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诱饵
第二十章诱饵
或许是前两回进攻被我军打得太惨了,特别是第二次,那可以说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特别还是在美军占有了如此大的兵力优势、地理优势和装备优势的情况下,他们还在记者的面前打成了这样,这不仅是让范弗里特面子上扛不住,我想,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兵都会认为这是件十分丢脸的事。
所以下一次进攻,他们再也不敢大意,事先派了两、三队侦察兵在侦察机、战斗机的配合下,前前后后的侦察了好几次,才再次把冲锋部队派了上来。
后来我才知道,更让美军没面子的是——范弗里特瞒以为凭借着地形和强大的火力优势,想要夺取我军649.8高地犹如探囊取物,于是他得竟然得意忘形的事先印制好了一本精美的“纸板装订、三色精印”《进攻路线图》和《作战进程时间表》,在开战时就把这两份精心准备的东西发放到每一个看客们手上。
《进攻路线图》的确是按照范弗里特预想的那样,因为他完全可以指挥着美军做到这一点,但很遗憾的是,我却无法按照他写的《作战进程时间表》来做。而且结果似乎还恰恰和那张表里写的完全相反——被打败的不是志愿军,而是他们自己。
从这一点来看,在范弗里特的这场“表演仗”中,我的确是一个很不称职也很不配合的演员。
这一回,冲锋之前美军只进行了短短十分钟的轰炸。轰炸时间这么短的原因,我想是他们知道炮火对我们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而且也知道我军并没有在山顶阵地上修筑工事,所以炮火轰炸似乎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只是随便丢几发炮弹上来壮壮声势而已。
炮声一停,战士们就一个个地从坑道中钻了出来,并在胡彪的指挥下进入了反斜面阵地。胡彪打反斜面仗已不是头一回了,所以他很清楚该怎么分配兵力,这一点完全用不着我担心。
而这时的我,早已先他们一步带着胡祖弟的冷枪部队进入了狙击位。
649.8高地的正斜面和山顶阵地,是我军放弃的地方,那里当然不可能是狙击排潜伏的位置。否则的话,就算我们能够凭着高超的伪装暂时骗过美军的眼睛,但只要我们一开枪,就会暴露位置而最终让美军给包围。
每个狙击手,在战场如果战死的话,都会希望自己死在敌人狙击手之下。因为那代表着一种尊严、一种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没有遗憾的死法。如果死在一群普通士兵的围攻之下,那难免就会有一种虎落平阳遭犬欺的感觉。
做为志愿军的神枪手,我自然也不可能会让胡祖弟手上的这支精锐被当作炮灰一样的去送死。所以,我不但没有把他们安排在前方,反而把他们安排在了后方,在战士们的后方,距山顶阵地足有四百多米的后方
四百多米这是在白天光线较好的情况下,战士们能击中目标的极限。当然,胡祖弟手下的这个狙击排,他们的个人水平也有区别,比如我知道做为排长的胡祖弟,他就可以轻松的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
而我,因为手中步枪射程的限制,最多也就是打到射程的七百米吧而且这还是在有瞄准镜的情况之下,所以我就有些不明白,那在朝鲜战场上被称为狙神的张桃芳张老,他是怎么用没有瞄准镜的莫辛纳甘击中八百米外的目标的
对了张老现在应该还是个刚进入志愿军的小兵吧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现在参军才不过三、四个月。据说他作为一名新兵参训的时候还打脱靶了,可没几个月,他就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上甘岭上打出了一个传说,一个用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传说。这其中还有好几个美军派来对付他的狙击手,而且自己还毫发无伤。
他打狙击的地方,就是我曾经战斗过的上甘岭537.7高地,那个与敌人阵地很近,又无险可守的高地。什么时候我倒想回去故地重游,并见见这位心中一直敬仰的老前辈。
浑身伪装的趴在阵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于是我的脑袋就开始乱想了。我承认,这是我新发现的一个坏习惯。因为在现代时我从没有经历过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所以也就从没有发现自己这个毛病。
不过这似乎也很正常,有句话叫“此消彼长”,如果身体不能动了,那脑筋自然就会多动一些。于是我就在后悔了,我高中的老师总是批评我不爱动脑筋,我也一直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如果那时我知道一动不动能让自己多动脑筋的话,我就会一边训练潜伏一边读书。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想,高考的结果肯定不会是补习了一年还只考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了
一架美军野马战机呼啸着从我头顶上飞过,带起的尘土让我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那种又冷又充斥着焦土的空气被飞机这么一带,就直往我的口鼻里钻,使我有了一种窒息欲咳的感觉。我赶忙把自己的头脸埋在了自己竖起的衣领里,轻轻地咳了两声。
胡祖弟曾经也为我们潜伏在这个位置感到疑惑,因为他觉得我们潜伏在这里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就像我说的,美军狙击手都潜伏在对面的902.8高地上,在这里我们根本就看不到902.8的一根草,就更是不用说对付美军的狙击手了。
但他不知道的一点是,我们看不到敌人,敌人自然也看不到我们。如果我军一直都防守在反斜面阵地而不攻上山顶,那么敌人安排在902.8高地上的狙击手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我想,就算那些美军狙击手有耐心在902.8高地上潜伏着继续等着我们,但范弗里特却不会有那个耐心。
范弗里特不是一名狙击手,现在的他只能算得上是一名输急的赌徒。输急的赌徒,通常会输得越厉害就越是痛下血本,结果就会输得越惨
于是我就带着胡祖弟的冷战部队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偷偷的进入了阵地潜伏。当然,在敌机的轰炸下人数显然不宜过多,所以这次只出动一个班,包括我在内只有十四人。要在反斜面上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只需让观察哨确定下山顶阵地有没有美军侦察兵在偷偷地观察着我们就可以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距离山顶阵地有大约四百米的位置潜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距离是战士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更因为美军的战斗机不会注意到这个地方,他们总是把炸弹和机枪子弹倾泻到胡彪所带领的那些战士们身上。
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痛苦,就是必须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战士在敌人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下牺牲受伤,而不能有丝毫的动作。甚至是敌人一队队的冲上了山顶阵地,在前沿架起了机枪朝我军疯狂的扫射并把手雷一个个往下投掷,我们也必段装作没看见
我们本可以把他们一个个射杀的,但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等的不是他们,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他们
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在眼前打得如火如荼、难分难解。
从地势和装备上来说,志愿军是处在下风的。毕竟敌人居高临下,而且拥有许多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但现在的地势与山顶阵地上被敌人上下两面夹攻的情形比起来,又好得太多了。再加上战士们的反斜面战术又趋向成熟,与防守棱线的战士远近配合、进退有据,也和美军打得难分难解。
可恨的是那些像苍蝇一样在我们头顶上盘旋的敌机,它们总是在发现我军的机枪火力点或是密集人群之后,就一阵呼啸着俯冲下来,要么就是打出几窜长龙似的子弹,要么就是投下几颗炸弹
很明显,敌人拥有的这种制空权不只是会给我军带来伤亡,更会给战士们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它给战士们的感觉,就是只要打机枪、打迫击炮,敌人飞机的子弹或是炮弹很快就会落下来了。
几名机枪手从战场中脱离了出来,架起了机枪就朝头顶上呼啸的飞机扫射出一排排子弹。就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副射手肩膀上架着机枪脚架高高地站着,射手在背后瞄准射击……这样做或许会对敌机构成一定的威胁,毕竟野马和海盗式战斗机飞行的速度还不算很快。但无奈的是,这样做无疑会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朝这些战士们射击。不一会儿,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们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相对于胡祖弟他们来说,我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更多一些,因为眼前的这些战士都是我的部下,都是我538团的精锐,每一名战士的牺牲都像是在我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很显然,天空中那些对我军阵地几乎是不间断的轰炸、扫射的战斗机,就是范弗里特这个赌徒为这场战斗下的血本。
以往战斗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战斗力空地配合,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持久。文登里的位置处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战斗机要从航母上飞到这里要有一段时间。在油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们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续的轰炸,是因为范弗里特把飞机分成几个批次轮番使用,就像是用战斗机打车轮战似的。
不过好在志愿军战士们在这种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形打仗也打惯了,所以并没有被敌人这种阵势给吓倒。
事实上,志愿军的战术从入朝尹始就一直朝避免美军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发展,就像上甘岭战役中所使用的“添油战术”,还有尽量与敌人绞在一块的“绞杀战术”,都是在美军的飞机大炮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538团防御的方式也不例外,同样是上甘岭上的“添油战术”,也就是反斜面阵地上的兵力并不多,而是牺牲一个就从坑道中补充一个。这样做虽说对战场上的战士有些惨忍,但却可以有效的避免敌人飞机、大炮对我军部队的大面积杀伤。
再加上538团的战士是全军的精锐,所以不但没有后退半步反而越战越勇。一名战士倒下了,很快就有另一名战士从坑道里补充上来,我几乎就没有看到有哪个战士因为受伤而退回坑道的,他们即使是被炸弹炸断了腿、被子弹打中了胸膛、被弹片伤着了眼睛,或是被燃烧弹点燃了棉袄,还是不停地朝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射击,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敌人始终被阻拦在山顶阵地上无法前进一步
直到……一批端着步枪的美国大兵进入了阵地
终于等到他们了
他们身上的军装和其它美国大兵一样,而且脸上也没有涂油彩,乍一看上去他们就跟普通的美国大兵没有什么区别。但我就是能把他们认出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步枪。事实在,在四百多米的距离上,即使我在瞄准镜中也无法分辩出他们手里拿的是c还是普通的步枪。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只从他们的动作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普通的大兵。所谓“貌由心生”,说的就是一个人平常保持着怎样的心态,时日一久,就会反应到人的长相上。但我却觉得,一个人平常的心态,更能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
就像美军这批进入阵地的狙击手,他们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训练强化了他们的心态和耐性,使得他们不知不觉的在行动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成熟和冷静。
他们会一边前进一边分析敌人机枪的弹着点,然后在该停的时候停,该跑的时候跑;他们会一边猫着腰小跑,一边用一双锐利的眼睛观察着敌人阵地,以便在第一时间就找出对他们有威胁的枪手;他们会有意无意的隐藏在其它的战友中间,或者是为了躲避子弹,或者是为了不暴露目标……
这也让我轻易的就把他们找了出来。一共有十个,我把目光缓缓转向了卧在不远处的胡祖弟。他稍稍向我点了点头,表示已经准备好了
我身他打了个手势,告诉他把命令传下去,各自寻找目标,以我的枪声为号开枪。胡祖弟点了点头,很快就用特有的手势把我的命令一个个传了下去。
我把目光朝瞄准镜里凑了凑,不敢有太大的动静。因为我不敢保证那个高手是不是在其中。如果有在的话,我想他上来的第一件事,就该是寻找我的位置。同时我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的存在,都是对对方生命的最大威胁。
但我的视线在美军阵营里来来回回的寻找了两遍,始终也没有发现一个能让我觉得比较特殊的人。
“砰砰……”
美军那批潜伏进阵地的狙击手开火了,一发发子弹精准的射向我军战士,霎时就给我军部队造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
一名志愿军机枪手,正操着郭留诺夫重机枪对着美军阵营扫射,突然一发子弹飞了过来,他脑袋一歪就倒在了机枪上,鲜血很快就染红了枪把和机枪下的轮子。
郭留诺夫重机枪装有一片巨大的防盾,这使得敌人很难打中隐藏在其后的射手,这一枪无疑是美军狙击手的杰作。
一名守在棱线上志愿军战士,拉燃了一枚手榴弹正要朝敌人阵营甩去,却有一发子弹精准的打在了他的手腕上。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掉在了地上,那名战士想也不想,整个人就扑倒在手榴弹上将它紧紧压住。
“轰……”的一声,战士被手榴弹的冲击波抛到了一旁,重重地撞在了石头上再也没有活着的可能。
我眼角的余光看见卧在身旁的胡祖弟动了动,转头朝我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我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其实那些美军狙击手个个都在我们的枪口之下,他在奇怪我为什么不下令开枪,而任那些狙击手这样残杀我军的战士。
他不知道的是,这时的我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掌握了主动,但实际上却是处于被动。因为我可以肯定,美军的那名高手正躲藏在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正观察着我们。
让我们处在被动境地的,是因为我没有及时把对手找出来
一旦我们开枪射击,就会把自己的位置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他的枪口之下。然而……如果我们不开枪,就意味着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牺牲在美军狙击手的枪下。
说白了,那些美军狙击手就是诱饵,是那个高手用来诱杀我的诱饵
[奉献]
第二十章诱饵
或许是前两回进攻被我军打得太惨了,特别是第二次,那可以说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特别还是在美军占有了如此大的兵力优势、地理优势和装备优势的情况下,他们还在记者的面前打成了这样,这不仅是让范弗里特面子上扛不住,我想,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兵都会认为这是件十分丢脸的事。
所以下一次进攻,他们再也不敢大意,事先派了两、三队侦察兵在侦察机、战斗机的配合下,前前后后的侦察了好几次,才再次把冲锋部队派了上来。
后来我才知道,更让美军没面子的是——范弗里特瞒以为凭借着地形和强大的火力优势,想要夺取我军649.8高地犹如探囊取物,于是他得竟然得意忘形的事先印制好了一本精美的“纸板装订、三色精印”《进攻路线图》和《作战进程时间表》,在开战时就把这两份精心准备的东西发放到每一个看客们手上。
《进攻路线图》的确是按照范弗里特预想的那样,因为他完全可以指挥着美军做到这一点,但很遗憾的是,我却无法按照他写的《作战进程时间表》来做。而且结果似乎还恰恰和那张表里写的完全相反——被打败的不是志愿军,而是他们自己。
从这一点来看,在范弗里特的这场“表演仗”中,我的确是一个很不称职也很不配合的演员。
这一回,冲锋之前美军只进行了短短十分钟的轰炸。轰炸时间这么短的原因,我想是他们知道炮火对我们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而且也知道我军并没有在山顶阵地上修筑工事,所以炮火轰炸似乎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只是随便丢几发炮弹上来壮壮声势而已。
炮声一停,战士们就一个个地从坑道中钻了出来,并在胡彪的指挥下进入了反斜面阵地。胡彪打反斜面仗已不是头一回了,所以他很清楚该怎么分配兵力,这一点完全用不着我担心。
而这时的我,早已先他们一步带着胡祖弟的冷枪部队进入了狙击位。
649.8高地的正斜面和山顶阵地,是我军放弃的地方,那里当然不可能是狙击排潜伏的位置。否则的话,就算我们能够凭着高超的伪装暂时骗过美军的眼睛,但只要我们一开枪,就会暴露位置而最终让美军给包围。
每个狙击手,在战场如果战死的话,都会希望自己死在敌人狙击手之下。因为那代表着一种尊严、一种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没有遗憾的死法。如果死在一群普通士兵的围攻之下,那难免就会有一种虎落平阳遭犬欺的感觉。
做为志愿军的神枪手,我自然也不可能会让胡祖弟手上的这支精锐被当作炮灰一样的去送死。所以,我不但没有把他们安排在前方,反而把他们安排在了后方,在战士们的后方,距山顶阵地足有四百多米的后方
四百多米这是在白天光线较好的情况下,战士们能击中目标的极限。当然,胡祖弟手下的这个狙击排,他们的个人水平也有区别,比如我知道做为排长的胡祖弟,他就可以轻松的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
而我,因为手中步枪射程的限制,最多也就是打到射程的七百米吧而且这还是在有瞄准镜的情况之下,所以我就有些不明白,那在朝鲜战场上被称为狙神的张桃芳张老,他是怎么用没有瞄准镜的莫辛纳甘击中八百米外的目标的
对了张老现在应该还是个刚进入志愿军的小兵吧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现在参军才不过三、四个月。据说他作为一名新兵参训的时候还打脱靶了,可没几个月,他就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上甘岭上打出了一个传说,一个用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传说。这其中还有好几个美军派来对付他的狙击手,而且自己还毫发无伤。
他打狙击的地方,就是我曾经战斗过的上甘岭537.7高地,那个与敌人阵地很近,又无险可守的高地。什么时候我倒想回去故地重游,并见见这位心中一直敬仰的老前辈。
浑身伪装的趴在阵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于是我的脑袋就开始乱想了。我承认,这是我新发现的一个坏习惯。因为在现代时我从没有经历过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所以也就从没有发现自己这个毛病。
不过这似乎也很正常,有句话叫“此消彼长”,如果身体不能动了,那脑筋自然就会多动一些。于是我就在后悔了,我高中的老师总是批评我不爱动脑筋,我也一直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如果那时我知道一动不动能让自己多动脑筋的话,我就会一边训练潜伏一边读书。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想,高考的结果肯定不会是补习了一年还只考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了
一架美军野马战机呼啸着从我头顶上飞过,带起的尘土让我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那种又冷又充斥着焦土的空气被飞机这么一带,就直往我的口鼻里钻,使我有了一种窒息欲咳的感觉。我赶忙把自己的头脸埋在了自己竖起的衣领里,轻轻地咳了两声。
胡祖弟曾经也为我们潜伏在这个位置感到疑惑,因为他觉得我们潜伏在这里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就像我说的,美军狙击手都潜伏在对面的902.8高地上,在这里我们根本就看不到902.8的一根草,就更是不用说对付美军的狙击手了。
但他不知道的一点是,我们看不到敌人,敌人自然也看不到我们。如果我军一直都防守在反斜面阵地而不攻上山顶,那么敌人安排在902.8高地上的狙击手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我想,就算那些美军狙击手有耐心在902.8高地上潜伏着继续等着我们,但范弗里特却不会有那个耐心。
范弗里特不是一名狙击手,现在的他只能算得上是一名输急的赌徒。输急的赌徒,通常会输得越厉害就越是痛下血本,结果就会输得越惨
于是我就带着胡祖弟的冷战部队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偷偷的进入了阵地潜伏。当然,在敌机的轰炸下人数显然不宜过多,所以这次只出动一个班,包括我在内只有十四人。要在反斜面上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只需让观察哨确定下山顶阵地有没有美军侦察兵在偷偷地观察着我们就可以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距离山顶阵地有大约四百米的位置潜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距离是战士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更因为美军的战斗机不会注意到这个地方,他们总是把炸弹和机枪子弹倾泻到胡彪所带领的那些战士们身上。
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痛苦,就是必须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战士在敌人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下牺牲受伤,而不能有丝毫的动作。甚至是敌人一队队的冲上了山顶阵地,在前沿架起了机枪朝我军疯狂的扫射并把手雷一个个往下投掷,我们也必段装作没看见
我们本可以把他们一个个射杀的,但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等的不是他们,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他们
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在眼前打得如火如荼、难分难解。
从地势和装备上来说,志愿军是处在下风的。毕竟敌人居高临下,而且拥有许多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但现在的地势与山顶阵地上被敌人上下两面夹攻的情形比起来,又好得太多了。再加上战士们的反斜面战术又趋向成熟,与防守棱线的战士远近配合、进退有据,也和美军打得难分难解。
可恨的是那些像苍蝇一样在我们头顶上盘旋的敌机,它们总是在发现我军的机枪火力点或是密集人群之后,就一阵呼啸着俯冲下来,要么就是打出几窜长龙似的子弹,要么就是投下几颗炸弹
很明显,敌人拥有的这种制空权不只是会给我军带来伤亡,更会给战士们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它给战士们的感觉,就是只要打机枪、打迫击炮,敌人飞机的子弹或是炮弹很快就会落下来了。
几名机枪手从战场中脱离了出来,架起了机枪就朝头顶上呼啸的飞机扫射出一排排子弹。就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副射手肩膀上架着机枪脚架高高地站着,射手在背后瞄准射击……这样做或许会对敌机构成一定的威胁,毕竟野马和海盗式战斗机飞行的速度还不算很快。但无奈的是,这样做无疑会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朝这些战士们射击。不一会儿,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们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相对于胡祖弟他们来说,我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更多一些,因为眼前的这些战士都是我的部下,都是我538团的精锐,每一名战士的牺牲都像是在我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很显然,天空中那些对我军阵地几乎是不间断的轰炸、扫射的战斗机,就是范弗里特这个赌徒为这场战斗下的血本。
以往战斗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战斗力空地配合,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持久。文登里的位置处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战斗机要从航母上飞到这里要有一段时间。在油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们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续的轰炸,是因为范弗里特把飞机分成几个批次轮番使用,就像是用战斗机打车轮战似的。
不过好在志愿军战士们在这种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形打仗也打惯了,所以并没有被敌人这种阵势给吓倒。
事实上,志愿军的战术从入朝尹始就一直朝避免美军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发展,就像上甘岭战役中所使用的“添油战术”,还有尽量与敌人绞在一块的“绞杀战术”,都是在美军的飞机大炮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538团防御的方式也不例外,同样是上甘岭上的“添油战术”,也就是反斜面阵地上的兵力并不多,而是牺牲一个就从坑道中补充一个。这样做虽说对战场上的战士有些惨忍,但却可以有效的避免敌人飞机、大炮对我军部队的大面积杀伤。
再加上538团的战士是全军的精锐,所以不但没有后退半步反而越战越勇。一名战士倒下了,很快就有另一名战士从坑道里补充上来,我几乎就没有看到有哪个战士因为受伤而退回坑道的,他们即使是被炸弹炸断了腿、被子弹打中了胸膛、被弹片伤着了眼睛,或是被燃烧弹点燃了棉袄,还是不停地朝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射击,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敌人始终被阻拦在山顶阵地上无法前进一步
直到……一批端着步枪的美国大兵进入了阵地
终于等到他们了
他们身上的军装和其它美国大兵一样,而且脸上也没有涂油彩,乍一看上去他们就跟普通的美国大兵没有什么区别。但我就是能把他们认出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步枪。事实在,在四百多米的距离上,即使我在瞄准镜中也无法分辩出他们手里拿的是c还是普通的步枪。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只从他们的动作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普通的大兵。所谓“貌由心生”,说的就是一个人平常保持着怎样的心态,时日一久,就会反应到人的长相上。但我却觉得,一个人平常的心态,更能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
就像美军这批进入阵地的狙击手,他们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训练强化了他们的心态和耐性,使得他们不知不觉的在行动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成熟和冷静。
他们会一边前进一边分析敌人机枪的弹着点,然后在该停的时候停,该跑的时候跑;他们会一边猫着腰小跑,一边用一双锐利的眼睛观察着敌人阵地,以便在第一时间就找出对他们有威胁的枪手;他们会有意无意的隐藏在其它的战友中间,或者是为了躲避子弹,或者是为了不暴露目标……
这也让我轻易的就把他们找了出来。一共有十个,我把目光缓缓转向了卧在不远处的胡祖弟。他稍稍向我点了点头,表示已经准备好了
我身他打了个手势,告诉他把命令传下去,各自寻找目标,以我的枪声为号开枪。胡祖弟点了点头,很快就用特有的手势把我的命令一个个传了下去。
我把目光朝瞄准镜里凑了凑,不敢有太大的动静。因为我不敢保证那个高手是不是在其中。如果有在的话,我想他上来的第一件事,就该是寻找我的位置。同时我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的存在,都是对对方生命的最大威胁。
但我的视线在美军阵营里来来回回的寻找了两遍,始终也没有发现一个能让我觉得比较特殊的人。
“砰砰……”
美军那批潜伏进阵地的狙击手开火了,一发发子弹精准的射向我军战士,霎时就给我军部队造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
一名志愿军机枪手,正操着郭留诺夫重机枪对着美军阵营扫射,突然一发子弹飞了过来,他脑袋一歪就倒在了机枪上,鲜血很快就染红了枪把和机枪下的轮子。
郭留诺夫重机枪装有一片巨大的防盾,这使得敌人很难打中隐藏在其后的射手,这一枪无疑是美军狙击手的杰作。
一名守在棱线上志愿军战士,拉燃了一枚手榴弹正要朝敌人阵营甩去,却有一发子弹精准的打在了他的手腕上。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掉在了地上,那名战士想也不想,整个人就扑倒在手榴弹上将它紧紧压住。
“轰……”的一声,战士被手榴弹的冲击波抛到了一旁,重重地撞在了石头上再也没有活着的可能。
我眼角的余光看见卧在身旁的胡祖弟动了动,转头朝我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我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其实那些美军狙击手个个都在我们的枪口之下,他在奇怪我为什么不下令开枪,而任那些狙击手这样残杀我军的战士。
他不知道的是,这时的我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掌握了主动,但实际上却是处于被动。因为我可以肯定,美军的那名高手正躲藏在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正观察着我们。
让我们处在被动境地的,是因为我没有及时把对手找出来
一旦我们开枪射击,就会把自己的位置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他的枪口之下。然而……如果我们不开枪,就意味着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牺牲在美军狙击手的枪下。
说白了,那些美军狙击手就是诱饵,是那个高手用来诱杀我的诱饵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