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王爷,小王爷醒了!”

    随着一声带着欣喜的女音,锦榻上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儿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头好疼,那些光怪陆离的画面在脑子里面转啊转的,让人只想吐。还好,随着眼睛对光线的适应,面前的景物渐渐清晰起来,而那些光怪陆离的东西也终于开始渐渐淡化。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银白色的帐幔,然后,陆续浮现了几张陌生的面孔。最先出现的是一张娇媚的笑脸,这姑娘约莫十四、五岁,鸭蛋脸,两个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还带着泪花,也不知道她哭还是笑呢。然后是一老头,满脸的皱纹,一部山羊胡子,像模像样的摸了摸咱的额头,点点头用略微带点儿山西口音说道:“不碍事了,再吃两服药,就好。”

    然后挤过来一张俊美少妇的脸,看样子应该30来岁吧,只是脸上粉比较厚,看不真切。少妇的脸上明显带有被眼泪冲击出来的‘粉沟’,想必是刚刚掉过不少眼泪,现在一上来就抱着咱的身子,一通‘心肝儿宝贝’的乱叫。

    脑子里的那些东西终于消失不见,少妇的呼唤让自己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额娘。”小男孩儿动了动嗓子,轻轻的叫了一声。

    稚嫩的声音,虽然只是轻轻地两个字,却让少妇再次泪流满面。

    “唉,额娘在这儿。”

    叶赫那拉婉贞曾经育有一子,但是在2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因此对这第二个儿子自然更加的宝贝。却不想只是在后花园摔了一个跟头,这个宝贝儿子竟然昏迷了两个时辰。吓得那拉氏三魂出窍,生怕再失去这第二个儿子。现在孩子终于醒了,看上去也没有受什么伤,这一颗心才算放下。

    同样欣喜的还有奕譞。

    对于自己这第二个儿子,作为父亲的奕譞同样疼爱。在听闻爱子出事后,盛怒的醇亲王欲将当时陪伴在儿子左右的四个宫女、太监全部杖毙就可见一斑。此时见儿子醒了,立时也凑了上来。

    “阿玛。”看到眼前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子,已经清醒过来的载湉立即认出了自己的父亲。

    “嗯。”奕譞作为父亲,自不能像福晋那样失态,但内心的疼爱却绝不会少。

    奕譞拍了拍爱子的小身板儿,俯身正要说话,门外突然匆匆跑来一个小太监。不过小太监自然不会直接和高高在上的亲王直接对话,而且看到屋内的情形,一个小太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打搅啊。

    一旁侍立的王府总管太监看了看围在小主子身边的王爷和福晋,轻轻的退了两步,走出屋外,对那报信小太监招了招手,“什么事,这么慌张,成何体统。”

    小太监立刻打下千去:“奴婢该死,还请老祖宗责罚。是宫里来了人传旨,要王爷即刻进宫。”

    老总管听了眉头一皱,知道这是大事,万万耽误不得,自也不会再去责怪那个小太监,一提衣摆,快步来到自家主子身边。

    “王爷,宫里来人了,要王爷即刻进宫!”

    正在关爱儿子的奕譞一听,脸立刻阴沉下来。

    当今皇上身体一直不好,进了12月,病越发的沉重起来,此时宫里急招,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思及此处,奕譞立即起身:“人在哪里?”

    “在外厅候着呢。”总管道。

    “走,更衣备轿。我要进宫。”前一句是吩咐下人,后一句却是对福晋说的。

    那拉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却没有起身相送现在儿子是第一位的,她自然不愿离开片刻,哪怕是走到门口这一点点距离。

    看着匆匆离去的父亲,载湉眨巴眨巴眼睛,突然道:“额娘,湉儿口渴。”

    换好服饰的奕譞快步往前厅走去,远远的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小太监。此人奕譞认识,是圣母皇太后身边的,不过姓安还是姓李记不太清了。

    那太监见到奕譞过来,竟不等奕譞进门,反而快步跑了过来,先给奕譞见了礼,然后马上附到奕譞耳边说了一句话:“皇上崩了,太后请王爷议事。”说完,便后退了几步,低头垂立。

    虽然早有此思虑,但一旦被证实,却依然震的奕譞一愣。

    “快!进宫!”

    反应过来的奕譞连忙招呼那传话的太监,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出了王府,早有轿子等在门外。上了轿,奕譞一叠声的催促,四个轿夫仿佛足不沾地般的飞奔而去。

    西暖阁。

    奕譞和慈禧见了礼,早有太监搬来锦墩,奕譞刚刚坐定,慈禧突然问道:“载湉可好?”

    奕譞一愣。

    在来的路上,奕譞想了很多慈禧会和他说什么,唯独没想到慈禧会不谈同治而问载湉。此时下意识的答道:“不敢劳动太后挂念。湉儿尚好,只是今日玩耍,摔了一下,睡了半晌,现已无事。”

    慈禧听了,点了点头,便不在说话。

    奕譞被这一问弄得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见慈禧不说话,自也不好再问,便也闷声坐着。

    房间里一下子静了下来,顿时觉得气氛变得很压抑。

    停了几分钟,慈禧仿佛最终下了决心,终于再次开口:“我欲将载湉过继给先帝显皇帝,以继大统,你意如何?”

    一句话,登时将奕譞雷了个外焦里嫩!

    今日的种种仿佛在梦中一般,先是儿子好好的摔了一跤就莫名昏睡不醒,刚刚醒来又惊闻当今驾崩,匆忙赶来还未定神,又听到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自己儿子要当皇帝。

    古之大礼,君臣、父子。那是先论君臣,才论父子。现在自己的儿子要做皇帝,只怕从此一入深宫,从此再无父子亲情,再见,却还要自己向儿子下跪行礼。思及爱子,奕譞心中诸多不舍,只是,这事又岂是他可以做主的?

    心念电转,这些思量只在一瞬之间。奕譞知道此事两宫必然已经议定,此时众王大臣及众军机均不在,想必是还未到,自己只是因为是载湉的生父,所以提前告知一声而已。

    思及此处,奕譞早已翻身下拜,叩首道:“大统之事,唯太后独断,臣不敢妄自揣摩,单凭太后做主。”

    慈禧点了点头,道:“你起来吧,且随我一起去见姐姐。”

    慈禧口中的‘姐姐’,自是指的慈安太后,也就是东宫皇太后。奕譞闻言,又磕了个头,这才起身,弯腰退立一旁。早有太监、宫女,服侍慈禧起驾。奕譞随行左右,一路往东暖阁来。

    东暖阁内,慈安见慈禧、奕譞一行,心中清楚,轻声问道:“跟他说了?”

    慈禧先和慈安见了礼,口称‘姐姐’,这才道:“已说过了,王爷是明理的。”

    慈安点了点头,又对奕譞道:“你也放宽心,左右都是亲人,也不见得就疏远了。我知你疼爱大阿哥,只是交给我们姐妹,你也该放宽心。日后皇帝读,也还是你来相伴,只是君臣之道,却需谨慎。”

    同治帝未亲政时时,奕譞就是弘德殿行走,稽查课程,督导皇帝读学问。挨同治帝勤政,便被免了此职。此时慈安太后所说,就是许下了之后载湉读,仍让自己为弘德殿行走,伴读皇帝,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亲近儿子的机会。

    奕譞此时自然是磕头谢恩。

    门帘掀开,一个太监进来禀道:“二位主子,恭亲王他们都到了,是否现在让他们进来?”

    慈禧看了慈安一眼,见慈安没什么表示,便挥手道:“请各位王爷、臣工进来吧。”

    太监领旨出去传话。少顷,恭亲王奕䜣、惇亲王奕誴、孚郡王奕僡、惠郡王奕祥、贝勒载瀓、镇国公奕谟等王大臣及各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陆续进来。众臣给两宫太后行礼后,分列两边。奕䜣等人见奕譞先到了,都是心中诧异,只是大家都是心中暗自揣摩,都不会表露出来罢了。

    慈禧见诸位大臣都到了,先起身跟慈安行了半礼,然后说道:“先帝沉疴日久,一朝大行,众位臣工已都知晓。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却无子嗣,我与圣母皇太后商议,应从宣宗皇帝嫡派子孙中过继一人到显皇帝嗣下,不知众位臣工以为,何人可继大统?”

    大行皇帝宾天,众位大臣自也和奕譞一样,在来时便已知晓。实际上大家到的只比奕譞晚上那么一点点而已,只是未奉宣召,都在殿前军机处候着而已。而众大臣相见,虽然都表面上对大行皇帝悲痛不已,但心中都有同样的一个小九九就是皇帝无嗣,何人继统。

    国之大事,继统为最。古往今来,都是拥立之功大如天。若是在拥立之事上站好队,那今后有生之年,必然一帆风顺,甚至荫及子孙。而若是压错了宝,那丢官罢职,只在朝夕。

    众人都知道,同治帝宾天,按照祖宗法制,子继父位,如今能继承大统的只能是同治皇帝的儿子。可同治皇帝死的太早了,还没来得及生。那么按照常理,就该在小一辈儿也就是‘溥字辈’找一个嫡派子孙过继,然后继承大统。可尴尬的是现在皇族道光爷嫡派子孙‘溥字辈’的都还没有出生呢。

    怎么办?

    那么从道光爷的嫡派子孙中选择一人过继到先帝显皇帝也就是咸丰帝的嗣下就是唯一选择了。

    显皇帝的亲兄弟有奕誴、奕䜣、奕譞、奕譓四人,但是奕誴已经过继给了前惇恪亲王绵恺袭爵,那自是不能再从他这一系出人了。而奕譓又没有子嗣。如此,便只剩下奕䜣、奕譞两人。

    奕䜣之子载澄,十八岁;奕譞之子载湉,五岁。这两人会过继谁来继承大统?这个问题,不只是今天,在半年前同治帝身体每况愈下之时,这满朝文武就已经开始猜测了。

    众臣当然希望是载澄。

    咸丰帝驾崩托孤于八大臣,却又遗诏两宫,以作牵制。本是想内外制衡。却被两宫用了手段,竟联系六王爷夺了大权。两宫垂帘,六王爷总领军机。虽然六王爷睿智,两宫殷勤,但毕竟这大清的江山让两个妇人把持,众人心中又如何不是扎着根刺?若是年仅五岁的载湉继统,岂不是两宫还要二次垂帘?

    大清帝国这些年内外兼优,所谓国之将亡,必生妖孽,而雌鸡叱晨、妇寺干政,这可绝非朝廷之福!

    而载澄则和同治帝同龄,载澄天资聪颖,素有贤名,人称‘过目即能成诵。喜为诗,叉手而成。’而且‘博材艺,精骑射’,想来必可振兴大清。

    不过同治帝正宫皇后阿德鲁氏今年二十一岁,却要过继一个十八岁的儿子,而且载澄和同治帝本就是一辈儿人,如今却要给自己的死鬼堂兄当儿子,这怎么想都觉的别扭。

    最关键的是,一旦载澄得登大宝,那么六王爷必然在朝中一枝独秀,这两宫太后,又是否愿意呢?

    猜测归猜测,如今一进入东暖阁,看到奕譞已经在座,众大臣瞬间心中就都明白了谁都甭别扭了,这必是要选载湉无疑了。

    有几人和奕䜣交好的大臣此时听西太后发问,便都拿眼偷偷来瞟奕䜣,估计是不甘心,跃跃欲试,便要说话。

    只是众人不知道,奕䜣却早已知晓将由载湉继统,甚至比奕譞还要早召他进宫的太监自是东宫身边的人,他在奕䜣耳旁除了说了那句和其他传旨太监同样的话,还多说了两个字‘载湉’。

    以六王爷的聪慧,自然立时明白。

    东宫放出来的消息,说明东宫已经认可了,两宫同时首肯,那就是摆明了忌惮自己大权独揽。如果自己再争,必然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载澄已经成年,一旦登基,必然亲政,两宫自然靠边儿站。自己本就是军机大臣,再加上皇帝是自己的儿子,那不是比多尔衮还多尔衮?自己越争,就会越招人所嫉,所谓树大招风,到时候,可能就不仅仅是两宫联合反对,其他王公大臣也可能会联合起来反对自己。与其平白树敌,不如不争。

    这个道理奕䜣在来的路上便已经想明白,但却有人不明白。或者有人明白,却仍想火中取栗。奕忻担心此时若自己不出面挑明,任由自己一系的出来放炮,反而横生枝节。思及此处,便率先出列道:“既是为先显皇帝继子,天家私事,太后代上择子,自然是从二位太后之意行事,臣等不敢妄断,只是不知是母后皇太后为嫡母,亦或圣母皇太后为嫡母?”

    奕䜣出列,众人本来等着他的‘当头炮’,下面自然有人‘把马跳’,然后众人一起‘将军’完事儿。却没想到六王爷会冷不丁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什么叫‘为显皇帝继子’?这是过继个儿子这么简单的事儿么?这是为国选君好么!还‘天家私事’?啊呸!天子即朝廷,天家即天下!这皇家一举一动都关系这大清江山,那有什么私事!再退一万步,就算只是过继个儿子的事儿,那也是得内务府和众王大臣商议呀,也不是任由两个妇人‘决断’!何况这可是皇位,你鬼子六就不想争?

    当然也有那机灵的,明白了这里边儿肯定都是商量好了,这是在众人眼前演戏呢,咱静观其变吧。可大多数人还是被彻底雷倒。

    慈禧听了奕䜣的话,心下雪亮,知道这是东面提前打好招呼了,否则绝对没这么轻松。毕竟立储继统的大事,若是有什么枝节,就算是自己做了再多的铺垫,也不可能就一定罩得住。

    眼睛轻瞟了一下慈安,慈安还是低眉顺眼的正襟危坐,一如往常。慈禧略一思量,此时当然要快刀斩乱麻,立刻道:“此事我和母后皇太后计议,认为醇王爷大阿哥年少聪慧,正是人选,欲收为子嗣。”此时略一顿,心念一转,所谓投桃报李,同时也是安六王之心,便道:“过继之子,自是收在中宫之下。”

    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也就是中宫。慈禧的意思,就是以慈安太后为载湉的嫡母。

    过继载湉,六王就算勉强接受,心中也必然愤恨,但是碍于慈安也同意,这才咬牙接受,若是再以自己为嫡母,恐怕奕䜣当时就会反对。而且慈安无子,自己却曾有个同治,此时过继皇子,以正宫为嫡母正是名正言顺,奕䜣若是拿话逼迫,自己也无话反驳。与其让别人提出,不如自己做个好人。

    何况载湉是自己的亲侄子,本就有一层血脉关系在,自己有妹妹在手,到时怎么也不会疏远了就是了。

    奕䜣听了,明白这是最终的结果了,自然叩首道:“臣附议!”

    一旁早有慈禧提前安排好的近臣,立即跟上道:“臣等附议!”

    六王一党不明所以,见奕䜣没话说了,也就跟风附议。其他大臣一看这阵势,那还说啥啊,附议吧。

    看着匍匐在下的众位大臣,慈禧心满意足。然而不经意间瞥到慈安微笑的嘴角,心里没来由一惊难道,最终赢的,却是她?

    多年之后,一次偶然的密谈,盛宣怀曾问李鸿章:“为何会选今上?”李鸿章满怀深意的说了一句:“东宫尚小西宫两岁,西宫欲揽朝政,难道东宫甘愿孤独等死?”

    说到这里,李鸿章宛然一笑,又道:“同意今上继统,避免六王独大。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又不得罪西宫,同时又立时交好了七王爷,为自己挣得又一援兵。明知六王必然不会甘心,定要给西宫上上眼药。借六王之口,将今上养在身边耳提面命,一个养母,一个姨母,孰亲孰近?恐怕今上也难以选择。等到今上亲政后自然也不会被遗忘而打入冷宫。母后皇太后一言未发,却一举数得。哼哼,都说西宫‘机敏而工于心计’,其实要论心机之深沉,东宫才是真正的深不可测!”

    至于同治皇帝的正牌皇后阿德鲁氏为什么没人提呢?这不明摆着的么?西宫提出为‘显皇帝’立嗣,东宫不说话,六王又配合,这不摆明了把阿德鲁氏当不存在么?只怕当朝除了阿德鲁氏的亲爹,再无一人会在此时还能思及这个短命皇后。

    公元1875年1月12日,即同治十三年腊月初五,大清帝国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病逝,享年十九岁。当晚,两宫皇太后召集众位大臣商议,过继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文宗皇帝嗣子,以东宫母后皇太后为嫡母,继承大统。

    次日,翰林院侍讲王庆祺上折,质疑为何有‘贤君’不立而立幼君,力推册立载澄,两宫及军机处以‘幼君尚未成年,正好调教,何以预知为不贤’驳所折。

    初七,诸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醇王府,自此,叶赫那拉婉贞失去了她第二个儿子。

    同治十三年腊月初八,民间的传统腊八节,这一天,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在众王大臣的‘殷切期盼’下,终于光荣的二次垂帘听政,再次延续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腊月十四,两宫太后颁布懿旨,醇亲王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同时定翰林院侍讲王庆祺有罪,褫职。定服制,缟素百日,仍素服二十七月。又进伯彦讷谟祜、景寿俱管理神机营。

    次日再次颁旨,诏‘惇亲王、恭亲王、孚郡王谕旨章奏勿名,召对宴赉免叩拜’。也就是这几个人今后写什么东西给皇上看就不用署名字了,见面、吃饭也不用磕头了。这一方面是感谢几人在立嗣时没和自己唱反调,但同时也是为了免除奕譞的尴尬。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即公元1875年1月23日,文宗显皇帝嗣子爱新觉罗载湉正式称帝,年号‘光绪’,下诏以次年,即公元1875年2月7日起为光绪元年。二十九日,祫祭太庙。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章节目录

生于187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此时鱼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章、妖孽的诞生-生于70年代,生于1871,笔趣阁并收藏生于1871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