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杨士琦见袁世凯皱着眉头,有些神游天外,便轻声唤道。
“哦,哦。”袁世凯醒过神来,掩饰道:“这肖志华实在是粗鄙地很,满篇的白话,真是——”
杨士琦撇了撇嘴,深以为然地说道:“此人是喝洋墨水的,对我中华文化自然所知不深。不知这信中所说何事?”
“呵呵!”袁世凯干笑两声,说道:“当我袁某是何等人,竟想以小小的官职打,不给他们点颜色,真当我北洋强军是徒有虚名。”说着,展开了信函的最后一张,表情微微一愣。
“原来如此。”杨士琦心中怀疑,但却装出信以为真的样子,陪着笑说道:“袁公雄才大略,可莫要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给小瞧了。”
袁世凯敷衍地点了点头,最后一张与前面不同,而是对现今局势和列强的分析和判断,条理清楚,观点明晰。
晚清时期,列强的政治、经济势力遍及全国。有“条约”、“开放”、“停靠”三种口岸,多达九十二个地方,其中四十八处设有海关。在十六个条约口岸出现“租界地”或“侨民居住地”,有如列强的“自治飞地”,外国不但握有“治外法权”,还掌握地方行政权与收税权。如天津有---英、法、德、日、意、俄、比、奥租界;汉口有---英、法、日、德、俄租界;广州有---英、法租界;厦门有---英、日租界;上海有公共租界(原英、美租界合并)和法租界;镇江、九江有英租界;重庆、沙市、杭州、苏州、福州有日租界;鼓浪屿有公共租界(包括英、美、德、法、日、西、荷、比、瑞典、挪、丹等国)。
同时列强在中国部署军事力量,大型军舰停靠沿海港口,炮舰驶入内河条约口岸,并远达重庆。在驻军方面,北京使馆团有两千余人;天津列强军队六千余人;山海关沿铁路线一带有列强军队一千二百余人。当然有其他条约口岸或租界地,多有驻军,形成有国无防的局面。而且列强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英国长江流域、西藏、广东及威海卫;日本东北、内蒙、福建;俄国东北、内外蒙、新疆;法云南、广西;德青岛及胶济线;美以门户开放政策得列强所得之利益。
肖志华指出国家形势严峻的同时,痛斥了袁世凯以私心作祟,操纵北洋军打内战的罪恶行径。“袁某,既已知清廷行将倾覆,又已看清人心向背,依然逆潮流而动,妄以内战之汉人鲜血铺垫晋身之阶,其心可诛,其罪难恕。如悬崖勒马,毅然反正,尚不失为共和功臣,政府必酬其功,授其位。如继续行使阴谋诡计,执迷不悟,则与国贼张勋同例。”而且,最让袁世凯感到震惊的是肖志华已经获悉了他与四国银行团的秘密协议,并以此提出了严正警告。声称要将协议公之于众,让袁世凯身败名裂。
张勋,现在已经成了人民公敌,被临时政府定为必杀的战争罪犯。其在南京的杀戮,还有败退途中纵兵抢掠,屠杀民众的累累罪行被复兴会开动宣传机器大量登载,激起了民众的无比义愤。临时政府随即宣布其为战争罪犯,悬赏十万元要捉拿其归案,并称其所部辫子军为兽军,所有犯下屠杀平民罪行的罪犯都要接受审判。
自古以来,战事一开,兵匪难分,纵兵劫掠常做为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而存在,中国老百姓的命如同草芥一般。但自广州光复,作为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复兴会对所属军队的纪律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通晓全军,更在报纸媒体上刊登出来。随之而行的便是公开处理违犯纪律的事件,不掩饰,不包庇,不轻饶。迄今为止,载上报端的,便有七个营级军官和上百名士兵受到了包括枪决在内的各种惩罚。换句话说,光起兵响应革命还不够,能够约束住部下严守纪律,才算迈进了革命军的门槛。那些打家劫舍,名声恶劣,想借革命之机混水摸鱼的土匪山贼,不仅不会被接纳,反而会成为革命军打击消灭的目标。
虽然这样做使得革命军必须抽调出兵力维持地方,安定社会环境,但却震慑了宵小之徒,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支持。仅以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为例,随着地方的日益安定,招兵工作也越来越显出蓬勃热烈的态势。按照新的治军方法(如士兵委员会、政治宣讲员等)建成的三个新兵师已经齐装满员,正在加紧进行军事训练。这三个师中很多都是复兴会成员和各地赶来的热血青年,头脑中的“精神原子弹”已被点燃,上了战场绝对是悍不畏死的狂热战士。这就是横扫天下的底气,这就是与北洋军叫板的信心,革命军只有扎根于民众,才能越打越多,越战越强。当然,这个简单的道理,象袁世凯这样的旧人物是无法理解的。
袁世凯现在已经感觉到了舆论和宣传的威力,先将敌人抹黑,搞臭,再站在道义的高点叫嚣正义,真的是非常好的办法。先是盛宣怀,再是张勋,他们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即便不死,在中国也无立足之地了。然后呢,然后轮到谁了,是不是我?我的历史也真不是很光彩,出卖维新党,指使北洋军与革命军作战,表面上还是清廷的忠实走狗,怕也够战争罪犯的格了。还有,北洋军的军纪也不咋的,抢掠和害民的事情肯定杜绝不了,会不会被革命党借题挥,也被安上什么兽军的帽子?
袁世凯被肖志华连枪带棍的臭骂和嘲笑,又加上一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花样百出的威胁,脑子里有些乱。
其实,肖志华并非不理解袁世凯现在的举动,换作自己,身为当时的袁世凯,会怎么做?会傻的吧叽拼死命为清朝打拼,灭掉革命党,然后再俯听命,任凭朝廷对自己卸磨杀驴吗?走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满清统治者一向用此侪俩,袁世凯能不寒心吗?自朝鲜到直隶,袁世凯为清朝竭尽犬马之劳。可是,他最后换来什么呢?差一点就换来一把杀头的钢刀。如果当时载沣多一点阴狠,袁世凯肯定会身异处,连一束白练都得不到——那是赐给满清权贵全尸自尽用的,汉人就要掉脑袋。
而且,作为一个亦新亦旧、半新半旧、可新可旧的人物,他掌握了北洋军系的实力,又有过人的才智,在这个千古未有的大变局中,充分挥他的野心,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天下的事情往往是这么微妙,一个人的际遇就是这么难以逆料。机会摆在眼前,你能怪袁世凯伸手抓住它吗?
理解归理解,但肖志华知道袁世凯不行,他无法使中国走上强盛之路,更因为他有太大的野心,使他一念之误而落得千古骂名。所以,他要打击他,压制他,将他的路一条条堵死,将他的自信一点点打掉。
“袁公,皙子和大公子来了。”杨士琦越来越好奇信中的内容,借着提醒,凑近瞟了一眼,却没看清什么。
哦,袁世凯赶紧收起信函,抬起头说道:“皙子,快坐,外间席散了?”
杨度苦笑了一下,说道:“汪精卫走了,这席自然就散了。”
“怎么回事?”袁世凯诧异地问道:“可是那姓陈的说了什么?”
“父亲大人,那姓陈的随身带着南方革命党的训令,当席朗读,斥责汪精卫擅自行动,与敌勾结,无组织无纪律,令其即刻去广州,如实向组织坦白交待。如果违抗命令,革命党明日即登报开除其党籍,并视其为革命之叛逆。”袁克定皱着眉头讲述道。
袁世凯倒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南方革命党会以如此迅并严厉的手段对待汪精卫,斩断了他利用汪精卫的途径。他也知道这训令对汪精卫所意味着什么,如果他失去革命党的身分,成为革命叛逆,不仅再无法对革命党起到什么作用,而且极可能面临北方革命党激进人士的刺杀。换句话说,他值钱也就是因为顶着个革命党的帽子,如果成为什么也不是的废物,谁还吊他。
“南方革命党这招厉害,狠毒,兆铭怕是无出头之日了。”杨度慨叹道:“本想立一奇功,不想却遭此打击。”
“父亲大人,我已经派人去跟踪姓陈的,不如把他——”袁克定伸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
“杀之无益。”袁世凯很疲惫地摆了摆手,他对汪精卫亲近,还有一层意图,就是希望他能阻止北方革命党有可能针对他的暗杀行动,虽然他有三百多人的亲信卫队保护,但还是很担心能否次次都逃过劫难。
暗杀,复兴会很少为之,但一些革命团体却一直热衷此道,“革命与暗杀二者相辅而行,其收效至丰且。”而炸弹、手枪、匕,种种强力而导致的对满清达官巨吏的暗杀,第一容易成功,成本低廉;第二暗杀者本人可享“光荣名誉”,名垂青史;第三能促成下层民众觉醒;第四可促进社会“进化”。
当然,简单地把暗杀活动归结为武装起义失败后悲观失望情绪的泄或是革命“走捷径”的侥幸,实缺公允。革命党人中的刺客,主刺人很少有为金钱杀人的职业刺客,大多是出身良家的大好热血青年。他们从事暗杀的目的,是激于义愤,是为了促成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哦,哦。”袁世凯醒过神来,掩饰道:“这肖志华实在是粗鄙地很,满篇的白话,真是——”
杨士琦撇了撇嘴,深以为然地说道:“此人是喝洋墨水的,对我中华文化自然所知不深。不知这信中所说何事?”
“呵呵!”袁世凯干笑两声,说道:“当我袁某是何等人,竟想以小小的官职打,不给他们点颜色,真当我北洋强军是徒有虚名。”说着,展开了信函的最后一张,表情微微一愣。
“原来如此。”杨士琦心中怀疑,但却装出信以为真的样子,陪着笑说道:“袁公雄才大略,可莫要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给小瞧了。”
袁世凯敷衍地点了点头,最后一张与前面不同,而是对现今局势和列强的分析和判断,条理清楚,观点明晰。
晚清时期,列强的政治、经济势力遍及全国。有“条约”、“开放”、“停靠”三种口岸,多达九十二个地方,其中四十八处设有海关。在十六个条约口岸出现“租界地”或“侨民居住地”,有如列强的“自治飞地”,外国不但握有“治外法权”,还掌握地方行政权与收税权。如天津有---英、法、德、日、意、俄、比、奥租界;汉口有---英、法、日、德、俄租界;广州有---英、法租界;厦门有---英、日租界;上海有公共租界(原英、美租界合并)和法租界;镇江、九江有英租界;重庆、沙市、杭州、苏州、福州有日租界;鼓浪屿有公共租界(包括英、美、德、法、日、西、荷、比、瑞典、挪、丹等国)。
同时列强在中国部署军事力量,大型军舰停靠沿海港口,炮舰驶入内河条约口岸,并远达重庆。在驻军方面,北京使馆团有两千余人;天津列强军队六千余人;山海关沿铁路线一带有列强军队一千二百余人。当然有其他条约口岸或租界地,多有驻军,形成有国无防的局面。而且列强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英国长江流域、西藏、广东及威海卫;日本东北、内蒙、福建;俄国东北、内外蒙、新疆;法云南、广西;德青岛及胶济线;美以门户开放政策得列强所得之利益。
肖志华指出国家形势严峻的同时,痛斥了袁世凯以私心作祟,操纵北洋军打内战的罪恶行径。“袁某,既已知清廷行将倾覆,又已看清人心向背,依然逆潮流而动,妄以内战之汉人鲜血铺垫晋身之阶,其心可诛,其罪难恕。如悬崖勒马,毅然反正,尚不失为共和功臣,政府必酬其功,授其位。如继续行使阴谋诡计,执迷不悟,则与国贼张勋同例。”而且,最让袁世凯感到震惊的是肖志华已经获悉了他与四国银行团的秘密协议,并以此提出了严正警告。声称要将协议公之于众,让袁世凯身败名裂。
张勋,现在已经成了人民公敌,被临时政府定为必杀的战争罪犯。其在南京的杀戮,还有败退途中纵兵抢掠,屠杀民众的累累罪行被复兴会开动宣传机器大量登载,激起了民众的无比义愤。临时政府随即宣布其为战争罪犯,悬赏十万元要捉拿其归案,并称其所部辫子军为兽军,所有犯下屠杀平民罪行的罪犯都要接受审判。
自古以来,战事一开,兵匪难分,纵兵劫掠常做为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而存在,中国老百姓的命如同草芥一般。但自广州光复,作为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复兴会对所属军队的纪律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通晓全军,更在报纸媒体上刊登出来。随之而行的便是公开处理违犯纪律的事件,不掩饰,不包庇,不轻饶。迄今为止,载上报端的,便有七个营级军官和上百名士兵受到了包括枪决在内的各种惩罚。换句话说,光起兵响应革命还不够,能够约束住部下严守纪律,才算迈进了革命军的门槛。那些打家劫舍,名声恶劣,想借革命之机混水摸鱼的土匪山贼,不仅不会被接纳,反而会成为革命军打击消灭的目标。
虽然这样做使得革命军必须抽调出兵力维持地方,安定社会环境,但却震慑了宵小之徒,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支持。仅以广东、广西、云南三省为例,随着地方的日益安定,招兵工作也越来越显出蓬勃热烈的态势。按照新的治军方法(如士兵委员会、政治宣讲员等)建成的三个新兵师已经齐装满员,正在加紧进行军事训练。这三个师中很多都是复兴会成员和各地赶来的热血青年,头脑中的“精神原子弹”已被点燃,上了战场绝对是悍不畏死的狂热战士。这就是横扫天下的底气,这就是与北洋军叫板的信心,革命军只有扎根于民众,才能越打越多,越战越强。当然,这个简单的道理,象袁世凯这样的旧人物是无法理解的。
袁世凯现在已经感觉到了舆论和宣传的威力,先将敌人抹黑,搞臭,再站在道义的高点叫嚣正义,真的是非常好的办法。先是盛宣怀,再是张勋,他们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即便不死,在中国也无立足之地了。然后呢,然后轮到谁了,是不是我?我的历史也真不是很光彩,出卖维新党,指使北洋军与革命军作战,表面上还是清廷的忠实走狗,怕也够战争罪犯的格了。还有,北洋军的军纪也不咋的,抢掠和害民的事情肯定杜绝不了,会不会被革命党借题挥,也被安上什么兽军的帽子?
袁世凯被肖志华连枪带棍的臭骂和嘲笑,又加上一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花样百出的威胁,脑子里有些乱。
其实,肖志华并非不理解袁世凯现在的举动,换作自己,身为当时的袁世凯,会怎么做?会傻的吧叽拼死命为清朝打拼,灭掉革命党,然后再俯听命,任凭朝廷对自己卸磨杀驴吗?走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满清统治者一向用此侪俩,袁世凯能不寒心吗?自朝鲜到直隶,袁世凯为清朝竭尽犬马之劳。可是,他最后换来什么呢?差一点就换来一把杀头的钢刀。如果当时载沣多一点阴狠,袁世凯肯定会身异处,连一束白练都得不到——那是赐给满清权贵全尸自尽用的,汉人就要掉脑袋。
而且,作为一个亦新亦旧、半新半旧、可新可旧的人物,他掌握了北洋军系的实力,又有过人的才智,在这个千古未有的大变局中,充分挥他的野心,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天下的事情往往是这么微妙,一个人的际遇就是这么难以逆料。机会摆在眼前,你能怪袁世凯伸手抓住它吗?
理解归理解,但肖志华知道袁世凯不行,他无法使中国走上强盛之路,更因为他有太大的野心,使他一念之误而落得千古骂名。所以,他要打击他,压制他,将他的路一条条堵死,将他的自信一点点打掉。
“袁公,皙子和大公子来了。”杨士琦越来越好奇信中的内容,借着提醒,凑近瞟了一眼,却没看清什么。
哦,袁世凯赶紧收起信函,抬起头说道:“皙子,快坐,外间席散了?”
杨度苦笑了一下,说道:“汪精卫走了,这席自然就散了。”
“怎么回事?”袁世凯诧异地问道:“可是那姓陈的说了什么?”
“父亲大人,那姓陈的随身带着南方革命党的训令,当席朗读,斥责汪精卫擅自行动,与敌勾结,无组织无纪律,令其即刻去广州,如实向组织坦白交待。如果违抗命令,革命党明日即登报开除其党籍,并视其为革命之叛逆。”袁克定皱着眉头讲述道。
袁世凯倒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南方革命党会以如此迅并严厉的手段对待汪精卫,斩断了他利用汪精卫的途径。他也知道这训令对汪精卫所意味着什么,如果他失去革命党的身分,成为革命叛逆,不仅再无法对革命党起到什么作用,而且极可能面临北方革命党激进人士的刺杀。换句话说,他值钱也就是因为顶着个革命党的帽子,如果成为什么也不是的废物,谁还吊他。
“南方革命党这招厉害,狠毒,兆铭怕是无出头之日了。”杨度慨叹道:“本想立一奇功,不想却遭此打击。”
“父亲大人,我已经派人去跟踪姓陈的,不如把他——”袁克定伸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
“杀之无益。”袁世凯很疲惫地摆了摆手,他对汪精卫亲近,还有一层意图,就是希望他能阻止北方革命党有可能针对他的暗杀行动,虽然他有三百多人的亲信卫队保护,但还是很担心能否次次都逃过劫难。
暗杀,复兴会很少为之,但一些革命团体却一直热衷此道,“革命与暗杀二者相辅而行,其收效至丰且。”而炸弹、手枪、匕,种种强力而导致的对满清达官巨吏的暗杀,第一容易成功,成本低廉;第二暗杀者本人可享“光荣名誉”,名垂青史;第三能促成下层民众觉醒;第四可促进社会“进化”。
当然,简单地把暗杀活动归结为武装起义失败后悲观失望情绪的泄或是革命“走捷径”的侥幸,实缺公允。革命党人中的刺客,主刺人很少有为金钱杀人的职业刺客,大多是出身良家的大好热血青年。他们从事暗杀的目的,是激于义愤,是为了促成革命,推翻满清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