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显示了自己不可动摇的信念,除了布兰妮这个奇葩小声的嘀咕着法西斯之外,满场想起了如雷的掌声
不过刘白羽忽然又变怒为笑,满脸笑容的对着后面的房间一指:
“诸位朋友,这次关于上海经济话题的记者会,也不只是沉重的问题,还有一个轻松的话题,那就是以前大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十元特供卷。(小说文学网)现在有用了,可以兑换大量精致廉价的特供商品——而且在场的诸位,每位都赠送十元特供卷一张!”
虽然觉得穷的连封疆大吏都穿不起绫罗绸缎的共产党说什么十元特供卷可以兑换大量精致廉价的特供商品基本不靠谱,但是毕竟众所周知十元特供卷是银质的,自身就有价值,再说赠送不就意味着小便宜么——国人不都喜欢小便宜么,所以——哎呀,不对,这位满嘴咒骂刘白羽法西斯的布兰妮小姐怎么第一个冲上去了,您的高跟鞋那么高,不怕扭脚了?
难道布兰妮小姐你的节操也就值十元特供卷——一个银元么?
似乎还不值钱,这些人争先恐后的领导十元特供卷之后,大失所望,虽然印刷的几位经济,比这个时代的美钞还强些,但是既然提到印刷——必然是纸质的,没有价值的!难道共产党也玩小商店那套送购物券,然后商品提价那一套?
虽然对刘白羽居然玩这套把戏比较失望,不过上海工商业的老板们出于讨好官府的惯性还是准备当一把使用特供卷的顾客,相比就是些高价土特产之类——毕竟共产党作为政府,吃香也不能太难看了!
只是想象和现实虽然总是有差距的,但是这次,差距有点大了……
虽然刘白羽没有摆出什么奇珍异宝之类的东西,但是依仗着半个世纪的技术差异,以及因此带来的在性能上的碾压式绝对优势,刘白羽在上海公共租界搞的这家名为大型超市,其实就是一个大杂货铺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人的眼球。
举例来说,印着彩花图案的不锈钢热水瓶,在现代中国刘白羽大量走起的批发价不过十元人民币一只——因为饮水机的普及,甚至它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了,刘白羽想大量进还有点难呢,而在旧上海的这个大杂货铺则标价为二十元特供卷——此时上海市面上,即使是最便宜的竹壳热水瓶的平均价格,都在两块到三块大洋之间,铁皮的么,没有五块大洋下不来的,而不锈钢对比铁的材料优势,以及外观的美观还没算呢!即使是比较吝啬的人,也会把这些不锈钢热水瓶定为六块大洋,也就是五十元特供卷。
当然,作为见识过精美美国货的大老板们,更是估价为九十元特供卷以上——这东西已经不只是用的了,还代表着面子!外国人都没有的,咱有啊!
当然便宜还不止于此,买了不锈钢热水瓶,还赠送全新的热水瓶胆,反正在现代中国的批发价不过五元人民币一只,在店里干脆作为添头好了——毕竟刘白羽屌丝转职为资本家没多久,心还不是很黑。
至于更便宜的塑料壳热水瓶,由于在这个时代,很多塑料制品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贸然推出可能会有技术扩散的麻烦,为了怕因小失大,故而王刘白羽没有进货。
令这些自诩见多识广的大老板们惊讶的是,神奇的不锈钢热水瓶居然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吸引眼球的是另外的东西比如这个……
就是刘白羽从十元店淘来的自动机械表,在此时上海的售价为一百四十块大洋。即使是二手货,通常也能卖到银元一百块左右。而刘白羽他们买来的现代地摊货机械表,在现代中国的进货价格约为一百元人民币一只,在这哭店里则标价五十块大洋——六十元特供卷——依旧是货真价实的全市最低价,但也依旧是好几倍的暴利。
更加夸张的则是全金属带闹铃发条小闹钟,进货的成本价不过十元,在店里标价干脆十元特供卷一只……于是,这些闹钟因为中产阶级用得上,还极为廉价——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几乎是刚一推出,就被抢购抢疯了。刘白羽他们批发的一百只闹钟,眨眼间就宣告售罄。
此外,在刘白羽的这件杂货铺里,还有搪不锈钢脸盆、放大镜、望远镜等现代很寻常工业品,以及旺仔小馒头、旺旺雪饼、金币巧克力、块状紫菜调料汤之类的“高级奢侈品”……虽然大多都是民国时代已经出现,或者能够制造出来的东西,但却在廉价和质量两方面远远压过了一切的商业对手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极高——于是立刻就卖疯了……。
既然这十元特供卷能换到如此质优价廉的好东西,立刻就有大量购买的,由于前一阵子共产党六块十元特供卷换五块大洋的“傻瓜政策”,别说是这些大老板,就是这些记者之类的资产阶级,都有存货,所以掀起了抢购风——只是架不住好东西多啊,兜里的几块十元特供卷一会就光了,于是大老板们吩咐佣人回家大量去拿,或者拿银元去换十元特供卷,中产阶级里面很多人则是打着倒卖再发一笔小财的精神,准备利用信息差,把这些质优价廉的货色换成银元,再换成十元特供卷,再换商品——依次循环,谁转的快,谁就挣得多不是!这是捡钱啊,不捡钱那不是傻子么?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海人么?
当然既然捡钱就是比谁手快,谁还在乎换的十元特供卷是不是银质的,能换到这些质优价廉的货色不就行了么?你纠结换的十元特供卷是不是银质的不是傻子么?
刘白羽看着汹涌的抢购人潮,嘴角带上了一丝微笑——不是说你们从国外能拿到硬通货么?欢迎来填窟窿,我这是半个世纪的代差,你们靠着真金白银,填的满么?
这个时代的上海人不愧是经济动物,这天的报纸还没出来,一个小时之内,就有无数拿着银元的市民们来抢购商品,准备小发一笔了
不过刘白羽忽然又变怒为笑,满脸笑容的对着后面的房间一指:
“诸位朋友,这次关于上海经济话题的记者会,也不只是沉重的问题,还有一个轻松的话题,那就是以前大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十元特供卷。(小说文学网)现在有用了,可以兑换大量精致廉价的特供商品——而且在场的诸位,每位都赠送十元特供卷一张!”
虽然觉得穷的连封疆大吏都穿不起绫罗绸缎的共产党说什么十元特供卷可以兑换大量精致廉价的特供商品基本不靠谱,但是毕竟众所周知十元特供卷是银质的,自身就有价值,再说赠送不就意味着小便宜么——国人不都喜欢小便宜么,所以——哎呀,不对,这位满嘴咒骂刘白羽法西斯的布兰妮小姐怎么第一个冲上去了,您的高跟鞋那么高,不怕扭脚了?
难道布兰妮小姐你的节操也就值十元特供卷——一个银元么?
似乎还不值钱,这些人争先恐后的领导十元特供卷之后,大失所望,虽然印刷的几位经济,比这个时代的美钞还强些,但是既然提到印刷——必然是纸质的,没有价值的!难道共产党也玩小商店那套送购物券,然后商品提价那一套?
虽然对刘白羽居然玩这套把戏比较失望,不过上海工商业的老板们出于讨好官府的惯性还是准备当一把使用特供卷的顾客,相比就是些高价土特产之类——毕竟共产党作为政府,吃香也不能太难看了!
只是想象和现实虽然总是有差距的,但是这次,差距有点大了……
虽然刘白羽没有摆出什么奇珍异宝之类的东西,但是依仗着半个世纪的技术差异,以及因此带来的在性能上的碾压式绝对优势,刘白羽在上海公共租界搞的这家名为大型超市,其实就是一个大杂货铺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人的眼球。
举例来说,印着彩花图案的不锈钢热水瓶,在现代中国刘白羽大量走起的批发价不过十元人民币一只——因为饮水机的普及,甚至它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了,刘白羽想大量进还有点难呢,而在旧上海的这个大杂货铺则标价为二十元特供卷——此时上海市面上,即使是最便宜的竹壳热水瓶的平均价格,都在两块到三块大洋之间,铁皮的么,没有五块大洋下不来的,而不锈钢对比铁的材料优势,以及外观的美观还没算呢!即使是比较吝啬的人,也会把这些不锈钢热水瓶定为六块大洋,也就是五十元特供卷。
当然,作为见识过精美美国货的大老板们,更是估价为九十元特供卷以上——这东西已经不只是用的了,还代表着面子!外国人都没有的,咱有啊!
当然便宜还不止于此,买了不锈钢热水瓶,还赠送全新的热水瓶胆,反正在现代中国的批发价不过五元人民币一只,在店里干脆作为添头好了——毕竟刘白羽屌丝转职为资本家没多久,心还不是很黑。
至于更便宜的塑料壳热水瓶,由于在这个时代,很多塑料制品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贸然推出可能会有技术扩散的麻烦,为了怕因小失大,故而王刘白羽没有进货。
令这些自诩见多识广的大老板们惊讶的是,神奇的不锈钢热水瓶居然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吸引眼球的是另外的东西比如这个……
就是刘白羽从十元店淘来的自动机械表,在此时上海的售价为一百四十块大洋。即使是二手货,通常也能卖到银元一百块左右。而刘白羽他们买来的现代地摊货机械表,在现代中国的进货价格约为一百元人民币一只,在这哭店里则标价五十块大洋——六十元特供卷——依旧是货真价实的全市最低价,但也依旧是好几倍的暴利。
更加夸张的则是全金属带闹铃发条小闹钟,进货的成本价不过十元,在店里标价干脆十元特供卷一只……于是,这些闹钟因为中产阶级用得上,还极为廉价——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几乎是刚一推出,就被抢购抢疯了。刘白羽他们批发的一百只闹钟,眨眼间就宣告售罄。
此外,在刘白羽的这件杂货铺里,还有搪不锈钢脸盆、放大镜、望远镜等现代很寻常工业品,以及旺仔小馒头、旺旺雪饼、金币巧克力、块状紫菜调料汤之类的“高级奢侈品”……虽然大多都是民国时代已经出现,或者能够制造出来的东西,但却在廉价和质量两方面远远压过了一切的商业对手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极高——于是立刻就卖疯了……。
既然这十元特供卷能换到如此质优价廉的好东西,立刻就有大量购买的,由于前一阵子共产党六块十元特供卷换五块大洋的“傻瓜政策”,别说是这些大老板,就是这些记者之类的资产阶级,都有存货,所以掀起了抢购风——只是架不住好东西多啊,兜里的几块十元特供卷一会就光了,于是大老板们吩咐佣人回家大量去拿,或者拿银元去换十元特供卷,中产阶级里面很多人则是打着倒卖再发一笔小财的精神,准备利用信息差,把这些质优价廉的货色换成银元,再换成十元特供卷,再换商品——依次循环,谁转的快,谁就挣得多不是!这是捡钱啊,不捡钱那不是傻子么?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海人么?
当然既然捡钱就是比谁手快,谁还在乎换的十元特供卷是不是银质的,能换到这些质优价廉的货色不就行了么?你纠结换的十元特供卷是不是银质的不是傻子么?
刘白羽看着汹涌的抢购人潮,嘴角带上了一丝微笑——不是说你们从国外能拿到硬通货么?欢迎来填窟窿,我这是半个世纪的代差,你们靠着真金白银,填的满么?
这个时代的上海人不愧是经济动物,这天的报纸还没出来,一个小时之内,就有无数拿着银元的市民们来抢购商品,准备小发一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