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联空军大尉利亚斯尼科夫从没有想过要青史留名,出生于列宁格勒的他在战争爆之前还仅仅是一名在航空俱乐部里一名滑翔机飞行学员。和大多数旨在提高苏联人民军事准备的半官方团体的成员一样,当1941年6月22日凌晨,15o架由身经百战的“老鸟”驾驶的德国轰炸机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达黑海漫长战线之上越过苏联国界之时,天空对于年轻的利亚斯尼科夫而言便不再是游乐园,而是为生命捍卫自己祖国的战场。

    与那些战前由苏联正规军事学院所培养出来的空军飞行员相比,利亚斯尼科夫无疑是幸运的。在“大清洗”运动中训练时间被压缩到8到1o个小时的苏联空军“精英”们的驾驶着他们那些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战机在战争初期迎击侵略者之时,技术、经验以及装备本身的差距使得苏联空军大多数值得称道的战绩基本上都是依靠最原始的撞击战术而取得的。

    虽然苏联飞行员的反击一度也令德国空军不断刷新单日损失的最高记录,但是无数的城市、乡村、要塞和行进中的部队还是在“铁十字”的翼刀下归于毁灭。而带着满腔的仇恨走进军营的利亚斯尼科夫此刻却只能看着自己部队里年长的同僚不断驾驶着轰炸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飞向远方的战场。

    因为此刻祖国的命运就寄托苏联空军的肩上,在地面部队毫无准备不断被击溃和包围的情况下,只有他们有机会阻止德**队的前进,哪怕只是暂时地迟滞敌人的步伐,苏维埃也有可能得到关键的喘息机会。所以尽管没有任何支援、尽管由于缺乏无线电装置和有经验的机组成员,苏联空军的轰炸机群只能采取无法彼此掩护的“线型”编队,但是面对德国空军最新锐战斗机的拦截。只要还有一架幸存,那么它仍会坚定地向目标飞去!

    在这种悲壮的氛围中,利亚斯尼科夫并没有选择退缩,他向航空团指挥官一再提出申请,希望可以参战,哪怕只是作为一名投弹手、机枪手也无所谓。但是他的要求被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莫斯科会战前期他所在部队也很快因为巨大的消耗,而无力再战,被调往外高索地区进行休整。在那里他们开始接收经伊朗高原运送而来的西方军事援助。

    毋庸质疑,苏联空军在1941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根据苏联官方的数据统计,仅在1941年苏联空军便损失了212oo架各型飞机,几乎相当于他们在战前所拥有的装备总数。但是苏联空军却在这样的打击下挺了过来,斯拉夫民族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几乎无限的忍受艰难和困苦的能力,最终将德国人拖入一场他们意料之外的持久战之中。

    但是战局的展对苏联空军而言仍十分的不利,因为他们原有的装备几乎损失殆尽,而随着德军的迅猛前进,大批飞机制造厂被迫迁往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即使尽了最大努力,苏联的飞机制造能力仍受到战争的影响而继续下降了,并且由于新厂址往往生产环境恶劣,同时前线又迫切需要武器,因此本身便并不先进的苏联航空制造业不得不通过牺牲质量以增加产量,这造成1941年到1943年苏联空军所接受的飞机往往达不到设计的质量指标。

    与之相比为了拖住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脚步,西方世界提供给莫斯科的军用飞机性能便显得更为优越。处于战争漩涡之中的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向苏联援助战斗机的国家。随着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联队被直接部署在摩尔曼斯克以增加当地的空中防御能力,大批英国制造的“飓风”型战斗机开始进入苏联空军的装备序列。但是苏联对这批严重水土不服的“战鹰”缺乏好感,对其的评价一直不高。

    而由于英国同样处于对抗轴心国的第一线,实力雄厚的美国迅成为了对苏军事援助最大的“金主”。数以千计的美制军用飞机被拆卸之后,由航母或其他船只运往苏联。而在1941年,西方世界能够使用的唯一一条援助的路线,只能是通过波斯湾,经英国和苏联所控制的伊朗内陆铁路干线,抵达巴库和里海。

    与英国人的“飓风”相反,被美、英空军弃若弊履的p—39“飞蛇”战斗机在苏联空军手中大放异彩。而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空军的b-25c“比利.米切尔”型轰炸机更受到了苏联空军轰炸机团的追捧。事实上苏联航空工业并非缺乏研制和生产轰炸机的技术。但是莫斯科在战前错误的—以牺牲装甲和武器来使轰炸机具有比战斗机更快的度—指导思想之生产的sb—2和pe—2轻型轰炸机所能携带的炸弹数量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苏联空军真正符合实战需要可以携带重磅炸弹的图—2中型轰炸机直到1942年8月22日才得以批量生产。在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支持下被不断输送到东线的b-25型轰炸机自然而然的一度成为了苏联空军轰炸机部队的当家花旦。但是利亚斯尼科夫大尉并没有太多机会驾驶着这款战机痛击那些他所仇恨的入侵者。1943年的3月份,他被调离了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位于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东北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在那里他被编入一支由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所直接领导的飞行中队,他们没有番号,只有“巴格罗夫克斯基部队”这个让人不明就理的代号。

    “巴格罗夫克斯基部队”最多的时候也只有4o名来自不同部队的飞行员组成。当然在随后的几周封闭集训之内,不断有人被清理出去。再由其他“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新鲜血液被补充进来。第一次被准许驾驶战机,是在封闭式集训1个月之后,只有在蓝天之上,利亚斯尼科夫大尉也得以一窥整个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的全貌。

    这里曾是俄罗斯帝国一个买卖毛皮的交易站。被流放到此的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根据在那里的生活写下了手记》。而苏联内务部队对位于这座城市西南约15o公里的一片1.8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单独划分了出来,并实施了森严的军事戒备。

    这片以代号“塞米巴拉金斯克-21”而闻名世界的区域,当时在利亚斯尼科夫大尉的眼中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整个场区从空中俯瞰大体可分为三个独立的试区域,中央是一片山区,最高山峰为海拔1ooo米。西部则是广阔的草原。东部则是湖泊与沼泽。利亚斯尼科夫大尉和他的同僚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简单而机械的工作,他们驾驶着b-25型轰炸机从8ooo米高空俯冲投掷向预定爆炸中心—一个1oox1oo米的白色十字标志投掷25o公斤重的炸弹模型,这显然并不容易,但好在并要求每次都必须命中,只要误差不过5oo米便算是合格。

    而他们此时并不知道,在距离他们所在的营区以西约17o公里的荒漠草原之上,隶属于苏联内务部的工程兵部队早已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试验场。试验场中心区围有高达37.5米的钢筋水泥隔墙,13oo台物理测量仪器和97oo架测量核辐射的指示器在试验场的各处随时准备启动。一切都是经过准确的计算和严格的设计的,甚至连风都必须听命于克里姆林宫的意志。在那即将改变人类战争史的怪物初试啼声时只能刮西北风,不能让风向泄露苏联所拥有的秘密。

    1943年5月26日,以贝利亚为的政府要人来到了试验场。到5月29日凌晨4时,试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但天色突然阴沉起来,风达到了12—15米/秒,下起了雨。试验工作不得不推迟到7时开始。晨曦之中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在一个5o米高的塔架上,吊起一只形同圣诞树玻璃球的巨球,这也就是后来西方世界戏称作“joe-1号”(斯大林一1号)的核爆炸装置。

    在后来莫斯科官方的历史教材中,苏联早于西方列装核武器,并用于战争被说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某些专家的口中,在二战爆之前苏联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力量已具备了研制和生产原子弹的能力。不过他们的依据依旧是在2o世纪3o年代,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哈尔科夫等地的研究所已完成了举世公认的核物理方面的某些试验。而之所以没有能在纳粹越过边境之前就将战争策源地—柏林夷平,完全是因为刚愎自用的斯大林没有完全理解苏联核物理学家一再递交的报告。

    总之身为最高领袖,斯大林要为苏联的一切错误埋单,从乌克兰大饥荒到遭遇闪电战。不过贝利亚在战争爆之后向苏联提交的有关以汤姆逊教授为的英国铀委员会的工作情况。最终触动这位后知后觉的独裁者,毕竟1o公斤铀—235可以产生相当于16oo吨*的巨大破坏作用,对于当时在战场之上已经损失了数以百计个师级单位的苏联而言无疑是足以颠覆战局的力量。

    于是就在1942年的夏天,当保卢斯统帅的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涌向顿河曲部之时。以斯大林为的苏联国防委员会已经责成内务人民委员部九局在中亚大规模的开采铀盐。而另一方面,由年仅4o岁的天才核物理学教授库尔恰托夫所领导的秘密并享有各种特权的实验室则开始在乌拉尔山脉进行一系列射性元素的提纯和武器化试验,其中包括放射化学方法生产钚—239、以气体扩散方法和电磁分离同位素方式提炼浓缩铀—235。到1942年的11月份,就在斯大林格勒鏖战正酣之际。苏联第一座石墨慢化反应堆在南乌拉尔地区启动,并实现了浓缩铀的受控链式裂变反应。

    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在苏联这个伟大的国土,凭借着社会体制的优越性任何人间奇迹仿佛都不足为奇。但是这华丽神话的背后却始终存在着一系列可能永远都只能是无解之谜的逻辑黑洞。先是苏联当时缺乏可以开采的已探明铀矿。根据战后西方情报部门最乐观的预期,苏联稀有金属总局所属的塔巴沙尔“b”工厂铀盐的年生产能力也不过1o吨。而在这个领域美国即便得到了英国、比利时和加拿大铀矿储备的支持,也耗费了近7年的时间。

    另一个颇为值得玩味的问题是,库尔恰托夫完全没有受到重水问题的干扰,直接采用当时被广大核物理学界忽视的石墨作为中子减剂。从而避免了纳粹德国核武器计划的复辙,尽管这一点与他的美国同行只能说是不谋而和。但是这一天才的现背后却始终缺乏繁复的理论突破和试验过程。

    随着威力约当于5.2万吨*当量的试验核爆炸装置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上化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戴着一幅黑框眼镜、略有秃顶的贝利亚有些惊愕的在观察掩体中转身面对着站在自己身后的那位年轻男子,此时在这个正身处痛苦深渊的国家中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柯尔莫哥洛夫。

章节目录

决战198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红绿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章:库尔斯克—众生的苍穹(二)-决战1999原版动画,决战1984,笔趣阁并收藏决战1984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