
但张九龄心中仍有疑虑。
“咸宜公主宫宴上当众朗诵的那首诗,是你所著?”张九龄直接问道。
杨云并未迟疑,点头:“正是。”
“你……”
张九龄感觉气氛有些怪异,不像平时接见那些士子自在,更像是在衙门里审犯人,但他还是继续追问,“你作那诗,到底有何用意?”
杨云心想,你张九龄真会摆谱,就算你是宰相,怎么说我也是你邀请的客人,这就是你身为宰相的待客之道?
问起来没完没了了?
杨云正色答道:“在下仰慕张令公,因而作诗。”
这话显然没法让张九龄满意。
“但是呢……”
杨云话锋一转,继续道,“在下也认为,朝局有变,李夕郎已为圣上拔擢,再者朝中因太子废立之事常起争执,张令公位极人臣,素为天下士子仰慕……斯时老令公不该收心养性吗?”
杨云的话听起来是在分析局势,但说得很巧妙,提到李林甫和太子之事都是一笔带过,适可而止,提到张九龄也只劝他收心养性,明显没把话说全。
而且他的话也带着些微无礼。
张九龄脸色立变,张英器已然喝斥:“杨道长,你如此说怕是不合适吧?”
杨云笑道:“若老令公的故友来说,自然不合适,但在下是何人?既是道士,也是书生,况且在下如今替寿王谋事……”
这话又很巧妙。
他在提醒张九龄,你手下自然不会提醒你收敛,还觉得你应该多招揽朋党,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
问题是我是谁?
我是寿王的人,属于武惠妃派系,从道理上讲跟李林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已经算好听的了,若说句不中听的话,你我之间是政敌。
“你……”
在旁的张英器很生气,我们请你来,就是让你来撒野的吗?
张九龄见惯市面,一抬手阻止孙子质询,语气依然很平和:“听他说下去。”
杨云没那么多拘泥,直言不讳:“如今陛下圣明,大唐日渐隆盛,但内患滋生,这就是所谓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今朝廷的隐患,一是内有奸邪而起,二是外虏虎视眈眈,朝廷边陲军权已有旁落胡人之手的倾向……”
杨云熟知历史,很清楚张九龄的政治主张。
张九龄是大唐少有的能看得清大唐盛极而衰局势之人,在他从政晚期,提出唐朝之乱必因胡人而起。
当然这主张还深藏在张九龄心底,并没有当众说出过,但这话却十分契合他的思想。
果然,杨云说完后,张九龄骄傲的态度消减很多,开始认真琢磨杨云话语中的深意。
张英器则道:“杨道长乳臭未干,且是方外人,并未入朝任事,说这么多不觉得手伸得太长吗?再者,你做的这一切,有失道家清静无为的宗旨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杨云摇头叹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眼见大唐有盛极而衰之像,就算在下一介道士,也会想方设法扭转这种情况。再者,在下虽不在朝廷,但有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下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一些事,做出一些善意的提醒,现在又蒙张令公赐教,说出心中所想,有何不妥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局者迷?”
张九龄对杨云连续说出几句金句,感觉惊讶无比。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南宋陆游的《病起书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名句,最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则是后晋刘昫编撰《旧唐书·元行冲传》时提到“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的相似论点。
杨云随随便便说出的一句话,就名句频出,由不得张九龄不对杨云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