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脸上有些激动,傅老在将醉拳传授他之后,又指点了几天他醉拳打穴的技巧,随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他连一声谢都没有来得及说,今日意外相见,实在开心。

    傅山见李翔也是一怔,随即摇了摇头,示意李翔装着不认识。李翔终究不是他的徒弟,他教李翔醉拳,只因彼此有缘,没有必要将他训练成第一流的高手。醉拳传授,缘分己尽,认识与不认识都没所谓了。

    李翔心中固然不解其中深意,却也没有说话。

    厅中的气氛本来比较僵硬,但自他们四人出现之后,锦衣书生打破了僵局道:“宁人,就是宁人,状元、榜眼、探花,外加一个二甲传胪,此次科举位列前茅的四人都聚集在此处了。也只有宁人,拥有如此面子。”

    锦衣书生姓熊,名赐履,字敬修,官居秘书院侍读学士,是汉人官员中混迹的比较好的一个,因为对清朝辅政旧习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很得康熙看中。

    顾炎武身受“黄培诗案”,熊赐履在傅山的出面下,出力颇多。

    如李翔一样,顾炎武不耻叛徒汉奸,但对熊赐履这种并非明臣,倚靠自身才学,考中进士的文人,没有多大的排斥,上门表达了谢意。

    一来二往,也熟络了。

    这一日聚在一起,本是气氛融洽,熊赐履突然邀请顾炎武编修《明史》,话外之意便是邀请他入朝为官了。

    顾炎武听了立刻绷起了脸,道:“果有此举,不为介之推逃,则为屈原之死矣。”直接表示,逼我仕清,不是学晋国的忠臣介之推逃到名山大川里躲起来,就学楚国屈原跳河自杀。

    熊赐履接不上话来,直到李翔、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出现,才让他找到机会转移话题。

    李翔不认得熊赐履,但满朝文武却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至于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现在都在翰林院任职,熊赐履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之一,彼此都很熟悉。

    顾炎武一听堂下的三人竟所谓状元、榜眼、探花,也肃然起敬,由衷道:“原来你们就是诸葛正、蔡启僔、孙在丰,顾某久闻大名了,快快坐下,无需见外,顾某不过是年长你们几岁,论成就还不及你们呢。”

    蔡启僔、孙在丰一脸谦逊。

    李翔却是一脸的诧异,想不到反清反了一辈子的顾炎武,竟然会对他们这些为清朝效力的人那么客气。

    其实李翔完全误解顾炎武这个人了,就如很多人一样,以为顾炎武这一类人都是那类死忠明朝的大儒书生,愿意为灭亡多年的明朝,奉献一身。

    事实上完全不然。

    顾炎武并不是愚忠,反而他的思想,非常的开明。开明到他敢于正式面对一个王朝的兴衰,而不是傻傻的愚忠一个朝代,傻傻的一意孤行,将梦想当作现实。在明灭以后,顾炎武不仅仅一心反清,还一直在思考着明朝为什么会被灭。

    有人说是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关键。因为小冰河时期是全球范围性的,并非仅仅针对明朝这一个国家。当时的日本、朝鲜、女真,西藏乃至于印度等国都面临这个气候的困恼,但他们都没有如明朝一样,天下大乱,以致灭国。

    真正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很简单,便如汉唐宋一样,盛极必衰,这是历史必然的道理。

    明朝后期的制度已经使得官员腐烂到了骨子里,百姓民不聊生,无以为继。要不然李自成、张献忠这类人也不至于,振臂一呼,天下人争先响应。

    顾炎武曾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句话被梁启超简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这句话值得深究的,顾炎武说的不是国家,而是天下。他的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真正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意思是保卫国家的人应该是那些君王那些大臣那些吃着山珍海味的富人干的事情,正是因为有国家在,君才是君,臣才是臣,富人才是富人,若国家不存,君将不是君,臣将不是臣,富人将不是富人。所以保卫一个国家,是这些君王、臣子以及享受到国家待遇的富人应该做的事情。换一句话就是说,如果国家无道,百姓生活不能为计,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享受不到这个国家的好处,凭什么要百姓为这种国家而付出?

    后一句话,点中了问题的关键。结合前一句话正是百姓没有必要为了国家而付出一切,但作为一个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人,保护天下,保护自己的利益,却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顾炎武反清,并不是狭隘的因为清朝不是汉人的王朝,也不是因为他是明朝的臣子,从而反清。而是因为清朝等级分化太过严重,在这个时代,百姓如奴隶,没有自己主权,没有说话的余地,没有人生的自由,没有公正的待遇。

    如果清朝能如秦末之后的汉朝,隋末之后的唐朝,五代十国之后的宋朝一样,立志发展,创造一个真正的盛世,让百姓过上真正安逸的日子,还天下一个太平,顾炎武未必会如此处心积虑的反清。

    正是因为清朝做不到公正,处处重满轻汉,处处奴役汉人,才会有顾炎武、王夫之、傅山这类一辈子为反清事业奋斗的人物存在。

    反清并不是一定为了复明,顾炎武反清就是为了天下。

    所以顾炎武丝毫没有用歧视的眼光看待李翔、蔡启僔、孙在丰这类为清效力的汉人,反而为他们的成就而高兴。

    清朝无德无道,并不代表李翔、蔡启僔、孙在丰这类人无德无道,若他们能够成为造福一方的良臣干吏,顾炎武只会为他们感到高兴。

    李翔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只以为顾炎武反清是为了明朝,哪里能够体会他的这种为天下百姓而不为国家的高尚品德?

    除了品德,顾炎武的才学也不是吹的,蔡启僔、孙在丰问了许多自己不能够理解的问题,他都能够一一的作答,而且答案让两人满意。

    最后蔡启僔问了一个顾炎武都难以回答的问题:“顾先生,最近学生发现皇上常与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学习西方科学,发现西方科学非常奥妙,比我们的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西方与我们东方的文化,先生怎么看?”

    顾炎武不精通西方文化,自然无法说明,毫不掩饰的答道:“这个问题,顾某真不知如何回答了,说实话,我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不过我觉得文化并没有什么东西方之分。孔圣人有一句非常明了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你说的西方科学,真的高明,我们完全可以虚心学习,然后传给后人,这样我们即拥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又学会了西方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李翔一直没有插话的余地,但因顾炎武这话动容了,真知灼见。顾炎武不但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还以开明的眼光表达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叹道:“达者为师,顾先生这番话太高明了。若是有酒,拼得一醉,也要敬先生三杯。对于西方的科学,我有所了解,但就如顾先生说的,其实文化并没有国界。西方有科学,我们东方一样有。比如数学,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算术,最古老的六艺之一。在比如科技,一切一切的源头,都来至于唐朝的火药。这些文化,我们比西方先进了数百年,甚至一千年,这些就是我们的科学。西方人从我们这里学去,经过他们的改良形成了全新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能力,也是我们的不足。我们就应该承认面对,然后吸取教训,予以反超。有竞争,才有进步。墨守陈规,死守老祖宗的东西,是没有出息的。要知道老祖宗的东西,也是老祖宗们创出来了。他们行,我们若不行,岂不是等于我们一代不如一代,永远靠吃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章节目录

复明反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盗帅二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九章 真正的大儒-反清复明如果成功了,复明反清,笔趣阁并收藏复明反清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