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刘辰星捧了女皇,又捧宰相,甚至贝州官员也在吹捧之内。
总之,第二场杂文试榜单一出,前三甲与第一场名次一样。
榜首:刘辰星。
榜副:崔尧。
第三名:杜元朗。
余下五名各县榜首,名次略有变动,但依旧紧随其后。
刘青山则位居第九,比第一场帖经试名次前进三名。
薛程名次下滑,但幸运的在倒数第二,薛圆就没那么好运的落榜了。
至于一共参考的十名女考生,至第二场后,也只剩刘辰星这一个硕果仅存的女考生了。
不过刘辰星蝉联榜首,尤其是这第二场杂文试,需要举子有真才实学和文学天赋,当然诗赋立意也不可缺,可见其必有过人学识。
自此,再无人质疑刘辰星凭侥幸才能走到今天。
世人也开始正视女举子的存在,同时也给予了许多渴望读书及有心科举的女子们莫大信心,这使得贝州报名科举的女子逐年递增,成为河北道女子参加科举人数之重,当然这些都乃后话了。
且说一众举子及州城百姓,见刘辰星连续两场考试都蝉联榜首,纷纷认为其有大才。
不是打听到刘辰星住处,向她递帖子邀约诗会,就是押注刘辰星能夺得本届州试解元。
奈何刘辰星现在已经不是解元的冷门热选,赔付率乃一倍都无,让一众人等暗恼当初怎么就没下注刘辰星,那可是二十倍的赔付!
至于诗会的邀约贴,刘辰星心里一门清,自己就没有那作诗的天赋,就别去凑热闹了,此次能夺得杂文试榜首,有很大部分是运气,别人用一天的时间作诗写赋,而她相当于用了两天的时间。
运气这个东西也真是玄乎,以为杂文试意外撞上《放榜日》这首命题诗,结果接下来的策文她再次压中题了。
策文共五道,一般情况下:三道为时务策,乃当前紧迫的现实问题;一道为方略,属于治国安民的大政方针;一道为征事,一般与历史有关。当然这些也会有调整,此为不定。
但还是可以大致归为三类:
第一,关于国家内部治安、维护社会发展秩序的礼治与刑法问题。
第二,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赋税、土地、手工业、商业、漕运、救灾等经济问题。
第三,关于战争、军事与国家长治久安的边防问题。
而这次时务策五道题,刘辰星一共压中两道。
第一道,正是大运河途经本州城的漕运问题。
第二道,亦是经济问题,除了倚靠大运河以外,本州城如何发展第二条经济命脉?
此两道问题,薛程曾找了大量相关资料,他们也在一起讨论过,并各自尝试破题。
是以,在这两篇策文上,刘辰星可谓下笔如有神,用了一个时辰就将两道策文在草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且多为一条一条的干货,可谓言之有物。
剩下的三道策题虽未遇见过,但是时务策五道,只要过三道,就算合格。
也就是说,她只用在剩下的三道题中,选一道策题作为重点公破,即可保证这场考试通过,最终州试榜上有名。
比起解元的荣誉,刘辰星毫不犹豫的选择稳,先过了州试再说,毕竟过了可有每月一千文的额外俸禄。
刘辰星三择一,选了一道为:儒家思想资源中哪些有利于当今国家治理?
至于另一道战争问题,她常年生活在消息闭塞的乡村,还是别逞强以为自己能写得多出彩了。
而针对进士科每年录取人数,权贵子弟至少占九成怎么看?她现在力量弱小,当然没任何意见,只能顺着夸此乃言传身教、家风等方面,这样写必然也难出彩。
如此逐一审题下来,刘辰星心念既定,就开始答题。
待选中的第三道的策题写完,已经快要中午了。
用了简单的午食,刘辰星并不急于写剩下的两道策题,而是将重点攻破的三篇以策文体格式,以及华丽的词汇,重新书写一遍,再检查后誊抄上答卷。
到此,已经大下午了,还有两个时辰不到就该交卷了。
刘辰星这时才开始写另外两道不好答的策文。
这一场考试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文采风流,实在不易,无一个考生提前交卷。
幸有白日未能完卷,许燃烛夜试,以三条烛尽为限。
这正是:三条蜡尽,烧残举子之心。
一时间,考试院内,尽是未能完卷者的嚎哭声。
刘辰星看着案上燃尽的蜡烛,她颓然坐在席上,总算赶在官吏收卷前,将最后一字写完。
随众走出考试院,刘辰星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天幕上繁星璀璨,明天是一个大晴天。那么,她应该还考得不错吧?
暂无答案。
然,是日深夜,阅卷室内灯火煌煌,亮如白昼。
“不是祖上三代务农!?从未来过州城,我们贝州漕运和商业发展问题,她是如何答得如此详尽!这至少甲第!”
“战争和进士录取问题,虽然缺乏一针见血的的真知灼见,却也无问题,反到文风清奇,按评判标准似乎也当甲”
话未说话,在场众人当下深吸口气,刺史想到崔相,不由又将崔尧的五篇策文拿出,两边一对比,到底顾念李家宅邸那位要的公平取仕,他长叹一声,道:“公正排名吧!”
一天之后,清河李家府邸。
下午向晚,红霞盈天。
方砖铺地的庭院中,男子锦衣金冠,跪坐于廊庑下,身前设案燃香,古筝置于案上,一曲《十面埋伏》毕,起身返回内室。
临窗书案前,正是本次州试第三场策文试卷,共三人十五篇。
男子一腿屈膝坐于案前,这次未从第三名开阅,直接拿起榜首所作五篇策文,一一看下去。
大概策文涉及实际处理问题,男子需要边思边看,良久才阅完放下试卷,对一旁侍立的虬髯客道:“此卷考生有实干之能,但答题取舍十分狡猾,避开尖锐策题,可见其性格当是识时务之辈,虽不能当手中利剑,却堪为己用效力。”
总之,第二场杂文试榜单一出,前三甲与第一场名次一样。
榜首:刘辰星。
榜副:崔尧。
第三名:杜元朗。
余下五名各县榜首,名次略有变动,但依旧紧随其后。
刘青山则位居第九,比第一场帖经试名次前进三名。
薛程名次下滑,但幸运的在倒数第二,薛圆就没那么好运的落榜了。
至于一共参考的十名女考生,至第二场后,也只剩刘辰星这一个硕果仅存的女考生了。
不过刘辰星蝉联榜首,尤其是这第二场杂文试,需要举子有真才实学和文学天赋,当然诗赋立意也不可缺,可见其必有过人学识。
自此,再无人质疑刘辰星凭侥幸才能走到今天。
世人也开始正视女举子的存在,同时也给予了许多渴望读书及有心科举的女子们莫大信心,这使得贝州报名科举的女子逐年递增,成为河北道女子参加科举人数之重,当然这些都乃后话了。
且说一众举子及州城百姓,见刘辰星连续两场考试都蝉联榜首,纷纷认为其有大才。
不是打听到刘辰星住处,向她递帖子邀约诗会,就是押注刘辰星能夺得本届州试解元。
奈何刘辰星现在已经不是解元的冷门热选,赔付率乃一倍都无,让一众人等暗恼当初怎么就没下注刘辰星,那可是二十倍的赔付!
至于诗会的邀约贴,刘辰星心里一门清,自己就没有那作诗的天赋,就别去凑热闹了,此次能夺得杂文试榜首,有很大部分是运气,别人用一天的时间作诗写赋,而她相当于用了两天的时间。
运气这个东西也真是玄乎,以为杂文试意外撞上《放榜日》这首命题诗,结果接下来的策文她再次压中题了。
策文共五道,一般情况下:三道为时务策,乃当前紧迫的现实问题;一道为方略,属于治国安民的大政方针;一道为征事,一般与历史有关。当然这些也会有调整,此为不定。
但还是可以大致归为三类:
第一,关于国家内部治安、维护社会发展秩序的礼治与刑法问题。
第二,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赋税、土地、手工业、商业、漕运、救灾等经济问题。
第三,关于战争、军事与国家长治久安的边防问题。
而这次时务策五道题,刘辰星一共压中两道。
第一道,正是大运河途经本州城的漕运问题。
第二道,亦是经济问题,除了倚靠大运河以外,本州城如何发展第二条经济命脉?
此两道问题,薛程曾找了大量相关资料,他们也在一起讨论过,并各自尝试破题。
是以,在这两篇策文上,刘辰星可谓下笔如有神,用了一个时辰就将两道策文在草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且多为一条一条的干货,可谓言之有物。
剩下的三道策题虽未遇见过,但是时务策五道,只要过三道,就算合格。
也就是说,她只用在剩下的三道题中,选一道策题作为重点公破,即可保证这场考试通过,最终州试榜上有名。
比起解元的荣誉,刘辰星毫不犹豫的选择稳,先过了州试再说,毕竟过了可有每月一千文的额外俸禄。
刘辰星三择一,选了一道为:儒家思想资源中哪些有利于当今国家治理?
至于另一道战争问题,她常年生活在消息闭塞的乡村,还是别逞强以为自己能写得多出彩了。
而针对进士科每年录取人数,权贵子弟至少占九成怎么看?她现在力量弱小,当然没任何意见,只能顺着夸此乃言传身教、家风等方面,这样写必然也难出彩。
如此逐一审题下来,刘辰星心念既定,就开始答题。
待选中的第三道的策题写完,已经快要中午了。
用了简单的午食,刘辰星并不急于写剩下的两道策题,而是将重点攻破的三篇以策文体格式,以及华丽的词汇,重新书写一遍,再检查后誊抄上答卷。
到此,已经大下午了,还有两个时辰不到就该交卷了。
刘辰星这时才开始写另外两道不好答的策文。
这一场考试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文采风流,实在不易,无一个考生提前交卷。
幸有白日未能完卷,许燃烛夜试,以三条烛尽为限。
这正是:三条蜡尽,烧残举子之心。
一时间,考试院内,尽是未能完卷者的嚎哭声。
刘辰星看着案上燃尽的蜡烛,她颓然坐在席上,总算赶在官吏收卷前,将最后一字写完。
随众走出考试院,刘辰星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天幕上繁星璀璨,明天是一个大晴天。那么,她应该还考得不错吧?
暂无答案。
然,是日深夜,阅卷室内灯火煌煌,亮如白昼。
“不是祖上三代务农!?从未来过州城,我们贝州漕运和商业发展问题,她是如何答得如此详尽!这至少甲第!”
“战争和进士录取问题,虽然缺乏一针见血的的真知灼见,却也无问题,反到文风清奇,按评判标准似乎也当甲”
话未说话,在场众人当下深吸口气,刺史想到崔相,不由又将崔尧的五篇策文拿出,两边一对比,到底顾念李家宅邸那位要的公平取仕,他长叹一声,道:“公正排名吧!”
一天之后,清河李家府邸。
下午向晚,红霞盈天。
方砖铺地的庭院中,男子锦衣金冠,跪坐于廊庑下,身前设案燃香,古筝置于案上,一曲《十面埋伏》毕,起身返回内室。
临窗书案前,正是本次州试第三场策文试卷,共三人十五篇。
男子一腿屈膝坐于案前,这次未从第三名开阅,直接拿起榜首所作五篇策文,一一看下去。
大概策文涉及实际处理问题,男子需要边思边看,良久才阅完放下试卷,对一旁侍立的虬髯客道:“此卷考生有实干之能,但答题取舍十分狡猾,避开尖锐策题,可见其性格当是识时务之辈,虽不能当手中利剑,却堪为己用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