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于鲜的命令,数万楚国士兵,埋伏在大涪士兵必经的一片宽阔地带。这里正好种着大片大片的庄稼,这些楚国士兵就埋伏在这里。

    据探子来报,杨明将手下士兵兵分两路,每一路二十万人,而自己准备伏击的这一部,正是由杨明亲自率领的。

    这一消息,让于鲜欣喜若狂,他告诉手下众将,待会儿大涪军队到来的时候,大家听到指令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击,但人数外于劣势,绝不可恋战。争取在出击的时候取得最好的战果,若能一举抓住或杀死杨明,那这一仗己方就必然会赢。

    杨明在大涪领军多年,打了不少胜仗,还曾活捉前楚国兵马大元帅隆戈,这件事情在楚**方被视为奇耻大辱。

    这一次自己的部队,如果能够通过偷袭,重创杨明的队伍,甚至将杨明生擒活捉,那将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

    于鲜亲自带着几万士兵,躲藏在这一大片庄稼地里,静静的等待着杨明和他手下士兵的到来。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杨明的人怎么还没到来。

    之前探子曾来报,说杨明领着大军离这里已经不远了,按理说到这个时候,杨明的大军早已经该到了。

    于鲜的心中虽然十分着急,但为了避免被杨明的人发现,他又不敢派出太多的探子。只好率领手下大军,继续躲在这片庄稼地钟。

    时间又过了一个时辰,于鲜感觉情况不对,按理说这个时候,就算杨明的大军不来,自己派出的探子也应该传回消息了吧?

    这个时候都没有消息,一定是杨明发现了自己的企图,想到这里,于鲜出了一声冷汗。

    既然杨明已经发现了自己等人,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攻击?那样的话,早已制定了撤退计划的自己,可以,最快的速度带领手下士兵撤离,这样就会将损失降到最低。

    可是杨明等人并没有发起攻击,那么现在就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杨明正在组织手下士兵四散分开,要将自己所率的这几万士卒全部包围,那样的话,自己手下这几万人将会全军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杨明的士兵改变了行军路线,放弃和自己这几万士兵遭遇,直接突袭自己后方的中军大营。

    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都是于鲜无法承受的,想通这一关节之后,于鲜再也冷静不下来。得马上撤离,带领手下这几万伏兵,回到中军大营,和后方的大部队汇合,这才有和杨明分庭抗礼的实力。

    于鲜是一个果断,他知道在战场上绝不可以拖泥带水,如果此时行动过于迟缓。等杨明的军队实现了合围,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于是于鲜立即下令,队伍立即后队变前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中军大营。

    按理说于鲜的这一决定,是十分合理的,既然已经被对方发现自己设伏的企图,当然得第一时间带着手下的士兵撤退。

    但是让于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明根本没有发现自己这几万伏兵。

    杨明也是领兵多年的战将,他在领兵作战的时候,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时常组织手下的智

    囊,进行换位讨论。

    假设自己是对方的指挥官,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么指挥作战?

    从手下众智囊的分析中,找到敌人可能采取的策略,再选择最佳的应对方案。

    于鲜可能在这一片庄稼地中设伏,就是杨明手下一名智囊提出来的,听到这名智囊的话之后,杨明觉得很有可能。

    但仅仅是很有可能而已,又无法确定这些庄稼地中是否有伏兵,所以杨云并没有如于鲜想象的那样,让士兵四处散开,对这一片地方形成合围。

    被称作大涪的“战神”,是杨明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如果自己贸然让士兵包围这一大片庄稼地,形成合围之后才发现,这一片庄稼中并没有伏兵,那可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既然自己不知道前面的情况,也不能让敌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干脆搞一个灯下黑,来个大家都看不见。

    所以杨云派出手下士兵,将一路看的老百姓和路人全部抓起来,一旦有反抗和逃跑的,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种情况下,于鲜派出的探子要么被杀,要么被抓反正没有一个,可以跑回去给他报信。

    当站在高地上的远望的士兵,看见于鲜的撤离部队之后,杨明才确定了,于鲜的人的确埋伏在这一片庄稼地中。

    这一下,让杨明暗自庆幸,幸好没有带着队伍继续向前,不然的话,这次就会遭到于鲜军队的袭击。

    不过杨明也有一些后悔,早知道就把这一片区域团团围住,那样的话,这些伏兵即使没有被全军覆灭,也会损失惨重的。

    这个时候,杨明甚至还不知道,这一次带兵伏击自己的,正是于鲜本人,要是他知道的话,一定会更加懊恼不已。

    见楚国的伏兵准备撤离,杨明当然不愿让他们从容离去,他立即率领手下大军,向着这些伏兵撤离的方向紧紧追赶。

    因为是要进行突然袭击,人数肯定不能太多,所以于鲜这次行动,只带出了三万楚兵,当然无法和杨明手下数倍于自己的大涪军队正面抗衡。

    所以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战场,和中军大营的大部队汇合。

    见对方撤离的速度很快,杨明马上做出了很合理的反应,让步兵跟在队伍的后面,骑兵以最快速度,取追击楚兵。

    于鲜见杨明的队伍,居然在后面紧紧追赶,顿觉十分头疼。

    思来想去之后,于鲜果断的留下五千人,让他们选择合适的位置,阻击追来的敌方骑兵。

    这种情况下,于鲜的选择也没有什么问题,在这五千士兵的掩护下,于鲜带着剩下的二万五千名士兵,成功的撤回了中军大帐。

    可是让于鲜痛心的是,被留下来阻击大涪军队的这五千士兵,只跑回来了一千多人。并且,这些跑回来的士兵中,好多身上还带着伤,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这次于鲜带出了几十万楚兵,还没和对方大部队遭遇,便损失了三千多人,虽然这三千多人,对大局并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可这对已方士兵的士

    气,影响还是不小的,想到这里便让于鲜懊恼不已。

    杨明所带的四十万大军,驻扎在云州城和旬阳关之间的区域,与云州城和旬阳关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条防守战线。

    这一条长长的防守战线,将入侵的楚军死死拦住,让他们无法前进一步。

    在此期间,无论是于鲜还是杨明,都发动了几次攻击,但两人都是指挥作战的高手,几次战役,虽然都有一些伤亡,但都没有给对方造成太大的打击,所以战事处于了僵持状态。

    而泉州这边战场,库班所部人数相对要多一些,拓跋度组织手下士兵,和库班的人展开了几场大战,吃了一些小亏,损失了一部分兵马。

    库班带着手下的士兵,强势的渡过乌尔河,在领了乌尔河上游的一片草原,在这里安营扎寨,并打得拓跋度的人节节败退。

    但幸好泉州的刘成,及时派出兵马协助拓跋杜,终于帮助拓跋度稳住了局面。

    而此时的库班,似乎也觉得应该见好就收,将手下的士兵驻扎在新占领的这片草原上,没有再主动发起攻击。拓跋度的手下的士兵,和泉州刘成的部队汇合之后,立即发动了多次进攻,想夺回被占去的草原。

    但库班却一反常态,依托驻地的防守设施,让拓跋度手下的部队无法前进一步。经过多次进攻,没有在的任何便宜,还损失了不少人手,拓跋度只好带着手下的士兵,撤回自己的腹地,双方暂时休战。

    云州和泉州这边的战事,大涪倒没有吃太大的亏,可是遂州那边,局势就有点让人担忧了。

    怀化大将军李悦,是皇后李婉的亲哥哥,整个家族颇有一些实力。而李悦本人,本来没有多少统兵的能力,靠着家族的一些丰富资源和人脉,混了一些军功,再加上皇后李婉枕边风的作用,让李婉混到了怀化大将军的位置。

    这一次父皇让李悦统兵,本来是想到李悦的根基在遂州,他对这里的状况十分熟悉,可以给他用兵提供很大的帮助。

    但是涪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位大舅哥,在自己面前总是一幅点头哈腰的样子。但是当他转身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又是另一副嘴脸。

    李悦在遂州欺男霸女,掠夺了许多老百姓的土地和房产,让这里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所以当遂州的老百姓听说李悦统兵来到这里,均采取了不予理睬的态度,根本没有配合他大军的任何行动。

    对于遂州老百姓的冷淡,李悦却一点也不在乎,在他看来只要皇帝对自己信任,自己手下又握有重兵,没有这些老百姓的帮助,他也一定可以击败入侵的韩**队。

    一般的将领,在统兵出征的时候,都会提前派出斥候,侦查前方的情况,再向前行军。

    可这李悦却不是这样,他自认为自己对这一代十分熟悉,在遂州这一块没有人能够,埋伏下士兵偷袭自己。

    而作为监军的相王杨献,笼络人心和用阴谋诡计害人还是有一套。但是真要叫他带兵上战场,他就没有这个本事了。队伍中领军的两人都是,不怎么读兵书,也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人,为他们此次作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章节目录

十三皇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壹两二锅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五十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主角重生到九皇子身上的小说,十三皇子,笔趣阁并收藏十三皇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