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取汉口,汉阳便在望了。
从汉口到汉阳之间,不过是短短的一水之隔。隋军随时可以以汉口为后勤基地,攻打汉阳。
这一次,黄维扬决定发挥兵力优势,以左卫率营和六十四军、水师一部攻打翼际山防线,由席玭负责指挥;而右卫率营和六十三军和水师主力攻打鹦鹉洲防线,由神策卫左副总管王增辩负责指挥。
五十七军伤亡惨重,战力未完全恢复,只能作为总预备队了。
两路齐出,相互策应,三军会师于汉阳城下。
隋军的这一次攻击,并不像上次那般盲目,没有重点,跟没头苍蝇一般乱窜。作为前敌指挥官的席玭既不准备打虾蟆矶,也不准备打月湖,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最难打的翼际山。
在席玭看来,不管怎么打,都要拿下翼际山才算破防。而无论是月湖、铁门关还是虾蟆矶,都是围绕着翼际山设防的。
只要翼际山一破,其余诸处便没有了防御的意义。先打翼际山,也省却了隋军一处一处去攻的困难。
对于席玭来说,唐军越是想用密集的防线将他们拖死,他就偏不遂你愿。再乱如麻的绳子,只要找准一头,便迎刃而解了。
席玭手中有两支部队,但他没有全部使用,而是以六十四军两个步营加弩营和左卫率营两个步营加弩营为攻击集群,进行攻击。而剩余两个步营和两个骑营则在攻击部队两侧护卫。
如此布置,最大程度上防止唐军突袭两翼。
很快大军从汉口渡河,在对面的翼际山下登陆。
翼际山虽说是江防要地,但比之真正的大山,不过是一个小土丘。其东西长一千二百步(1800米),高不到三十丈,据北面的汉水最宽处不过四百步(600米)。
而为了不给隋军登陆空间,唐军将壕沟挖到离长江不过两百步的地方。要不是担心隋军战船上的弩车和投石器,这壕沟离得长江会更近。
隋军想向翼际山一侧发起攻击,必须先越过两道栅栏和一道壕沟。这山好爬,但壕沟前的地方实在有限,根本无法布置太多的兵力。即使持续不断地攻击,但展不开攻击队列,容易打成添油战术。
唐军在栅栏之后,居高临下,布置重弩,隋军每每冲锋到壕沟前,便伤亡惨重。
这时苏烈建议,这栅栏深埋土中,难以破坏,不若以火烧之。
众将不解,栅栏都埋了一层土,还包了一层泥浆,什么火也烧不坏啊。
苏烈却是有办法,他让人携带了大量的干柴,布置到栅栏前,然后又浇上火油,大火一起,很快便将栅栏点着。
这栅栏再怎么变,都是木头,遇火而燃是天性,只是怎么点燃而已。
很快大火弥漫,而且因为掺杂了大量的泥土,于是产生了浓烟。
冬季里多是北风,像之前刮起东南风的天气,一整个冬天里,也未必会出现几日。于是这浓烟顺着北风,便直冲到翼际山上。
烟有时候比火更可怕。
浓烟滚滚,整个翼际山前,被浓烟熏的,几乎如黑夜一般。
苏烈眼看烟往山上刮去,他又命人往火里添加花椒、山葵、朱萸、辣蓼之物,以使浓烟更加的浓烈,也算是最早的化学武器了。
山上的唐军也被这突入而来的浓烟给打懵了。这群人吸入烟雾后,很快喉咙肿痛、呼吸窒息,甚至有人直接窒息而亡。
很快有人待不住,丢下兵器,便往后跑去,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企图躲避毒烟,四面逃窜,至于阵地,早就忘光了。
眼看对面的唐军四面崩溃,向后逃去,苏烈这才有条不紊地向山上攻去。
此地靠近汉水,等隋军用水浇灭栅栏上的余火,壕沟前后的两排栅栏已经被烧得七七八八了。
苏烈让人将木渣、泥土等物,尽推到壕沟之中,然后上面铺上木板,便在这条三四里长的壕沟中堆出几条桥来。
隋军大队人马登岸之后,便沿着桥往山上冲。
此时山上的唐军尚未回过神来,因此被隋军连夺两道阵地,等到这群人逃到山顶之上,浓烟也将要散尽之时,隋军已经杀到面前了。
一方是惊慌失措,如狼奔豕突一般四面乱窜;一方是士饱马腾、锐气正盛的精锐部队。双方在山顶上肉搏,很快唐军不敌,被隋军夺取了翼际山头,大片的唐军向翼际山南逃去。
至此,唐军苦心经营的翼际山防线,并未完全发挥起作用,便空门大开,再无力阻挡隋军前进的脚步。
席玭在后看得大喜,他之前只听说卫公这个二女婿能征善战,为世子手中第一人,却没想到其用兵之能还是超乎想象啊。
小小年纪,堪比当年的定陶、北平二侯。
翼际山防线被攻破,还带来了连锁反应。
本来在唐军的设计中,翼际山作为北面防线的中心,属于中枢的位置,凭借其狭窄的空间,绝无法从正面突破。
唐军环绕翼际山设防,隋军只有在攻破虾蟆矶、铁门关、月湖等地之后,才能从两翼对翼际山发起攻击。所以在布防中,其余各处为守,而翼际山负责支援,最后才和隋军决战。
但翼际山失守之后,无论是东面的铁门关、虾蟆矶还是西面的月湖,都失去了防守的意义。
尤其是铁门关和月湖,直接是空门大开。
隋军兵力充足,负责主攻的六个营,分别从山顶往月湖、莲花湖、铁门关和汉阳城四个方向发起攻击。
虽然唐军的防线正面难以攻击,但从身后出击,几乎如撕布一般,摧枯拉朽。
而且因为翼际山之前的战事,虾蟆矶、月湖等处的唐军还纷纷向翼际山方向支援,把一场好端端的防御战打成了野战。
席玭统骑兵于后,他最擅长的就是野战。
双方在山腰、山麓处血战,任凭唐军如何英勇奋战,可大势已去,在隋军绝对的优势面前,几乎无力抵抗。
最终唐军各处援兵在野战中完全落败,而月湖、莲花湖、铁门关、虾蟆矶等汉阳城的北面要地,也在隋军潮水般的攻击中,尽被隋军占领。
至此,整个汉阳城的北面防线,已全盘失守。
从汉口到汉阳之间,不过是短短的一水之隔。隋军随时可以以汉口为后勤基地,攻打汉阳。
这一次,黄维扬决定发挥兵力优势,以左卫率营和六十四军、水师一部攻打翼际山防线,由席玭负责指挥;而右卫率营和六十三军和水师主力攻打鹦鹉洲防线,由神策卫左副总管王增辩负责指挥。
五十七军伤亡惨重,战力未完全恢复,只能作为总预备队了。
两路齐出,相互策应,三军会师于汉阳城下。
隋军的这一次攻击,并不像上次那般盲目,没有重点,跟没头苍蝇一般乱窜。作为前敌指挥官的席玭既不准备打虾蟆矶,也不准备打月湖,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最难打的翼际山。
在席玭看来,不管怎么打,都要拿下翼际山才算破防。而无论是月湖、铁门关还是虾蟆矶,都是围绕着翼际山设防的。
只要翼际山一破,其余诸处便没有了防御的意义。先打翼际山,也省却了隋军一处一处去攻的困难。
对于席玭来说,唐军越是想用密集的防线将他们拖死,他就偏不遂你愿。再乱如麻的绳子,只要找准一头,便迎刃而解了。
席玭手中有两支部队,但他没有全部使用,而是以六十四军两个步营加弩营和左卫率营两个步营加弩营为攻击集群,进行攻击。而剩余两个步营和两个骑营则在攻击部队两侧护卫。
如此布置,最大程度上防止唐军突袭两翼。
很快大军从汉口渡河,在对面的翼际山下登陆。
翼际山虽说是江防要地,但比之真正的大山,不过是一个小土丘。其东西长一千二百步(1800米),高不到三十丈,据北面的汉水最宽处不过四百步(600米)。
而为了不给隋军登陆空间,唐军将壕沟挖到离长江不过两百步的地方。要不是担心隋军战船上的弩车和投石器,这壕沟离得长江会更近。
隋军想向翼际山一侧发起攻击,必须先越过两道栅栏和一道壕沟。这山好爬,但壕沟前的地方实在有限,根本无法布置太多的兵力。即使持续不断地攻击,但展不开攻击队列,容易打成添油战术。
唐军在栅栏之后,居高临下,布置重弩,隋军每每冲锋到壕沟前,便伤亡惨重。
这时苏烈建议,这栅栏深埋土中,难以破坏,不若以火烧之。
众将不解,栅栏都埋了一层土,还包了一层泥浆,什么火也烧不坏啊。
苏烈却是有办法,他让人携带了大量的干柴,布置到栅栏前,然后又浇上火油,大火一起,很快便将栅栏点着。
这栅栏再怎么变,都是木头,遇火而燃是天性,只是怎么点燃而已。
很快大火弥漫,而且因为掺杂了大量的泥土,于是产生了浓烟。
冬季里多是北风,像之前刮起东南风的天气,一整个冬天里,也未必会出现几日。于是这浓烟顺着北风,便直冲到翼际山上。
烟有时候比火更可怕。
浓烟滚滚,整个翼际山前,被浓烟熏的,几乎如黑夜一般。
苏烈眼看烟往山上刮去,他又命人往火里添加花椒、山葵、朱萸、辣蓼之物,以使浓烟更加的浓烈,也算是最早的化学武器了。
山上的唐军也被这突入而来的浓烟给打懵了。这群人吸入烟雾后,很快喉咙肿痛、呼吸窒息,甚至有人直接窒息而亡。
很快有人待不住,丢下兵器,便往后跑去,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企图躲避毒烟,四面逃窜,至于阵地,早就忘光了。
眼看对面的唐军四面崩溃,向后逃去,苏烈这才有条不紊地向山上攻去。
此地靠近汉水,等隋军用水浇灭栅栏上的余火,壕沟前后的两排栅栏已经被烧得七七八八了。
苏烈让人将木渣、泥土等物,尽推到壕沟之中,然后上面铺上木板,便在这条三四里长的壕沟中堆出几条桥来。
隋军大队人马登岸之后,便沿着桥往山上冲。
此时山上的唐军尚未回过神来,因此被隋军连夺两道阵地,等到这群人逃到山顶之上,浓烟也将要散尽之时,隋军已经杀到面前了。
一方是惊慌失措,如狼奔豕突一般四面乱窜;一方是士饱马腾、锐气正盛的精锐部队。双方在山顶上肉搏,很快唐军不敌,被隋军夺取了翼际山头,大片的唐军向翼际山南逃去。
至此,唐军苦心经营的翼际山防线,并未完全发挥起作用,便空门大开,再无力阻挡隋军前进的脚步。
席玭在后看得大喜,他之前只听说卫公这个二女婿能征善战,为世子手中第一人,却没想到其用兵之能还是超乎想象啊。
小小年纪,堪比当年的定陶、北平二侯。
翼际山防线被攻破,还带来了连锁反应。
本来在唐军的设计中,翼际山作为北面防线的中心,属于中枢的位置,凭借其狭窄的空间,绝无法从正面突破。
唐军环绕翼际山设防,隋军只有在攻破虾蟆矶、铁门关、月湖等地之后,才能从两翼对翼际山发起攻击。所以在布防中,其余各处为守,而翼际山负责支援,最后才和隋军决战。
但翼际山失守之后,无论是东面的铁门关、虾蟆矶还是西面的月湖,都失去了防守的意义。
尤其是铁门关和月湖,直接是空门大开。
隋军兵力充足,负责主攻的六个营,分别从山顶往月湖、莲花湖、铁门关和汉阳城四个方向发起攻击。
虽然唐军的防线正面难以攻击,但从身后出击,几乎如撕布一般,摧枯拉朽。
而且因为翼际山之前的战事,虾蟆矶、月湖等处的唐军还纷纷向翼际山方向支援,把一场好端端的防御战打成了野战。
席玭统骑兵于后,他最擅长的就是野战。
双方在山腰、山麓处血战,任凭唐军如何英勇奋战,可大势已去,在隋军绝对的优势面前,几乎无力抵抗。
最终唐军各处援兵在野战中完全落败,而月湖、莲花湖、铁门关、虾蟆矶等汉阳城的北面要地,也在隋军潮水般的攻击中,尽被隋军占领。
至此,整个汉阳城的北面防线,已全盘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