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殿大臣看着突然气势十足的李承乾都是一阵无语,这装病的水平都赶上司马懿了。
“太子注意你的言行!”李世民声音里充满了寒意,太过分了不但装病,你还不装像一点儿。
李承乾听见李世民又称自己为“太子”这是又生气了,不过他也不以为意。今天他本来已经安排好借助打击佛门来立威。没想到今天早上姜行本又派人送来了云梦秦简,正好可以证明自己上承天意,这样他稍后上书请降佃租会少很多麻烦。
此时于志宁往枪口上撞,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立威机会。
反正李世民此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只是起身向李世民行一礼表示受教,然后坐下继续盯着于志宁看。
李世民不知李承乾到底要干什么,见此只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于志宁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勇有谋的人物,刚被李承乾一挤怼一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是听见李世民说话他的胆子才又大起来,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道:“不知太子殿下要如何赌?”说罢抬头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正要说话恰好看见老鬼领着内侍抬进来两箱竹简,便起身走下宝座来到大殿中央,随手拿起一卷竹简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志宁道:“于庶子你说这些都是酷吏写的祸国之书,孤王偏说这是良吏所著的有益于治国理民的好书。
孤王跟你赌一场,若是这些竹简是酷吏写的祸国之书,孤王不但收回刚才所上的请封奏疏,还亲自点火把这些竹简都烧了。
若这些竹简都良吏写的有益于治国理政的好书,你就辞去一切官职去终南山中结庐养老。”
于志宁听了肺都气炸了,我输了辞官离朝,你输了不过是做些该做的事,于志宁红着脸道:“太子殿下这不公平吧?”
“呵!”李承乾冷笑一声,看着于志宁寒声道:“什么不公平,你要是想赌孤王的太子之位,得用你九族的性命来赌吧?”
于志宁看着李承乾的神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不管李世民心里怎么想,李承乾此时都是皇太子,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随便冒犯的。
何况前面长孙无忌和萧禹都是因为言语冒犯了李承乾,被李承乾一党弹劾获罪,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大殿里了。
“胡闹!选贤任能是朕的事,岂容你如此儿戏?”李世民见李承乾如此不把他放在眼里气的怒火中烧。
李承乾闻言忙向李世民行一礼道:“父皇,儿臣这里不过是跟于庶子开个玩笑,您何必如此在意呢?”
“太极殿上是你开玩笑的地方吗?你身为储君如此胡闹,让朕如何放心把大唐江山交给你?”李世民得理不让人道。
他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里的百官都吓了一跳,这可是当百官的面明确表态他对李承乾做太子不满意。
杨师道慌忙走出来道:“陛下,太子殿下年轻性子佻脱些也是有的,陛下慢慢教诲也就是了。”
其他大臣也都忙跟着附和道:“还请陛下息怒!”
李世民见众臣劝说便点到即止,毕竟不能因为说错就把李承乾废了,只是依然怒声道:“太子还没有看竹简何以认为这里面写的一定是有益于治国理政的好东西?”
李承乾闻言微微一笑,躬身行一礼道:“回父皇,那日儿臣做梦之时曾见过这个安陆令史喜,儿臣见他面貌忠厚衣饰质朴,所以知他必是个孝子忠臣。
而且父皇请想若非他是个孝子忠臣,何以身死千年英灵不灭,还能从安陆千里迢迢来到东宫向儿臣托梦?”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竹递给一个内侍转呈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这卷竹简,听着李承乾这几句话说得入情入理,便抻开竹简低头去看。只是才一抻开就有几片竹简脱落下来,忙放在桌上慢慢抻开,看见不仅竹简看起来十分陈旧而且竹简上面穿的绳子也已经有腐朽断裂。
知道这些竹简至少有几百年时间了不可能是李承乾找人做的,心里对于秦臣托梦献书的事更信了一层,但是对于李承乾的警惕也更深了一层。
李承乾见李世民低头看书便道:“父皇这些竹简也不算多,不如分给几位大臣分开阅读,看看里面可有酷吏害人的东西。”
李世民拿的一卷是“为吏之道”,他看见开篇写着“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心想也没有什么邪僻之说就“嗯”了一声,继续往下看。
李承乾便示意其他大臣上前取竹简阅读,这云梦秦简一共也才几万个字,中书省和尚书省二十几个大臣上前一人拿一卷平均也才一千多字,众人坐下很快就看完了。他们看完自己手里的又相互又交流了一下各自看到的内容发现这个喜确实是个良吏,而且所记录的内容也确实可以借鉴。
尤其是关于秦律的部分几乎和其他史书所记完全不同,除了比现在的唐律精细,一点也不比现在唐律苛刻,比起前隋的律法都算是宽厚的了。
几个看了竹简的大臣包括高仕廉和原尚书右丞昨天被李世民任命主持平章院的宇文节等人再看坐在李世民旁边的李承乾目光中都增加了几分敬畏,毕竟能得到这样的先贤献书也可见李承乾的德行是被先贤认可的。
半晌看完为吏之道的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抬起头来,神色复杂看着下面的大臣道:“诸位以为如何?”
高仕廉身为宰相第一个出来奏道:“启奏陛下,这些秦简字体在小篆与隶书之间,竹简陈旧应该是秦简无疑了。”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道:“高卿看这些内容可信否?”
“回陛下内容虽然有些与史书不同,但其所记之事详尽,记秦律更是条文清楚应该是史实。”高士廉说罢退回班列。
李世民又看看其他大臣,见其他大臣也都点头认可高仕廉的话,忍不住回头向李承乾看去。
李承乾听了高仕廉的回话和那些大臣表现十分满意,脸不免有些得意的神色。
李承朝见李世民看来忙起身向他了行一礼道:“既然喜所献的书确实是有益于治国的好书,还请父皇准了儿臣的奏疏追封喜为大唐楚国公。”
李世民闻言拿起李承乾的奏疏,心里复杂之极,一会儿想到李承乾是秦始皇转世,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毁在李承乾手里。一会儿又想到自己下旨追封安陆令史喜为楚国公等于向天下人说明李承乾乃是上承天意之人……
但是根据喜所献的书,李承乾上疏为他请封也在常理之中,而且这个喜既然英灵不灭自己如果不给他追封他会不会为祸大唐?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承乾站在那里耐心地等着,他知道李世民此时必须得顾及皇帝的身份,这道旨意必然要下。
“既然如此就依太子之言,追封喜为楚国公令安陆当地重新以国公之礼安葬,喜所献之书交崇贤馆刻印……”李世民把这一段话挤出来后就想马上退朝,不想就在此时一个内匆忙来报道:“启奏陛下长安城左右巡街武侯来报,龙首原上的百姓把长安城各处寺庙里的和尚全都抓到龙首原做苦力去了。”
“什么?”李世民闻言大惊,看着进来禀报内侍眼里满是不敢相信,停了一会儿,慢慢转过头来看着李承乾,意思很明白让李承乾给他一个解释。
(本章完)
“太子注意你的言行!”李世民声音里充满了寒意,太过分了不但装病,你还不装像一点儿。
李承乾听见李世民又称自己为“太子”这是又生气了,不过他也不以为意。今天他本来已经安排好借助打击佛门来立威。没想到今天早上姜行本又派人送来了云梦秦简,正好可以证明自己上承天意,这样他稍后上书请降佃租会少很多麻烦。
此时于志宁往枪口上撞,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立威机会。
反正李世民此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只是起身向李世民行一礼表示受教,然后坐下继续盯着于志宁看。
李世民不知李承乾到底要干什么,见此只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于志宁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勇有谋的人物,刚被李承乾一挤怼一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是听见李世民说话他的胆子才又大起来,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道:“不知太子殿下要如何赌?”说罢抬头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正要说话恰好看见老鬼领着内侍抬进来两箱竹简,便起身走下宝座来到大殿中央,随手拿起一卷竹简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志宁道:“于庶子你说这些都是酷吏写的祸国之书,孤王偏说这是良吏所著的有益于治国理民的好书。
孤王跟你赌一场,若是这些竹简是酷吏写的祸国之书,孤王不但收回刚才所上的请封奏疏,还亲自点火把这些竹简都烧了。
若这些竹简都良吏写的有益于治国理政的好书,你就辞去一切官职去终南山中结庐养老。”
于志宁听了肺都气炸了,我输了辞官离朝,你输了不过是做些该做的事,于志宁红着脸道:“太子殿下这不公平吧?”
“呵!”李承乾冷笑一声,看着于志宁寒声道:“什么不公平,你要是想赌孤王的太子之位,得用你九族的性命来赌吧?”
于志宁看着李承乾的神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不管李世民心里怎么想,李承乾此时都是皇太子,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随便冒犯的。
何况前面长孙无忌和萧禹都是因为言语冒犯了李承乾,被李承乾一党弹劾获罪,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大殿里了。
“胡闹!选贤任能是朕的事,岂容你如此儿戏?”李世民见李承乾如此不把他放在眼里气的怒火中烧。
李承乾闻言忙向李世民行一礼道:“父皇,儿臣这里不过是跟于庶子开个玩笑,您何必如此在意呢?”
“太极殿上是你开玩笑的地方吗?你身为储君如此胡闹,让朕如何放心把大唐江山交给你?”李世民得理不让人道。
他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里的百官都吓了一跳,这可是当百官的面明确表态他对李承乾做太子不满意。
杨师道慌忙走出来道:“陛下,太子殿下年轻性子佻脱些也是有的,陛下慢慢教诲也就是了。”
其他大臣也都忙跟着附和道:“还请陛下息怒!”
李世民见众臣劝说便点到即止,毕竟不能因为说错就把李承乾废了,只是依然怒声道:“太子还没有看竹简何以认为这里面写的一定是有益于治国理政的好东西?”
李承乾闻言微微一笑,躬身行一礼道:“回父皇,那日儿臣做梦之时曾见过这个安陆令史喜,儿臣见他面貌忠厚衣饰质朴,所以知他必是个孝子忠臣。
而且父皇请想若非他是个孝子忠臣,何以身死千年英灵不灭,还能从安陆千里迢迢来到东宫向儿臣托梦?”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竹递给一个内侍转呈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这卷竹简,听着李承乾这几句话说得入情入理,便抻开竹简低头去看。只是才一抻开就有几片竹简脱落下来,忙放在桌上慢慢抻开,看见不仅竹简看起来十分陈旧而且竹简上面穿的绳子也已经有腐朽断裂。
知道这些竹简至少有几百年时间了不可能是李承乾找人做的,心里对于秦臣托梦献书的事更信了一层,但是对于李承乾的警惕也更深了一层。
李承乾见李世民低头看书便道:“父皇这些竹简也不算多,不如分给几位大臣分开阅读,看看里面可有酷吏害人的东西。”
李世民拿的一卷是“为吏之道”,他看见开篇写着“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心想也没有什么邪僻之说就“嗯”了一声,继续往下看。
李承乾便示意其他大臣上前取竹简阅读,这云梦秦简一共也才几万个字,中书省和尚书省二十几个大臣上前一人拿一卷平均也才一千多字,众人坐下很快就看完了。他们看完自己手里的又相互又交流了一下各自看到的内容发现这个喜确实是个良吏,而且所记录的内容也确实可以借鉴。
尤其是关于秦律的部分几乎和其他史书所记完全不同,除了比现在的唐律精细,一点也不比现在唐律苛刻,比起前隋的律法都算是宽厚的了。
几个看了竹简的大臣包括高仕廉和原尚书右丞昨天被李世民任命主持平章院的宇文节等人再看坐在李世民旁边的李承乾目光中都增加了几分敬畏,毕竟能得到这样的先贤献书也可见李承乾的德行是被先贤认可的。
半晌看完为吏之道的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抬起头来,神色复杂看着下面的大臣道:“诸位以为如何?”
高仕廉身为宰相第一个出来奏道:“启奏陛下,这些秦简字体在小篆与隶书之间,竹简陈旧应该是秦简无疑了。”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道:“高卿看这些内容可信否?”
“回陛下内容虽然有些与史书不同,但其所记之事详尽,记秦律更是条文清楚应该是史实。”高士廉说罢退回班列。
李世民又看看其他大臣,见其他大臣也都点头认可高仕廉的话,忍不住回头向李承乾看去。
李承乾听了高仕廉的回话和那些大臣表现十分满意,脸不免有些得意的神色。
李承朝见李世民看来忙起身向他了行一礼道:“既然喜所献的书确实是有益于治国的好书,还请父皇准了儿臣的奏疏追封喜为大唐楚国公。”
李世民闻言拿起李承乾的奏疏,心里复杂之极,一会儿想到李承乾是秦始皇转世,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毁在李承乾手里。一会儿又想到自己下旨追封安陆令史喜为楚国公等于向天下人说明李承乾乃是上承天意之人……
但是根据喜所献的书,李承乾上疏为他请封也在常理之中,而且这个喜既然英灵不灭自己如果不给他追封他会不会为祸大唐?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承乾站在那里耐心地等着,他知道李世民此时必须得顾及皇帝的身份,这道旨意必然要下。
“既然如此就依太子之言,追封喜为楚国公令安陆当地重新以国公之礼安葬,喜所献之书交崇贤馆刻印……”李世民把这一段话挤出来后就想马上退朝,不想就在此时一个内匆忙来报道:“启奏陛下长安城左右巡街武侯来报,龙首原上的百姓把长安城各处寺庙里的和尚全都抓到龙首原做苦力去了。”
“什么?”李世民闻言大惊,看着进来禀报内侍眼里满是不敢相信,停了一会儿,慢慢转过头来看着李承乾,意思很明白让李承乾给他一个解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