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被点名逮出来,刘辰星并不意外,只是心下不由一叹,果然来了。
女皇陛下和宰相们议事,突然把她宣召过来,必然不可能只是让她读一篇策文这么简单,当然也不可能纯粹因为自己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特别器重,让她提前在众位大佬面前露个脸,也让大家看看女皇陛下开女科举一点儿也没错,是十分明智的。
天上突然掉馅儿饼的事也许有,但显然她没有遇上。
这才受了一些荣耀,紧接着就要有相应的付出。
或者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是女皇出给她的面试题。
有了这个认识,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的方向就很明确了——就是让女皇满意。
不过有没有这个认识,都得清楚一点,她现在的一切机会和平台都是女皇给的,她要做的就是让女皇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员工。
那么要如何回答才能让女皇满意呢?
女皇要的是改革科举。
现行科举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秀才科太难,能通过的寥寥无几,早在沈氏开国皇帝高祖就被废了。
其他的明法、明字、明算等科,就是培养选拔算数、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的人才,但是不为人重视。
唯有进士科最为人重视,参考的人也最多。
所以,世人一提及科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进士,到了后世更是将进士和科举等同在了一起。
现在已经增设了殿试,进士科已经无甚可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最多是不断完善制度,防止科场舞弊。而且一口吃不了大胖子,进士科已经增加了殿试,像后世那样不断提高科举的地位,确定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的功名,从而最终削弱士族把控人才选拔的权利,还得循序渐进才行。
是以,关于进士科改革,肯定不是女皇要的。
若是她现在敢提出这些,无疑是将士族得罪大了,女皇都要给五姓七宗的面子,到时能不能保住她都难说了。
这样一来,进士科不能说,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科目又因为不受重视,说了也白说。
一一排除下,等于现行的科举内容根本无可说的地方。
刘辰星脑子飞速转动,一下就想到了女皇要得不是对现行科举的改革。
结论闪过脑海,刘辰星一霎那就有了令女皇满意的答案!
武举啊!
增开武举啊!
现行科举有五十多种科目,几乎涉及全国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却唯独没有武举这一项!
还有这个世界显然是天朝唐代的平行世界,前朝之前的历史进程更是和天朝一模一样,而武举正是天朝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开创的,这个世界的女皇陛下有很大可能就是想增开武举!
毛爷爷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现在的武将们又几乎都是当初跟随沈氏高祖、太宗两位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之后,女皇想要让自己的统治固若金汤,少不得要有自己一手提拔的将领,开武举从毫无根据的寒门子弟中选拔可谓是最好的途径了。
更重要的是,女皇从她被宣召过来至今,提了好几次她是殿试的受益者,还说了殿试是柳阿舅提出的。而柳阿舅之前又给她说过,在向女皇提议增开殿试的时候,曾提过殿试是由她最先想到的。
因为她提过增加殿试,所以女皇很大可能认为她不定还能提出增加武举的看法,这很可能也是为什么女皇会把她召过来。
想到以上种种,刘辰星觉得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不再犹豫,刘辰星向女皇叉手一礼,恭敬道:“现行科举常科有五十余种,可谓囊括各方面的人才,但总体说来都属于‘文’这一类。而朝廷任用官员,有文臣亦有武将,如今的科举却只有‘文’科,而无‘武’科,是以臣认为,当下科举改革,当增开武举,给天下有军事、武艺才能者,一展报复的机会,方能做到‘人尽其才’。“
刘辰星说时,一直低着头。
虽无法看到女皇乃至众人的表情,但也可以想象“武举”二字一出,将有多震撼。
果然尾音甫落,紫宸殿内仿若落针可闻。
一时间,空气里似乎都凝结了紧张的气氛。
不过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即使感受到各种目光投在自己身上,刘辰星倒也不甚紧张,反正说都说了,这也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回答,现在就看女皇要的是不是“武举”这个答案了。
刘辰星低头行着叉手礼,静静等待女皇这位面试官的考核。
女皇看着低头行礼的刘辰星,面上虽是一片平静,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若不是多年的宫廷生涯,还有高高在上太久了,她已经习惯性为自己戴上皇帝的面具——喜怒不形于色,此刻怕是会露出惊异之色。
是的,她非常惊异。
她宣召刘辰星觐见,不过是想到刘辰星所作的这篇策文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更重要的是柳文苏曾透露过,殿试这个想法最开始就是来自刘辰星。
所以,她宣召刘辰星,只是想让刘辰星大胆又说出增加一些科举的科目,从而引发群臣讨论,最终说到她想要的结果。
却万万没想到刘辰星居然会直接说出她心中的答案——“武举”!
女皇凤眸微睐,深深地盯着刘辰星,脑海里则在回忆,自己可是有向谁透露过增开“武举”的意思。
没有,她可以万分确定,没有向任何人提过。
即便是欧阳子衿,也只是知道她有增加科举项目的想法,其侄女郑婉晴在殿试所作的策文就新颖有余,却完全不是她想要的。
可现在,刘辰星一个不过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还是一个从小长在乡野山村的农家女,竟然比在她身边待了二十来年的欧阳子衿更知道她的想法!
不,不对。
不是刘辰星更知道她的想法,而是刘辰星居然和她想到了一起。
意识到此,女皇再看一派恭敬行礼的刘辰星。
不久前刘辰星在监牢里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没有女皇,就没有她刘辰星的今日。
一个和她高度契合的才人,而且还这样忠心耿耿。
女皇微垂的凤眸里绽出惊喜之色。
女皇陛下和宰相们议事,突然把她宣召过来,必然不可能只是让她读一篇策文这么简单,当然也不可能纯粹因为自己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特别器重,让她提前在众位大佬面前露个脸,也让大家看看女皇陛下开女科举一点儿也没错,是十分明智的。
天上突然掉馅儿饼的事也许有,但显然她没有遇上。
这才受了一些荣耀,紧接着就要有相应的付出。
或者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是女皇出给她的面试题。
有了这个认识,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的方向就很明确了——就是让女皇满意。
不过有没有这个认识,都得清楚一点,她现在的一切机会和平台都是女皇给的,她要做的就是让女皇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员工。
那么要如何回答才能让女皇满意呢?
女皇要的是改革科举。
现行科举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秀才科太难,能通过的寥寥无几,早在沈氏开国皇帝高祖就被废了。
其他的明法、明字、明算等科,就是培养选拔算数、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的人才,但是不为人重视。
唯有进士科最为人重视,参考的人也最多。
所以,世人一提及科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进士,到了后世更是将进士和科举等同在了一起。
现在已经增设了殿试,进士科已经无甚可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最多是不断完善制度,防止科场舞弊。而且一口吃不了大胖子,进士科已经增加了殿试,像后世那样不断提高科举的地位,确定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的功名,从而最终削弱士族把控人才选拔的权利,还得循序渐进才行。
是以,关于进士科改革,肯定不是女皇要的。
若是她现在敢提出这些,无疑是将士族得罪大了,女皇都要给五姓七宗的面子,到时能不能保住她都难说了。
这样一来,进士科不能说,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科目又因为不受重视,说了也白说。
一一排除下,等于现行的科举内容根本无可说的地方。
刘辰星脑子飞速转动,一下就想到了女皇要得不是对现行科举的改革。
结论闪过脑海,刘辰星一霎那就有了令女皇满意的答案!
武举啊!
增开武举啊!
现行科举有五十多种科目,几乎涉及全国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却唯独没有武举这一项!
还有这个世界显然是天朝唐代的平行世界,前朝之前的历史进程更是和天朝一模一样,而武举正是天朝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开创的,这个世界的女皇陛下有很大可能就是想增开武举!
毛爷爷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现在的武将们又几乎都是当初跟随沈氏高祖、太宗两位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之后,女皇想要让自己的统治固若金汤,少不得要有自己一手提拔的将领,开武举从毫无根据的寒门子弟中选拔可谓是最好的途径了。
更重要的是,女皇从她被宣召过来至今,提了好几次她是殿试的受益者,还说了殿试是柳阿舅提出的。而柳阿舅之前又给她说过,在向女皇提议增开殿试的时候,曾提过殿试是由她最先想到的。
因为她提过增加殿试,所以女皇很大可能认为她不定还能提出增加武举的看法,这很可能也是为什么女皇会把她召过来。
想到以上种种,刘辰星觉得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不再犹豫,刘辰星向女皇叉手一礼,恭敬道:“现行科举常科有五十余种,可谓囊括各方面的人才,但总体说来都属于‘文’这一类。而朝廷任用官员,有文臣亦有武将,如今的科举却只有‘文’科,而无‘武’科,是以臣认为,当下科举改革,当增开武举,给天下有军事、武艺才能者,一展报复的机会,方能做到‘人尽其才’。“
刘辰星说时,一直低着头。
虽无法看到女皇乃至众人的表情,但也可以想象“武举”二字一出,将有多震撼。
果然尾音甫落,紫宸殿内仿若落针可闻。
一时间,空气里似乎都凝结了紧张的气氛。
不过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即使感受到各种目光投在自己身上,刘辰星倒也不甚紧张,反正说都说了,这也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回答,现在就看女皇要的是不是“武举”这个答案了。
刘辰星低头行着叉手礼,静静等待女皇这位面试官的考核。
女皇看着低头行礼的刘辰星,面上虽是一片平静,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若不是多年的宫廷生涯,还有高高在上太久了,她已经习惯性为自己戴上皇帝的面具——喜怒不形于色,此刻怕是会露出惊异之色。
是的,她非常惊异。
她宣召刘辰星觐见,不过是想到刘辰星所作的这篇策文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更重要的是柳文苏曾透露过,殿试这个想法最开始就是来自刘辰星。
所以,她宣召刘辰星,只是想让刘辰星大胆又说出增加一些科举的科目,从而引发群臣讨论,最终说到她想要的结果。
却万万没想到刘辰星居然会直接说出她心中的答案——“武举”!
女皇凤眸微睐,深深地盯着刘辰星,脑海里则在回忆,自己可是有向谁透露过增开“武举”的意思。
没有,她可以万分确定,没有向任何人提过。
即便是欧阳子衿,也只是知道她有增加科举项目的想法,其侄女郑婉晴在殿试所作的策文就新颖有余,却完全不是她想要的。
可现在,刘辰星一个不过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还是一个从小长在乡野山村的农家女,竟然比在她身边待了二十来年的欧阳子衿更知道她的想法!
不,不对。
不是刘辰星更知道她的想法,而是刘辰星居然和她想到了一起。
意识到此,女皇再看一派恭敬行礼的刘辰星。
不久前刘辰星在监牢里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没有女皇,就没有她刘辰星的今日。
一个和她高度契合的才人,而且还这样忠心耿耿。
女皇微垂的凤眸里绽出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