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黄兴卒

    对于凯瑟琳的感情陆裕光不知道该要怎么面对,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就是德国的战败是无法改变的,他想了想觉得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心里还喜欢凯瑟琳,那么自己就不去管其他事情了,直接娶了凯瑟琳,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他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之所以现在不去想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他知道以凯瑟琳的身份肯定不会答应的。

    南北战争对于西南来说是一场练兵战,但是对于国民党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因为这场战争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已经掌握的权力,而且他们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一直一来都在跟踪报道“宋案”并认定袁世凯为杀宋主谋的著名记者徐血儿,他也在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民立报》上发表文章反对“二次**”,他在文中指出:“今日已为民国,苟对于民国而谋luàn,即是自绝于国,罪在不赦。即政fu为恶,法律与国会,终应有解决之能力,无俟谋luàn,以扰苍生。故谋luàn之事,为商民所疾视,亦明达所屏弃也。”

    就连陆裕光的恩师蔡锷将军,也毫不含糊地公开声明:“宋案应以法律为制裁,故审判之结果如何,自有法律判判。试问我国现势,弱息仅存,邦人君子方将戮力同心,相与救亡之不暇,岂堪同室cào戈,自召分裂!谁为祸首,即属仇雠。万一有人发难,当视为全国公敌。”

    国民党内的那些ji烈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竟然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对,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们是以反袁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权力之争,有人甚至骂他们用**的名义绑架全国人民,南北战争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纯洁。

    更甚者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至于“大借款案”,大部分人经过理性思考后便会知道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必然。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成分已经不纯,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继续使用武力**。

    一言而蔽之,这次南北战争与辛亥**时已大不相同而且天差地别,何况袁世凯的势力比之辛亥**时更为的壮大,国民党内部对于**结果大多不报希望,党内的军事领袖黄兴后来在南京的不辞而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国民党内部一件比较hunluàn。

    其实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初,很多地方的官员、商业协会及其团体都发出了反对动武的电文,袁世凯也是在这种对政fu普遍支持的气氛下,以维护中央权威为借口,最终ji化了矛盾,引发民国后的第一次战火。所幸的是,这场**因为没有得到大众的拥护,所以失败的很快——除了南京遭受浩劫外,其他地方基本不太受影响。

    不过这也给陆裕光的西南军创造了机会,让西南军真正的抓住了这次立威的机会,从此人们再也不能够小视西南陆家这个军阀。这个西南军阀可是已经变成了能够和北洋相提并论的势力,他们虽然仍旧是一个地方势力,但是北洋这个中央政fu在以后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不会再去贸然触犯这个势力了。更重要的是陆裕光打这场战争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宋案”而是因为

    但是假如没有陆裕光的出兵讨张,那么国民党ji烈分子所发起的这场战争非但没有给自己加分,反而给了袁世凯一个树立权威的好机会。辛亥**后,袁世凯虽然身为大总统,但他对地方上实际上是无法加以控制。正如后世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当时的全国各省基本都被当地的土军头所盘据,应缴中央的各种地方税收,统统都被借口扣留了,袁氏的中央政fu对他们,可说是毫无办法,既不能行文,更不能动武,结果nong得中央政fu分文不名,只有靠举债度日”。

    由于**党人当年闹**的时候过多的吸收了会党领袖,而这些人往往是一些为社会所不齿的渣滓流氓,这些人实际上毫无**信念,一旦当权,必然危害地方,民不聊生矣。那些出身会党的**党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luàn搞一气,nong得新生但hunluàn的民国还不如腐朽然稳定的大清,而袁世凯的北京政fu当时又拿这些人没有办法。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luàn世人”,社会的动dàng反使得人们期待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和中央政fu出现。由此,袁世凯正好成了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安定力量和太平象征。市井平民并不会主动接受什么**大义,他们当时最希望的是袁世凯能够拨luàn反正,尽快恢复秩序,继续过太平的日子。因此,孙中山他们发动武装自然也就被看成是叛逆了。当然陆裕光的讨张战争却是不同了,由于陆裕光的军队纪律比较严明,而且反对的是张勋的暴行,所以他出兵的情况比国民党的讨袁要强很多,最重要的是陆裕光的部队胜利了,他们成功的拿下了张勋并且很快就宣布停战,为这场战争赢得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无论是从胜者王后败者寇上说还是从陆裕光的主观意图上来说,这都说明陆裕光发兵的目的是很单纯的。当然陆裕光发兵的目的真的单纯不单纯恐怕也只有陆裕光自己知道。

    这一次陆裕光虽然将湖南掌控在了手中,但是并没有将其归入西南,因为陆裕光现在并没有实力去按照西南的发展模式来发展湖南,更重要的是湖南的许多人物影响力太广,所以在湖南实行这种制度恐怕会让那些人物对西南有很大的看法。

    就在陆裕光思考怎么治理西南的时候,一个冷冰冰的尸体运回了湖南,一个很伟大的人物去世了。这个人就是黄兴,自从黄兴听到张勋在南京的暴行之后,黄兴就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当中,如果当初他能够挡得住张勋和冯国璋,那么南京的那些百姓也就不会遭难了。慢慢的忧郁成疾,黄兴在陆裕光活捉张勋的时候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给高兴坏了,不过这个结果却是让黄兴进了医院,他因为大喜大悲,心脏受不了,没几天就辞世了。

    “一鸥呀,看来我和载之那一套真的不行了,西南我去过,当时我只认为陆兴华这个人是一个治理地方的人才,但是没有想到他也是一个军事人才,不得不承认,他们比我强多了。当初我就应该拉住载之,不让他发动战争,应该靠法律来解决遁初的问题。你把这两封信分别交给载之和兴华。”黄兴临死前在病榻上说道,由于他对陆裕光的感官一直不错,所以他觉得陆裕光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人。

    其实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孙黄针对讨袁的方式是有分歧的,孙中山认为应该武装反抗,而黄兴认为应该寻求司法,走和平路线。孙中山把这次失败原因归结于党员不听话,特别是黄兴不听话,要另组秘密的中华**党,以服从他为第一要旨。最后黄兴并未加入孙中山所成立的中华**党,而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在旧金山时他接到一些拥护者的来信,希望他另行组党。黄兴回曰:“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孙中山发动南北战争时,黄兴回到中国,并且在江苏响应孙中山,发动起义。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来黄兴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当黄兴去世的消息传到陆裕光、袁世凯、孙中山这些大人物耳中的时候,三个人不约而同的都黯然了起来,就连和黄兴当了这么长时间敌人的袁世凯都不例外——

    京城临时大总统府

    “父亲,黄兴都死了您怎么不高兴呀?”站在袁世凯对面的袁克定问道,在他看来黄兴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早点死了对于他们统治国家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

    袁世凯看着略带兴奋的袁克定说道:“你这是小人得志,孙黄二人虽然与我为难,但是他们并非是我们用不着的,孙文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徙居发起人之列而已,所以他不可能投靠与我。不过黄兴性格比较直率,行事果断,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但是他却是一个可以用的人,就拿这次南北战争而论,黄兴就主张用法律来行事,像这种人,国家比较缺少呀。

    黄兴是一个实干家实干家。许多重要的**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的时候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这是黄兴顾全大局的表现,可惜我怎么就得不到这种人呢。”

    袁世凯叹了一声之后,就猛地站了起来,对袁克定说道:“我给黄克强写一个挽联,你亲自给我送过去,表达一下我对他的惋惜之情,虽然他不为我随用,但是他这个人还是值得肯定的。”

    “好的,父亲,我这就去。”袁克定说道,他虽然觉得父亲这样有些小题大做,但是他知道这个事情自己不能够拒绝——

    香港

    “孙先生,孙先生不好了”一个身穿西服的人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怎么了”孙中山从里屋里面出来看着面前的人问道,他面前的人就是从上海来的朱执信,朱执信现在在香港的报社工作。

    “克强克强克强去世了。”朱执信哭着说道,他是今天刚刚接到的消息,在得到消息之后他就赶紧赶到了孙中山的家里,向孙中山汇报到。当初朱执信和黄兴一起发动过**,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很好,虽然之前在重组中华**党的时候孙中山和黄兴之间有一些不愉快,也影响到了他和黄兴的关系,但是当他听到黄兴去世的消息之后,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你说什么?克强克强走了?”孙中山不敢相信的问道。

    “恩”朱执信哭着说道。

    “噗”孙中山突然吐了一口血。

    “孙先生,孙先生怎么了?”朱执信赶紧扶住孙中山。

    “克强都走了,中国的**还有希望吗?”孙中山自言自语道。说完之后孙中山就回到书桌旁,在面前的纸上写了一副挽联:“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文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南宁武鸣县武鸣庄

    “想不到黄克强走的怎么早,真是天妒英才呀。”陆荣廷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一份电报说道,对于黄兴这个人他也见过,但是他觉得黄兴没有孙中山他们那种浮躁,不像孙中山他们那样只是动动嘴皮子,虽然黄兴在活着的时候被他嘲笑为百败将军,但是他不得不佩服黄兴的心xiong。

    陆荣廷曾经听说过当初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后来,在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时,孙中山主张青天白日旗。黄兴主张用井字旗,认为青天白日旗旗的形式不美,并认为与日本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双方争执不下,孙中山坚持己见,黄兴力争不得,甚至大怒,誓言要脱离同盟会籍。章太炎、刘揆一则从中调解,暂时搁置议案。但是在光复会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cháo州起义失败为由,要求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的时候,黄兴推辞。最终光复会导致退出中国同盟会,由此可见黄兴的心xiong。宣统元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孙文罪状》,再次对孙中山发难,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极力进行抵制。黄兴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表达了“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的态度。在辛亥**以前的几次“倒孙”风bo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youhuo,其大公无si和忍让顾全的态度,这是陆荣廷最欣赏的地方。

    “黄先生的确是我辈的楷模,虽然我也曾小视过黄先生的军事水平,但是对于黄先生的人品确实不得不称赞的。父帅我打算去参加黄先生的葬礼。”陆裕光说道,自从陆裕光成亲之后,陆荣廷就有退下来的想法,只不过陆裕光坚决表示反对,当这一次陆荣廷当上了西南四省巡阅使之后,陆荣廷就将南宁都督府让了出来住到了新建的武鸣庄里面,不过还好由于陆裕光给这里修了路通了车,所以开车来这里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件事情你不用跟我说,黄克强的家乡在湖南,现在福祥是湖南的都督,所以你去那里我我没有什么意见。”陆荣廷说道,其实陆裕光偶尔一些请示还是让陆荣廷感到高兴的,他高兴的不是陆裕光在这些事情上请示自己,而且陆裕光的请示让陆荣廷感觉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威严得到了尊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

桂系少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云亦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五章黄兴卒-抗战开局成了桂系少帅小说,桂系少帅,笔趣阁并收藏桂系少帅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