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张盛刚听到儿子关于养殖计划时,就以为是小孩子的瞎胡闹,打发他回家也只是希望他不要胡闹下去。【小说文学网】毕竟这里是区政府所在地,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也不好发火教训儿子。可不知怎么,自从儿子走后,他的那些话却一直萦绕在脑子里,兔子那近乎恐怖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让这个学农业的大学生内心感到惊愕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如果儿子说的计划行得通,并进展顺利,那就会很快解决根据地的肉类短缺问题,更不要说兔子的皮毛制品,还会解决战士们的冬衣问题。可具体该怎么搞这又是个难题。首先说,最初的本钱从哪儿来?场地问题,以及病虫害防治问题。作为一名成年人,张盛想得可比儿子深远得多。
整个上午,张盛的脑子里就一直这么胡思乱想的,并不时把儿子写的那张纸拿出来看。中午吃饭时间,张盛拿着自己的大号搪瓷茶缸去食堂打饭,走在路上又不禁把那张纸拿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看。猛地脚下一绊,一个趔趄,手里的纸飞了出去。张盛一愣,快步追了过去,一阵风吹来,又飘出去十几米,缓缓落在一个人的脚边。那人一看,弯腰把它捡了起来,一瞥眼看到纸上的内容,眼中精光一闪,仔细看了起来。
这时张盛跑到那人跟着,忙说道:“你好,同志。这张纸……”那人抬起头,笑道:“这是你写的?”张盛摇摇头,“不,是我儿子写的。这孩子最近嘴馋,吵着想吃肉。结果搞出了这么个东西。”那人一笑,把纸还了回去,“想法确实不错,如果条件试着搞一下应该没问题。对了,你是新来的吧。听你的有点像口音东北人。”张盛接过纸,说道:“是,我以前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九一八’之后到了北平,前几天才带着妻子和儿子到了咱延安。”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分开了。
下午,张盛接到通知,让他去下组织部,商量工作事宜。张盛很是激动,前不久妻子已经被派去了新华社《参考消息》做翻译工作。快步来到组织部门口,喊了声“报告!”听到里面说声“请进。”就推门进去。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个区组织部的同志,另一个背对着自己。张盛进屋之后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新学员张盛前来报到。”“请坐吧。”区里的同志还了个礼,指着旁边的一张椅子。这时那个背对着自己的人转过了身,张盛一惊,“是你!”
张振华回到家,又把自己的计划跟罗奶奶一家说了一遍。罗奶奶听后,只当是娃瞎胡闹,笑着敷衍两句,就去忙别的了。,当然最激动的还是秀秀,一点说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顿顿肉吃了兴奋得又蹦又跳的。冯二妮在女儿的感召下也有些心动,问道:“娃,你说的是真的?不过这兔子咋收呢?养兔子得有笼子吧?养个一两只还好说,往后要是养多了,钱从哪儿来呀?”
张振华笑道:“所以我才要把狗娃他们几家拉来,大家一起搞。这样分摊到各家的本钱就少了。赚钱之后,再按各家出钱出力多少分钱,只要开始把规矩白纸黑字地定好。往后就容易多了。对了,秀,你把这事儿跟狗娃他们说说,看看他们的意思。”秀秀看着妈妈,冯二妮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秀秀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这天,张盛回来得比平时都要晚,而且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相貌清瘦的男子。进屋之后,张盛介绍说:“这是上级来的同志,小华,叫陈伯伯。”“陈伯伯好。”张振华看着这个人的相貌,总感觉在哪儿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干脆就不想了。
落座之后,张盛说:“小华,陈伯伯白天听了你的计划很感兴趣。所以特意过来看看,如果行得通,那区里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这样啊……”张振华眨了眨眼睛,“那也就是说往后区里拿大头儿呗。”张盛一愣,呵护道:“小华,怎么说话呢?!”“实事求是呗。”张振华翻了翻白眼。那位陈伯伯笑道:“那小朋友,你认为区里分多少合适呢?”张振华想了想,哼哧了半天说道:“那……那……最、最高四、六开,我四你们六,不能再高了。不过头一批肉下来我们有优先使用权。至于以后,就随便你们了。”陈伯伯哈哈大笑,“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那当然,不过空口无凭,立字为据。一会儿咱们订个章程,一式三份,签字盖章。要是你们说话不算数,欺负小孩子,我就告到毛主席那儿去!”张振华叉着腰,气鼓鼓地叫着。
“你个兔崽子!你要造反啊!”张盛气得大骂,抬手就要打。陈伯伯急忙拦住,笑道“孩子说得没错。”张振华此时躲在方冬梅身后,探出小脑袋,“爸,千万不要骂自己孩子兔崽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对家长不利。”一句话说完,张盛气得脸涨得通红,方冬梅和那位陈伯伯却是笑得肚子疼。
随后,张振华又叫来了秀秀,问其余的几家什么态度。秀秀说那帮孩子倒是都同意,就是家里的大人们大多还有些顾虑。这种情况自然是在意料之中,于是张振华就提意:既然如此就让孩子们先搞起来,等到一切顺利并规模扩大之后再交给大人。陈伯伯也同意这种方案,接着,张振华又说了继养兔之后的一系列养殖计划,甚至提出了开春之后,利用延河水网箱养鱼的计划。这种半天然半人工的方式,又引起了陈伯伯地好奇。张振华其实也只知道一星半点,就大致说了一下。
这个被张振华称为“菜篮子工程”的计划就这么被订了下来。至于这项工程以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陈伯伯走了以后,张盛又揪住儿子,“你个臭小子,胆子太大了。你考虑过失败的后果吗?俗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儿的不算。’你养这么多东西,万一闹个病啊灾的,怎么办?到时候你哭都没地方。”张振华眨眨眼睛,“没关系啊。这不是有您嘛。您不是大学生嘛。”“我学的是农业不是兽医!”张盛气得大叫。“这样啊。”张振华倒是不在意,“不是有区政府嘛,让他们找一个专业的兽医不就行了。”这时,方冬梅走了进来,“好了,爷儿俩别吵了,不吃饭了?”“噢——吃饭喽。”张振华跑去洗手了。张盛是独自叹气。
第二天下午,张盛早早赶回家,把正在午睡的儿子揪起来,带着他来到了区政府。还是在传达室,那位陈伯伯一摞钱交给张盛说道:“这是区政府支援你们的一部分资金。另外还有这个,”说着拿出一摞纸,“这是草拟的协议。你们回去看一下,然后问问乡亲们有多少户愿意参加。然后咱们再订个正式的合同。”说完对张振华笑道:“小家伙,不要让伯伯失望哦。”张振华用力点了下头,“那是必须的。”
出了区政府大院,张振华突然想起个事,“爸,您工作的事儿怎么样了?怎么还没信儿啊。”一听这话,张盛“哼”了一声,“我的工作就是看着你,别把事情搞砸了。”“啊?”
回到家,张振华又把一帮小家伙们招集到一起,把事情一说,大伙自然非常高兴。随后开始分派任务:狗娃回家让家里帮忙先做十个养兔的笼子。要求要大要结实,最好用铁丝做;赵老秀才和孙子赵墨负责收兔子。一切分派结束,小家伙们高呼口号:“为了小肚皮,奋斗!”把在一旁的张盛雷得外焦里嫩的。
笼子的事好办,没几天十个方方正正,或用铁丝或用粗木条编的大笼子就做好了。然后每家各领一个。最关键兔子的反倒是有些不好办,兔子生性胆小,跑得又快,所以猎人通常都是直接打死,再拿去卖。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兔子又很少出来活动。所以,七天之中才陆续收到一公三母,四只兔子。这四只兔子被张振华和秀秀领回了家。作为预习的实验品。为此还特地在院中搭起了一个小篷子。
经过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四只兔子终于不再怕人了。期间,张盛父子利用这四只兔子作样本,教孩子们如何认识兔子的习性和肢体语言。
不知不觉间,1937年悄悄地渡过迎来了1938年。而张振华家养的两只母兔子悄悄地怀孕了。这期间,又陆陆续续收到了几只兔子,这其中还有那位陈伯伯发动八路军打来的。这样,前前后后的每家起码能养一对兔子了。有了在张振华家学习的经验,小家伙们自然积累不一些养兔子的经验。事情到目前为止似乎一些都还顺利。
农历腊月29日,除夕前的一天,张振华家的一只母兔产下了一窝四只小兔又隔了两天,另一只兔子产下了五只小兔。
整个上午,张盛的脑子里就一直这么胡思乱想的,并不时把儿子写的那张纸拿出来看。中午吃饭时间,张盛拿着自己的大号搪瓷茶缸去食堂打饭,走在路上又不禁把那张纸拿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看。猛地脚下一绊,一个趔趄,手里的纸飞了出去。张盛一愣,快步追了过去,一阵风吹来,又飘出去十几米,缓缓落在一个人的脚边。那人一看,弯腰把它捡了起来,一瞥眼看到纸上的内容,眼中精光一闪,仔细看了起来。
这时张盛跑到那人跟着,忙说道:“你好,同志。这张纸……”那人抬起头,笑道:“这是你写的?”张盛摇摇头,“不,是我儿子写的。这孩子最近嘴馋,吵着想吃肉。结果搞出了这么个东西。”那人一笑,把纸还了回去,“想法确实不错,如果条件试着搞一下应该没问题。对了,你是新来的吧。听你的有点像口音东北人。”张盛接过纸,说道:“是,我以前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九一八’之后到了北平,前几天才带着妻子和儿子到了咱延安。”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分开了。
下午,张盛接到通知,让他去下组织部,商量工作事宜。张盛很是激动,前不久妻子已经被派去了新华社《参考消息》做翻译工作。快步来到组织部门口,喊了声“报告!”听到里面说声“请进。”就推门进去。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个区组织部的同志,另一个背对着自己。张盛进屋之后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新学员张盛前来报到。”“请坐吧。”区里的同志还了个礼,指着旁边的一张椅子。这时那个背对着自己的人转过了身,张盛一惊,“是你!”
张振华回到家,又把自己的计划跟罗奶奶一家说了一遍。罗奶奶听后,只当是娃瞎胡闹,笑着敷衍两句,就去忙别的了。,当然最激动的还是秀秀,一点说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顿顿肉吃了兴奋得又蹦又跳的。冯二妮在女儿的感召下也有些心动,问道:“娃,你说的是真的?不过这兔子咋收呢?养兔子得有笼子吧?养个一两只还好说,往后要是养多了,钱从哪儿来呀?”
张振华笑道:“所以我才要把狗娃他们几家拉来,大家一起搞。这样分摊到各家的本钱就少了。赚钱之后,再按各家出钱出力多少分钱,只要开始把规矩白纸黑字地定好。往后就容易多了。对了,秀,你把这事儿跟狗娃他们说说,看看他们的意思。”秀秀看着妈妈,冯二妮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秀秀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这天,张盛回来得比平时都要晚,而且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相貌清瘦的男子。进屋之后,张盛介绍说:“这是上级来的同志,小华,叫陈伯伯。”“陈伯伯好。”张振华看着这个人的相貌,总感觉在哪儿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干脆就不想了。
落座之后,张盛说:“小华,陈伯伯白天听了你的计划很感兴趣。所以特意过来看看,如果行得通,那区里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这样啊……”张振华眨了眨眼睛,“那也就是说往后区里拿大头儿呗。”张盛一愣,呵护道:“小华,怎么说话呢?!”“实事求是呗。”张振华翻了翻白眼。那位陈伯伯笑道:“那小朋友,你认为区里分多少合适呢?”张振华想了想,哼哧了半天说道:“那……那……最、最高四、六开,我四你们六,不能再高了。不过头一批肉下来我们有优先使用权。至于以后,就随便你们了。”陈伯伯哈哈大笑,“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那当然,不过空口无凭,立字为据。一会儿咱们订个章程,一式三份,签字盖章。要是你们说话不算数,欺负小孩子,我就告到毛主席那儿去!”张振华叉着腰,气鼓鼓地叫着。
“你个兔崽子!你要造反啊!”张盛气得大骂,抬手就要打。陈伯伯急忙拦住,笑道“孩子说得没错。”张振华此时躲在方冬梅身后,探出小脑袋,“爸,千万不要骂自己孩子兔崽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对家长不利。”一句话说完,张盛气得脸涨得通红,方冬梅和那位陈伯伯却是笑得肚子疼。
随后,张振华又叫来了秀秀,问其余的几家什么态度。秀秀说那帮孩子倒是都同意,就是家里的大人们大多还有些顾虑。这种情况自然是在意料之中,于是张振华就提意:既然如此就让孩子们先搞起来,等到一切顺利并规模扩大之后再交给大人。陈伯伯也同意这种方案,接着,张振华又说了继养兔之后的一系列养殖计划,甚至提出了开春之后,利用延河水网箱养鱼的计划。这种半天然半人工的方式,又引起了陈伯伯地好奇。张振华其实也只知道一星半点,就大致说了一下。
这个被张振华称为“菜篮子工程”的计划就这么被订了下来。至于这项工程以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陈伯伯走了以后,张盛又揪住儿子,“你个臭小子,胆子太大了。你考虑过失败的后果吗?俗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儿的不算。’你养这么多东西,万一闹个病啊灾的,怎么办?到时候你哭都没地方。”张振华眨眨眼睛,“没关系啊。这不是有您嘛。您不是大学生嘛。”“我学的是农业不是兽医!”张盛气得大叫。“这样啊。”张振华倒是不在意,“不是有区政府嘛,让他们找一个专业的兽医不就行了。”这时,方冬梅走了进来,“好了,爷儿俩别吵了,不吃饭了?”“噢——吃饭喽。”张振华跑去洗手了。张盛是独自叹气。
第二天下午,张盛早早赶回家,把正在午睡的儿子揪起来,带着他来到了区政府。还是在传达室,那位陈伯伯一摞钱交给张盛说道:“这是区政府支援你们的一部分资金。另外还有这个,”说着拿出一摞纸,“这是草拟的协议。你们回去看一下,然后问问乡亲们有多少户愿意参加。然后咱们再订个正式的合同。”说完对张振华笑道:“小家伙,不要让伯伯失望哦。”张振华用力点了下头,“那是必须的。”
出了区政府大院,张振华突然想起个事,“爸,您工作的事儿怎么样了?怎么还没信儿啊。”一听这话,张盛“哼”了一声,“我的工作就是看着你,别把事情搞砸了。”“啊?”
回到家,张振华又把一帮小家伙们招集到一起,把事情一说,大伙自然非常高兴。随后开始分派任务:狗娃回家让家里帮忙先做十个养兔的笼子。要求要大要结实,最好用铁丝做;赵老秀才和孙子赵墨负责收兔子。一切分派结束,小家伙们高呼口号:“为了小肚皮,奋斗!”把在一旁的张盛雷得外焦里嫩的。
笼子的事好办,没几天十个方方正正,或用铁丝或用粗木条编的大笼子就做好了。然后每家各领一个。最关键兔子的反倒是有些不好办,兔子生性胆小,跑得又快,所以猎人通常都是直接打死,再拿去卖。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兔子又很少出来活动。所以,七天之中才陆续收到一公三母,四只兔子。这四只兔子被张振华和秀秀领回了家。作为预习的实验品。为此还特地在院中搭起了一个小篷子。
经过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四只兔子终于不再怕人了。期间,张盛父子利用这四只兔子作样本,教孩子们如何认识兔子的习性和肢体语言。
不知不觉间,1937年悄悄地渡过迎来了1938年。而张振华家养的两只母兔子悄悄地怀孕了。这期间,又陆陆续续收到了几只兔子,这其中还有那位陈伯伯发动八路军打来的。这样,前前后后的每家起码能养一对兔子了。有了在张振华家学习的经验,小家伙们自然积累不一些养兔子的经验。事情到目前为止似乎一些都还顺利。
农历腊月29日,除夕前的一天,张振华家的一只母兔产下了一窝四只小兔又隔了两天,另一只兔子产下了五只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