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凳子敲了几下铜锣。

    “宝钞坏了,破了,又没地方换些新的,买东西人家又不认,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陛下就准备收回所有的宝钞,只要不是破损的很严重,只要不是大家伙一张宝钞撕成两片,换两份银钱,陛下一律认可,一律回收!”

    场下无一人开口,全紧张看着小凳子喇叭。

    “用什么回收?”

    ……

    “没错,就是用卫民钱庄里的龙票国债!”

    “国债,既然是借钱,就会有利息!”

    “三年的龙票国债利息三厘,五年的七厘,十年的一分五厘!”

    ……

    “咱家将话题转回刚刚那位大哥的问答来,是不是……是不是三年的国债,只能三年后才能拿出来花,是不是五年后,十年后才能花?”

    ……

    “乡亲们,大家伙都想一想,仔细想一想!”

    “一万两面值宝钞,也就是一百两真金白银,三厘利息,三年后是不是增长了银钱?这说明!大家伙从卫民钱庄里置换的龙票,是越来越值钱的!”

    “大家伙想一想!”

    “是不是这个道理?”

    ……

    “一万两面值的宝钞,换取一百两面值的龙票国债,三年后可以兑换一百两银子外加三百文钱!”

    “咱家若是卖粮食的商贾,若是卖布匹商贾,咱家巴不得大家伙都用龙票国债购买咱家的粮食、布匹!”

    “因为大家伙用一百两面值龙票买了咱家一百两银钱的米、布,只要咱家将龙票国债放家里存上三年,咱家就多得了三百文钱!”

    小凳子指向张三,大笑道:“那位大哥,你自个说,龙票国债能不能提前花掉?”

    人群的张三挠了挠头,尴尬笑道:“老子还舍不得花了呢,花了俺就亏了银钱!”

    小凳子一脸微笑点头,又说起无数欠脚期待的百姓担忧事情来。

    “大家伙都知道,咱大明的宝钞易破了,旧了,坏了,毕竟都是纸张做成的,龙票国债也是这般,为了保证咱大明百姓不吃亏,只要不是一张票子撕成两半,只要不是拿着两半票子去换双份等价值国债票子,卫民钱庄就会随时与大家伙兑换坏了的龙票,而且不用花费一文钱,不用损失一文钱,龙票上是多少,就给你兑换多少的新票子,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凭着票子,就能在钱庄里兑换了真金白银!”

    “童叟无欺!”

    ……

    “哐哐……”

    小凳子提着铜锣,又是一阵“哐哐”敲击。

    “陛下将咱大明的钱都做了抵押,大家伙信不信陛下?”

    “信!信!信……”

    “不掉价的龙票,随时可以坏的换成新的龙票,好不好?”

    “好!好!好……”

    ……

    人群激动,有整个大明国库、税赋作为抵押,可以兑换回收,不仅不掉价值,还在不断升值,刘卫民不信龙票国债替换不了大明宝钞,而现场无数激动的百姓也足以证明了一切。

    无数百姓面红耳赤,人群中亦有一些人却面色惨白……

    正如刘卫民所想,先是北直隶各府县动荡,紧接着是南直隶等江南各府县,继而山东、河南、山西、陕甘……甚至辽东军卒也动荡不安。

    一个月,整个大明都陆陆续续出现北京城一般流言,但很快又被无数宦官敲锣通告压下,与此同时,仅北直隶一地,大将军府就抓捕近万蛊惑、挑唆动乱之人,南北直隶因此事丢官入狱者数百,而刘卫民也终于在士林中,坐实了奸党小人名头。

    名声本就很差,刘卫民又将内外府库全部纳入卫民钱庄,名声更是成了三年之久的臭鸡蛋,为了平息民间动荡,保证京城、天下安稳的大将军府、总理府,也成了更多人厌恶、弹劾的对象。

    阴谋家,贼子乱臣,佞臣奸逆,馋臣,陷害忠良小人……

    无数典籍记录着三个月动荡,无数愤怒书写着刘大驸马的残暴、阴狠……

    后世之人研究这段历史,一致认为认为,他用了不光明的手段,拿到了大明朝的财赋权柄,制造了不少冤屈杀戮,但同时也肯定了他建起了大明朝初级现代化金融体系。

    刘卫民拿到了大明财赋权柄,按照宝钞样式,日夜印刷了高达三亿两国债,在净军、幼军护送下,卫民钱庄遣人无数奔赴各地,短短三个月,在大明朝至高无上皇帝强令下,各州、县官府第一时间拿出店铺、屋舍建起卫民钱庄分行,仅此一项就不知为刘卫民节省了多少钱财。

    三个月,短短三个月,刘卫民逐渐平息了宝钞之事引发的动荡,用总理、大将军职权,罢去了余丛升暂代辽东总督之职,罢去常云辽东副督,罢去俞咨皋、陈九思、胡梦麟……他也向皇帝大舅哥辞去了什么总理、大将军职司,将权柄再次还给了朝廷,好像与三月前未有任何变化,只留下一封信笺,带着红薯苗独自前往衮州。

    ……

    有了生孕的张嫣、范氏坐在朱由校身侧,魏忠贤弓着身子、端着茶水伺候在一旁,内阁顾秉谦、魏广微、**星、朱国祚、亓诗教、被刘卫民强行“罢职”的孙承宗等人,看着手里的报纸,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皇帝大舅哥却拿着刘卫民奏折,脸上也看不出喜怒来,看罢将奏折送到师明手里,师明忙躬身又送到顾秉谦面前。

    朱由校拿起《卫民早报新闻》翻看起来,几位内阁全转而去看刘卫民的奏折。

    “陛下……驸马爷……驸马爷可有说了些什么来?”

    魏忠贤不识字,早报也是刚刚送入皇宫的,他就是想知道早报上发生的事情,也只能回到司礼监找小宦官帮他读。

    朱由校抬头看了眼更加将身子弓起的魏忠贤,随意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兄只是向朕交还兵马,将权利交给朝廷,以及一些没用完的任免空白文书,其余的也没什么。”

    说着,朱由校又像想起来了什么来,看向师明,说道:“大兄素来忠勇谨慎,空白任免文书送去宁德驸马府,大兄只身前往山东耕种红薯,还是带着这些文书颇为妥当,与公主说,文书就不用送入皇宫了。”

    众人不由抬头去看,师明更是一脸愁苦,却又不敢劝解。

    “陛下,刘驸马只是前往衮州种植红薯,应该没人敢忤逆刘驸马吧?”一想到下了昭狱的张问达以及数十户部官吏,**星心下就是一阵阴沉、恶心。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翘,无所谓摆了摆手,说道:“以大兄的性子,想来也没人敢真正激怒了大兄,为了稳妥些,也省的一些人胡乱弹劾。”

    朱由校一目十行,也不理会他人脸上的阴沉,看罢了报纸,又是一阵感叹。

    “大兄这法子颇好,虽文采差强人意,却可让稍微识些文字之人读的懂,而且大兄也用了标点符号,颇为偏僻文字也予以了注音,还弄了些解释,读起来也颇为顺畅。”

    《卫民早报新闻》一共六大张,六大张一文钱也不算太贵,关键是六大张其实只是三张报纸的信息量,主要是因为每一张的正面版块是繁体字,但排列却与传统竖排不同,而是横着排版。

    为了照顾喜爱学习读报的童生,便于童生阅读、理解,但凡复杂难懂的文字,后面都会加个括弧,里面不仅有加了音调的拼音字母,更是加了一个大家都认识的文字,若是有出处难懂的语句,就会特殊标注,在报纸正中位置,会解释出处的具体蕴意。

    报纸正面虽是横排,却与大明朝的繁体字没两样,无非就是语句更近乎平常语气,便于大多数人阅读,而背面,纯粹是为了推广简体字,上面是拼音,下面则是简体字,中间留出的空白处则是每一个拼音的注释,注释同样用文字代替,就那么几个拼音、音调,他还就不信了,日复一日,读报的人还能记不住?

    简体字来源于繁体字,会了繁体字,简体字大差不差也都能认了出来,而且每一次发行,他都会特意准备一些繁体字进行解释,解释因何简化成了他们看到的样子,对每一个文字进行拆开解释。

    他不解释还罢,一解释,北京城的报社的门欠差点踩没了,整日有一群没事就爱挑毛病的老头找他理论,越是理论,吵架的老头儿越多,不得不增加页面,强逼着他在报纸上开辟一个独立版面,专门留给一帮老头们进行激烈讨论。

    为了平息宝钞的动荡,刘卫民做了总理,头上还戴着“大将军”帽子,本不想招惹麻烦,心想着增加一个页面你们自己争吵,不想麻烦,麻烦却更大了,老头更多了,不仅仅各自说着文字简化见解,更是纷纷讨论起每日新闻来,无可奈何,又在新闻后增加评论。

    这一个老头上了报纸的评论,那一个就不满了,整的他很是无奈郁闷,按照他的估计,顶多三张报纸就够了,结果整成了六大张来,与大舅哥诉苦,却惹得皇帝哈哈大笑,更是憋屈无比。

    本没想着与文臣们争夺话语权,他觉得现在有些早了,但是各府各县,再加上朝廷的老爷们整日没完没了上奏弹劾,一怒之下,就整了这个报纸。

    一开始的时候没人去理会,结果他又拉壮丁了,司礼监的小宦官们全都坐在小凳子上,给百姓读起报纸来,不仅讲些海外民俗风情、奇花异果,更是评论起朝廷政治,而且还是刘大驸马亲自出马,将自己干的事情挨个解释,最可恶的是汇报起皇家学堂整理的各府县赋税,向无数京城百姓汇报朝堂发生的事情,点明每一位大臣的政治观点,并且煞有介事分析,为何这位大佬是这种观点,谁跟谁是一门一派的。

    朝廷大佬们差点就没拿刀杀上驸马府了,可百姓们爱听啊,朝廷上的屁事可比听小曲有趣多了。

    刘大驸马太过可恶,文臣们、士子们无可奈何,报纸这边出来,立即掏钱买上一份,先看看刘大驸马有没有在无数百姓面前骂自己,还别说,他这么胡整,骂他的奏折一下子少了无数倍,也吸引了不少落魄文人,没事儿就喜欢跑到报社免费吃喝、争吵,更甚者,一帮老头分门分派打架,实在被烦的受不了,也觉得宝钞的事情渐渐平息了下来,一撅腚跑去了山东。

    听着皇帝话语,顾秉谦却摇头苦笑,说道:“陛下,报社评论工部,是不是……是不是有些过了?”

    “是啊,这么评论魏阁老,是有些不妥,还有这里……评论‘和’字号钱庄,臣以为妨碍了刑部执法!”朱国祚有些不满点着报纸上内容。

    朱由校看着一干阴着脸的臣子,不置可否一笑。

    “报社也没说错了,工部所造之器确实差了些,至于刑部……既然敢祸乱朝纲,理当重处,报上言‘上天之德’,伤及无辜终是不妥,还是……莫要牵连了家小,官府抄了家财,留下一些田地给他们自养吧,另外,将重罪之人押往登莱,流放大明岛。”

    听着一干人净是不往正题上扯,魏忠贤有些急眼了,低声说道:“陛下……内廷……内廷快该发放份子钱了……”

    朱由校不由抬眼看了一眼魏忠贤,悠悠说道:“内库银钱放在内库是放,放进卫民钱庄也是放,难道司礼监遣人看着,银钱还能跑了不成?内廷要发放份子钱,按照大兄规矩,上交一份单子也就是了。”

    一听皇帝大舅哥这么一说,不仅魏忠贤满嘴苦涩,几位阁老同样难受无比。

章节目录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11章 一撅腚跑路了【第三章完】-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顶点,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笔趣阁并收藏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