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阅书城app,免费看小说全网无广告,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话说,商国初立,前三代商帝具是勤勉政事、贤德之君,到了第四代,便开始出现昏聩之相。往后的商帝几乎尽是贪图安逸、好大喜功之辈,虽然能够勉强政事、维持国祚绵延,但是随着各方权贵下效上风,奢侈好逸之风蔚然相传,国力日渐下降,百姓生计日益艰难。

    商帝武丁死后,商国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商国的最后一个帝王名辛,史称帝辛。《商书》记载帝辛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后妃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宫中,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国事方面,帝辛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商国人都不来亲近。帝辛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与商国越发疏远了。

    与此同时,诸侯国周国首领西伯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不少诸侯背叛了帝辛而来归服西伯昌。西伯昌的势力更加强大,帝辛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有忠臣比干劝说帝辛,帝辛不听,反而下罪比干;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帝辛却黜免了他。

    西伯昌死后,其子姬发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帝辛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帝辛的时候了!”姬发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帝辛更加**,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帝辛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商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拼死争谏。”就极力劝谏。帝辛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帝辛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商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其他诸侯国。

    姬发得知帝辛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见时机已到,即率诸侯联军伐商。

    帝辛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诸侯联军,结果,帝辛的军队很快就被打败,“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致使“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白旗竿上示众。帝辛谥号商纣王。

    商朝就此灭亡。商朝,前后相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五百五十三载。

    《周书》记载,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

    而后,姬发立国,是为‘武王’,国号大周,定都洛邑。实施分封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

    周国先后经历周公辅政、成康之治,国力日盛。后经昭穆时代,周朝实力渐不如前。这一时期,西北戎狄渐兴,暴虐中国。周人深为所苦,迁都咸阳。

    后周帝姬胡继位,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同时,周帝姬胡以荣夷公为卿士,垄断社会财富及资源。为压制国人不满,周帝姬胡命卫巫监视,有谤者即杀。结果人人自危,致使百姓起来反叛,袭击周帝姬胡,姬胡逃到彘地,最终死于彘地,谥号厉王。

    太子静即位,而后迁都镐京,励精图治,政通人和,诸侯来朝。周帝静先后平定了北之猃狁、西之戎狄、东之淮夷、南之楚国的叛乱,开拓了广袤的疆土,重现兴盛景象,史称“宣王中兴”。周帝晚年,干涉诸侯国鲁国君位承继,以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快。后征伐条戎、奔戎,结果惨败。再之后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又惨败。至此,周国国力衰败,各诸侯国听调不听宣。

    后有周帝宫湦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对外战事失利,内有天灾不断,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周帝宫湦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攻入镐京。周帝宫湦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周帝宫湦谥号周幽王。

    西周就此灭亡。

    所以在后世的史书里,夏帝桀与商纣王、周厉王和周幽王四个祸国殃民的暴君并称。

    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国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帝。周帝宜臼东迁,定都洛邑,史称东周。

    周国自此失其鹿,由王天下而成旨意不能出都邑。

    其后,各路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之后诸侯互相侵吞,最终形成了七国并行于世,史称战国七雄。

    周帝宜臼东迁以后,西土被秦国所占有,并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晋国、齐国、鲁、楚国、燕国,以及稍后崛起的吴国、越国等诸侯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展开了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是为春秋时期。

    在此期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文圣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自周国东迁、诸侯开始争霸到秦国再次统一神洲大陆,这一段时期是神洲大陆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创造丰富,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墨家、儒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齐国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实施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神州各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周帝姬阆二十一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陈兵“蛮夷”楚国边境,质询楚国为何不向周王室朝贡,迫使楚国签订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自称为王,消灭了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与威望都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国同宗。晋献公时期晋国向四面扩张,领土和国力大增。但献公宠信爱姬,废嫡立幼,导致使国政大乱。晋献公之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秦晋之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帝姬郑二十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然后会盟于践土,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死后,秦晋联盟被瓦解,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秦晋肴之战,秦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被俘虏,隔年在彭衙之战再败,虽然以后也有胜利,但终没法挑战晋在中原的地位,惟有转而向西发展,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宽地千里,称霸西戎。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启用贤臣孙叔敖兴修水利,改革军制,国力更为强大,在攻克陆浑戎后,竟陈兵周国都邑,向周帝姬瑜的使者询问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梁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关山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章-商周二朝-梁月,梁月,笔趣阁并收藏梁月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